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9843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测分析

    作者:王广宇;朱旅云;张立;单巍;胡丽叶

    目的 探讨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血清Ca2+、P3+、ALP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择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9 843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清Ca2+、p3+、ALP.结果 血清Ca2+、P3+、ALP: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由于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更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血钙低于正常的男性占4.07%,女性占5.91%.结论 血液中钙在生理情况下随年龄呈动态变化,补充钙应根据年龄及性别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 妊娠期钙代谢与补钙的作用

    作者:李艳芳;丁晓英;王爱军

    目的 研究孕期母体钙代谢的特点及补钙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373例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孕妇,孕20周始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每日进食500ml牛奶或500mg柠檬酸钙,并于每晚再口服柠檬酸钙300mg至孕37周.首次产前检查及孕37周时测定血清钙离子(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及尿钙(U-Ca)/肌酐(U-Cr)、羟脯氨酸(U-HOP)/肌酐(U-Cr).根据首次产前检查时间将孕妇分为早孕组(≤12周),中孕组(13周~20周),服钙至37周者为晚孕组,晚孕组又按服钙情况分为按规定服钙组,未按规定服钙组,将同期到我院行孕前检查的同龄健康非孕妇女56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早孕组血清Ca++、ALP、U-HOP/U-Cr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U-Ca/U-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中孕组血清Ca++、U-Ca/U-Cr较对照组及早孕组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ALP、U-HOP/U-Cr较对照组及早孕组明显增高(P<0.05).晚孕两组血清Ca++、U-Ca/U-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ALP、U-HOP/U-C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a++、U-Ca/U-Cr较中孕期组无明显改变(P>0.05),血清ALP、U-HOP/U-Cr较中孕组明显增高(P<0.01),晚孕两组Ca++、U-Ca/U-Cr、ALP、U-HOP/U-Cr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补钙应从孕中期开始,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1200mg/日钙量是恰当的.

  • 青年女性膳食钙的吸收与VDR基因FokⅠ酶切多态性间关系的探讨

    作者:黄振武;董杰;朴建华;李卫东;田园;许洁;杨晓光

    目的在我国城市居民代表性膳食条件下,探讨青年女性膳食钙吸收与VDR基因Fok Ⅰ酶切多态性间的关系.方法从300名18~23岁女青年学生中筛选出40名受试对象,并通过特定引物对VDR基因扩增产物以限制性内切酶Fok Ⅰ酶切电泳条带分布来分基因型.3 d代表性膳食适应后,开始为期12 d的代谢试验.研究对象所摄取的食品和饮品为我们设计的城市代表性膳食,称重(包括饮水)并采集备份样品分析测定;完整采集研究对象的粪便和尿液.测定并计算出每位研究对象膳食钙的吸收率.结果被研究者膳食钙含量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中青年女性的摄入量接近或与成年女性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接近;不同VDR基因Fok Ⅰ酶切型别的青年女性膳食钙吸收率不同,呈现如下趋势:ff

  • 饮奶与单纯补钙对儿童骨密度和生长发育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李楠;王茵;荫士安

    目的 根据已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综合评价饮用牛奶和单纯补充钙剂对儿童身高、体重和骨骼密度增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有关儿童饮奶或补充钙剂后测量骨密度和身高及体重增长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检索出从1993年到2006年间已发表的29篇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后收集到11篇符合本次Meta分析的纳入标准.评价骨密度共15项研究2205例研究对象入选.其中饮奶试验9项,单纯补充钙剂的试验6项,各项研究的方差齐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采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饮奶试验和补钙试验的干预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增长率差值的合并均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01(0.92~3.09)和1.05(0.66~1.43).评价身高、体重共11项研究1673例研究对象入选.其中饮奶试验6项,单纯补充钙剂试验5项,各项研究的方差齐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采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饮奶试验和补钙试验的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身高增长率的差值的合并均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5(0.09~0.41)和-0.10(-0.25~0.05),体重增长率差值的合并均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3(0.33~0.93)和-0.75(-1.98~0.49).结论 补充钙剂仅对儿童骨密度的增长有显著影响,饮用牛奶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和骨密度的增长均有显著影响.

  • 母孕期和婴儿早期钙剂补充对婴儿BMI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昌雪莲;尚煜;刘雅静;李苹;王源源;梁爱民;齐可民

    目的 探讨母孕期和婴儿早期钙剂补充对婴儿BMI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5至10月选取北京市两个区妇幼保健院建档的1752名健康孕产妇及其婴儿(母乳喂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母孕期及婴儿早期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状况;记录婴儿出生及6月龄身长及体重,并计算BMI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抽取40名婴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若不足40名则全部纳入,其中母孕期及婴儿早期均单补钙剂组23名;母孕期未补充钙剂-婴儿早期单补钙剂组6名).进而比较母孕期和婴儿早期不同钙剂补充对婴儿出生及6月龄BMI值及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结果 母孕期钙剂补充组(1323名)婴儿出生及6月龄时BMI值[(13.51±0.47)、(17.91±0.23)kg/m2]均高于未补充钙剂组[429名,(12.76±1.23)、(17.68±0.76)kg/m2](P<0.05).在母孕期补充钙剂前提下,婴儿早期单补钙剂组6月龄时BMI[(18.63±0.52)kg/m2]、BMI增量[(5.71±0.54)kg/m2]及乳杆菌属构成比(21.04%±3.68%)均高于婴儿早期单补维生素D组[(17.69±0.89)kg/m2、(4.17±1.01)kg/m2、12.28%±3.86%](P<0.05);而在母孕期未补充钙剂前提下,婴儿早期单补钙剂组6月龄时乳杆菌属构成比(20.15%±4.87%)也高于婴儿早期单补维生素D组(14.64%±3.71%)(P<0.05).结论 母孕期适量钙摄入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而婴儿早期钙剂补充可引起BMI增加过快,并促进肠道乳杆菌属生长.

  • 12~14岁男童体内强化去植酸豆粉中钙铁锌的吸收利用率研究

    作者:赵显峰;郝兰英;荫士安;Peter Kastenmayor;Denis Barclay

    目的为了解我国少年儿童对豆粉、去植酸豆粉和牛奶中钙、铁、锌的吸收利用率,通过普及饮用豆粉,改善我国居民蛋白质和矿物质的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7名12~14岁男童,按年龄、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含量匹配,分成3组,分别给予强化豆粉、强化去植酸豆粉和强化牛奶220 ml,其中含钙270 mg、铁4 mg、锌4 mg.给予受试者用稳定性核素44Ca、58Fe和70Zn标记的受试物,以亮蓝和镝标记粪便,收集粪便样品,测量强化去植酸豆粉、豆粉和强化牛奶中钙、铁、锌的吸收率;使用热离子化质谱法测定粪便中44Ca含量;应用感应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粪便中58Fe和70Zn的丰度及镝的含量,计算铁、锌的表观吸收率,并以镝的回收率进行校正.结果豆粉组、牛奶组和去植酸豆粉组的铁吸收率分别为(6.7±3.8)%、(15.5±9.2)%和(20.6±7.3)%,钙吸收率分别为(43.5±10.7)%、(64.2±11.4)%和(50.9±6.6)%,锌吸收率分别为(11.3±6.5)%、(31.2±10.4)%和(20.1±7.4)%.强化豆粉经去除植酸处理后,钙、铁、锌的吸收率显著高于未去植酸的豆粉;牛奶中钙和锌的吸收率高于去植酸强化豆粉;经去除植酸处理后的豆粉中铁吸收率高于牛奶,但差异无显著性.我国儿童由于低蛋白、高纤维膳食的长期适应,钙、铁、锌吸收率较高.结论去除植酸可显著增加豆粉中钙、铁、锌的吸收利用率.

  • 绝经妇女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后骨密度的改变及与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

    作者:董杰;黄振武;朴建华;李芳;曾晶;龚洁;杨晓光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1年后骨密度(BMD)的改变及与雌激素受体(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691名汉族45~65岁绝经妇女的ER-α的PvuⅡ和Xb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从497名Pvu Ⅱ-Xba Ⅰ单倍体确定者中抽取93名进行为期1年的随机对照干预实验.根据基线时BMD测定结果,将T<-1.5者纳入干预组(共52名),其余的作为观察组(共29名).将干预组对象随机分为2组:补钙+维生素D(VD)组和补钙+VD+大豆异黄酮组.给予的剂量分别为:钙440 mg/d;VD 100 IU/d;大豆异黄酮100 mg/d,正常观察组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理,干预期为12个月.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XEA)测量测定基线和终期腰椎及髋部的BMD.结果 试验结束后,观察组的绝经后妇女,全身、腰椎及股骨颈的BMD较基线时降低,变化率分别为-1.88%,-3.31%,-3.09%.ER-α的Px基因型全身BMD较基线时性降低2.44%,而non-Px基因型则无显著性改变.补钙组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全身及股骨颈的BMD都较基线时降低,但组间的变化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腰椎、大转子的BMD较基线未有显著性的改变,甚至有略微升高.补钙和补大豆异黄酮对BMD的影响与ER-α的基因型无关.结论 妇女绝经后骨量开始丢失,丢失速率似乎与ER基因Px单倍型有相关性.已出现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妇女补钙1年能降低骨量的丢失速率,但补充大豆异黄酮1年尚未观察到对BMD保护的作用.补钙及大豆异黄酮对BMD的干预效果与ER-α基因多态性无关.

  • 补充钾和钙对血压偏高青年动脉血压及钠代谢影响的长期观察

    作者:牟建军;刘治全;杨军;梁一木;朱丹军;王永兴;高宝林;张晓玲;季华春;徐祥麟

    目的观察在食盐中添加钾和钙降低血压偏高青年动脉血压的作用及其对钠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18~22岁的220名血压偏高青年,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分为补充钾钙组110名(男58名,女52名),对照组110名(男56名,女54名),进行为期2年的补钾补钙干预对照试验.干预组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每人每天补充钾和钙各10 mmol,与食盐混合在一起.结果经2年期试验,补钾补钙组夜12 h尿中K+含量为(4.8±2.3 )mmol,尿Na+含量为(62.4±28.2 )mmol;对照组尿K+含量为(7.8±3.6)mmol,尿Na+含量为(71.8±27.5)mmo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补钾补钙组血压较基线平均下降了5.3/1.8 mm Hg,对照组血压较基线上升了1.3 /1.7 mm Hg,二者比较收缩压相差6.6 mm Hg,舒张压相差3.5 mm Hg.结论在家庭日常食盐中适量添加钾和钙,可促进钠盐的排泄,降低血压偏高青年的动脉血压,是有效预防青年高血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血压 膳食 青少年
  • 外源核苷酸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兰芳;乐国伟;施用晖;万建华

    目的探讨外源核苷酸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了体内细胞凋亡模型,25只4周龄雄性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4、8、16、24 h后取胸腺淋巴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确定建立体内细胞凋亡模型的条件为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后16 h 取小鼠胸腺细胞.外源核苷酸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60只小鼠分成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核苷酸1组、核苷酸2组,共4组,每组15只小鼠,均饲喂半纯合饲料.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核苷酸1组和2组分别灌胃12.5 mg和25 mg的核苷酸,连续饲养14 d后阳性对照组和核苷酸组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溶液,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凋亡,阴性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6 h后分离脾脏和胸腺,测定脾脏及胸腺指数,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分析方法检测胸腺淋巴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细胞游离Ca2+ 浓度([Ca2+]i).结果核苷酸1组和2组小鼠的增重分别为3.71、4.01 g,阴性对照组小鼠增重为2.74 g,注射地塞米松后阳性对照组和核苷酸组小鼠的脾脏、胸腺重量以及脏器指数低于阴性对照,添加核苷酸对这些脏器指数没有明显影响;注射地塞米松后小鼠胸腺细胞DNA出现梯形条带,注射地塞米松后阳性对照组和核苷酸组小鼠胸腺细胞内Ca2+水平分别升高至167.37nmol/L、191.16 nmol/L、180.78 nmol/L,高于阴性对照(103.76 nmol/L).细胞凋亡率也分别由阴性对照组的0.31%升高到11.93%、9.82%、11.15%,补充核苷酸对细胞内Ca2+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外源核苷酸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没有显著影响.

  • 氰戊菊酯对卵巢细胞、组织钙稳态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何俊;陈建锋;刘茹;王玉邦;王心如

    目的观察氰戊菊酯对卵巢颗粒细胞钙稳态、卵巢组织钙稳态相关酶及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放射免疫法和定磷比色法、酶免疫法等技术测定氰戊菊酯对人卵巢颗粒黄体细胞钙稳态和30 d染毒大鼠卵巢组织Ca2+-ATP酶、磷酸化酶a(P-a)活性、钙调素含量和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氰戊菊酯浓度为20.0和2.0 μmol/L时,可见人卵巢颗粒黄体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缓慢上升,外钙内流为胞内钙升高的主要来源.染毒大鼠Ca2+-ATP酶活性总体趋势下降,对照组为(103.9±10.57) μmol磷·g蛋白-1·h-1,1/250 LD50为(80.6±5.11) μmol磷·g蛋白-1·h-1;P-a活性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钙调素含量升高,动情期显著升高,对照组为(357±232) μg/L,1/250 LD50为(905±308) μg/L,1/15 LD50为(1 106±367) μg/L;血清雌二醇水平上升,对照组为(0.26±0.13) nmol/L,1/250 LD50为(0.41±0.19) nmol/L;孕酮水平下降,对照组为(7.05±5.67) nmol/L,1/15 LD50为(3.35±1.14) nmol/L.结论氰戊菊酯干扰卵巢颗粒细胞内钙稳态,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钙信号通路可能为其影响机制之一.

  • 氟、钙与碘对大鼠体重的交互作用影响

    作者:邹焰;王建华;肖静;凌锌;董国宾

    目的 研究氟、钙和碘对大鼠体重的交互作用.方法 应用2×2×2析因实验设计将出生1个月的80只Wistar大鼠分成8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适中氟钙碘(1组)、适中氟碘高钙(2组)、适中钙碘高氟(3组)、适中碘高氟钙(4组)、适中氟钙低碘(5组)、适中氟高钙低碘(6组)、适中钙高氟低碘(7组)、高氟钙低碘(8组)喂养,适中氟为90 μg/d,高氟为2700 μg/d,适中钙为13 mg/d,高钙为260 mg/d,适中碘为3.5 μg/d,低碘为0.23 μg/d.20周后观察其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结果 氟与钙存在交互作用(F=5.933,P=0.017).喂养满5个月时空腹体重测量结果:适中碘和氟水平时,2组动物体重[(262.5±47.1)g]与1组体重[(307.9±55.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P<0.05);低碘和适中氟水平时,6组动物体重[(248.8±30.0)g]与5组体重[(293.3±19.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5);适中碘和钙水平时,低碘和适中氟水平时,3组动物体重[(269.3±27.3)g]与1组体重[(307.9±55.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P<0.05);在低碘和适中钙水平时,7组动物体重[(261.9±31.3)g]与5组体重[(293.3±19.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5).结论 氟与钙对大鼠体重存在交互作用,可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体重
  • 强化钙与维生素D牛奶对10~12岁女童体格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倩;胡小琪;马冠生;杜学勤;祝坤;张新;童融;葛可佑

    目的探讨补充强化钙与维生素D牛奶对我国10~12岁女童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我们进行了为期2年、设有对照的双盲干预实验.将北京市9所小学757名平均年龄10.1岁的女童分为对照组(259人,保持日常饮食)、A组(238人,除日常饮食外,饮用钙强化牛奶144 ml/d)和B组(260人,除日常饮食外,饮用钙和维生素D强化牛奶144 ml/d).调查其食物摄入和体力活动情况.干预前、中、后测定研究对象的体重、身高、坐高及膝高.结果干预2年后,A组和B组的身高增长率(9.52%和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A组和B组的体重增长率(34.53%和3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91%;A组的坐高增长率为9.21%,显著高于B组的8.58%,又高于对照组的7.87%;A组膝高的增长率为9.00%,显著高于B组(8.37%)和对照组(8.44%).结论长期补充强化钙与维生素D的牛奶可能会促进我国10~12岁女童的体格发育.

    关键词: 维生素D 食品 强化
  • 孕期补充钙、铁、锌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安海滨;荫士安;徐青梅;胡善明;赵显峰;孟晶

    目的以孕妇为对象,研究孕中期单纯补钙和补钙同时补铁和/或锌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健康孕妇313名,分别强化维生素D(VD)、钙、铁和锌, 从孕5月至分娩时止.分娩时测量胎盘重量、胎盘和脐带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身长.结果对照组胎盘重量大,钙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低,而钙+铁+锌+VD组相反,并且对照组的胎盘重量(551.1±64.2) g显著大于钙 +铁+锌+VD组(467.1±36.6) g.脐血中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母血,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脐血血浆中钙、铁、锌含量均高于母血.婴儿的生长发育结果显示,钙+铁+ 锌 +VD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3.53±0.33) kg和身长值大,并且出生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的(3.28±0.54) kg.结论孕期联合补充钙、铁、锌, 使其达到或接近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这是改善婴儿生长发育的佳方式.

    关键词: 妊娠 胎儿发育
  • 大豆异黄酮和补充钙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肝IGF-1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程茅伟;刘家发;易国勤;章锡平;朱清华;刘烈刚

    目的 利用卵巢切除大鼠模型,研究大豆异黄酮和钙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及肝脏IGF-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阴性对照组(OVX)、单纯大豆异黄酮组(SI)、单纯碳酸钙组(Ca)、大豆异黄酮加碳酸钙组(SI+Ca).所有大鼠饲以钙含量为3.732g/kg的低钙饮食喂养12周.实验结束时,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量右侧股骨骨密度(BM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SI+Ca组股骨远心端BMD为(0.263±0.007)g/cm2,Sham组为(0.267±0.008)g/cm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两组BMD均显著性高于OVX(0.245±0.005)g/cm2、SI(0.258±0.011)g/cm2和Ca(0.255±0.004)g/cm2组(P<0.05).肝脏IGF-1mRNA表达水平在Sham(0.200±0.023)g/cm2、SI(0.278±0.019)g/cm2、Ca(0.302±0.026)g/cm2及SI+Ca(0.231±0.025)g/cm2组中均显著性低于OVX(0.362±0.031)g/cm2,P<0.05,SI+Ca组IGF-1mRNA表达水平(0.231±0.025)g/cm2低于SI(0.278±0.019)g/cm2和Ca(0.302±0.026)g/cm2两组,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I+Ca能比单纯喂饲SI或Ca更好地防止卵巢切除大鼠股骨BMD的减小.37.95 mg/kg剂量的SI能够显著抑制由于卵巢切除引起的肝脏IGF-1 mRNA表达水平的上升.

  • 大豆蛋白和高钙摄入对高血胆固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徐超;王晓红;王松涛;周波

    目的探讨膳食大豆蛋白和/或高钙摄入对高血胆固醇模型大鼠血浆胆固醇及有关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含5%猪油、1%胆固醇和0.25%胆碱的高脂饲料喂饲健康Wistar雌性大鼠,经14 d诱发高血胆固醇以后,测血浆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B(ApoB100)的浓度.然后,按体重和血浆胆固醇浓度将动物均衡分为4组,以2×2析因设计,分别喂饲含有酪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及正常钙(0.59%)和高钙水平(1.12%)的纯合成高脂饲料.经21 d喂养后,采血,测定指标同前.实验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经14 d诱导高血脂后,实验模型大鼠的TC水平为(4.10±1.11) mmol/L (n=24),而喂饲正常饲料的阴性对照鼠仅为(1.92±0.28) mmol/L(n=8),升高了2.14倍.又经21 d喂饲含有处理因素的饲料后,酪蛋白组,酪蛋白加钙组,大豆蛋白组和大豆蛋白加钙组大鼠的TC水平分别为(10.56±2.74,7.99±2.19,5.48±0.51和6.81±0.98) mmol/L;ApoB100为(0.46±0.14,0.31±0.12,0.17±0.07和0.21±0.05) g/L. 同酪蛋白组相比,其他3组动物的TC和ApoB100浓度显著降低.而各组间TG和HDL-C的变化均无显著性.结论膳食大豆蛋白和/或高钙摄入均可降低高血胆固醇模型大鼠的TC和ApoB100浓度,但对TG和HDL-C的作用不明显.大豆蛋白是这种作用的主要因素,但同时存在大豆蛋白和高钙摄入的相互作用.膳食大豆蛋白和高钙摄入的降血胆固醇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孕期补充钙、铁、锌对孕妇健康的影响

    作者:安海滨;荫士安;徐青梅;胡善明;赵显峰;孟晶

    目的研究孕中期单纯补钙和同时补铁、补锌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探讨妊娠期间改善钙、铁、锌营养状态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初产健康孕妇313名,按孕妇入院体检顺序循环分为5个试验组.试验组给予强化饼干至分娩时止,饼干中分别强化维生素D( VD),钙、锌、铁和维生素C.对照组系在前5组均收集到1个样品时,在医院随机选择1例临产非试验对象.结果孕妇膳食钙、锌、铁的摄入量平均仅达到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47.7%、54.7%和86.7%.孕中期孕妇贫血患病率高达35.2%,补铁能有效地改善营养性贫血,试验前钙+铁+锌+VD组和钙+铁+VD组的贫血率分别为35.3%和4 0.7%,试验后则降低到0.0%和4.0%,而没有补铁组试验后贫血率仍较高.钙补充组,血浆钙均值都有所上升,以钙+VD组为明显,就补钙而言,单纯补钙组效果优于其他组.血浆锌水平随孕期进展而下降,补锌对血浆锌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孕期进展而上升.分娩2个月后各试验组和对照组母亲的桡骨和尺骨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单纯补钙组母体桡骨和尺骨骨密度与钙摄入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联合补充钙、铁、锌,使其达到或接近目前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是改善孕妇营养状况的佳方式.

    关键词: 妊娠
  • 关注饮用低矿物质水人群的健康风险

    作者:舒为群

    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以及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饮用低矿物质水的消费群体不断增加.文献系统分析、生态学流行病学观察以及实验性饮水干预研究都显示,饮水中缺乏矿物质会对人群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证据较为充分的是水镁与心血管疾病发生,以及水钙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敏感消费人群健康危险性评估体系、非传统饮用水水质安全性及健康效应的实验室评估体系以及脱矿物质水的安全矿化方案研究等,是目前亟待关注的课题.

  • 细胞凋亡抑制剂防护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及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黄秀榕;祁明信;严京;吴正正;胡艳红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剂阿魏酸钠(SF)、五味子乙素(Sch B)、菊花(FC)、车前子(SP)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活性以及细胞内钙(Ca2+)、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研究四种细胞凋亡抑制剂防治白内障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牛LEC与H2O2共同孵育复制氧化损伤的模型,同时加入SF和Sch B单体及Fc和SP水提取液孵育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LEC活性,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LEC内钙离子的浓度([Ca2+];)、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LEC内Camp和cGMP含量,并探讨不同浓度和不同孵育时间(12h、24h、36h)的影响.结果:①It:02组LEC活性下降,SF、Sch B、Fc、SP均可明显增强氧化损伤的LEC活性(P<0.01),呈浓度依赖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②H2O2组LEC的[Ca2+]i升高,SF、Sch B、FC、Sp均可显著降低氧化损伤I.EC的[Ca2+]i(P<0.01),呈时间.效应关系.③H2O2组LEC的eAMP浓度升高、cGMP浓度下降,SF、Sch B、FC、SP均可使氧化损伤的LEC的cAMP水平显著降低(P<0.01)、cGMP水平显著升高(P<0.01),也呈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四种细胞凋亡抑制剂SF、sch B、FC、SP可明显抑制LEC氧化损伤及凋亡,通过[Ca2+];、Camp、Cgmp信号转导及相互作用调节生物学效应可能是其主要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 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

    作者:张洪平;罗婷婷;姜敏;李得新;安冬青

    目的:探讨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Sprague-Dawley大鼠脑主动脉并切成3~4 mm宽的横向环。记录内皮完整或内皮去除的主动脉环的张力。观察不同浓度红景天乙醇提取物(100、300、500、700、900、1100 mg/L)对去氧肾上腺素(1μmol/L)预收缩的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以及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10μmol/L)预处理对红景天乙醇提取物舒张作用的影响。观察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对无钙高钾液中钙离子和无钙液中去氧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对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的主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对内皮完整和内皮去除的主动脉环大舒张效应分别为(57.40±21.81)%和(60.51±0.34)%,其半数大效应浓度为1062.88 mg/L;ODQ预处理对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引起的舒张作用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对无钙液中去氧肾上腺素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无钙高钾液中钙离子内流引起的血管收缩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 均<0.05)。结论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血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钙离子释放有关。

  • 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钙释放的影响

    作者:余丞浩;于友华;孙明杰;石晓路

    目的:探讨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对心肌细胞钙释放的影响。方法分离的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分别使用0.3、1、3μmol/L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溶液灌流12 min,灌流后4、8、12 min时检测自发性钙释放(SCR)诱发率以及舒张末期钙浓度(F0)、钙瞬变幅度(ΔF)的变化。检测灌流0.3μmol/L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溶液后12 min,心肌细胞发挥正性肌力作用时钙瞬变和收缩功能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均可诱发SCR,0.3μmol/L时新乌头碱SCR诱发率高,3μmol/L时乌头碱SCR诱发率高。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12 min,3μmol/L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均可增加 F0[(1.459±0.379)、(1.585±0.493)、(1.213±0.254)比(1.079±0.108)]、ΔF[(1.615±0.455)、(2.210±0.756)、(1.528±0.422)比(1.036±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新乌头碱ΔF高于乌头碱和次乌头碱(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0.3μmol/L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均可增加ΔF[(0.409±0.127)、(0.423±0.107)、(0.414±0.118)比(0.260±0.065);P<0.05或P<0.01]、收缩幅度[(5.464±2.239)%、(7.449±2.548)%、(5.524±1.645)%比(3.428±0.911)%;P<0.05或 P<0.01],延长钙瞬变达峰时间[(0.041±0.016)s、(0.039±0.009)s、(0.038±0.011)s 比(0.032±0.007)s;P<0.05或P<0.01];与乌头碱组比较,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可降低钙瞬变消除时间常数[(0.301±0.054)s、(0.324±0.064)s 比(0.361±0.076)s;P<0.05或P<0.01],缩短舒张期收缩恢复至50%时的时间[(0.124±0.035)s、(0.126±0.040)s 比(0.157±0.056)s;P<0.05或 P<0.01]。结论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正性肌力作用与毒性效应同时存在,表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升高是产生正性肌力作用的有利因素,也是诱发SCR的危险因素。

2081 条记录 4/105 页 « 12345678...10410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