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制毒液吸引器治疗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汪雅茹;余汉霞;刘桂华;李自芳

    2004年以来我科利用不同型号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成大小不等的毒液吸引器,治疗毒蛇咬伤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急救与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27例,年龄13~65(平均29.5)岁.咬伤部位:上肢12例,下肢30例.就诊时间:伤后10 min内12例,30 min~1 h 15例,2~12 h 10例,13~24 h 4例,72 h 1例.

  • 气管镜下吸痰在开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周秀芳;樊云莉

    开胸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小儿术后排痰困难是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顺利恢复,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危险.对于临床上开胸术后给予雾化吸人、协助拍背咳痰、鼻导管吸痰等方法,仍不能顺利咳痰的患者,我们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为开胸手术后排痰困难的患者吸痰,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吸痰诱发全心停搏1例分析

    作者:王岩;唐发宽;曹洪梅;王艺;伊家兴

    对吸痰诱发全心停搏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8岁.因四肢无力4个月,呼吸困难10 d入院.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 a.查体:神志清,慢性病容,BP 160/100 mm Hg,R 19次/min,P 84次/min,入院时患者不能平卧,呼吸机辅助呼吸.

    关键词: 抽吸 心脏停搏
  • 巧用负压吸引器代替一次性注射器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作者:权明玉

    在胃肠外科中,胃肠减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同时一次性注射器在传统的判定胃管位置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采用负压吸引器代替一次性注射器,在临床79例中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方法将负压吸引器的调节器打开,使其处于起浮状态,留置胃管后,将末端连接在起浮的负压吸引器之后,置听诊器于剑突下,然后将负压吸引器轻轻按压,听到气过水声之后,断开负压吸引器,使其处于压缩状态后,再重新连接于胃管末端,进行胃肠减压.

  • 肺部疾病的排痰护理

    作者:赵静;张玉芬;李淑霞

    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肺部疾病包括肺脓疡、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等,由于炎症使管腔变窄,肺泡壁弹性减退,阻力增加致通气障碍,痰液排泄不畅阻塞气道,进而影响通气功能[1].采用湿化呼吸道的综合疗法,能有效地消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临床症状,护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 肺疾病/护理 抽吸
  • 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作者:赵俊芹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非常重要,如护理不当,将会引起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结痂,影响气体交换,继发呼吸道感染、气道狭窄或阻塞、肺不张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对2003-10~2005-10 25例机械通气患者加强呼吸道管理,降低了呼吸道并发症,总结如下.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抽吸
  • 两种气管内吸引术在颅内高压动物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郑爱茗;龚孝淑;顾倩

    目的:研究颅内高压状态下开放式气管内吸引术(Open endotracheal suctioning,Open ETS)与闭合式气管内吸引术(Closed endotracheal suctioning,Closed ETS)对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和脑氧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Open ETS组(n=10)和Closed ETS组(n=10),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利用微泵注射自体血法建立兔急性脑内血肿模型,待ICP稳定在较高水平后,分别进行两种气管内吸引术.于吸引前、后动态监测MAP、ICP、CPP变化,同时运用颈内静脉插管技术及外周血气分析观察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O2)、脑动静脉氧差(AVDO2)变化.结果:两组动物吸引后即时MAP均升高,Open ETS组较Closed ETS组明显(P<0.05).吸引后即时ICP均短暂升高,两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大多于5min内回落,其回复较SjvO2快.吸引后即时Open ETS组SjvO2下降至76.9%±5.3% (P<0.01),CEO2、AVDO2明显上升(P<0.01),CPP下降(P<0.01);而Closed ETS组SjvO2上升(P<0.05),CEO2、AVDO2下降(P<0.05),CP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高压状态下Open ETS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反应,而Closed ETS不损害脑灌注并维持足够脑氧供.因Closed ETS更具合理性,故建议颅脑外伤后可尝试运用Closed ETS.

  • 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适宜吸痰负压的临床研究

    作者:沈梅芬;张海英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不同黏稠度痰液的适宜吸引负压.方法 以颅脑外伤后器官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3例.按照适时吸痰指征,根据患者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吸引负压.Ⅰ度痰液:负压为13.3kPa、16.0kPa、20.0kPa和24.0kPa.Ⅱ度痰液:负压为20.0kPa、24.0kPa、26.7kPa和29.3kPa.Ⅲ度痰液:负压为26.7kPa、29.3kPa、33.3kPa和37.2kPa.测量每例患者吸痰前、吸痰后Imin、3min、5min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每次吸痰时间和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Ⅰ度痰液在13.3-16.0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患者的SpO2下降幅度小,而且痰液吸净时间控制在25s左右;Ⅱ度痰液在24.0-26.7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患者的SpO2下降幅度小,而且痰液吸净时间控制在24-29s;Ⅲ度痰液在33.3kPa负压下吸痰,此时既可控制SpO2无显著下降,又保证痰液吸净时间在30s左右.结论 根据痰液黏稠度选择不同负压吸痰,推荐Ⅰ度、Ⅱ度和Ⅲ度痰液分别使用13.3-16.0kPa、24.0-26.7kPa和33.3kPa.临床护士应根据痰液黏稠度不同,选择适宜的吸痰负压,做到同时控制SpO2的下降幅度和吸痰时间,大限度降低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损伤.

  • 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阶梯性吸痰法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任广秀

    目的 探讨阶梯性吸痰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阶梯吸痰法,第1阶梯应用佳呼气末正压(PEEP);第2阶梯为体外振动排痰;第3阶梯为开放吸痰;第4阶梯为持续气道正压(CPAP)肺复张.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吸痰加人工气囊肺复张.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60min后进行下一次吸痰,同时监测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氧代谢指标、肺机械参数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吸痰后2h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大,试验组氧合指数、肺机械参数较前明显改善并保持2h以上.结论 阶梯性吸痰法可以明显改善氧合,对正常心功能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不显著.

  • 间断声门下灌洗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作者:王莹;马洁;惠彩红;宋文静

    目的 观察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间断声门下灌洗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ICU预期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h的患者60例,按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的方法,B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结合间断声门下灌洗的方法,C组采用常规吸引方法.3组患者均在MV,50h、4d、7d采用支气管镜留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步留取声门下滞留物进行细菌培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声门下引流的量及引流管发生堵塞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 A组患者VAP及4d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38.9%、16.7%,B组为33.3%、11.1%,C组为73.7%、47.4%.B组声门下引流总量明显多于A组,B组和A组声门下引流总量明显多于C组.A组患者引流管堵塞的发生率为27.8%,C组为42.1%,B组未发生引流管堵塞的现象.结论 间断声门下灌洗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可以降低附加管堵塞的发生率,降低VAP的发生率.

  • ICU机械通气患者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的效果评价

    作者:秦玉荣;秦寒枝;钟先进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2h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对照组在有可视分泌物时才吸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口咽部分泌物吸引量、VAP发生情况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发生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咽部分泌物吸引量、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可以提高吸引效果,减少VAP的发生率.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口咽 抽吸
  • 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器的制作及应用

    作者:王黎梅;张美琪;郁慧杰;步惠琴;贾利霞;邹翼霜;张红燕;徐笑月;吕慧

    为了有效吸引又不损伤患者的气管黏膜,在一次性痰液标本采样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制成一种声门下分泌物持续吸引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23例机械通气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认为该吸引器能有效清除声门下的分泌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吸痰连接管保护套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张琳;金艾黎;翁媛英

    研制一种吸痰连接管保护套,解决了吸痰连接管接头安全放置的难题.经临床应用,该吸痰连接管保护套是一种有效的吸痰连接管干燥保存用具,符合无菌技术要求,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操作简便、节约成本.

    关键词: 抽吸 设备设计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吸痰负压的研究

    作者:黄金秀;易璜;陈银花;秦玉明;殷富兰;张彩霞;王玉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炎吸痰适宜的负压.方法 选择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在应用氨溴索(沐舒坦)雾化吸入时分为4组,按不同水平的负压吸痰,吸痰负压分别为13.3~19.9kPa、20.0~26.5kPa、26.6~33.2kPa、33.3~40.0kPa,记录患儿的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同时观察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及吸痰时间.结果 不同的吸痰负压对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的HR、R、SpO2、气道黏膜损伤均有影响.当吸痰负压控制在20.0~33.2kPa时,对HR、R、SpO2影响小,且气道黏膜损伤轻,吸痰时间短.结论 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吸痰,适宜选择20.0~33.2kPa的压力.

  • 大便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及其与造口袋的联合应用

    作者:周姓良;胡靖青;王庆云;陈燕河

    自行设计一种简便有效的大便冲洗引流装置,有效解决造口袋内大便残留,尤其是解决糊状大便负压吸引效果不佳导致的造口袋爆破、频繁更换造口袋的问题,减轻护理工作量.本装置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减轻气道吸痰对动物呼吸道黏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秀云;史秀宁;于振萍;邹淑娥;徐岩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减轻气道吸痰对动物呼吸道黏膜损伤的方法.方法 将44只灰毛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组)4只、手术组(S组)10只、手术+吸痰组(T组)10只、手术+盐水组(Y组)10只、手术+盐水+吸痰组(X组)10只.使用常规方法对气管切开后的家兔进行气管吸痰,在手术后7d和14d取其气管黏膜,使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将各组黏膜损伤情况进行分级后并加以对比发现,在各时间段内,各组呼吸道感染及受损严重程度排列如下:T组>S组>X组>Y组>N组;除N组和Y组外,其余各组均表现为吸痰时间越长,感染、黏膜受损程度越重.结论 足量补液对气管黏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气道吸痰对动物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 三腔型引流装置应用中负压值的实验观察

    作者:杨翠芹;程剑英;李燕兰;林文梁

    目的 通过实验,明确应用一次性三腔型引流装置和墙式负压吸引装置行负压吸引时负压值的计算方法.方法 应用负压表,测量使用墙式负压吸引系统时一次性三腔型引流装置引流管连接处的负压值.结果 负压吸引时一次性三腔型引流装置引流管连接处的负压值即水封腔中水封管和调压腔中调压管在水下深度的差值.结论 当墙式负压吸引装置负压值的大小达到调压管管口连续产生气泡时,因水封腔中水封管和调压腔中调压管的开口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吸引负压值即为调压腔中水平面高度与水封腔中水平面高度的差值,此时增加墙式负压吸引装置负压并不改变引流管连接处的负压值.

    关键词: 抽吸 胸腔 护理
  • 新生儿密闭式吸痰系统应用的系统评价

    作者:胡晓静;章晓军;徐军;潘惠英

    目的 评价密闭式吸痰方法 在新生儿领域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章,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数据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8软件.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学质量:A级2篇,B级3篇.试验组为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为开放式吸痰法.Meta分析表明,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比较,可以减少心率(HR)在吸痰前后的波动[WMD=-5.65,95%CI为(-12.78,-5.28),P<0.05];两种方法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_2)和各生理指标恢复到吸痰前水平所需时间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减少气道内定植菌的定植方面两种方法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相比,有利于患儿心率的稳定,但由于本次评价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尚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从而对密闭式吸痰的效果做进一步评价.

  • 强力吸引对降低口腔科治疗室微生物污染的效果

    作者:俞雪芬;吴刚;俞小莲;胡斌春;戴莉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中强力吸引干预对于减少口腔诊室微生物污染的作用.方法采用交叉实验设计,调查治疗过程中,护士协助强力吸引的干预措施下,以及无干预措施时治疗室的空气卫生学状况,分别在距治疗区中心水平距离1m、2.5m,距地面1m高度采样,进行需氧与兼性厌氧培养、分离鉴定.结果强力吸引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时,空气中的细菌总量显著低于未采取干预措施治疗时,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气中菌株构成无明显变化.结论强力吸引干预能有效降低口腔治疗对口腔诊室的微生物污染.

  • 23例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气道护理

    作者:曲荣坤;韩杰

    总结了对23例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气道护理.老年喉癌患者手术后,需观察患者下呼吸道内是否有痰液的潴留,适时正确地深部吸痰,按需进行气道湿化,指导患者有效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鼓励咳嗽排痰,减少不必要的气道刺激,预防和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气道通畅.

    关键词: 老年人 喉肿瘤 抽吸
203 条记录 2/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