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冰点肌肤你值得拥有

    作者:慕筠

    《黄帝内经》记载:“夏者,天地交化,品物华实.早卧早起,迎日缓行,清心养神,使华毓秀,浊滞清宣,通乎腠理也.” 又日:“清心养神,浊滞清宣,通平腠理也.”夏季人体火气旺盛,身体内毒素邪气上升,因此要败火也要清凉.给肌肤加点冰,让身体过一个清凉的夏天吧!

  • 诊间封药用氢氧化钙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富萍;谷楠;闫胜男;张宇娜;徐召男;张琦

    目前,随着根管预备和冲洗技术的不断完善,根管预备可明显减少报管内残存的感染物,但尚不能彻底清除根管内的微生物.根管预备后充填前进行根管消毒,杀灭残存的微生物,预防再感染是必要的.氢氧化钙因其抗菌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口腔治疗的材料中,例如:根管治疗术中诊间封药用氢氧化钙.其作为根管消毒药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临床应用,并作为目前主要根管内消毒药物.

  • 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内毒素血症在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李泽信;王霄;薛会朝;刘江伟;张永久;冯德元

    目的 探讨血浆内毒素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 h,2 h,4 h、8 h、12 h和24 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TNF-α含量,同时测定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伤后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肝组织TNF-α的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于伤后8 h出现高峰,伤后12 h仍维持在高峰值水平;伤后各组肝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1 h和8 h出现2个高峰(P<0.05);肝组织TNF-α含量、肝细胞凋亡指数均于伤后2 h和12 h出现2个高峰.相关分析表明,伤后肝组织NF-κB、TNF-α含量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肝细胞凋亡指数均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腹部火器伤肠穿孔后内毒素血症可引起肝内NF-κB、TNF-α含量增高来介导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 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内毒素血症与肝细胞损伤

    作者:李泽信;李荣;薛会朝;刘江伟;张永久;冯德元

    目的 探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及其与肝细胞损伤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 h、2 h、4 h、8 h、12 h和24 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同时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中ALT、AST水平变化情况.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伤后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肝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于伤后8 h出现高峰,伤后12 h仍维持在高峰值水平;肝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清ALT、AST水平均于伤后2 h和12 h出现2个高峰.伤后各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细胞凋亡指数及血清ALT、AST水平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6、0.534、0.352,P<0.05).结论 腹部火器伤肠穿孔后内毒素血症发生早,其可能导致了多种形式的肝细胞损伤.

  • GLP-2对大鼠颅脑外伤后肠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希敏;刘霞

    目的 研究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对大鼠颅脑外伤后胆汁中分泌型IgA(sIgA)、肠粘膜T细胞及其亚群以及肠粘膜蛋白质和DNA含量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弥漫性脑创伤模型,连续腹腔注射GLP-2,7 d后收集大鼠胆汁测定sIgA、采集门静脉血测定血内毒素及制备小肠粘膜标本,检测小肠粘膜蛋白质、DNA含量和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T细胞及其亚群.结果 颅脑外伤组大鼠小肠粘膜蛋白质和DNA含量以及胆汁中sIgA显著下降(P<0.01),小肠粘膜CD4+、CD4+/CD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GLP-2组大鼠小肠粘膜蛋白质和DNA含量以及胆汁中sIgA明显增加(P<0.01),小肠粘膜CD4+、CD4+/CD8+较颅脑外伤组增加(P<0.05),门静脉血内毒素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 GLP-2能够改善大鼠颅脑外伤后肠粘膜免疫功能,从而减轻内毒血症.

  • 钛合金与镍铬合金烤瓷冠患者龈沟液内AST、ALP活性及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蔡仁刚;谭雅琴

    目的:通过测定钛合金与镍铬合金烤瓷冠患者龈沟液内AST、ALP活性及内毒素的含量并研究其相关意义,来正确评估在口腔内使用普通烤瓷冠的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科室做了全冠修复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钛合金组60例,镍铬合金组60例.观察和记录患者龈沟液内AST、ALP活性水平及内毒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钛合金组和镍铬合金组戴临时烤瓷冠1周后AST值、ALP值以及内毒素的含量均突然上升,原因可能与树脂成形制作临时冠的方法有一定的联系.而AST值、ALP值以及内毒素的含量在戴牙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有所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缓,随着时间的变化,同一种金属的酶活性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LP、AST活性值以及内毒素的含量略微高于牙体预备前,而对钛合金组和镍铬合金组进行不同时段的ALP、AST活性值以及内毒素的含量比较发现,钛合金组均比镍铬合金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钛合金与镍铬合金烤瓷冠能影响牙周龈沟液内的内毒素以及酶活性,但随时间延长并未使牙周发生病变,因此,从材料学方面来看,临床上口腔内应用普通金属烤瓷冠的措施是可行的.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检测临床意义

    作者:王伟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 LPS)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鲎试验定量检测血浆LPS.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内毒素血症的发生随肝功能损害加重而升高,肝硬化患者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患者.结论:内毒素检测有助于明确病情,判断预后.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内毒素
  • 内毒素血症对病毒性肝炎血清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伟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与血浆内毒素( LPS)的关系.方法 选择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鲎试验定量检测血浆LPS.结果:血清胆红素升高组内毒素检出率及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清胆红素及内毒素结合共同评估,可有效地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 芳香疗法教学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魏永鸽;杜柯

    芳香疗法(又称为广义的"芳香SPA"),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早就有人用植物的叶、花、果皮等的香气来美化自己和治疗疾病,通过应用天然芳香挥发油或精油通过按摩、沐浴、呼吸等方式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排除体内毒素,达到美容养颜和驱除疾病的目的.近几年,芳香疗法在我国各大美容院迅速开展并广泛应用,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其他美容产业链蒸蒸日上.然而,作为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分支,芳香疗法课程建设却先天不足,我国的大中专院校所开设时间或学时安排上却极少,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知识陈旧、美容观念落后无法与激烈的市场相媲美,是导致学生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拉克替醇联合思密达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及内毒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

    目的:探讨拉克替醇联合思密达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及内毒素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76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伴内毒素升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保肝降酶祛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克营醇及思密达,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0天后血清胆红素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拉克替醇联合思密达可有效减轻血清胆红素及内毒素水平,促进病情恢复.

  • 内皮素与内毒素性肾衰竭

    作者:管文朵

    内皮素(ET)是目前已如作用强的血管收缩活性物质,内皮素在内毒索性肾衰竭中期重要作用.因此,拮抗内皮素治疗成为目首急性肾衰竭研究的热点.

  • 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通透性与血清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卫立权

    目的:探讨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水平及肝功能状态的影响,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肠道去污剂组,前者给予常规保肝、利尿、降门脉压治疗对症支持处理;后者在前者疗法基础上加用肠道去污剂治疗.观察Child-Pugh评分,测定血清内毒素、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结果: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入院后呈递减趋势,治疗第14天,肠道去污剂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排出比和血清内毒素在第14天时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黏膜通透性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肠道去污剂可有效保护、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内毒素的水平,恢复肝功能.对肝硬化患者的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GABAARα1阳性神经元参与内毒素诱导的免疫应激反应

    作者:袁莲芳;赵钢;贾宏阁

    为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GABAA受体α1亚单位(GABAARα1)阳性神经元是否参与内毒素(LPS)诱导的免疫应激反应,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LPS建立免疫应激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两组大鼠下丘脑PVN内Fos和GABAAPα1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的变化以及Fos和GABAARα1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LPS可使大鼠PVN内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增高,GABAAPα1阳性神经元的染色增强,且其中的部分神经元同时表达Fos和GABAARα1;经计数Fos/GABAARα1双标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占Fos阳性神经元的27%,占GABAARα1阳性神经元的32%.本实验结果提示PVN内的部分GABAARα1阳性神经元参与了由LPS诱导的免疫应激反应,说明GABA可能通过GABAA受体在免疫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上述结果为阐明免疫应激反应时GABAAR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中的作用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 内毒素诱导葡萄膜炎中炎症细胞凋亡与TRAIL表达的研究

    作者:满辉;黄旭东;黄静

    目的:在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endotoxin induced uveitis,EIU)模型中,观察葡萄膜炎病变中炎症细胞凋亡的发生,研究大鼠虹膜组织中炎症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与炎症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TRAIL凋亡途径可能参与炎症细胞的凋亡.方法:以1mg/kg内毒素注射于大鼠后足垫建立EIU模型,分别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眼内的炎症反应.吸取房水观察细胞数.摘取眼球,行HE (hematoxylin eosin)染色观察大鼠虹膜组织的病理改变;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法检测炎症细胞凋亡情况;同时运用SABC法检测在内毒素诱导后的不同时间TRAIL在炎症细胞上的表达,并行图像分析.结果:内毒素注射6h开始出现炎症,以后炎症加重,于18~24h达到炎症高峰,48h炎症明显消退.房水中的细胞数也在24h组达到多.HE染色显示:内毒素注射后6h,即出现炎症细胞,细胞数目在24h组多,多数为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少数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48h组炎症细胞几乎消失.TUNEL染色显示:在内毒素注射后6h组即有炎症细胞出现阳性着色,24h组凋亡数达到多.免疫组化显示:TRAIL蛋白在大鼠的虹膜色素上皮层呈弱阳性着色;TRAIL在炎症细胞上呈阳性着色,24h组在炎症细胞中的着色数量及着色强度达到高.结论:以1mg/kg的内毒素注射于SD大鼠后足垫可诱导出葡萄膜炎反应,炎症反应在24h组为强烈.炎症细胞凋亡可能是EIU炎症迅速消退的原因之一.TRAIL可能参与了炎症细胞的凋亡.

  • 罗红霉素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TNF-α、IL-6释放的影响

    作者:范永祥;刘琪;张绍伟;葛正龙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在不同剂量的罗红霉素作用下,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中IL-6、TNF-α释放的变化.结果:LPS刺激后人牙周膜细胞TNF-α的释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60 pg/ml vs 80 pg/ml,3 h,P<0.05 ).与L组相比,罗红霉素组(20 μg/ml)TNF-α水平12 h显著降低,3~6 h与L组无明显差异,而12 h(520 pg/ml vs 710 pg/ml)、24 h(220 pg/ml vs 680 pg/ml)显著降低(P<0.05 ).LPS组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60 pg/ml vs 105 pg/ml,P<0.05),罗红霉素组(20 μg/ml)IL-6分泌量在6 h(420 pg/ml vs 670 pg/ml) 、12 h(590 pg/ml vs 810 pg/ml)和24 h(340 pg/ml vs 630 pg/ml)较L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红霉素能显著抑制LPS刺激后人牙周膜细胞IL-6、TNF-α的释放.

  • 内毒素对牙龈成纤维细胞mCD14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贤华;章锦才;张蕴惠;袁乃梅

    目的:研究mCD14在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膜表面分布及内毒素对mCD14在牙龈成纤维细胞膜表面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mCD14在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膜表面分布,同时观察内毒素对mCD14在牙龈成纤维细胞膜表面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和蛋白印迹实验结果均表明mCD14在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膜表面表达阳性,同时LPS可增强膜表面的mCD14的表达.结论:本实验表明正常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可表达mCD14, LPS 可以上调膜表面mCD14 的表达,从而导致牙周损伤.

  • 内毒素条件下苯妥英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钙调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康;王宝彦;张斯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环境下,苯妥英钠(PHT)对人牙周膜干细胞钙调蛋白(CaM)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设空白对照、LPS5μg/ml、PHT5μg/ml、PHT20μg/ml、PHT5μg/ml+LPS5μg/ml和PHT20μg/ml+LPS5μg/ml共6个实验组,刺激24h、3d、5d后,运用RT PCR、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实验组牙周膜干细胞中CaM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适宜浓度的PHT、LPS单一刺激、PHT和LPS共同刺激均可增强牙周膜干细胞CaM的表达.②PHT20μg/ml对牙周膜干细胞产生CaM的正向作用强.③PHT5μg/ml+LPS5μg/ml的混合刺激作用强于PHT20μg/m+LPS5μg/m.结论:PHT可能是通过CaM途径对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产生促进作用.低浓度的PHT和LPS混合刺激作用要优于较高浓度的PHT与LPS的混合刺激.

  • 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的菌斑渗透率和脂多糖中和效率的临床评价

    作者:刘林花;史运明;李红梅;何涛;李嘉慧;贺艳焱;STRAND Ross;董维理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含亚锡-氟化钠牙膏中亚锡离子的菌斑渗透率和脂多糖(LPS,内毒素)中和效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原位临床试验.分为PBS、新型亚锡-氟化钠牙膏(EXP)和市售亚锡-氟化钠牙膏(MKD)3组.用荧光染料、荧光探针及激光共聚焦荧光共定位方法分析.结果:EXP组亚锡离子菌斑渗透率和LPS中和效率显著优于MKD和PBS组(P<0.05).EXP组亚锡离子和结合态LPS的荧光存在96.52%的空间共定位.结论:新型含亚锡-氟化钠牙膏中的亚锡离子能渗入菌斑内部并中和LPS.

  • 镍铬合金与钴铬合金烤瓷冠对龈沟液量及其成分的影响

    作者:杨杨;季娟娟;黄大海;王祥芸;彭蓓;张晓渝;温红萍;胡蓉

    目的:评价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制作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烤瓷冠的患者各30 例,分别于修复前、戴牙1 周、1、3、6 个月提取其龈沟液并检测AST、ALP活性及内毒素含量,分析龈沟液的量及AST、ALP活性和内毒素含量变化.结果:2 组烤瓷冠组戴牙后1 周、1、3、6 个月龈沟液量与修复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龈沟液中AST、ALP及内毒素含量均有所增高,钴铬组戴牙后1 月ALP、内毒素含量与备牙前比较P>0.05,2 组其他时间点分别与修复前比较P<0.05.镍铬组戴牙后3 月ALP含量较高(P<0.05),6 月AST含量较高,其他时间点2 组各项指标相比较P>0.05.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冠对龈沟内的ALP、AST活性及内毒素的量有一定的影响,2 种烤瓷冠差异不明显.

  • 黄芩苷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窦永青;李庆星;王瑶;董自杰;张金廷

    牙周炎是由牙周袋内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局部细菌感染性疾病,菌斑细菌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是其发生的始动因子.研究发现黄芩对牙周可疑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长期以来黄芩在中医辩证治疗牙周炎中常用,临床疗效较好.本研究局部应用黄芩主要提取物黄芩苷治疗牙周炎,结果报告如下.

3185 条记录 149/160 页 « 12...146147148149150151152...15916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