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头抽吸液的采集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丹凝;薛英威;张秋娟;李辉;李康;王滨有;庞达;赵亚双

    目的描述黑龙江省女性乳头抽吸液的采集情况,分析影响乳头抽吸液采集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其作为乳腺癌诊断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经医生和受试者同意,采集乳头抽吸液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乳头抽吸液采集的因素.结果乳头抽吸液的成功采集率为33.9%.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妇女乳头抽吸液的采集率无统计学差别(P=0.452).单因素分析表明:①年龄在30~50岁之间;②初潮年龄早;③经产妇哺乳时间≥12个月;④湿性耵聍;⑤高脂肪饮食;⑥月经规律的妇女比绝经的妇女,乳头抽吸液成功采集率高(P<0.05).以年龄和身高体重指数作为混杂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初潮年龄早、哺乳时间长和湿性耳耵聍易采集到乳头抽吸液.结论黑龙江省女性乳头抽吸液的成功采集率较低,样品的成功采集与受试者的年龄、月经史、哺乳史等因素有关.

  • 钻孔引流加蛛网膜开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5例

    作者:孙仪胜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钻孔外引流清除血肿腔陈旧性血液及未液化的血凝块,在血肿内膜和蛛网膜上开窗,让脑脊液流入血肿腔.结果 55例患者均完全治愈,未发生张力性气颅和血肿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钻孔外引流+血肿内膜蛛网膜开窗内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的手术方式.

  • 间断反复洗胃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用

    作者:夏莹;徐绍莲

    目的 探讨间断反复洗胃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治疗中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重度口服AOPP患者43例为观察组,并以2005年1月~2007年5月36例重度AOPP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洗胃后,经鼻留置胃管并行间断生理盐水洗胃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洗胃法.观察两组血胆碱酯酶(CHE)回升情况,阿托品、解磷定用量,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阿托品用量、CHE回复至正常50%的时间、反跳及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洗胃后经鼻留置胃管,并行间断反复洗胃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能彻底清除毒物,减少毒物吸收,提高抢救成功率.

  • 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进展

    作者:韩平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腔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通过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但人工气道建立的同时,破坏了上呼吸道正常的过滤、加温、加湿及防御机能,使水分丢失过多、痰液粘稠不易排出,易造成气道阻塞.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同行对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施有效吸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吸痰的时机、吸痰方法及技巧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 ICU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吸痰方式的对比研究

    作者:江海娇

    目的 对比观察开放式吸痰法和密闭式吸痰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分别记录两组吸痰前、吸痰结束即刻、吸痰后1min、3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计算SBP和HR的乘积(RPP).结果 A组吸痰结束即刻HR、SBP、DBP、RPP, B组吸痰结束即刻SBP、RPP与吸痰前比较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结束即刻SPO2与吸痰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 A组吸痰后3min、B组吸痰后1、3min与吸痰前比较SPO2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前和吸痰结束即刻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B组SPO2在吸痰后1、3min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吸痰后1min RPP与A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的维持ICU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低氧血症,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抽吸
  • 负压吸引在断指再植静脉危象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谭小云;蒲涛;夏立群;魏国文

    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首例断手再植成功以来,断肢再植技术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断指再植成功率多数报道在90%以上,术后血管危象是再植失败的首要因素.多数学者对其中的静脉危象采用患指侧切放血及水蛭吸血等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对 7例(12指)断指再植发生静脉危象的患者应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吸血的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 两种抽吸血肿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少春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法和颅锥钻孔抽吸血肿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法31例(微创穿刺组),采用YL-I型微创穿刺针.颅锥钻孔抽吸血肿31例(颅锥钻孔组),根据CT确定的血肿位置估计血肿量,确定手术方案.结果 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法术后继发颅内出血4例(12.9)%,血肿清除率81.0%;治疗3个月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16例(51.6%),中型神经功能缺损8例(25.8%),重型神经功能缺损3例(9.6%).颅锥钻孔抽吸血肿法术后继发颅内出血5例(16.1)%,血肿清除率82.6%;治疗3个月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15例(48.4%),中型神经功能缺损8例(25.8%),重型神经功能缺损4例(12.9%).两组继发颅内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412,P=0.324).结论 两种方法血肿清除率相近;微创法术后继发颅内出血率偏低且适合耐受较差的患者.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作者:侯金龙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开颅与微创锥颅手术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9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51例,标准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9例,微创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69例,将开颅血肿清除(包括小骨窗开颅和标准开颅70例)与微创锥颅血肿抽吸术(69例)分为两组,开颅组为A组,微创组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1)手术时间微创组较开颅组明显缩短(P<0.01).(2)术后并发症开颅组发生率51.4%,微创组2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再出血发生率A组10例,B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再出血死亡7例,B组再出血死亡2例,再出血后病死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B组ADL明显优于A组.结论 微创锥颅引流术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开颅手术,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存质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理想的方法之一,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 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重型小脑出血36例分析

    作者:陈炜毅;陈光烈;富壮

    目的 探讨侧脑室穿刺并血肿腔微创穿刺术治疗重型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36例自发性重型小脑出血病例使用侧脑室穿刺联合血肿腔微创穿刺术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6例中死亡8例,其中死于脑疝的5例,死于肺部感染3例,其余28例患者存活.结论 对于自发性重型小脑出血患者,及时、及早采用联合微创手术,通过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缓解颅内压力,对小脑出血的治疗非常重要.

  • 胸腔持续负压吸引在开胸术后患者胸腔引流中的应用

    作者:石银盛;张斌杰;颜波儿

    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在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的应用.方法 170例开胸术后患者应用单腔水封瓶闭式引流(单纯引流组),182例开胸术后患者在常规应用单腔水封瓶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加用负压吸引(引流联合负压吸引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天数.结果 单纯引流组拔管时间为(6.50±1.42)d,高于引流联合负压吸引组的(3.50±1.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P<0.01).结论 对开胸术后肺膨胀不全或漏气患者采用持续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施以正确的护理,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的引流.

    关键词: 抽吸 胸外科手术
  • 微创与传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立田;张源源;薛云峰;丁俊宏

    目的 比较微创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术式.方法 基底节区HICH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锥颅穿刺引流液化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大骨辩开颅血肿清除术,追踪随访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周病死率、6个月病死率分别为10.26%、12.82%,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术,是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较理想的术式.

  • 超早期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67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建望;林德钗;徐蓉

    目的 探讨超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高血压脑内血肿具有手术指征者67例进行超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手术后均进行3个月至2年时间的随访.结果 死亡5例,重度致残8例,轻度致残25例,恢复良好29例.结论 超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患者致残率、死亡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气管切开术后痰稀释液滴入及痰吸引方法的探讨

    作者:徐梅英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痰稀释液滴入和吸痰方法.方法肺癌术后行气管切开55例,切开时间长98 d,短12 d,平均28 d,对患者气管分泌物痰稀释液的使用和吸引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气管切开术后首要的问题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而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是做好气管内痰的吸引.在抽吸分泌物过程中经常遇到分泌物粘稠不易吸出,甚至有干痂、血痂形成.结论分泌物粘稠时用生理盐水、5%NaHCO3溶液、0.5%NaHCO3溶液、糜蛋白酶溶液稀释无明显差异,用2.5%NaHCO3溶液效果好;有干痂或血痂时用2.5%NaHCO3溶液、5%NaHCO3溶液、糜蛋白酶溶液稀释比用0.5%NaHCO3溶液、生理盐水效果好;稀释液的滴入量以2~5 ml/次为佳;间隔时间以2~3 min后抽吸效果佳.抽吸方法的要点应遵循:听-滴-拍-按-抽-再听的顺序.

  • 十二指肠腔内双套管负压吸引在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小群;袁文琴;陈灵芝;袁美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腔内双套管负压吸引在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十二指肠破裂并且施行十二指肠修补术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分为单纯引流组(26例)和双套管吸引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 d 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564,P <0.05),单纯引流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多于双套管吸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567、4.123,均P <0.05)。单纯引流组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0.77%、42.31%、46.15%、26.92%,均高于双套管吸引组的2.94%、11.76%、8.82%、2.94%、5.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949、7.330、10.950、2.986、5.116,均 P <0.05)。结论十二指肠腔内双套管负压吸引可以明显降低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安全性。

  • 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李永红

    目的 探讨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腔插入留置吸痰管按需吸痰,对照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随时经口或鼻插入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吸痰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为(89.5±1.4)% 、呼吸频率(RR)为(31.1±1.5)次/min,对照组分别为(89.7±1.5)% 、(31.2±1.4)次/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8,P=0.572;t=0.284,P=0.777);吸痰后,观察组SpO2(98.4±1.3)%,明显升高,RR显著降低,为(19.8±2.7%)次/min;与吸痰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63,P=0.000;t=21.333,P=0.000);吸痰后观察组的SpO2(98.4±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2±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8,P=0.0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6.5% 和11.8%,对照组分别为67.6% 和52.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57,P=0.000;χ2=13.17,P=0.000).结论 经鼻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提高救治效果有积极意义.

  • 血栓抽吸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和心率震荡的临床研究

    作者:施亚明;孙剑萍;董璟;吴春阳;朱士洲;宗永忠;王斌;施国富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119例AMI患者被分为血栓抽吸组(41例)、直接支架组(44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主峰速度(Em)、晚期主峰速度(Am)及其比值Em/Am.同时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窦性心率震荡的主要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术后24h内血栓抽吸组和支架组的TS[(1.52±0.49) ms/RR比(13.57±6.40) ms/RR、(8.78±2.56) ms/RR]及Em[(7.84±1.82)cm/s比(9.97±1.65)cm/s、(8.93±1.94) cm/s]和Em/Am[(0.82±0.23)%比(1.05±0.32)%、(0.93±0.23)%]明显改善(P<0.05~0.01),并在随后的6个月中继续保持这种趋势.与支架组相比,血栓抽吸组TS和Em/Am进一步获得更明显改善(P<0.05).结论:血栓抽吸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和窦性心率震荡.

  • 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阳维德;郑萍;朱汉华;陈锋;邹连英;卫红梅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对梗死相关动脉(IRA)高血栓负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STEMI患者急诊PCI时冠脉造影提示IRA高血栓负荷,其中40例应用Diver CE抽吸导管对IRA内血栓进行抽吸治疗为抽吸组,31例行标准PCI为PCI对照组;观察两组无复流现象、术后1h心电图ST段回落、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抽吸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PCI组(5.0%比22.6%,P<0.05),ST段回落率及LVEF明显高于PCI组[60.0%比32.3%、(58.0±6.4)%比(53.3±9.2)00,P均<0.05];CK、CK-MB及LVEDd明显低于PCI组[(1692.9±394.5)U/L比(1995.1±571.5)U/L,(174.5±38.0)U/L比(203.7±65.2)U/L、(51.7±4.1)mm比(54.2±5.2)mm,P均<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应用Diver CE抽吸导管能有效减少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负荷,改善术后即刻心肌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张爽;黄华;李理

    目的:评价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间AMI患者共68例.其中应用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33例,为血栓抽吸+PCI组;另有常规PCI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造影结果、临床预后及心肌梗塞溶栓(TIMI)血流分级.结果:抽吸+PCI组血栓即刻消失25例,血栓减少8例.与常规PCI对照组比较,血栓抽吸术组ST回落>70%者较多 (40%∶75.8%),血栓积分显著下降[(1.5±1.0)分:(0.1±0.2)分],血栓抽吸远端血流TIMI分级显著好转[(2.0±0.6)级:(2.8±0.4)级],P均<0.0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栓抽吸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血栓者的简单、有效方法,可提高PCI的治疗成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其预后.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的方法比较(附46例报告)

    作者:林根辉;郑清健;刘加宁;丁力;郑胜武;杨宇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的方法 .方法 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患者46例分成两组,第1组18例,第2组28例,分别行乳房外下方切开抽吸和乳晕切开直视下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术后复查磁共振.结果 乳房外下方切开抽吸术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有较多的残留,乳晕切开直视下几乎能完全取出.结论 注射隆乳术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必须在切开直视下取出.

  • 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定向硬通道微创抽吸术

    作者:魏国平

    目的:探讨CT定向微创经颅硬通道穿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方法:对32例患者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以血肿中心为靶点在CT定向下锥颅置针头于血肿腔中心,抽吸血液再注射尿激酶2~4万U溶解血凝块2~4次,引流3~6 d,长时间达半个月,可清除颅内血肿.结果:22例壳核区脑出血治愈,8例丘脑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治愈,1例桥脑出血并脑室铸型并慢性硬膜下出血治疗21 d后,死于肺部感染和营养障碍,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再出血和急性脑积水患者入院第41天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CT定向微创经颅硬通道穿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有定向准确、创伤小、安全、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特点;只要掌握时机和方法正确,对有指征的患者用此方法完全可以代替开颅手术.

203 条记录 7/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