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珩;吕福全;梁静;王桢;陈秀菊

    分析我院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表1):92例患者在卒中单元治疗;78例患者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并发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比较

    作者:刘泰;蔡伦;何乾超;刘永辉;陈炜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SU)与普通病房(GW)并发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进行评价.方法 本研究选择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患者2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层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各144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由卒中病房治疗组医师负责,保证患者进行正确的继续治疗、康复及预防卒中复发,治疗按卒中单元的治疗规范进行.普通病房组治疗按传统模式用一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4周后观察两组并发症、病死率.住院天数按实际住院天数计算.重点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差异,两组病死率、死亡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与平均住院天数的关系.结果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患者总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比普通组患者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中并发症以卒中后并发症为主,普通病房中并发症以感染类并发症为主;②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病死率比普通病房组降低(P<0.05),卒中者病死率与并发症相关;③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平均住院时间比普通病房组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与平均住院天数延长相关.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总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降低卒中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方面具有优势.

  • 基于病症结合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

    作者:姜超;李巍;徐中菊;许永城;张秋娟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对照研究,基于病症结合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干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上海、北京五家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试验组)和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90 例.试验组在卒中单元治疗的基础上,介入融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卒中单元组.两组疗程均为21 d,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7 天、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Barthel 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NIHSS积分、Barthel 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试验组第21天、第3个月NIH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第14天、第21天、第3个月Barthel 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第21天、第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提示运用病症结合理论可更好地指导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和拓展,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

  • 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红智;张秋娟;鲍春龄;张云云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21天,客观评价两组之间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中风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积分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P<0.05,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症征积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何宇峰;李建婷;赵明华;黄晓煌

    [目的]观察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联合辨证口服中药、现代功能康复及针灸等.治疗组30例调神通督针法(取神庭、百会)百会、神庭进针方向从前至后,针刺0.8~1寸,深度达到帽状腱膜下,捻转得气后,加电针,波形为连续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15 min后改变为疏密波,以防电适应;电针30min结束后去除电针及配穴,继续留头针1h;留针期间,每隔30min捻转1次,直至出针;留针期间进行认知功能训练,1次/d,周日休息1d;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4周),随访12周,判定疗效.[结果]MoCA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治疗组有改善(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调神通督针法联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论建立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

    作者:刘泰;钟洁

    文章从脑中风的治疗现状及中医在脑中风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了如何在卒中单元中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康复、针灸、推拿、情志疗法、健康教育、饮食疗法、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从而提出创建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必将是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侯沛红;郑桥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40例)和常规卒中单元组(40例),21 d相关治疗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及常规组治疗21 d后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治疗21 d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常规组(10.58±4.36 vs 13.71±4.81,P<0.05).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判定,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高于常规组(25.6% vs 12.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能够促进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且疗效优于常规卒中单元治疗.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作者:蒋娟;施永敏;马先军;赵树琴;黄蓉;李宝梅;封爱婷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6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治疗15天、30天、45天、60天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在出院时进行并发症以及卫生经济学评定,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45天及60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药费、康复护理费用、NIHSS减少及Barthel指数增加值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是取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160例临床研究

    作者:崔应麟;徐里;王松龄;王峰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发病3 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80例(治疗组)与卒中单元组8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规范化中医辩证论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中医症候得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28 d后中医症侯得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自第2周开始有差异(P<0.05),治疗28周后评定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后28 d及90 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一般卒中单元比较,急性脑卒中患者可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更多获益,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的比例.

  • 浅谈建立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

    作者:刘泰;钟洁

    从脑中风的治疗现状及中医在脑中风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了如何在卒中单元中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康复、针灸、推拿、情志疗法、健康教育、饮食疗法、中医特色护理优势,从而提出创建具有中医优势的卒中单元,必将是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ET-1、TXB2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张成新;赵翡翠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血栓素 B2(TXB2)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维族、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维、汉族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治疗组接受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卒中单元模式治疗。2 w 后,比较维、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 ET-1、TXB2水平。结果维、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维、汉族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治疗组与汉族治疗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维、汉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 ET-1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维、汉族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ET-1含量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维族治疗组与汉族治疗组治疗前后 ET-1含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维、汉族治疗组治疗前后 TXB2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维、汉族对照组治疗前后 TXB2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维、汉族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TXB2含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维、汉族治疗组治疗前后 TXB2含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维族、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有较好疗效,维、汉族患者 ET-1、TXB2均改善明显,尤其是对维族患者临床疗效更佳。

  • 基于病症结合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作者:许天鑫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了2016年~2018年收治的100例患者,分成2组作为此次观察对象.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7天、14天、21天、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估中均小于对照组,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此次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实施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