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榆生白片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李郝;王静

    [目的]观察地榆生白片联合阿加曲斑治疗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疗效.[方法]按血小板数分为轻度组(血小板50~80×109/L)32例,重度组(血小板<50×109/L)52例,轻度组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6例;重度组按抛硬币方法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轻度HIT,阿加曲班,2μg/kg/min,3h/d,静滴.重度HIT,阿加曲班,2μg/kg/min,6h/d,静滴.治疗组:地榆生白片,0.3g/次,3次/d,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小板数量、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轻度组: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数量增加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榆生白片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骨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作者:陈雪;彭玲玲;阳丽;向吉瑶;刘艳梅

    目的:探讨骨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骨科肝素治疗患者42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观察组血小板计数< 50× 109/L发生率1.0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结局.

  • 阿加曲班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继发血栓

    作者:吴霜;楼文胜;顾建平;苏浩波;何旭;陈亮;陈国平;施万印;宋进华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DVT合并HI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使用肝素治疗DVT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合并血栓范围扩大,立即停用肝素,给予阿加曲班抗凝治疗,同时给予阿替普酶置管溶栓治疗.结果 对6例HIT患者行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溶栓综合介入治疗均有效,4例下肢肿胀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24个月,6例患者DVT均无复发.结论 对于急性DVT接受肝素治疗后高度怀疑HIT者,应立即停用肝素,改用阿加曲班等替代抗凝药物,对于血栓范围扩大而尿激酶溶栓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改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 Ⅱ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导致急性肢体缺血的诊治体会

    作者:张杰;赵亮;王艳阳

    目的:通过对Ⅱ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导致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相关治疗体会.方法:病例1:74岁女性,急性双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同时血小板计数(PLT)重度减低,近5d内,封管液肝素接触史,HIT的4T评分达7分,考虑HIT可能,紧急停用肝素类药物,利伐沙班替代抗凝;病例2:81岁男性,急性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同时PLT重度减低,10d前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史,HIT的4T评分达8分,考虑HIT可能,紧急停用肝素相关药物抗,比伐卢定替代抗凝,行右股动脉切开取栓.结果:病例1:终左足坏疽,PLT正常,左股骨中段截肢,右足得到保留;病例2:右下肢保全,利伐沙班替代抗凝,PLT恢复正常.结论:HIT隐匿性强、并不少见、危害性大等,合并急性下肢缺血时病情严重;当出现怀疑HIT的高龄患者,应该高度警惕下肢急性缺血.

  • 心脏手术围术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袁素;敖虎山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栓形成前疾病,它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在围术期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意义.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实验室抗体检测结合临床有助于早期诊断.而替代性药物抗凝治疗是治疗HIT的有效措施.

  • 阿加曲班治疗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二例

    作者:李昭辉;徐益鸣;洪诗钗;杨东海;刘青

    例1患者男,31岁,体重约70 kg.因“头部车创伤致昏迷2h”于2011年2月10日入院,急诊行“冠状切口额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降压术”.术后5d发现左下肢明显肿胀,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皮下注射,2次/d,抗凝治疗.3d后出现血小板下降,由132×109/L进行性下降至31×109/L,诊断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贾海;褚燕琦;李炜;袁继勇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行溶栓术,给予尿激酶200000U,1次/6h泵入;肝素钠12 500 U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进行24h微量泵泵入.溶栓治疗当日血小板计数为126×109/L,第3天为99×109/L,第4天降至65×109/L.考虑为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钠,改为阿加曲班抗凝,并继续应用尿激酶行第2次溶栓术.停用肝素钠后血小板计数即回升,第2、4天分别为93×109/L、113×109/L,第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 心脏术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二例

    作者:张庆祥;李宗虓;李秀勇;靖文斌

    肝素是心脏外科手术和术后ICU期间常规使用的抗凝药,但部分患者会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HIT)[1],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现将我院救治2例HIT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并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轩永波;王盛宇;赵铁夫;陈宏;张春晓;刘新宾;潘禹辰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阵发性心前区闷痛6年,加重1年”,于2012年3月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一直口服药物治疗,血压、血糖控制可.入院前曾皮下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4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 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肝素诱导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

    作者:杜心平;李雅文;杨卫平

    总结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和凝血指标,密切观察出血征象和患肢血运,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

    作者:乔雪峰

    肝素的广泛应用在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反应,如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HIT分为HIT-I和HIT-Ⅱ两型.HIT-Ⅱ型是肝素治疗所致的一种严重的免疫介导的并发症,常导致严重的血栓性疾病,临床意义较大.本文旨在对HIT发病机制作一简单综述.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陈晔洲;王红梅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HIT)是指使用肝素或肝素类似物抗凝治疗中,产生针对血小板因子4/肝素复合物的抗体,并引起血小板减少甚至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严重会致死. 对HIT抗体检测有免疫学试验和功能性试验,免疫学方法有特异性差、假阳性高等缺点;功能性试验虽特异性好,但耗时、技术要求高,并涉及放射线及需新鲜血小板而无法广泛使用. 特异、敏感的HIT抗体检测方法,将实现对HIT抗体快速准确检测,避免对HIT过度诊断和误诊,对开展HIT疾病防治和医学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对现有HIT抗体检测方法进行详尽综述,并对其新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 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一例及文献分析

    作者:李小晴;庞颖颖;许启霞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HIT)是指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血栓形成。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在临床应用广泛,连续使用超过4 d时HIT的发病率为0.2%~5.0%。本文分析1例肺栓塞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多次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HIT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依据及防治措施。

  • 利伐沙班替代治疗低分子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1例

    作者:孙飞龙;赵庆春;任天舒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6岁,主诉以“间断腹泻6个月”,于2015年12月入院.患者既往有冠心病、Ⅱ型糖尿病、高血压3级等多种病史.入院后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为结肠多发息肉,于内窥镜科行多发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静卧,因出现感染、阵发性房颤、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转入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2016年4月2日,患者出现右下肢红肿伴疼痛,考虑患者高龄,长期卧床,下肢制动,高度怀疑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查双下肢动脉超声,提示:双下肢多发斑块形成,右侧腘静脉血栓.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同时预防肺栓塞治疗.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诊断进展

    作者:董晖;郭永秋;史欢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是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抗体对肝素-血小板因子4复合物的识别,损伤了血小板以及内皮细胞而导致.主要临床症状为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后者可造成肢体或器官血栓栓塞,严重者危及生命.尽管HIT发生率较低,但由于临床医生对HIT的认识程度不够,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主要探讨HIT诊断研究进展,希望能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恶性肿瘤抗凝治疗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马军

    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凝血机制的异常,如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等,从而导致血栓发生,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发生血栓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的风险约为非恶性肿瘤患者的4~7倍。目前有关发生恶性肿瘤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恶性肿瘤及治疗相关因素,可根据恶性肿瘤相关血栓的生物学标志物及其危险模型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预防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一般采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但经肝素抗凝治疗后又常常发生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的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及器官出血。因此,本文就恶性肿瘤相关血栓发生的原因、抗凝治疗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及其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供血液肿瘤科的临床医师讨论和参考。

  • 全自动免疫分析法HIT-Ab检测对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度的影响

    作者:崔东东

    目的 探究全自动免疫分析法HIT-Ab检测对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6例疑似HIT患者,均行全自动免疫分析法HIT-Ab检测及4Ts评分,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对比其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结果 全自动免疫分析法HIT-Ab检测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4T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免疫分析法HIT-Ab检测可提高HIT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为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预防、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赵彬;梅丹;李拥军;管珩

    近年来临床药师在与医师查房中,常见某些患者血小板减少无法解释,而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前曾使用过肝素,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肝素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之一,成份为硫酸氨基葡聚糖,属酸性粘多糖,多由牛肺或牛肠、猪肠、羊肠中提取,因其初得自于肝脏故名肝素[1].20世纪40年代首次用于临床,60多年以来肝素广泛用于抗凝治疗.

  • 1例 Bentall 术后并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

    作者:袁俐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ecytope-nia,HIT)是由肝素诱发的、抗体介导的一种促凝状态和综合征,其结果可引起血栓形成,造成肢体及器官血栓栓塞,严重者危及生命,后者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综合征(HITTS)。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是药物相关性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常见的原因。血小板减少症和伴有血栓血小板减少症为肝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肝素化后的第10~15天。血小板减少症是可逆的,停药后可恢复[1]。Bentall 手术(升主动脉、主动脉瓣替换、冠状动脉移植术)是外科治疗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首选方式[2]。本例在行 Bentall 术后出现血小板明显下降,经诊断为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该患者经过严密监护,恰当治疗及护理,终未发生全身脏器出血及血栓形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赵巍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12年4月因患有"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的1例患者采用肝素抗凝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同时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结果:此病人PCI术前血小板正常,术中使用大量肝素,术后血小板急剧下降,随着肝素逐渐代谢,血小板渐升至正常.结论:在采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时,若诱发血小板减少,可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使患者恢复健康体征.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