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硝唑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伟

    牙周疾病是由牙周袋内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局部细菌感染性疾病.牙周组织的破坏是复杂的龈下菌群与特异性的宿主防御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甲硝唑对牙周病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 牙周可疑致病菌粘附和侵入口腔黏膜上皮的综述研究

    作者:王芳

    牙周病属于一种牙周支持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其致病菌主要是牙菌斑,由于宿主对感染产生应答反应,从而导致口腔组织受损.牙周可疑致病菌主要是通过细菌某些表面蛋白、细胞旁途径或细胞内途径等,使宿主细胞产生连琐反应,从而达到侵害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目的.本文在阐述牙周可疑致病菌侵入与粘附口腔黏膜上皮可能机制的基础上,对牙周可疑致病菌侵入组织后造成的自身及上皮细胞改变进行了论述.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测

    作者:刘冬宇;丁芳;曹莹;方超;韩笑;张勤奕;博力杨;郭曦;吕亚林

    目的: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剥脱术的病例,收集术中分离的含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本15例.提取斑块的组织DNA,分别用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特异引物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6S rDNA片段来鉴定细菌种类.结果:15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4例样本检测到了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2例样本检测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其中l例同时检测到了Fn和Pg.未检测到伴放线聚生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 ycetemcomitans,Aa),福赛坦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牙周可疑致病菌有一定相关性.

  • 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全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杜军;王毅;张勤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全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种类和数量,探讨伴该病患者口腔中菌斑微生物的构成及数量特点,分析牙周炎严重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对全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群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DM+CP) 24例,单纯牙周炎患者(CP)30例及健康者(NC) 30名.收集静息全唾液,采用以16SrRNA为基础的PCR检测全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型普里沃氏菌(Pi)、福塞坦氏菌(Tf). 结果 与NC组比较,DM+CP组和CP组3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率及相对含量升高(P<0.05).DM+ CP组Tf检出率(33%)低于CP组(63%)(P<0.05).与CP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比较,DM+CP组HbA1c<6.5%及HbA1c≥6.5%患者Tf检出率及相对含量降低(P<0.05).DM+CP组和CP组中重度牙周炎症患者Pg与Pi检出率及相对含量均高于轻度牙周炎症患者. 结论 随着系统性糖代谢水平的异常,继而导致全身微环境的改变,终对牙周局部菌斑微生物的定植产生影响.

  • 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测

    作者:马丽;潘亚萍;张建全;谭丽思;刘静波;李琛

    目的 检测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种类和构成,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牙周炎与DM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伴2型DM的CP患者154例(DM组)、不伴DM的单纯CP患者120例(CP组)及40名全身及牙周健康者(N组)的龈下集合菌斑,传统酚-氯仿法提取菌斑DNA,以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福塞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为目标菌,应用以16SrRNA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龈下菌群进行检测.结果 Pg、Aa、Fn、Pi、Tf、Td在DM组中均可检出;与CP组相比,在性别、年龄、牙周状况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轻度牙周炎者DM组Pi的检出率为35%(8/23),CP组为65%(13/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牙周炎者DM组Pg、Aa、Tf的检出率分别为78%(72/92)、27%(25/92)、67%(62/92),CP组分别为58%(35/60)、17%(10/60)、43%(26/60),DM组均显著高于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M组Aa、Tf PCR产物的平均灰度值(average gradation,AVG)比值显著高于CP组,Pi的AVG比值明显低于CP组,P<0.05.结论 与单纯CP相比,伴2型DM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Pg、Aa、Tf的数量增多,Pi的数量减少.

  • 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龈下微生物构成的影响

    作者:刘菁;梁照忠;安春青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龈下微生物构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牙周科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按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程序施以全口超声波龈上洁治术+超声根面平整术+手工根面平整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采集龈下菌斑进行厌氧培养,测定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消化链球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韦荣球菌的检出率和检出量。结果(1)治疗前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检出率为100%,治疗后中间普氏菌、消化链球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韦荣球菌的检出率下降为0,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具核梭杆菌仍存在检出率。治疗后1周及2周时,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消化链球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韦荣球菌检出率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消化链球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韦荣球菌检出率的下降幅度低于其他菌种检出率的下降幅度。(2)治疗前6菌种检出量均高,治疗后中间普氏菌、消化链球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韦荣球菌检出量降低为0,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仍有检出量,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周时,各菌种检出量均较治疗前低。治疗后第2周相较于治疗后第1周,除韦荣球菌的其他菌种的检出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存在某些细菌检出量升高,某些细菌检出量减低的情况,而韦荣球菌检出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去除牙周可疑致病菌,但不能完全去除。

  • 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拆除前后患牙龈下菌群的变化

    作者:郭大伟;宋玲;张春艳;曹阳;李菁文;梁星

    背景:目前有关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对龈下菌群影响的研究还较少。
      目的:探讨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对龈下菌群构成比的影响。
      方法:选择因怀疑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影响健康而要求拆除原修复体的烤瓷牙患者9例(患牙12颗),于镍铬合金烤瓷烤瓷修复体拆除前、拆除后1个月、拆除后3个月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检测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基牙及对侧同名天然牙的龈下菌斑。
      结果与结论:修复体拆除后1,3个月,患牙龈下菌斑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与拆除前相比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拆后3个月与拆后1个月相比也发生了较明显变化;此外,选择在修复体拆除前龈下菌斑中经常出现而在拆除后消失或减弱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像中一些特异性条带作16S rDNA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特异条带的基因序列分别与啮蚀艾肯菌、直形弯曲菌和隐藏优杆菌有着较高的序列相似度。结果表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导致了修复基牙龈下菌群组成的变化,并且导致了部分牙周可疑致病菌构成比增加。

  • 正畸治疗中牙周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一磊;刘红彦

    我国人口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高达83.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正畸治疗需求量越来创越大.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主要方法,其在改善了错(牙合)畸形患者美观和功能的同时,也对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和牙周组织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血链球菌对牙周可疑致病菌体外拮抗作用的研究

    作者:邓辉;丁一;赵瑜

    目的 体外研究血链球菌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相互关系,探讨血链球菌全菌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拮抗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交叉双层培养基法和微量琼脂糖弥散法测定血链球菌全菌细胞和培养上清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的拮抗作用.结果 血链球菌全菌细胞均能拮抗这3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生长;而其培养上清液无拮抗作用.结论 血链球菌在牙周微生态系中起有益菌的作用,同时交叉双层培养基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测定血链球菌抑菌活性的方法.

  • 没食子对口腔常见细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宋忠臣;束蓉;姚菊芳

    为了解没食子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特别是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本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没食子液对部分口腔细菌的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 牙周可疑致病菌在口腔内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

    作者:杨雪

    牙周炎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性疾病,其病原菌在口腔内不同部位分布有所差异,了解口腔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对于牙周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牙周可疑致病菌在口腔内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作一综述.

  • 血链球菌与牙周病的关系

    作者:董立武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口腔中的细菌有400多种,大量的研究表明口腔微生态系不仅包括一些可疑的致病菌,如放线共生放线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等,还包括许多"牙周有益菌"[1],有益菌与致病菌之间存在相互拮抗的生态关系,从而有利于保持或恢复牙周的健康状态.血链球菌(S.sanguis)是研究得多的一种"牙周有益菌",实验显示血链球菌具有拮抗牙周可疑致病菌的作用[2,3],机制主要与H2O2的产生有关,本文就近年有关血链球菌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1.血链球菌与不同牙周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

  • 安止痛牙龈膏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及具核梭杆菌的抑菌作用

    作者:吴卫锋;雷丹;姜苏;高雳

    目的 体外测定安止痛牙龈膏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嗜血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安止痛牙龈膏对上述3种致病菌的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结果 安止痛牙龈膏对上述3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伴放线嗜血菌的抑制作用强,MIC和MBC均为0.8g·L-1;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和12.5g·L<'-1>;对具核梭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和25g·L-1.结论 安止痛牙龈膏对上述3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口腔黏膜上皮的粘附和侵入

    作者:费晓露;丁一;徐屹

    牙周可疑致病菌可以通过细胞内途径、细胞旁途径以及细菌的某些表面蛋白侵入口腔黏膜上皮.侵入上皮组织后,细菌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生存,同时引起宿主细胞的一系列反应.本文对牙周可疑致病菌粘附、入侵口腔上皮的可能机制,以及入侵后引起的自身和上皮细胞改变作一综述.

  • 富组蛋白中和牙周可疑致病菌内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罗海燕;杨美薷;王伯瑶;黄宁;唐彬;吴琦

    目的:研究人腮腺唾液富组蛋白对牙周可疑致病菌内毒素的中和作用。方法:采用改良Westphal热酚水法提取并纯化牙龈卟啉菌(47-A株)和具核梭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内毒素,用鲎试验试管法观察HRP-5对这两株细菌的内毒素的中和作用。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 HRP-5(10μg/ml)能轻度抑制大肠杆菌、牙龈卟啉菌及具核梭杆菌的内毒素(1 ng/ml)的鲎活性。结论:相同浓度的HRP-5对需氧的大肠杆菌和专性厌氧的牙龈卟啉菌及具核梭杆菌的内毒素,具有相同的中和作用,提示富组蛋白可能在维护牙周健康中发挥一定作用。

  •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黏附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孙昌娟;杨禾;雷朝锋;徐屹;吴亚菲

    目的 比较对牙根面具有黏附能力的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菌嗜血菌对胶原包被的羟磷灰石实验膜(C-HA)的黏附能力,初步探讨以上牙周可疑致病菌在牙根表面形成菌斑生物膜的能力.方法 采用同位素闪烁计数法测定上述4种细菌黏附至C-HA表面的黏附量及黏附率,比较其黏附能力.结果 培养相同时间,不论是培养24h还是培养48h,4种不同细菌两两比较,具核梭杆菌ATCC 10953和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对C-HA表面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间普氏菌ATCC 25611和伴放线菌嗜血菌ATCC 29523的黏附率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具核梭杆菌ATCC 10953和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对C-HA表面的黏附率显著高于中间普氏菌ATCC 25611和伴放线菌嗜血菌ATCC 29523(P<0.001).同一种细菌,在培养不同时间即培养24h和48h,对C-HA表面黏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的牙周可疑致病菌对胶原包被的羟磷灰石的选择性黏附作用不同,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胶原有较强的亲和作用,在细菌的局部定植过程和牙周炎的进展和复发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细菌性阴道炎与8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感染的关系

    作者:李玉华;张明珠;彭艺;徐杰;税艳青

    目的 探讨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细菌性阴道炎和47例阴道健康患者.采集其阴道分泌物和牙周龈下菌斑,通过DNA提取和二步PCR的方法检测8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sdenticola,T.d)、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intermedia,P.i)、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nigrescens,P.n)、微小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P.m)、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F.n)和直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rectas,C.r)在其中的分布情况.同时记录社区牙周指数规定牙位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结果 实验组的牙周病患病率、PLI、BOP和CA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D在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龈下菌斑和阴道分泌物中均检测出8种牙周致病微生物;T.d在实验组龈下菌斑和阴道分泌物中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7种微生物在2组之间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牙周病患病率较高;8种牙周致病菌可能是龈下菌斑和阴道分泌物中的常驻菌群.T.d感染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有关.

  • 臭氧水溶液对牙周可疑致病菌作用的研究

    作者:刘媛;林川;丁一

    目的:评价臭氧水溶液对常见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细菌悬液定量实验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臭氧水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ATCC33277、伴放线菌嗜血菌(H.a)ATCC29522、具核梭杆菌(F.n)ATCC10957和牙龈卟啉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作用30、60、90、120 s 的杀菌率,阳性对照组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阴性对照组采用蒸馏水。实验样本在厌氧培养72 h 后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杀菌率。结果:臭氧水溶液对几种牙周可疑致病菌均有杀灭效果,且杀菌率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P <0.01)。对 P.g 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的杀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线性回归分析臭氧水溶液对3种细菌杀灭作用的浓度影响因素β值均大于0.95,时间影响因素β值均小于0.11。结论:臭氧水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菌嗜血菌和具核梭杆菌具有浓度依赖性杀灭效果。

  • 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周婷;丁一;徐屹;谢萍

    目的:观察洁刮治(SRP)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氏类杆菌(T.f),中间普氏菌(P.i),伴放线放线杆菌(A.a)和齿垢密螺旋体(T.d)等5种可疑致病菌的变化与临床指标改善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SRP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的变化,半定量检测5种龈下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结果:治疗后PPD减少≥2mm的位点、P.g、T.f和T.d的检出量都有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PPD的改善在P.g检出量减少的位点[(2.00±1.22)mm]和T.f检出量减少的位点[(2.04±1.17)mm]分别显著高于其检出量未减少的位点[(1.16±0.83)mm和(1.20±0.94)mm](P<0.05).治疗后BOP阳性率在T.f检出量减少的位点(38.5%)和T.d检出量减少的位点(20%)分别显著低于其检出量未减少的位点(71.4%和60%)(P<0.05).P.i和A.a治疗前后检出量的变化与临床指标的改善间无明显关系.结论:有效控制P.g、T.f和T.d的量与PPD和BOP的改善密切相关,提示P.g,T.f和T.d可以作为评估SRP治疗效果的标志性微生物.

  • 黄芩苷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窦永青;李庆星;王瑶;董自杰;张金廷

    牙周炎是由牙周袋内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局部细菌感染性疾病,菌斑细菌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是其发生的始动因子.研究发现黄芩对牙周可疑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长期以来黄芩在中医辩证治疗牙周炎中常用,临床疗效较好.本研究局部应用黄芩主要提取物黄芩苷治疗牙周炎,结果报告如下.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