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证心得

    作者:安凤芹

    根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床特点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思路和方法方面积累了一些的体会,现介绍如下.病证结合,稳妥辩治根据症状表现,整体考察邪正的盛衰,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也遵循这一思路,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属于心悸、水肿、胸痹、喘证等范畴论治.但是,从现代医学研究的角度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与代偿期比较病情明显为重,除了病因复杂外,就是其病理解剖已发生了严重的改变.

  • 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遣方用药体会

    作者:倪青;倪炎炎

    针对目前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应以病症结合为基点,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明确疾病的分期以及临床症状特点,分期辨证,循症用药,审症用药的观点.在中医药减少或减轻西药不良反应、辅助改善糖脂代谢、改善症状、延缓和逆转并发症等方面做进一步摸索.

  • 基于现代疾病诊断的中医诊疗思路及处方策略

    作者:何莉莎;王涵;顾成娟;何昕徽;赵林华;仝小林

    通过对临床辨证思维方式源流的梳理,以各个历史时期中药药辨治方法的演变为主线,对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对症治疗、专病专方,以及近现代中西医汇通下病症结合模式等临床思维方法的发展和传承做出探索.基于现代医学技术在解剖、病因、病理、生理等层面的重大发展,指出单纯辨病论治和传统病症结合存在一些局限,根据临床的实际,仝小林教授提出”态靶因果辨治方略”.结合中医辨治方法的历史沿革,对该辨治方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 张学智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验总结

    作者:谢莎莎

    在各医家论述2型糖尿病的理论基础上张学智教授指出现代人过食肥甘,脾土受损,该病与脾胃关系密切。且阳气偏盛,邪气有余,认为“气有余而化火”是本病的病机之一。在临床诊断尤其重视舌诊,根据舌象变化判断该病病情变化及预后。并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兼顾患者体质与指标,基于体质的不同,感受病邪后临床表现与发展趋势不同,综合以上发挥中西医各自治疗优势。还进一步指出“热”在糖尿病的辨证中贯穿始终,因此临床用药时尤重清热药的应用,治疗还常包括药代茶饮、足浴、外敷等多种方式。

  • 不同造模方法对骨关节炎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陈颖颖;罗莎;杜梦梦;周同亮;罗静;陶庆文

    目的 检测不同造模方法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肾阳虚证模型大鼠相关指标的差异,以利于OA肾阳虚证造模方法的选择.方法 将45只SD大鼠按造模方法随机分为正常组(不干预)、模型组(hulth法干预)、D半乳糖组(hulth法及D半乳糖干预)、腺嘌呤组(hulth法及腺嘌呤干预)、去势组(hulth法及去势干预).造模成功后检测大鼠证候学评分、脏器指数、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对大鼠关节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和Mankin′s评分,记录大鼠死亡情况.结果 腺嘌呤组及去势组在证候学评分、脏器指数(去势组除外)及肾阳虚病理学指标(CORT、E2、T)方面,均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满足肾阳虚证候标准;D半乳糖组、腺嘌呤组、去势组3组在关节大体形态、HE染色方面,均表现出OA特征,Mankin′s评分较正常组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均符合OA的模型特点.造模成功后,腺嘌呤组死亡4只,其余组无死亡.结论 腺嘌呤法或去势法联合hulth法造模,成模后模型既符合肾阳虚证的表现也符合OA的表现,然腺嘌呤法联合hulth法造模动物死亡率高,故去势法联合hulth法更为适合OA肾阳虚证的模型建立.

  • 李德新辨证论治思想观

    作者:海英;常璐璐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其内涵深厚,包含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中医几千年来防治疾病的实践沉淀和理论结晶.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德新教授,临证教学50余载,熟谙经典,博采众方,融会新知,学验俱丰,对辨证论治有自己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就李德新教授如何理解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如何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如何利用辨证指导论治等观念进行总结分析,旨在启迪同道的中医思辨思维,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 病症结合的基础研究

    作者:黄烨;殷惠军;陈可冀

    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中医学和西医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研究并探索了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其中,中医学着重强调宏观和整体,西医学则注重微观和局部,二者存在着优势互补的可能[1].尽管先进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细化到结构和功能等微观方面,但依然存在冠心病、肿瘤等慢性病的高发生率和高致死率,而使用一些无法定性和量化的中医概念去解释疾病并进行治疗往往能起到一定效果,可见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1].而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正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结合的具体体现.

  • 夏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思路

    作者:刘恒炼;王加俊;夏敏

    重庆市名中医夏敏主任治疗妇科疾病疗效突出,尤其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疗效显著,其经验丰富独特.她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先天肾气不足,后天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过激等;脾虚运化代谢障碍、肝失疏泄、肾失封藏功能失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而脾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脾虚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水谷精微转化障碍,以致气血生化乏源不能充养肾气、荣养胞宫;脾虚运化水湿失调,导致痰湿内生,阻闭经络,遮隔胞宫以致冲任失调、难以受孕是发病的关键.治疗上重视补充先天肾气不足,温肾填精,健运后天之脾气,健脾除湿,调理肝气之疏泄,疏肝理气;同时主张按年龄阶段分期治疗,青春期、育龄期治疗方案各不同,青春期以补肾为主,健脾为辅,育龄期以补肾为基础,健脾或疏肝为主;按有无生育要求论治,各有侧重,青春期或者无生育要求者调经促排卵为主,有生育要求者调经促孕并举.认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型论治,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更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彩霞

    近年来研究发现,应激性高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AM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发病机制与神经内分泌改变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应激性高血糖可引起AMI患者代谢紊乱、梗死面积增大、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加重,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但目前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临界值尚无明确定义,再灌注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仍需大量的临床验证。而中医药在治疗与防治AMI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方面无相关文献报道,尚需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病症结合,未病先防的优势,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 蒙医"协日病"动物模型与血清ALT、AST相关性研究

    作者:喜杰;辛颖;特日格乐

    目的 初步建立符合蒙医协日病理论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其与血清ALT、AST指标的关系.方法 取SD大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模型组2.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模型组1灌胃白酒、模型组2灌胃葵花油,分3个不同阶段灌胃既分为7天、14天、21天,观察灌胃不同时间段实验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ALT、AST指标的变化.结果 造模第14天模型组1和模型组2大鼠血清ALT、AST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ALT、AST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大鼠灌胃白酒和灌胃葵花油均在第14天时血清ALT、AST指标出现明显升高,说明通过白酒和葵花油造模第14天为模型建立的佳时间.

  • 病症结合补救治疗Hp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陈洮明;郭丽;张婷

    目的 评价中药辨证论治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补救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并经 14C-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80例,每例患者既往至少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1次以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予以西药标准四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胶体果胶铋) 14d.另一组结合病症予以清热解毒健脾方(安胃疡胶囊联合中药黄连、蒲公英、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枳壳、厚朴、白术、党参、黄芪、炙甘草)并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14d.治疗2周评价各组症状学积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停药1个月后复查 14C-呼气试验,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结果 联合清热解毒健脾方组患者症状学积分明显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其与单纯西药组Hp根除率分别为44.7%、70.0%,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清热解毒健脾方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并且是幽门螺旋杆菌补救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 多因素复合制作病证结合血瘀模型的研究

    作者:阎亮;曾意荣;樊粤光

    目的:探讨通过多因素整合建立大鼠血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SD老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2组,模型2组,每组8只。通过使用肾上腺素联合冰浴来进行大鼠血瘀模型的复制,通过采用定量化打击法来进行大鼠血瘀模型。结果通过对照组和模型组指标检测发现模型大鼠体征基本符合血瘀症的中医症候特点,同时实验室指标也基本符合血瘀证的诊断。

  • 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

    作者:唐年亚;姚斌

    目的: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和模型组40只,空白组给予基础饲料并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模型组给予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饲养并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至12周.观察两组大鼠体重和外观行为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第4周开始体重呈明显持续增加,第12周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外观行为学变化:模型组大鼠第4~8周被毛脱落、倦怠、懒动、嗜睡,饮食量1~8周增加,9~12周减少,饮水量增加,大便干结,臀尾出汗潮湿;第11~12周出现臀毛枯黄,尾淤斑,舌紫暗.结论: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配合STZ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造模时间延长表现出由气阴两虚逐渐发展为气阴两虚兼痰浊(血淤)证演变趋势,具有中医证候动态变化特点.

  • 冠心病心气虚证与冠脉病变及心功能不全关系分析

    作者:赵志宏;邢雁伟;王阶

    随着中西医结合运动的提出及发展,中医界也接受西医冠心病诊断,并开始了对冠心病病症结合的诊疗过程.对冠心病中医界是依靠临床症候、心电图等作为诊断标准,治疗以临床症候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善为疗效标准.随着心脏病学领域新诊疗技术的应用,如心脏影像学诊疗技术包括心脏超声、心脏MRI、冠脉CT、冠脉内超声,心脏生化标记物检查,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等冠心病诊疗技术等,深刻影响了中医界对传统病症的认识,并对相关病机进一步探索,不断提出新的认识.

  • 基于病症结合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

    作者:姜超;李巍;徐中菊;许永城;张秋娟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对照研究,基于病症结合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上海、北京五家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试验组)和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90 例.试验组在卒中单元治疗的基础上,介入融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卒中单元组.两组疗程均为21 d,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7 天、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Barthel 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NIHSS积分、Barthel 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试验组第21天、第3个月NIH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Barthel 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第21天、第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提示运用病症结合理论可更好地指导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和拓展,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

  • 病症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琐谈

    作者:赵信科;冯明霞;刘凯;陆玉琴;刘萍萍;李应东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不同的高血压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症候变化,但是在重视辨病,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的体质特点,以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处理好血压升高和症候群之间关系,把降低、稳定血压,消除症状,长期巩固,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为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即病症结合,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结合病案浅谈病症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

  •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思路

    作者:付宝英

    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相关脂蛋白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可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分析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辨病论治,结合现代医学观点,认为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发展方向,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以提高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 辨病与辨证新模式探析

    作者:许军峰;史智敏

    随着西医与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古已有之的中医辨病与辨证关系受到冲击.通过对中医学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特点的阐述分析,认识到中医辨病的缺陷.在肯定中医病证结合的基础上,医者需探索辨病与辨证新模式,即辨“西医病”与辨“中医证”.这不仅是弥补中医与西医各自的不足,优势互补,促进其各自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现代医疗水平技术的提高.

  • 糖尿病冠心病病证结合的研究现状及思路

    作者:陈惠;孙朦朦;安然

    糖尿病冠心痛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单纯西医治疗已经不能满足医疗需要,病证结合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糖尿病冠心病重要的诊疗模式,适应了现代临床实际的需求.而病症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凸显了中医学临床优势的重要指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复制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搭建了沟通桥梁.文章通过对糖尿病冠心病“病-证-效”的临床与实验探索,论述了糖尿病冠心病病证结合的思路与方法,认为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是糖尿病冠心病研究发展的可行之路.

  • 魏绍斌“健脾补肾、滋阴养肝、气血并调”药-食-耳穴压豆-艾灸辨治“月经不及”

    作者:马月莲

    魏绍斌教授认为禀赋不足,房劳多产等损伤脾肾,致脾肾亏虚,或气滞血瘀等,使机体阴阳失衡,发为月经不及(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等),以肾虚为本;提出“健脾补肾、滋阴养肝、气血并调”的独到观点,衰中参西,病症结合,配以食疗、耳穴压豆、艾灸等多种方法,重在补肾,佐以健脾、养肝、除湿,使气血调畅,温经活络,治病防病.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