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浩;朱晏萱

    目的归纳总结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形成综述报道。方法立足临床研究经验,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对现有的临床上已经使用或正在研究中的抗血小板药物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抗血小板药物现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临床价值十分突出。结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抗血小板药物会在血栓性疾病方面的发挥更大的作用,临床用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会显著提高。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106例分析

    作者:郭丽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分析106例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彩色多普勒检查对不同位置、时间分期的下肢静脉血栓特异性较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意义重大.

  • HELLP综合征发病机制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相关发病机制研究

    作者:夏夷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血栓形成为特点的妊娠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特征的形成与血液中存在的自身抗体和带负电的磷脂或载脂蛋白有关.胎盘蛋白13、血管生成素及nCL的异常表达与此类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 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的选择与评估

    作者:盖生久;王玉华

    凝血功能异常包括两个方面:止血功能低下常导致出血倾向;止血功能亢进则导致血栓形成.在生理条件下,体内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保持平衡而使血液在血管内保持流动状态.若平衡失调,抗凝系统占优势则发生出血倾向;凝血系统占优势则发生血栓.纤溶系统对血栓溶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测定这3个系统的分子标志物是诊断出血性和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凝血常规的7项检测,提供患者血栓与止血功能的基础信息.这些能实现自动化快速检测;成本较低,便于应用开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 术后经脾下极静脉残端分支置管通道抗凝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毛艳平;曾国祥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断流术后预防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方法 .方法:将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平分2组:A组在断流术中经脾静脉残端分支插入抗凝管(静脉输液管),术后行门静脉系统抗凝治疗;B组断流术后未行门静脉系统抗凝.结果:术后3个月内彩超检查,A组门静脉系统无血栓形成,B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2例.结论:门静脉系统抗凝治疗是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 重症监护室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20例分析

    作者:鄢忠平;曾丹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收治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12例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明显好转,其余8例临床疼痛明显减轻,无肺栓塞患者,无因为导管相关性血栓疾病出现死亡.随访6个月,没有发现与滤器有关的重症并发症.结论: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及时发现深静脉导管的相关性血栓,治疗该疾病过程中,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骨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作者:陈雪;彭玲玲;阳丽;向吉瑶;刘艳梅

    目的:探讨骨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骨科肝素治疗患者42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观察组血小板计数< 50× 109/L发生率1.0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结局.

  • 重症监护室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20例分析

    作者:鄢忠平;曾丹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出现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收治患有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12例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明显好转,其余8例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患者临床疼痛明显减轻(P<0.05),无肺栓塞患者,无一例因为导管相关性血栓疾病出现死亡.随访6个月,没有发现与滤器有关的重症并发症.结论:对患者行彩色超声多普勒临床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及时发现深静脉导管的相关性血栓,治疗该疾病过程中,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探讨

    作者:杨翔;吴天鸣;郑毅;陈大志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非手术及介入治疗转归.方法总结分析1999~2001年期间29例肝移植病例,其中9例术后发生不同类型的血管并发症,采取非手术及介入治疗的临床转归.结果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31%(9/29),其中门静脉附壁血栓2例(7%),门静脉血栓2例(7%),肝动脉狭窄1例(3.4%),肝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3.4%),流出道梗阻4例(4%).8例经抗凝治疗及介入治疗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1例需要再次肝移植.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肝流入道血管并发症多需手术干预或终致再次肝移植.流出道梗阻则采取介入治疗多有良好结局.远期发生的肝动脉血栓或门静脉血栓,有转向良好愈后的可能.对于肝动脉吻合口处的假性动脉瘤建议早期行动脉再成型术.

  •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红霞;李明

    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疾病及炎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被认为与血小板活性相关.有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的证据表明,在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MPV增高有显著意义.考虑到慢性肾脏病有极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和血栓形成及炎症反应有关,近年来,临床上对MPV与慢性肾脏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疾病进展以及肾脏替代治疗等的研究逐渐增多,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作者:吴鹏;邵战锋;王恒军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方法: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分析对其进行治疗时使用的治疗方法、麻醉方法以及手术后使用的预防手段。结果:20例患者在经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后均未出现下肢坏死或肺、脑血栓的情况。结论:肥胖、合并高血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骨盆或下肢骨折患者、脊柱骨折伴或者不伴截瘫,或者是同时有心血管病和代谢病都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肌间静脉扩张及血栓形成探讨

    作者:黄富玲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腿肌间静脉扩张及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肌间静脉扩张患者82例下肢静脉128支,均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并观测宽内径、是否存在血栓或形成血栓倾向。结果:经检查,证实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10.97%,肌间静脉血栓静脉内径平均(0.64±0.23) cm,扩张肌间静脉内存在血栓形成或倾向8例(9.82%)。结论:小腿肌间静脉扩张及血栓形成检查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高,可作为辅助诊断肺栓塞的常规手段。

  • 1例因PICC继发性异位引发患者抽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陆晓霞

    总结1例因PICC继发性异位引发患者抽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患者发生抽搐的原因与PICC继发性异位引起右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关.通过对症治疗与护理,患者PICC顺利拔除,病情稳定出院.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

    作者:杨碧波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本院骨科所收治接受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10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惠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3例病患.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为基础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护理干预效果指标评分、接受护理服务后下肢的周径指标评分、深静脉的血栓实际发生率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接受骨科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下肢的周径指标,降低深静脉的血栓实际发生率提升效果,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极佳,可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前列地尔和洛汀新联合应用在原发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解祥民

    原发肾病综合征(NS)是临床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易并发血栓急性肾衰,若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治疗,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证明,ACEI可起到保护肾病肾功能的作用,可减少24小时尿蛋白.前列地尔(PGE1)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为此,我们联合应用PGE1和ACEI,并观察对NS的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肌酐的影响.

  • 肺心病血栓前状态及抗凝干预临床分析

    作者:宋丽娟;和晓峰;关英霞

    目的:探讨肺心病血栓前的临床状态及实施抗凝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肺心病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予以抗凝干预治疗。同时选择39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 Fg、F1+2、VWF、DD 以及GMP-140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肺心病血栓前状态患者同健康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抗凝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指标水平。

  • 你知道如何应对短暂性脑缺血中风?

    作者:张月芝

    当血栓暂时性堵塞了供给大脑供血的血管时,医学上就会称之为发生小中风,或又被称之为暂时性缺血中风.往后的一段时间,它经常会导致出现大中风的一种或两种症状,例如脸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无力、精神混乱、语言不清或严重头痛,症状通常仅持续数分钟.

  • 促进TEVAR术后假腔的血栓化的辅助手段

    作者:金辉;张承磊

    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存在及持续灌注增加假腔持续增大的风险,因而增加夹层瘤破裂的风险和TEVAR后外科再干预几率,结合文献研究,对促进TEVAR术后假腔血栓化的辅助手段做一综述。

  • 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张丽梅;赵楠琦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为护理方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DVT情况,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遵循医嘱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对照组有6名患者发生DVT,24名无DVT;实验组有1名患者发生DVT,29名无DV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6名患者对护理满意,14名不满意;实验组有26名患者对护理满意,4名不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2名患者遵循医嘱,8名不遵循;实验组有29名患者遵循医嘱,1名不遵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患者遵循医嘱程度.

  • 门静脉血栓为首发症状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浩民;刘扬;洪欣;孙大军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ophilic syndromes,HES)是一组病因不明,以骨髓、外周血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累及多个器官的疾病。国内报道不多,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报道更加少见。现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例HES合并PVT病例报告如下,并且复习相关文献。

3375 条记录 3/169 页 « 12345678...16816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