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苏复宁洗液对昆明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瘤作用

    作者:杨芳;杨喜花;王靖;赵莉莉;陈丽霞;杨永明;任连生

    目的 观察苏复宁洗液(SFN)对昆明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建立肝癌H22荷瘤小鼠模型,将10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个大组,每组50只,一组为抑瘤率组,另一组为生命延长率组.以上两组均分为对照组、丝裂霉素组、SFN高、中、低剂量组5个实验组.抑瘤率组于给药8d后处死动物,测定用药前后体重变化、计算抑瘤率(IR,%);生命延长率组观察各组动物平均存活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 丝裂霉素组抑瘤率为48.57%,SFN高、中、低3个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6.00%、25.71%、22.86%,瘤重与对照组比较,丝裂霉素组和SFN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SFN高、中、低不同剂量组使小鼠生命延长(P<0.05),平均延长率分别为79.1%、142.3%、120.5%,丝裂霉素生命延长率为134.9%.结论 对昆明小鼠移植性肝癌,丝裂霉素组、SFN 高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FN中、低剂量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SFN中剂量组生命延长率优于丝裂霉素和SFN高剂量和低剂量组.

  • 丹参对肝脏肿瘤发展的影响

    作者:郑兰东;夏荣龙;展鹏远;王贵红

    目的建立恶性肝脏肿瘤模型,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观察肝癌瘤体积大小及病理形态学改变和肝癌瘤周临近肝脏组织中VEGF的表达,评价其作用.方法①用Walker-256肝癌株种植于肝实质内制成移植性肝癌,以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②根据腹腔灌注液药物成分不同将模型鼠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A组),肌苷+VitC组(B组),丹参组(C组)和5-Fu组(D组).③实验中通过对移植癌大小的比较,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肝癌,癌周肝组织VEGF的表达.④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组与A、B对照组相比,平均瘤体缩小(P<0.001),与D对照组相比,平均瘤体无显著差异性(P>0.05).丹参组VEGF在肝癌及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低于A、B两对照组(P<0.001),和D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丹参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成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肝癌、癌周肝组织中VEGF的表达,从而对肿瘤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 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在肝癌大鼠模型体内的分布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李富荣;郭跃华;周汉新;齐晖;鲍世韵

    目的 观察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carboplatin-Fe@C-10aded chitosan nanopartieles,C-Fe@C-CN)结合磁场在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和药动学过程.方法 建立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40只为A组,正中开腹行肝动脉插管,按卡铂5 mg·kg~(-1)体重注入C-Fe@C-CN的生理盐水分散液,以肿瘤组织为靶区施加O.5 T磁场30 min.分别在给药后0.25,0.5,1,3,6,12,24和48 h各时间点,每组取5只大鼠处死,采集血浆、耙区肿瘤、非靶区肝、肾、脾和肺组织标本,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和组织中卡铂浓度,药物浓度数据用3P87药动学程序分析处理,并组织学观察C-Fo@C-CN的在各脏器分布情况.另40只健康大鼠为B组,以左肝叶为靶区,给予相同的处理作为对照.结果 A组靶区肿瘤组织c_(max)是65.21 μg·g~(-1),为B组靶区肝组织(38.47 μg·g~(-1))的1.7倍.48 h时A组靶区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是7.27 μg·g~(-1),为B组靶区肝组织(3.11 μ·g~(-1))的2.3倍.A组靶区肿瘤组织AUC是906 mg·h·L~(-1),为B组靶区肝组织(421.34 mg·h·L~(-1))的2.2倍.2组药动学参数值相近.病理学观察显示,C-Fe@C-CN在磁场作用下聚集于肿瘤细胞间隙中,并可栓塞于部分细小动脉.非靶区肝组织内少见C-Fe@C-CN的聚集和栓塞的血管.结论 C-Fe@C-CN在体内具有长循环和缓释特性,在磁场的引导下对肿瘤组织具有更强的靶向性,成倍提高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延长维持时间.

  • 三种大鼠移植性肝癌原位模型制作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书杰;韦艾凌;张永琴;陆海颂;林元佳;韩海涛

    目的 常用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制作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对直接注射法的改良以解决其缺陷.方法 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分别以直接注射法、瘤块种植法和改良注射法进行模型制作,观察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情况和动物模型的生存情况.结果 术后第8天对3组大鼠进行比较,改良注射法模型组(C组)的肿瘤大直径、体积和质量与直接注射法模型组(A组)、瘤块种植法模型组(B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具有可行性,在肿瘤移植的成功率方面以改良注射法模型组高;在腹水和腹壁瘤发生率方面C组明显低于A、B两组(P<0.01);生存时间长于A、B两组(P<0.01).结论 基于易行性和重复性考虑而产生的改良注射法,优化了直接注射法的实验操作方法、弥补了直接注射法的缺陷,很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既拥有直接注射法的易行性,又提升了其可重复性,同时保证了动物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 PLCε基因敲除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作者:李晓娟;靳雪源;白冰珂;李蓓;侯俊;李瑞生

    目的:利用PLCε基因敲除小鼠建立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以探讨PLCε基因在肝肿瘤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PLCε+/+小鼠15只为对照组,选取PLCε+/+(野生型)和PLCε-/-(敲基因型)小鼠各15只为模型组I和II,沿腹中线开腹后将H22细胞接种到模型组小鼠肝脏实质内,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第15天行剖腹探查,观察各组成瘤率及肿瘤体积,并进行肿瘤病理学分析。结果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均为100%。模型组I肿瘤移植成功率为100%,肿瘤体积平均为(65.21±5.25) mm3。模型组II的肿瘤移植成功率为53.3%,肿瘤体积平均为(23.46±3.47)mm3。模型组I的肿瘤平均体积明显大于模型组II(P<0.05)。模型I组和II组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原位肝细胞瘤。结论成功建立了PLCε敲基因小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验证了PLCε敲基因小鼠具有抑制肝肿瘤生长的特性。

  • 近交系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建立及对比分析

    作者:李晓娟;汤紫荣;李蓓;李瑞生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建立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佳小鼠品系。方法选取C57、C3H和BALB/c各10只小鼠分别作为模型组Ⅰ、模型组Ⅱ和模型组Ⅲ,沿腹中线开腹后将H22细胞接种到各模型组小鼠肝脏实质内。于注射后第15天剖腹探查,观察各组成瘤率,测量腹水量和肿瘤体积,并进行肿瘤病理学分析。结果三组小鼠存活率均为100%,15天后三组小鼠均产生腹水,但三组腹水量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Ⅰ小鼠肝癌移植成功率为100%,高于模型组Ⅱ的60%和模型组Ⅲ的30%。模型组Ⅰ小鼠肝脏肿瘤全部为大块紧实灰白色病灶,其肿瘤平均体积显著大于模型组Ⅱ和模型组Ⅲ( P<0.05)。病理结果证实三组小鼠肝脏的灰白色病灶均为原位肝细胞癌。结论 C57小鼠是复制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为今后研究原位肝癌的发病机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 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鸣号;王秀玉;王秀梅;刘青;杨美玲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接种法制备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肝癌细胞株)模型,随机将96只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枸杞多糖高、中、低剂量(20、10、5 mg/kg)组、环磷酰胺(20 mg/kg)组.观察枸杞多糖对荷瘤小鼠死亡率、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及肿瘤细胞密度、核分裂像、肿瘤坏死程度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20、10、5 mg/kg的枸杞多糖能明显降低移植性肝癌小鼠的死亡率(P<0.05),减小肿瘤细胞的体积和质量(P<0.05),抑瘤率分别为42.23%、25.10%和9.16%;同时20、10 mg/kg的枸杞多糖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肿瘤细胞密度(P<0.05),减少肿瘤细胞的核分裂像计数(P<0.05),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程度、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P<0.05).结论 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金复康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和根;陈秀华;姚玉龙;任文龙

    金复康口服液是治疗肺癌的中药验方,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对金复康口服液进行了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和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金复康口服液对小鼠肝癌 HAC 和接种于裸鼠的人体肝癌 QGY 的疗效试验结果表明,金复康口服液对动物及人体移植性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鼠体内脾淋巴细胞增殖、IL-2 和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的活性试验表明,金复康口服液有明显的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 美洲大蠊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苏金仁;陈瑾;黄秀深;张丰华;刘童婷;陈佳

    目的:以美洲大蠊作为治疗药物,研究其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影响,为肝癌的临床选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FU组、CTX组、美洲大蠊未脱脂粉大、中、小剂量组以及美洲大蠊脱脂粉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观察美洲大蠊对肿瘤抑制率、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未脱脂粉及脱脂粉中、小剂量组小鼠瘤重降低,脱脂型中剂量组小鼠生存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未脱脂粉及脱脂粉均对小鼠肝癌有抑制作用.

  • 癌痛消颗粒影响大鼠移植性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韦艾凌;魏录翠;唐健

    目的:探讨癌痛消颗粒对实验大鼠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瘤株进行SD大鼠的移植型肝癌的造模,造模结束后药物治疗,后处死动物取标本,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癌痛消颗粒组的肝细胞主要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0/G1期,在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癌痛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癌痛消颗粒能使肝癌细胞周期停留在G0/G1期,阻止其进入S期;显著提高癌细胞凋亡率,促使癌细胞凋亡.

  • 紫草萘醌组分抑制移植性肝癌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作者:王英丽;张阳;齐红;刘力华

    萘醌类色素为紫草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保肝和免疫调节等作用[1].采用紫草醇提物研究体内对移植性肝癌作用及机理,探究紫草萘醌类化合物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 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机制

    作者:周玲玲;袁冬平;张兴德;许立;方泰惠

    目的:研究复方莪术油微球( CCAO-MS)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机制。方法制备45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空白微球组、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每组15只。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灌注0.2~0.3 ml 生理盐水、空白微球(B-MS)10 mg/kg、CCAO-MS 10 mg/kg。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化DUTP缺口末端标技技术( TUNEL)法检测肝癌大鼠肝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表达增殖核抗原( PCNA)和半胱氨酸天门氨酸蛋白酶( Caspase)-3的影响。结果 CCAO-MS经肝动脉栓塞给药可明显促进肝肿瘤细胞的凋亡,下调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上调肿瘤组织 Caspase-3表达。结论 CCAO-Ms 经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与下调 PCNA 的表达,上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组织的凋亡有关。

  • 银耳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曲萌;董志恒;盖晓东;毕胜利;王冰梅

    目的 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TP)对荷HAC小鼠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因子、体外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影响.方法 用环磷酰胺和TP分别作用于荷HAC肝癌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及酶标仪观察各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分离其脾细胞,将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3H-TdR标记的肿瘤细胞P815、HAC和B16,4 h后用γ-闪烁记数仪进行检测,并记算杀伤程度.检测各组肿瘤重量、体积、组织学改变和主要脏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TP实验组总T细胞、T杀伤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分别为(62.3±1.06)、(25.6±0.87)及(87.5±0.5),高于对照组,其中对总T细胞及TNF上调明显.在对HAC、P815、B16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中,TP实验组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85%、20.81%、25.43%(P<0.01),其中对B16杀伤作用强,HAC次之,P815弱.环磷酰胺+TP实验组上述指标与TP实验组相比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肝肿瘤重量、体积均低于模型组.组织学上肿瘤坏死程度重且范围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纤维组织增生显著.环磷酰胺组较实验组表现的更为明显.TP实验组除脾脏外,其他主要脏器无明显形态学变化.结论 TP具有激活和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 白及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研究

    作者:车艳玲;刘松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白及的抗肿瘤机制,为肝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只昆明种小鼠,建立小鼠肝癌模型,以5-FU作为阳性对照组,观察中药白及对其肿瘤的抑制率、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及肝功能变化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白及水提取液对小鼠S180肉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延长H22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生存时间.白及水提取液组小鼠的ALT和AST在给药后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在第7d肝功恢复正常水平.病理观察:白及水提取液组S180肉瘤小鼠的肿瘤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核染色质变深,表现出肿瘤细胞凋亡的特征.结论:白及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延长小鼠的生存期,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 丝裂霉素聚碳酸酯磁性微球的缓释功能及对移植性肝癌的靶向治疗作用

    作者:吴远;王家;叶红军;黄杰;李剑星;任恕;胡斌;范昌烈;卓仁禧

    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对肝癌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大,代谢、排泄快,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小剂量靶向治疗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好方法.我们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为膜型材料将化疗药物丝裂霉素和磁性材料一起包封,制备出缓释型丝裂霉素聚碳酸酯磁性微球(mitomycin C polycarbonate magnetic microsphere,MMC-PC-MM),观察其缓释功能及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对人裸鼠肝癌的靶向治疗作用.

  • IL-12诱导肝癌微环境中NK细胞活化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周智锋;江金华;李洁羽;陈强;叶韵斌

    目的:探讨IL-12通过诱导肝癌微环境中NK细胞活化诱导抗肿瘤的效果.方法:NOD/SCID小鼠皮下注射肝癌HepG2细胞,成瘤后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建立HCC-huPBL荷瘤小鼠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IL-12组和PBS对照组,瘤内注射IL-12后,观测荷瘤小鼠瘤体积、体重、一般状况的变化,IL-12瘤内注射后第30天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肝癌组织微环境中IL-12、INF-γ含量以及小鼠外周血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IL-12治疗后肝癌微环境中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NKp44、NKp30、NKp46,以及抑制性受体KIR2DL3/CD158b、NKG2A/CD159a的表达.结果:第12、18、24、30天IL-12组荷瘤小鼠瘤体积均小于PBS组[(594.47±205.51) vs(832.10±187.49) mm3,(963.61±427.95) vs(1 350.87±468.23)mm3,(1 285.02±368.56) vs(1 975.49 ±655.54)mm3,(1 903.64 ±471.34) vs (2 568.77 ±784.68) mm3,均P<0.05].IL-12组小鼠肝癌组织中IL-12与INF-γ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BS组[(2.96±1.02)vs(1.35±0.75) pg/ml,(12.26±4.11) vs (7.81 ±3.46) pg/ml,均P<0.05].IL-12组与PBS组相比,血清ALT水平第7天显著升高[(73.85±10.71)vs(41.73 ±13.13)U/L;P<0.05],第14天达到高峰.IL-12组治疗后肝癌组织中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NKp44、NKp30的表达较PBS组高(P<0.05),NKp46的表达未见明显升高;而NK细胞抑制性受体CD158b和CD159a表达较PBS组低(P<0.05).结论:肝癌模型小鼠瘤体内IL-12注射可上调瘤组织内NK细胞活化性受体、IL-12、IFN-γ的表达,下调抑制性受体的表达,从而抑制小鼠模型中肿瘤的生长.

  • 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

    作者:施华平;周玲玲;马健

    目的: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75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微球组、莪术油微球组、丝裂霉素微球组、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每组15只.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灌注0.2~0.3 ml 0.9%NaCl溶液、空白微球10 mg/kg、莪术油微球10 mg/kg、丝裂霉素微球2 mg/kg、复方莪术油微球10 mg/kg.比较各组大鼠肿瘤生长情况和坏死情况,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对移植性肝癌大鼠血常规的影响.结果: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明显减小灌注后肝肿瘤体积,对肿瘤生长率的抑制更明显;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复方莪术油微球组给药的大鼠肝脏内移植瘤组织坏死程度高于其他组;与丝裂霉素微球组比较,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明显升高大鼠血常规中WBC、LC、MN 3项指标.结论:复方莪术油微球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较单用莪术油微球和丝裂霉素微球抑瘤作用更明显,且可明显减轻丝裂霉素引起的血象异常.

  • 丹参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及其肝功能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魏明琴;蒋建霞

    目的 观察丹参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并研究丹参在抗肿瘤的同时对移植性肝癌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150只,并成功建立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120只.所有造模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丝裂霉素组和丹参组,每组40只.正常饲养10d后,取各组大鼠血液检测血清ALT、AST和ALP水平,剖腹测量计算移植性瘤体体积.同时行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脏固有动脉插管灌注治疗:对照组大鼠灌注2 mL的注射用生理盐水,丝裂霉素组大鼠灌注丝裂霉素(2.5 mg/kg),丹参组灌注丹参(1.6 g/kg).灌注1周后,取血液检测ALT,AST和ALP水平,测量计算瘤体体积,并计算肿瘤增长率和抑制率.同时处死所有大鼠,取出瘤体,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坏死范围并判断坏死程度.结果 灌注治疗后,对照组、丝裂霉素组和丹参组大鼠分别剩余37只、37只和38只.丝裂霉素组和丹参组肿瘤体积及增长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丝裂霉素组和丹参组肿瘤体积及增长率无明显差异.丝裂霉素组和丹参组对移植性肝癌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22.32%和2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注后,丹参组和丝裂霉素组大鼠中度坏死明显高于对照组,丝裂霉素组和丹参组轻、中、重肿瘤坏死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灌注后,丹参组和丝裂霉素组大鼠血清ALT,AST和AL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丹参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丝裂霉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经肝动脉灌注对大鼠移植性肝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瘤活性与常用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的活性相当.在抑制肿瘤的同时对移植性肝癌大鼠的肝功能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灵芝孢子油抗移植性肝癌实验研究

    作者:袁玉荪

    灵芝孢子油是破壁灵芝孢子中的脂质活性物质经浓缩后的集合,现将其抗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报道如下.

  • 肿瘤坏死因子与肝癌的关系

    作者:沈坤堂;丁义涛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factor,TN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初因能引起移植瘤出血坏死而得名,如采用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联合治疗豚鼠移植性肝癌,豚鼠产生一种能使肿瘤缓解率有所提高的物质,即肿瘤坏死因子.研究表明,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均能产生TNF,分别称之为TNF-α、TNF-β,而由NK细胞产生的TNF定名为TNF-γ.三者的氨基酸组成及细胞来源有差别,但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生物活性极为相似.近年来有关TNF的基因研究和临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现就TNF与肝癌的关系做一综述.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