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靳涛;卿恩明

    目的:评价地佐辛注射液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成年患者100例,性别不限,体质量指数18~29kg/m2,ASA分级为Ⅱ-Ⅲ级,随机分为芬太尼和地佐辛组,试验组术后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8 mg/kg +托烷司琼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0 mL;术后均采用皮下给药,给药速度为2 mL/h,4d结束镇痛.对照组为芬太尼30 ug/kg+托烷司琼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0 mL.对两组镇痛效果进行评分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每组患者终完成49例,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可以安全的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疼痛治疗.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输血的术前预测

    作者:刘宇;石云;高妍;宋恒昌;徐殊;王强;吴海波;王辉山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围术期输血的术前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了120例行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红细胞比容(Hct)体重乘积预测围术期输血的佳临界值及预测围术期输血发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20例病例对照研究的患者术后输血15例,发病率为12.5%,ROC曲线下面积0.836,根据ROC曲线选定22.559为佳临界值,预测围术期输血的灵敏度为47.38%,特异度95.88%.结论 Hct体重乘积对OPCAB围术期输血有较强的预测意义,Hct体重乘积>22.559的患者OPCAB围术期输血发生率低.

  •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非体外循环下同期手术的临床经验

    作者:张旌;孙寒松;罗新锦;张瑛;常谦;樊丽姿;高莹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院治疗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合并左锁骨下动脉近端重度狭窄3例,术中先行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左乳内动脉获得满意的流量后,再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果手术时间210~340 min,平均283 min,出血量570~1 630 ml,平均963 ml.游离左乳内动脉后量杯测流量均<5 ml/min,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后量杯测流量均>50 ml/min,乳内动脉远端与前降支吻合后流量仪测流量12~27 ml/min,平均20 ml/min.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未发现冠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3例随访3~6个月,平均5个月,无心绞痛发作.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时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手术是治疗冠心病合并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食管癌切除同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洪涛;王国磊;王文光;陈宇航;吴振江;丁成智

    目的 探讨同期食管癌切除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4年12月先后同期手术治疗的5例食管癌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例经胸骨正中联合左开胸两切口,4例经左开胸单一切口完成同期手术,其中2例患者行主动脉弓下器械吻合,1例行主动脉弓上器械吻合,2例行左侧颈部手工吻合.冠状动脉三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例,单支病变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各1例.1例术后生存至今,4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中位生存时间20.6个月.结论 食管癌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同期行食管癌切除联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安全可行,对于早期食管癌患者可能获益更大.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石云;刘宇;高妍;姜辉;王辉山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了2015年1~4月间82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0例,女性22例,年龄(65.27±8.41)岁,体重(61.22±9.74)kg,通过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液血栓弹力图进行分析,记录R时间、K时间、α角、MA值、INHADP及INHAA等指标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R时间、K时间、α角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MA值显著降低(56.6±12.1比60.8±9.7),INHADP,(61.2±17.7比30.7±12.4)及INHAA(31.6±13.9比16.9±9.8)显著增高(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造成患者血小板损伤,影响患者凝血功能.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并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轩永波;王盛宇;赵铁夫;陈宏;张春晓;刘新宾;潘禹辰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阵发性心前区闷痛6年,加重1年”,于2012年3月9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一直口服药物治疗,血压、血糖控制可.入院前曾皮下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4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 冠心病应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宏彦

    目的:探讨冠心病应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进行治疗,所有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搭桥3.6根,无一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88例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其余12例患者心绞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 磷酸肌酸钠复合氨甲环酸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和血液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长营;郭爱华;张宗旺;张学俊;张雷;敖虎山

    目的 研究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应用磷酸肌酸钠及氨甲环酸对缺血心肌的保护及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将拟行OPCABG术的冠心病患者280例按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70例,实验组、磷酸肌酸钠组、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记录各组间胸液引流量、围术期心肌酶谱变化、输血量等以观察磷酸肌酸复合氨甲环酸对于OPCABG患者的心肌及血液保护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组和其他各组比较,实验组OPCABG患者在术后6、12、24、48、72 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血浆浓度(15±6)、(14±5)、(16±10)、(15±6)、(13±6)U/ml、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ic,cTnI)血浆浓度(2.35±1.53)、(2.72±1.46)、(2.64±1.32)、(1.16±0.76)、(0.48±0.24)mg/L明显低于其他组;各时间点胸液引流量(246±56)、(420±82)、(680±114)、(725±126)、(730±130)ml,及输血例数(5/70)也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 在OPCABG中,磷酸肌酸钠及氨甲环酸能够减少术后出血及因失血引起的并发症,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磷酸肌酸钠复合氨甲环酸用于OPCABG术则能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和血液保护作用.而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快通道麻醉管理

    作者:王桂龙;张兴梅;吴硕雄;姚冰薇;王雁娟;胡毅平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快通道麻醉的围术期管理.方法 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眯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瑞米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异氟醚麻醉维持,根据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测维持恰当麻醉深度.所有病例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指数(CI).术中使用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调控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5~165 min,麻醉时间145~200 min.所有病例麻醉过程平稳,无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快通道麻醉的关键在于维持血流动力性平稳和达到恰当的麻醉深度,避免加重心肌缺血,维持并改善心肌的氧供氧耗的平衡,使用短效的阿片类药物有利于兼顾到恰当的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性平稳和术后较早拔管和恢复.

  • 术中使用冰帽对OPCABG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钱静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中使用电子冰帽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行OP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术中使用电子冰帽,对照组术中不使用电子冰帽.两组均在术前1d和术后3d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 两组术后3 d MMSE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术后3 d 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 POCD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64.0%).结论 OPCABG术中使用电子冰帽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