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王彦志;张萌;刘阳;赵会丽;郑晓珂

    目的:建立一种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大肠、小肠等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考察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后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含量.按5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大鼠穗花杉双黄酮,分别于给药后10 min、0.5、1、2、4、8、12 h后脱颈椎处死,立即解剖采集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等组织.各组织处理后测定其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分布情况.结果:各组织在不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检测限0.125 ng,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各组织中穗花杉双黄酮的绝对回收率在75.07%-89.80%之间;相对回收率在92.00%-107.00%之间;各组织中穗花杉双黄酮在-20℃冰箱内保存15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在各组织中浓度差异较大,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主要分布于胃、大肠、小肠、肝、肾中,其次为心、肺、脾中,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分布于脑组织中.

  • HPLC法测定江南卷柏片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

    作者:邓淑渊;余林中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南卷柏片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方法:C18柱(250ra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0.5%冰醋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nm;流速:1ml/min.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在5.25~262.5μg/ml间,峰面积与其质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62621C+39.79,r2=1;平均回收率为97.1%,RSD为1.9%.结论:该方法可以用来控制江南卷柏片的质量,方法简便、准确.

  • 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降血糖作用

    作者:郑晓珂;苏成福;张莉;高爱社;克迎迎;袁培培;王小兰;张鑫;冯卫生

    目的:采用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AMT)的降血糖活性,并进行量效关系考察.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一次性ip 180 mg·kg-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以穗花杉双黄酮30,60,120,240,480 mg· kg-1ig给药治疗2周.给药期间测量小鼠摄食量、饮水量;给药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血清胰岛素,观察胰腺HE染色切片,初步判断穗花杉双黄酮有效剂量.结果:穗花杉双黄酮30,60,120,240,480 mg· kg-1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糖尿病小鼠饮水量、摄食量,FBG,改善OGTT,升高胰岛素水平;对胰岛组织还有一定修复作用.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可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紊乱,调节胰岛素分泌,修复胰岛组织,佳剂量为60 mg· kg-1.

  • 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作者:任秋霞;王亚男;曲新艳;郑冰清;洪婷;周喆

    目的:制备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试验及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通过比较不同处方自微乳外观、粒径及乳化时间优选处方工艺,确定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载药量并评价其体外释放情况和稳定性.结果: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佳处方为m穗花杉双黄酮∶m聚氧乙烯蓖麻油∶m油酸乙酯∶m1,2-丙二醇=5.0∶47.5∶19.0∶28.5,乳滴呈圆球性,粒径(15.37±0.09) nm,Zeta电位(-17.1±0.24)mV,在不同pH介质中自微乳制剂均能快速完全释放药物.结论: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可显著提高穗花杉双黄酮的体外溶出度,且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

  • 基于反溶剂冻干技术穗花杉双黄酮的制备和分析表征

    作者:任秋霞;周喆;王升启

    目的 采用反溶剂冻干法制备穗花杉双黄酮微粉,以解决该药水溶性差的问题,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通过考察反溶剂冻干法反应溶剂与水的比例、药物溶液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颗粒粒径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微粉化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激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粉末X线衍射和体外溶出实验对原料药和微粉进行分析表征.结果 佳处方制备的微粉颗粒粒径在0.08 μm左右,冻干后样品为无定形.结论 本方法制备的穗花杉双黄酮微粉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显著提高,为改善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供了基础.

  • 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对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郑晓珂;刘彩霞;翟英英;李玲玲;王小兰;冯卫生

  • 穗花杉双黄酮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震;王峰

    穗花杉双黄酮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随着植物类药物活性单体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安全、高效天然药物需求的增长,其在抗炎、抗微生物、抗氧化、抗肿瘤及神经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穗花杉双黄酮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穗花杉双黄酮在各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卷柏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晓珂;宁桃丽;王小兰;刘彩霞;刘媛媛;冯卫生

    目的 观察卷柏总黄酮、穗花杉双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卷柏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质量浓度的卷柏总黄酮(1、5、10、15、μg·mL-1)和穗花杉双黄酮(0.3,1,2,4,5 μg·mL-1)可以剂量依赖地促进HUVEC细胞增殖,其中卷柏总黄酮10 μg·mL-1、穗花杉双黄酮1μg·mL-1在36 h时显著促进细胞增殖,提高S期细胞比例,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细胞实验结果提示卷柏中黄酮类物质可能具有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 云南山竹子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沈杰;杨峻山

    目的分离和鉴定云南山竹子(Garcinia cow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LH-20)色谱分析,采用IR,NMR,MS等谱学方法及化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6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的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cirsiumaldehyde(Ⅱ),对羟基桂皮酸(Ⅲ),穗花杉双黄酮(Ⅳ),胡萝卜苷(Ⅴ),morelloflavone(Ⅵ).结论化合物Ⅰ~Ⅵ系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4种卷柏类药材中2种特征性成分研究

    作者:徐康平;申健;刘建锋;李福双;杨帆;刘国如;李拓颖;谭桂山

    目的 在对4种卷柏类药材中2种特征性成分selaginellin和穗花杉双黄酮进行结构确证的基础上,首次建立同时测定此2种成分含量的HPLC 方法 .方法 采用岛津VP-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为432和338 nm,柱温为30℃.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selaginellin和穗花杉双黄酮得到完全分离,分别在0.025~1.016和0.221~8.853 μg内线性良好(r均为1.000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4%和99.34%,RSD分别为0.86%和0.94%(n=6).结论 Selaginellin为首次从垫状卷柏中分离得到.含量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为卷柏类药材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参考;对4种卷柏类药材进行了测定,所测样品含量差异较大.

  • 卷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于健东;胡军影;程显隆;马双成

    建立卷柏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ngilent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mol·L-1 磷酸二氢钠溶液(65∶35);检测波长:330nm;柱温:35 ℃;流速:1mL·min-1;穗花杉双黄酮的进样量在0.3-1.97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2%,RSD=0.5%.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为卷柏药材的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 卷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曹园;姚毅;范慧佳;王强;段金廒

    目的:完善卷柏的质量标准。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卷柏药材进行显微鉴别,对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检查。采用HPLC检测selaginellin和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选用Waters Cosmosil C18柱(250 mm×4.6 mm id,5μm);检测波长:300、337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结果:确定了卷柏药材的显微特征;酸不溶性灰分限度≤11.0%,总灰分限度≤15.0%;建立同时测定卷柏药材中穗花杉双黄酮和selaginellin的HPLC含量检测方法。结论:卷柏药材的显微鉴别,以及同时测定穗花杉双黄酮和selaginellin的HPLC含量测定等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卷柏药材的质量。

  • 半边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培培;罗俊;杨鸣华;孔令义

    目的 研究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半边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12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1)、芦丁(2)、木犀草素(3)、芹菜素(4)、橙皮苷(5)、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6)、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穗花杉双黄酮(9)、柚皮素(10)、橙皮素(11)、泽兰黄酮(12);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5,7-二甲氧基香豆素(13)、异东莨菪素(14)、蒿属香豆素(15).结论 化合物6~12为首次从半边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3、14为首次从半边莲中分离得到.

  • 穗花杉双黄酮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徐洪霞;薛刚

    目的:研究穗花杉双黄酮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 bolt检测其对MGC-80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在对MGC-803细胞给药24后,与空白组相比,能显著MGC-803细胞的增殖,且这种抑制成浓度依赖关系.Annexin V/PI双染法结果显示穗花杉双黄酮能诱导MGC-803细胞的凋亡,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Western bolt结果显示,穗花杉双黄酮能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结论:穗花杉双黄酮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而实现.

  • HPLC测定千柏鼻炎片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

    作者:廖善伟

    目的:建立测定千柏鼻炎片中穗花杉双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anbon Lichrospher C(18)(4.6×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37nm,柱温为30℃.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在0.052~0.234μg(r=0.9996)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0%,RSD为1.30%.结论:本法方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千柏鼻炎片的质量控制.

  • 大孔树脂制备岩柏草总黄酮及其含量测定

    作者:方红英;庄让笑;王福根;席建军;张稀奇;缪樑斌

    目的:探索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岩柏草总黄酮的优工艺,并对有效成分稳花杉双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浓度,以黄酮收率、纯度等为指标,上样质量浓度、吸附流速和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确定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岩柏草总黄酮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中穗花杉双黄酮.结果:大孔树脂对岩柏草总黄酮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其优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8.5mg/mL,吸附流速为2mL/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0%,总黄酮得率为0.89%.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nm;流速:1mL/min,用HPLC法测得穗花杉双黄酮含量为56%.结论:用D- 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岩柏草总黄酮简单可行,精制效果好.用上述色谱务件可用于穗花杉双黄酮的质量控制.

  • 穗花杉双黄酮调控人瘢痕成纤维细胞活性及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金丽;曹雯娟;熊喜峰;刘志河

    目的 探讨穗花杉双黄酮调控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与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接种于24孔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穗花杉双黄酮(0、25、50、100、150、200 μmol/L),48h后,酶标仪检测490波长的吸光度.选取浓度为50 μmol/L和100 μmol/L的穗花杉双黄酮作为后续实验的用药浓度,以0 μmol/L穗花杉双黄酮为对照,加入到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作用48h,分别采用DAPI染色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穗花杉双黄酮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磷酸化AKT(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如翻译控制肿瘤蛋白、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影响.结果穗花杉双黄酮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穗花杉双黄酮浓度为50 μmol/L以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染色显示,穗花杉双黄酮具有诱导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表现为细胞核深染、核膜皱缩、有凋亡小体形成.Westem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KT磷酸化水平降低;促凋亡蛋白RAX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TCTP表达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升高.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可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其活力,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一种有效药物.

  • 侧柏叶炮制前后成分的对比

    作者:谭晓亮;李瑞海;贾天柱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侧柏叶及其炮制品中杨梅苷、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穗花杉双黄酮及扁柏双黄酮的含量,对比侧柏叶炮制前后7种成分的含量变化. 方法 采用药典法进行炮制. 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LP-C18(4. 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 2%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1 mL/min. 结果 杨梅苷、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穗花杉双黄酮及扁柏双黄酮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9 5),各组分平均回收率在97. 6% ~101. 1%之间,RSD≤1. 14%(n=6). 炮制后,杨梅苷、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及扁柏双黄酮含量降低,而杨梅素、槲皮素及山柰酚含量相对升高. 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简便易行,可用于侧柏叶、侧柏炭的含量测定. 侧柏叶炮制前后成分种类和量的改变,表明其炮制过程存在着成分转化过程.

  • 不同产地石上柏中3种双黄酮含量测定

    作者:蒋永梅;田雨佳;钱艳;黎丹;王刚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kmaDiamon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柱温:25℃;流速:0.6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3种双黄酮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良好,穗花杉双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68~4.08 mg/mL,标准曲线为Y=5293X-2881.8(R2=0.9995);扁柏双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45~2.69 mg/mL,标准曲线为Y=1052.1X-242.58 (R2=0.9996);银杏双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70~4.13 mg/mL,标准曲线为Y=1513X-1441.6 (R2=0.9995).方法学考察,精密度、稳定性RSD<2.0%,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和银杏双黄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3%、97.65%、93.16%,(RSD<3.0%).10个产地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在0.232%~0.309%,扁柏双黄酮的含量在0.040%~0.137%,银杏双黄酮的含量在0.043%~0.074%.结论:不同产地石上柏的3种双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域,不同采收时间以及不同的加工方法有关.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准确,可用于中药石上柏的质量分析.

  • HPLC法同时测定侧柏叶中杨梅苷等4种黄酮的含量

    作者:孟丽娟;程松;潘英妮;徐佳佳;邹庆;刘晓秋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侧柏叶中杨梅苷、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含量的方法,为侧柏叶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ODS C18柱(150 nn×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为0.5%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nm,柱温为室温.结果 杨梅苷、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和扁柏双黄酮质量浓度分别在61.2 ~122.4 mg·L-1(r =0.9998)、10.56 ~211.2mg·L-1(r=0.9998)、2.85 ~57.0mg·L-1(r=0.9999)和7.54 ~ 150.8 mg·L-1(r=0.9998)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 (RSD=2.5%)、97.1% (RSD =2.3%)、96.8%(RSD=2.1%)和97.4%(RSD=3.4%).结论 此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适于侧柏叶的质量控制.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