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辅酶Q10对他汀类药物引起肌病的影响

    作者:倪倩;刘治军;潘琦;傅得兴;迟家敏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药物,目前临床广泛用于高血脂症的治疗.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肌病越来越受到关注.辅酶Q10(CoQ10)的缺乏则是引起肌病的重要原因,而他汀药物可能通过抑制CoQ10的合成及转运,减少血液循环中的CoQ10,对肌肉组织和线粒体中CoQ10的水平也有一定影响.试验证明,CoQ10和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缓解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痛症状.文中综述了他汀类药物对血液循环和肌肉组织中CoQ10影响、他汀类药物对线粒体损伤及联用CoQ10后缓解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痛的研究进展.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琼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CHD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CHD早期心功能减退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血压和心功能,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辅酶Q10对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

    作者:徐颖婕;帅莉;胡江;段德麟

    为了探究辅酶Q10如何调节免疫功能,采用了低、中、高三种剂量辅酶Q10对模型小鼠进行药物处理,检测其是否具有毒性或遗传毒性.采用延迟型超敏反应(DTH)和MTT实验检查淋巴细胞的转化是否发生改变,通过检测抗体生成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来评估小鼠体内的免疫活性.高剂量(0.50 g/kg.bw)辅酶Q10能够明显增加DTH水平,促进抗体生成细胞的增殖和增强红细胞溶血的程度.中、高剂量组能够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率,但对其他指标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辅酶Q10不具有毒性或遗传毒性,并且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 辅酶Q10对环磷酰胺大鼠皮质骨的影响

    作者:刘旦锋;崔碧玲;黄银玲;陈欢珠;吕思敏;吴铁;于琼

    目的 探讨辅酶Q10对环磷酰胺大鼠皮质骨的影响,并与阳性药物阿伦磷酸钠进行比较.方法 32只3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环磷酰胺组(CTX)、阿仑膦酸钠组(ALD)、辅酶Q10组(CoQ10),连续给药15 d.实验结束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测左侧胫骨中段骨磨片的动静态参数.同时,取右侧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可明显抑制骨形成,使得大鼠皮质骨变薄,骨髓腔扩大,新骨矿化形成减少;股骨脆性增加,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与环磷酰胺组相比,辅酶Q10不仅可有效地促进骨形成,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骨丢失,且骨生物力学参数大强度、断裂应变、韧性系数、刚性系数均得到明显的修复.结论 辅酶Q10(30 mg· kg-1·d-1)对环磷酰胺大鼠胫骨中段骨和股骨皮质骨的微观结构有较好的修复能力.

  • 辅酶Q10静脉注射亚微乳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作者:隋小宇;赵修华;单常;祖述冲;王化;祖元刚

    目的 对辅酶Q10水包油(O/W)型注射亚微乳进行处方设计并对其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Km值下空白亚微乳体系的形成条件.优选亚微乳处方,制备载药亚微乳,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通过静脉给药对辅酶Q10亚微乳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结果 泊洛沙姆/大豆磷脂/乙醇/聚乙二醇400形成的亚微乳黏度低,粒径小,包封率高.药动学实验表明,辅酶Q10亚微乳经静脉注射给药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平均滞留时间6.55 h.结论 经过优选的辅酶Q10亚微乳,辅料用量少,稳定性好,制备简单,便于生产及临床使用.

  • 荚膜红细菌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异源表达及纯化的研究

    作者:刘欣毅;张惠展;袁勤生

    目的 构建生产辅酶Q10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并研究相关酶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 B10)中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编码基因ddsA分别克隆在Lac,T7和Trc启动子下游,使其在Escherichia coli JM83中表达.同时利用His-tag的表达系统,对该酶的融合表达和镍柱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 产物分析发现该基因在E.coli中表达出有活性的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并使宿主产生辅酶Q10.同时,28℃培养过夜,该酶以可溶形式存在于上清液中.在150 mmol·L-1咪唑的洗涤条件下,从镍柱上解离,并可以达到电泳纯.结论 大肠杆菌可以表达Rhodobacter capsulatus B10的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并合成辅酶Q10.

  • 辅酶Q10-γ-环糊精纳晶混悬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作者:隋小宇;刘畅;王钧;袁橙;马晓星;刘婷婷;韩翠艳

    目的 采用高压均质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辅酶Q10-γ-环糊精纳晶混悬物,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以纳晶混悬物包载率和平均粒径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法筛选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产品的稳定性及体外透皮性能进行考察.结果 佳制备条件:γ-环糊精与药物质量比7.76:1,超声温度40 ℃,超声时间28.33 min,均质压力40 MPa.此条件下得到纳晶混悬物产品的平均包载率为48.39%,平均粒径324 nm.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测得该纳晶混悬物的稳态渗透速率常数为5.68 μg·cm-2·h-1.结论 该制备方法简便可行,产品质量稳定,适于工业生产.

  • 多剂量口服给药后辅酶Q10缓释片和普通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血药浓度

    作者:周田彦;孙华东;张大卫;郑黎;吕万良;张强

    目的比较辅酶Q10缓释片与辅酶Q10普通片多剂量给药后的经时变化过程.方法将2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等分为两组,一组受试者每人每天po 50 mg的辅酶Q10缓释片,连服15 d,另一组受试者每人每天po 50 mg的辅酶Q10普通片,服药期间及服药前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辅酶Q10总含量.血浆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正己烷提取,分离水相和有机相,收集有机相,氮气吹干,将所得残渣溶于100 μL无水乙醇中,进行HPLC检测.检测波长为275 nm, 流动相为乙醇-甲醇(9∶1),内标物为辅酶Q9.结果建立的体内HPLC-UV分析方法简便、稳定、适宜于进行生物样品分析.受试者经过15 d po辅酶Q10缓释片和普通片,每天po一次,每次剂量为50 mg,测得血浆中总辅酶Q10浓度表明,受试者服缓释片后血浆中辅酶Q10浓度高于对照组服普通片后的血药浓度.结论多次服用缓释片的稳态血药浓度高于普通片的稳态血药浓度,原因在于缓释片可持续释放、持续吸收,从而保持血浆中较高的浓度.

  • 辅酶Q10与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受损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智伟;梁焯仪;梁焯平

    目的:探讨辅酶Q10与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受损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市南朗镇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4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受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辅酶Q10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α-羟丁酸转移酶(HB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盐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变化情况及心音恢复、心电图情况、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HBDH (226.2±8.4) U/L,CK-MB(27.6±2.1)U/L,LDH(228.6±10.5) U/L,CK(201.4±13.7) U/L,与对照组的(239.6±8.9)、(34.2±2.5)、(257.4±7.6)、(224.6±11.3) U/L比较,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音恢复70例(100.0%),对照组53例(76.4%),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心电图恢复69例(98.6%),对照组59例(72.9%),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1%(68/70),对照组为78.6%(55/70),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与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受损的临床疗效确切,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衰老小鼠的氧化抗氧化与辅酶Q10的影响

    作者:孙晓芳;刘晋芝;朱劲松;马幼敏;孙贺英

    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75只,雄性,体重16~22g,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饲养于Ⅱ级清洁级实验室,室温18~25℃.动物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祖、模型组、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溶媒,同时每日皮下注射(50ml/kg)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溶媒,同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50mg/kg;治疗组灌胃辅酶Q1010mg/kg,同时皮下注射D-半乳糖50mg/kg,共7周.于末次给药2d后处死小鼠.

    关键词: 辅酶Q10 半乳糖 SOD MDA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分析

    作者:金志文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选取心功能正常者30例为正常组,对照组予以阿托他汀20 mg,1次/每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辅酶Q1030 mg,3次/d;比较冠心病治疗前后及正常组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CI、SV、SI、LVSWI、LCWI、VI分别为(2.1±0.5)和(3.1±0.5)L/(min·m2)、(66.3±9.4)和(74.4±9.2)mL、(37.6±7.3)和(42.5±7.1)mL/m2、(41.2±9.8)和(46.6±9.3)g/(min·m)、(2.9±0.6)和(3.3±0.7)kg/(min·m2)、(42.9±8.3)和(47.8±7.8)×10-3s;对照组分别为(2.1±0.6)和(2.8±0.6)L/(min·m2)、(67.2±9.1)和(73.4±9.0)mL、(38.4±7.2)和(39.2±8.3)mL/m2、(41.5±9.8)和(43.8±9.4)g/(min·m)、(2.79±0.6)和(3.0±0.7)kg/(min·m2)、(42.3±8.2)和(45.5±7.6)×10-3s;正常组分别为(3.2±0.5)L/(min·m2)、(78.3±10.3)mL、(44.8±6.2)mL/m2、(48.8±10.3)g/(min·m)、(3.8±0.9)kg/(min·m2)、(47.4±10.1)×10-3s;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观察

    作者:叶伟杰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SV(79.34±6.44)mL、CO(5.96±0.55)L、LVEF(51.55±5.5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41、9.9961、6.3287,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x2=8.6237,P<0.05).结论 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促进尽快恢复健康.

  • 辅酶Q10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君

    目的 研究辅酶Q10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方便选择2011年4月—2013年2月该院收诊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两组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而实验组则此基础上加用辅酶Q10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舒张功能变化以及NT-pro BNP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A<1例数、NT-pro BNP[(90.4±4.4)mL/m2、3例、(366.2±92.8)pg/mL]显著优于对照组[(95.8±4.9)mL/m2、30例、(1240.9±10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可显著改善心功能,而且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改变以及E/A<1病例数都有显著的改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

    作者:石艳刚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5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C及静滴三磷酸腺苷(ATP)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予辅酶Q10片口服.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在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在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善方面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辅酶Q10再配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Q10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祥来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将135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10组和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辅酶Q10组采用辅酶Q10胶囊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辅酶Q10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随访2年.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脂水平明显改善,与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1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发率和死亡率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瑞舒伐他汀结合辅酶Q10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作者:申成宁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结合辅酶Q10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行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SD、LVEF、心功能分级、BNP水平等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结合辅酶Q10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满意,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早期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具有实用与推广价值.

  • 急重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作者:奥斯曼江·阿西木;王长勇;阿丽同古丽·买提努尔

    目的:探讨急重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药物治疗原则及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4例,总结临床用药治疗资料。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24例中,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经药物治疗后患者心前区痛、肌痛对比评估,经药物治疗前患者心前区痛评估分数37.85~4.55,经药物治疗后患者心前区痛评估分数22.55~2.75,经药物治疗后患者心前区痛评估分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经药物治疗前患者肌痛评估分数38.85~3.55,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肌痛评估分数22.85~2.35,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肌痛评估分数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动或过缓等心脏体征,临床用药效果显著。

  • 辅酶Q10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辅酶Q10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辅酶Q10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2.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在治疗小儿病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副作用较小、剂型小、便于口服、价格低廉,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采用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对应用辅酶Q10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对患有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辅酶Q10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辅酶Q10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对患有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辅酶Q10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作者:丰爱军;丰爱娟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多认为与病毒直接侵入和变态反应性脱髓鞘有关,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用辅酶Q10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29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393 条记录 4/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