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态营养及延续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昀

    目的 探讨及早介入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该文选择了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6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专科护理,实验组在专科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经2个月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67,P=0.0308);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9%也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18,P=0.0219).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及早介入系统的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愈后更好,其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故早期康复护理在临床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营养支持对肠道菌群失调的比较研究(附84例临床分析)

    作者:贾丹;孙世波;张新宇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GEN)和生态营养组(EEN).结果:SAP发病7~10天时,PN组较GEN和EEN营养组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加,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总发生率36.7%,而PN组发生率57.1%;GEN组发生率42.8%;EEN发生率14.3%.结论:生态营养组营养支持较普通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能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

  • 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余利坚;徐亮;姚晖;魏仁志;綦晓龙

    目的:研究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普通肠内营养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胃造瘘术后分别给予普通饲料、肠内营养剂和肠内生态营养剂7 d,检测小肠黏膜形态学参数和黏膜IgA+,CD3+,CD4+和CD8+细胞数量.结果:肠内生态营养组的小肠绒毛高度(205.4 μmvs 177.7 μm,P<0.05)、肠腺隐窝深度(99.4 μmvs 77.7 μm,P<0.05)、黏膜厚度(299.9μm vs 267.0 μm,P<0.05)以及绒毛表面积(10 321.5μm2 vs 8927.6 μm2,P<0.05)均高于对照组,肠内生态营养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大鼠小肠黏膜中IgA+细胞(21.2 vs 17.5,19.4,P<0.05)和CD3+(24.2 vs 20.2,22.1,P<0.05),CD4+(13.4vs 8.9,11.0,P<0.05)、CD8+(18.7 vs 12.6,15.4,P<0.05)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结论:肠内生态营养能较好的改善创伤后大鼠的小肠机械屏障功能,促进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增强其肠道免疫功能.

  • 生态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继发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作者:唐静;朱京慈

    [目的]观察生态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继发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颅脑创伤模型,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创伤对照组(Ⅰ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生态营养组(EC组),创伤喂养1 d、3 d、5 d取标本,采用液相竞争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结果]EC组、EN组和Ⅰ组3个时相点的血清TNF-α含量较C组明显升高(P<0.01);EN组与Ⅰ组相比血清TNF-α在3个时相点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组创伤喂养3 d、5 d血清TNF-α含量低于Ⅰ组(P<0.01或P<0.05);EC组在不同时相点血清TNF-α含量与E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重型颅脑伤后给予生态营养可以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从而降低重型颅脑创伤后继发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 双歧杆菌预防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华;黄海涛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及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对2010年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9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组(TPN);普通肠内营养(GEN);生态营养组(EEN)(肠内营养加双歧杆菌管饲),每组33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下降时间、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的差异.结果 SAP发病7~10d时GEN及EEN组较TPN组相比,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降低(x2=11.943,P<0.01).平均住院日(t =5.496,P<0.01)明显缩短.SAP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总发生率是36.7%,TPN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57.1%,GEN组肠道菌群发生率42.8%,EEN组肠道菌群发生率14.3%.结论 生态营养组EEN较普通肠内营养组GEN和肠外营养组TPN能减少SAP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并能缩短其病程,改善预后.

  • 生态营养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袁继美

    目的 观察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态营养组和对照组各40例,生态营养组40例患者于术后24~48 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同时添加益生菌,而对照组40例患者于术后24~48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但不添加益生菌.2组均于支持前和支持2周后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生态营养组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从(33.5±1.3)g/L提升至(36.3±1.7)g/L,血红蛋白指标从(124.7±6.8)g/L提升至(129.4±5.6)g/L,淋巴细胞计数指标从(1.61±0.36)×109/L提升至(1.97±0.41)×109/L,肺部感染发生例数从8例下降至1例,应激性溃疡发生例数从12例下降至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从(9.2±1.3)分提升至(11.4±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75、3.374、4.173,χ2=6.135、5.000,t=7.865,P<0.05).结论 在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意识的恢复,提高医护工作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新方法--生态免疫营养

    作者:陈尔真;曹伟新

    危重病人的感染问题仍是当今危重病医学的一个难题,尽管新型抗生素不断开发,但院内感染率仍居高不下.作为危重病人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新近发展的免疫营养(Immunonutrition)、生态营养(Econutrition)和生态免疫营养(Ecoimmunonutrition)等在防治感染的作用已深受关注,现给予介绍.

  • 生态营养保护重型颅脑伤大鼠胃黏膜的作用

    作者:唐静;朱京慈

    目的 观察生态营养对大鼠重型颅脑伤后胃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及胃黏膜血流量(gastric mucosalblood flow,GMBF)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重型颅脑创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创伤对照组(I)、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和生态营养组(econutrition,EC),创伤后喂养的第1、3、5天取胃黏膜标本,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GMBF,计算UI.结果 EN组与I组相比,创伤喂养第3、5天UI下降明显,GMBF显著升高(P<0.01,P<0.05);EC组与I组相比,3个时相点UI均明显下降,GMBF显著升高(P<0.01);EC组与EN组相比,创伤喂养第3、5天UI下降显著,GMBF显著升高(P<0.05).结论 大鼠重型颅脑伤后给予生态营养可以增加胃黏膜血流量,降低胃黏膜溃疡指数,提示生态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后急性胃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肠内生态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病人应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卡;韦诗友;赵蕊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结直肠癌病人术后病死率逐渐降低,而其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有所增加.作为一种新兴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肠内生态营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肠道正常黏膜,调节肠道正常菌群,从而减少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 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綦晓龙;陈川宁;徐亮;余利坚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通过胃造口术建立动物创伤模型,给予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7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形态,检测小肠黏膜中IgA、CD3+、CD4+、CD8+细胞的数量. 结果: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大鼠术后恢复良好.生态营养组大鼠腹泻累计次数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P<0.05).三个营养组大鼠的小肠上皮细胞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表面积等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普通营养组大鼠小肠黏膜IgA、CD3+、CD4+、CD8+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P<0.05).结论:应用肠内营养,特别是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大鼠的小肠免疫屏障功能,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创伤后的恢复.

  • 应用肠内免疫营养与生态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疗效的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纪俊标;陈涛;徐皓;华一兵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与生态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双盲、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组,15例)、普通肠内营养+生态营养组(enteral microeco-pharmaceutics nutrition,EMN 组,15例)、肠内免疫营养组(immue-enhancing enteral nutrients,EIN组,15例)、肠内免疫营养组+生态营养组(enteral micmecopharmaceutics immunonutrition,EMIN组,15例),比较4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氮平衡以及菌群失渊情况.结果:EIN组与EN组相比,EIN组能提高术后IgG、IgA水平,减少肠管内大肠杆菌、球杆菌含量,增高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P<0.05),EMN组与EN组相比,EMN组能提高术后IgG、IgA水平,减少肠管内大肠杆菌、球杆菌含量.增高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P<0.05),EMIN组与EN组相比,EMIN组能提高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IgM、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加速纠正负氮平衡,减少肠管内大肠杆菌、球杆菌含量,增高双歧杆菌、乳杆菌含昔(P<0.05),EMIN组与EMN组、EIN组相比,EMIN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IgM、CD3、CD4以及CD4/CD8水平、氮平衡指数.肠管内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明显高于EMN组、EIN组,肠管内大肠杆菌、球杆菌含量明显低于EMN组、EIN组(P<0.05).EN组、EIN组以及EMN组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M、CD3、CD4、CD4/CD8水平以及净氮平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与生态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与单独使用肠内免疫营养或者生态营养相比.能更好的促进患者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恢复、纠正负氮平衡以及肠道菌群失衡.

  • 生态免疫肠内营养

    作者:刘云建;张长习

    研究发现,重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和因细菌移位导致肠源性感染增加是导致其发生感染甚至死亡的两大重要原因.因此,免疫营养、生态营养以及生态免疫营养应运而生,并开始在临床营养支持中得到应用.

  • 生态营养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

    作者:秦德广;杨灵

    目的 观察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4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GCS评分4~8分)患者作前瞻性研究.生态营养组于早期(术后12 h)开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30 mL温水胃管注入,3次/d,同时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普通膳食组于早期(术后12 h)开始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结果 生态营养组支持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普通膳食组(P<0.05);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症状性腹胀、腹泻和拒食等)明显少于普通膳食组(P<0.05),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有显著改善.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给予生态营养可以有效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利于病人的恢复.

  • 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亮;余利坚;姚晖;魏仁志;綦小龙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普通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通过胃造瘘术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7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肠黏膜CD3+、CD4+、CD8+和IgA+细胞.结果 肠内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及绒毛表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内免疫营养组与生态营养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的小肠CD3+、CD4+、CD8+和IgA+细胞数明显低于肠内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P<0.01,P<0.05).结论 肠内营养,尤其是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创伤后大鼠的小肠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在保护肠屏障功能方面具有相同的作用.

  • 生态营养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

    作者:秦德广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2例重型颅脑创伤(GCS评分4 ~ 8分)患者作前瞻性研究.生态营养组于早期(伤后12 h)开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 + 30 mL温水胃管注入,每日3次,同时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普通膳食组仅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结果:生态营养组支持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普通膳食组(P﹤0.05);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容物返流、症状性腹胀、腹泻和拒食等)明显少于普通膳食组(P﹤0.05或P﹤0.01),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给予生态营养可有效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 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余利坚;徐亮;姚晖;魏仁志;綦晓龙

    目的 研究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对创伤后机体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即对照组、肠内普通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及肠内生态营养组.于胃造瘘术后早期分别给予普通饲料、肠内普通营养剂、肠内免疫营养剂和肠内生态营养剂,共7 d,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和黏膜IgA+、CD3+、CD4+和CD8+细胞数量.结果 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除肠内普通营养组)以及绒毛表面积在肠内普通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肠内营养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黏膜IgA+、CD3+、CD4+及CD8+细胞数对照组大鼠低于各肠内营养组(P<0.05),而肠内普通营养组又低于肠内免疫营养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P<0.05).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创伤后大鼠的小肠机械屏障功能,促进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增强其肠道免疫功能.

  • 生态营养在结直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钱昆;万智;赵紫罡;郑亚民;伍晓汀

    目的 对生态营养应用于结直肠手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32例结直肠中等以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态营养组和普通营养组,每组16例.术后3d给予相应的肠内生态营养或普通肠内营养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胃肠道症状、腹泻及腹泻评分、菌群比例、感染状况指标、免疫学指标等进行评价.结果 ①术后两组患者总腹胀天数/总观察天数(5/80 vs 17/80)、总腹痛天数/总观察天数(5/80 vs 17/80)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总腹泻天数/总观察天数(2/80 vs 13/80)、总腹泻人数/总人数(1/16 vs 6/16)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态营养组术后第6d的腹泻评分低于普通营养组(13.25 vs 19.75,P<0.05).③生态营养组患者术后菌群比例(杆菌/球菌)均比普通营养组高,其中术后第2次检测时(术后5~6d)菌群比例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感染状况指标和免疫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结直肠术后患者治疗中应用生态营养可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减轻腹泻严重程度;纠正菌群失调.

  • 肠内生态营养对大鼠创伤后影响肠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川宁;綦晓龙;徐亮;余利坚

    目的 探讨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免疫功能酌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普通肠内营养组(EN)、肠内免疫营养组(EIN)和肠内生态营养组(EEN).通过胃造瘘术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7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粘膜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组小肠粘膜中IgA+、CD3+、CD+、CD8+细胞的数量,并采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肠内生态营养组术后恢复良好(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的腹泻累计次数低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粘膜厚度、绒毛表面积等测量值显示:肠内生态营养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大鼠小肠粘膜IgA+、CD3+、CD4+、CD8+细胞数明显低于肠内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P<0.05,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肠内营养,特别是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使创伤后Wistar大鼠更好地恢复;各种肠内营养剂,尤其是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和增强Wistar大鼠的小肠免疫功能.

  • 肠道生态营养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作者:黄岚

    人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肠道内,构成肠道微生态(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组)。肠道微生态中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据推测,肠道内的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达到1014个。肠道菌群中绝大多数(99%以上)与宿主细胞是共生关系,参与食物分解、防御反应、免疫调节和新陈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共生菌一般都是专性厌氧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和拟杆菌等。肠道中还存在少量的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 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和护理

    作者:张红亚

    目的 探讨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均对其使用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术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处理能够起到较好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则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有着极高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