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细胞癌患者肿瘤免疫状况的监测

    作者:王科;王晓雄;石炳毅

    研究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的肿瘤免疫状况,为RCC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免疫治疗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取40例RCC癌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分别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IFN-γ/IL-10水平.结果显示:①RCC患者组外周血IFN-γ为(74.62±9.43)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96.88±40.27)pg/ml,P<0.01;而IL-10为(95.88±32.8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1.19±14.10)pg/ml,P<0.01;②40例RCC患者外周血IFN-γ随RCC分期升高不断降低;而IL-10随分期升高而不断升高.结果表明:RCC患者血浆IFN-γ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RCC患者Th2类细胞因子呈强势表达状态,说明了RCC患者处于肿瘤免疫抑制状态.随着RCC的进展,RCC患者肿瘤免疫抑制加强.

  • 肾细胞癌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清海;石冰冰

    肾细胞癌是一类多基因相关的肿瘤,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肾癌有不同的基因改变,它们的临床特征,对治疗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肾癌相关基因的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肾癌发病机制的了解,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总结了VHL、PBRM1、MET、FH及BHD等肾癌关键基因,分析其在肾癌诊断治疗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基因
  • 肾细胞癌端粒酶活性的定量分析

    作者:李晓东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一种很难从其组织学特点准确估计预后的恶性肿瘤.此外,相同临床分期、分级的RCC往往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近年的研究发现,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端粒酶活性,而正常体细胞却没有,提示端粒酶在细胞恶性转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改良的端粒重复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定量测定RCC和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 肾原发性类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张秀梅;吴波;饶秋;印洪林;周航波;石群立

    目的 探讨肾原发性类癌的组织学发生、临床病理特征、鉴别及预后.方法 对1例原发于肾的类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46岁.CT显示肿块边界尚清,均质,增强后肿瘤强化不明显.光镜下肿瘤组织呈梁状、缎带状排列,间质富于薄壁血管;肿瘤细胞多边形,胞质嗜酸,细胞界限不清,核圆,核分裂少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yn、CD99和vimentin(+),CKpan、EMA、CK7、CDl0、P504S、Ksp-cadherin、CDll7、SMA和CD34(-).电镜下肿瘤细胞胞质内见大量神经分泌颗粒,细胞间还可见桥粒结构.结论 肾原发性类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电镜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徐缓;张文燕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及免疫表型结果 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巨检:带肾周脂肪的全切肾一个,大小14 cm×10 cm×7.5 cm,肾表面呈结节状,切面见一巨大肿块,似源于肾下极并向肾盂内生长,肾盂黏膜稍粗糙,肿块大小10 cm×8 cm×6 cm,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切面灰白色,实性,可见散在灰黄色坏死区及灰色出血区,小囊腔形成.镜检:肿瘤细胞排列成甲状腺滤泡样,腔内可见红染胶体样物.肾门旁1枚淋巴结查见转移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MA、vimentin和CK7弥漫(+),CD10、CD15和CD99灶性(+),RCC、CD117、TTF-1、TG、WT-1、CgA和synaptophysin均阴性.结论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上皮细胞肿瘤,目前尚未归属于任何已知的肾细胞癌亚型,提高对这一肿瘤的认识可避免误诊.

  • Xpl1.2易位性肾细胞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王芬;张秀辉;何度

    目的 探讨Xpl1.2易位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收集3例 Xpl1.2易位性肾细胞癌,复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10 ~ 40岁,平均年龄26.7岁.肿块大小分别为2.5 cm×2.5 cm×2.8 cm、4.5 cm×3.5 cm×3.2 cm和8 cm×6.7 cm×9 cm.光镜下肿瘤组织呈巢状、乳头状或假乳头状排列,肿瘤细胞有大量透明至嗜酸性胞质,细胞界限清楚;1例细胞核核仁清晰,3例肿瘤组织中均可见砂砾体.免疫组化:3例肿瘤TFE3均强(+),RCC和CD10弱(+)至强(+);1例vimentin强(+),2例CK7强(+),3例EMA(-).本组1例失访;1例发现时已全身多处骨转移;1例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无复发.结论 Xpl1.2易位性肾细胞癌是一种少见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TFE3(+).

  • 肾集合管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毛玉萍;印洪林;张彤;杨聪颖;陆珍凤;孙桂勤;周晓军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外科治疗的肾集合管癌进行临床、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病发病年龄35~42岁,临床无特殊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细胞癌.病理上肿瘤主要位于肾髓质内,组织学瘤细胞呈管状、管状乳头状结构,胞质透明或颗粒状,核大,核仁清晰,典型的肿瘤细胞呈靴钉样,问质纤维增生,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有肿瘤旁集合管上皮细胞的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显示CK(AF3)、EMA和vimentin(+),CD10、CEA、CK7和CK20(-).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集合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肿瘤呈管状、乳头状排列,细胞呈靴钉状伴间质的纤维增生和炎细胞反应,确诊本病时应与肾乳头状癌和肾髓质癌鉴别.

  • 肾常见上皮性肿瘤53例免疫表型及胶状铁染色的研究

    作者:刘军;韩桂萍;娄阁;孙毓汶;吴克非;焦宇飞;杜金荣

    目的 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细胞癌(RCC)的免疫表型特征及胶状铁染色情况.方法 收集肾嗜酸细胞腺瘤9例、嫌色性肾细胞癌(ChRCC)1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Ⅰ型8例、PRCCⅡ型和透明性肾细胞癌(CCRCC)各12例,共53例,观察组织学特征,并检测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和胶状铁染色结果.结果 CK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定位于胞质,在ChRCC、PPCC和CCRCC定位于胞膜.CD10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定位于胞质,在PRCC和CRCC则定位于胞膜.结论 ①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的免疫表型及胶状铁染色结果有差别,这些差别可以帮助二者鉴别诊断.CK(-)或胞质(+)、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肾嗜酸细胞腺瘤,而CK胞膜(+)、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②ChRCC、PRCC和CCRCC的免疫表型和胶状铁染色结果不同,这些差异可实现三者之间的鉴别.CK7和CD117(+)、CD10(-)或胞质(+)、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CK7和CD117(-)、CD10胞膜、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PRCC或CCRCC.③CCRCC和PRCC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D15(+)支持CCRCC.④PRCC-I型和Ⅱ型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K7(+)支持PRCC-Ⅰ型.多数情况下,单凭组织形态学就能做出上述4种肿瘤的病理诊断,因此组织形态学仍然是基础,而免疫组化和胶状铁染色只是辅助鉴别手段,用于少数形态学诊断困难的病例.

  • 肾细胞癌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冷冻切片误诊分析

    作者:张红英;魏兵;王晓洁;刘柏龄;林涛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冷冻切片误诊原因以及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方法分析术中肾冷冻切片112例,根据后诊断结果分为两组,第一组24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第二组88例,为肾细胞癌.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冷冻切片及术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作对照.结果第一组中1例术中诊断为肉瘤样癌,2例良恶性难定,21例诊断正确;第二组中6例术中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2例良恶性难定,79例诊断正确.结论提高冷冻切片准确率的关键在于详尽了解临床资料、正确而全面地取材以及丰富的经验.

  • Melan-A和Inhibin α在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王辅林;宋欣;李向红

    目的 研究Melan-A和Inhibin α在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78例肿瘤组织标本,包括5例正常或瘤旁肾上腺组织、17例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肾上腺皮质腺癌、2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3例肝细胞癌和12例肾细胞癌.应用PowerVisionTMSystem法检测Melan-A和Inhibin α的表达.结果 Melan-A在正常或瘤旁肾上腺组织表达阳性率100%,肾上腺皮质腺瘤76.5%,肾上腺皮质腺癌50%.在肝细胞癌和肾细胞癌中均呈阴性表达.Inhibin α在正常或瘤旁肾上腺组织表达阳性率100%,肾上腺皮质腺瘤82.4%,肾上腺皮质腺癌75.0%.Inhibin α在肝细胞癌表达率23.1%,肾细胞癌16.7%,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呈阴性表达.结论 Melan-A和Inhibin α在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肾上皮性肿瘤中Wnt-5a的表达及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饶秋;刘晓红;周婧;马恒辉;周航波;章如松;周晓军

    目的 探讨Wnt-5a抗体在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123例肾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Wnt-5a检测,其中包括肾透明细胞癌(CCRCC)3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24例(Ⅰ型15例,Ⅱ型9例),嫌色细胞癌(ChRCC ) 2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 RCC)11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6例,嗜酸细胞腺瘤20例.结果 Wnt-5a表达率:CCRCC为18.9%(7/37),PRCC为12.5%(3/24),ChRCC为16%(4/25),Xp11 RCC为18.2%(2/11),MTSCC为0,嗜酸细胞腺瘤为100%(20/20).Wnt-5a在嗜酸细胞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细胞癌亚型(P<0.01).结论 Wnt-5a可用于区别嗜酸细胞腺瘤与其他肾细胞癌亚型,具有潜在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结果还提示,Wnt-5a在肾细胞癌中发挥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

  • 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张冬梅;魏建国

    目的 探讨肾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1例肾MTSC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64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病理检查见右肾下极一个大小5.5cm×4.7cm×3.5cm的肿物;切面为实性、灰白色,与周围肾组织界限较清晰.镜下肿瘤由紧密排列的狭长小管及梭形细胞样结构构成,间质为淡染的黏液样基质,瘤细胞立方形,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小或不明显,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未见坏死.瘤细胞广谱CK、CK7、EMA、34βE12和vimentin(+),P504S灶状(+).结论 MTSC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可以在典型的组织表现基础上出现其他非特异性改变,了解MTSCC各种形态上的变异,有助于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

  • 核转录因子-κB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郭双平;翟宇强;王文亮;马福成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18例癌旁肾组织和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NF-κB的表达,并分析NF-κB表达与肾细胞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5例正常组织和18例癌旁肾组织均有NF-κB的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表达较强,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和肾小球囊壁层细胞表达较弱.在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NF-κB主要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和部分癌细胞的胞核.结论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中,NF-κB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而癌细胞在胞质和/或胞核.肾癌细胞核中表达的是NF-κB家族p65/p50成员,它可能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孙阳阳;蔡雷铭;程羽青;周晓莉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TLFCK)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TLFCK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为境界清楚灰白色肿块,大直径3 cm.镜下肿瘤周围有一层纤细的假包膜,90%区域的肿瘤细胞排列成甲状腺滤泡样,局灶实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pan、CK19和PAX-2弥漫(+),vimentin散在(+),而TG、TTF-1、WT-1、CD10、CgA、CD56和villin均(-).术后随访1年半,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TLFCK是一种罕见类型的肾癌,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需要与转移性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畸胎瘤、上皮型肾母细胞瘤鉴别.

  • 肾细胞癌中Vim、CK7、AMACR和CD10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强;朱建善;许雁萍;林鸿翔

    目的 研究波形蛋白(Vim)、细胞角蛋白7(CK7)、a甲酰辅酶A消旋酶(AMACR)和CD10在肾细胞癌(RC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8例透明细胞RCC、35例乳头状RCC和15例嫌色细胞RCC中Vim、CK7、AMACR和CD10的表达情况.结果 Vim阳性表达率在透明细胞(87%)、乳头状(91%)与嫌色细胞RCC(0)间差异极显著(P<0.01).CK7阳性表达率在透明细胞(11%)、乳头状(74%)和嫌色细胞RCC(93%)间差异极显著(P<0.01);乳头状RCC阳性定位以胞质为主,而嫌色细胞RCC定位以胞膜为主,具有鉴别意义.AMACR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89%)、透明细胞(37%)和嫌色细胞RCC(7%)间差异极显著(P<0.01).CD10阳性表达率在透明细胞(79%)和乳头状(80%)与嫌色细胞RCC(27%)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Vim、CK7、AMACR和CD10在透明细胞、乳头状和嫌色细胞RCC的鉴别诊断中有意义,透明细胞、乳头状和嫌色细胞RCC的免疫组化表型特征分别为Vim(+),CK7(-),AMACR(-)/(+),CD10(+)/(-);Vim(+),CK7(+)/(-),AMACR(+),CD10(+)/(-);Vim(-),CK7(+),AMACR(-),CD10(-)/(+).

  •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嘉羚;宁浩勇;虞积耀;胡明;孟宇宏;路平;康筱玲;刘肖

    目的 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例MCRCC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例MCRCC肿瘤直径均<4 cm.镜下见肿瘤全部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透明细胞,间隔内透明细胞呈巢状分布,Fuhrman分级为Ⅰ~Ⅱ级,囊腔间隔内可见似平滑肌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标记:透明细胞CK(广谱)(+),CD68和Ki-67(-);间隔内梭形细胞SMA(+).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随访2~26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MCRCC是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肿瘤预后良好,可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4 cm的肿瘤,可以施行保守性手术治疗.

  • 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连婧;王丽霞;马海霞;王晓娟;王奇峰

    目的 探讨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TLFR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4例TLFRCC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病理形态特征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 本组4例TLFRCC中,男性3例,女性l例,年龄37~66岁,病变均位于单侧肾,左肾3例,右肾1例.其中2例为住院手术治疗患者,肿瘤大径分别为4 cm和2 cm.2例外院会诊病例均未提供肿块大小.镜检: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一的甲状腺滤泡样结构,部分滤泡被拉长呈不规则形或流产乳头状结构,滤泡样结构内可见嗜酸性甲状腺胶质样物,内衬单层立方形、柱状细胞,核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TTF1、TG呈(-),CD10、vimentin、PAX8、CK7、P504S和CD117呈不同程度(+).4例随访15~25个月,均未发生肿瘤进展.结论 TLFRCC是一种肾原发的较罕见的上皮性低度恶性肿瘤.病理确诊需要通过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评价.

  • 肾嫌色细胞癌25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宏图;谢永强;郭蕾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5例肿瘤组织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观察,其中3例进行电镜研究.结果 25例肾嫌色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周围细胞较大,胞质呈空泡网状,中央细胞较小,胞质红染,细胞分布不均,中央密,外周疏,常可见双核细胞;免疫组化AEI/AF3和CK7(+),vimentin(-);电镜可见瘤细胞内有多少不等的胞质微囊泡.25例中3例伴肉瘤样癌成分.22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学特征明确,临床预后好,伴肉瘤样癌成分者预后较差.

  • SPFQ-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1例

    作者:姚志刚;宋琳;饶秋;覃业军;孙锡超

    患者女性,29岁.1年前妊娠时出现右侧腰腹部胀痛不适,分娩后未见明显好转,无肉眼血尿、腰痛、发热、尿急、尿频、尿痛不适病状,近期上述症状较前加重.腹部CT示右肾囊实性占位(图1),大截面约13.1 cm×9.4cm大小,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右肾盂及输尿管受压,走行迂曲,考虑为肾癌.专科检查: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压痛.尿常规:白细胞计数54.4个/μl(参考值:0~ 30个/μl),上皮细胞计数36.9个/μl(参考值:0~ 20个/μl);血常规:血红蛋白98 g,/L(参考值:115~ 150 g/L);余指标正常.

  •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1例

    作者:宝荣

    患者男性,37岁.间断血尿半年,伴持续性右腰部烧灼样疼痛3个月.查体:右上腹有深压痛,右肾区叩击痛(+).B超示右肾形态不规则,下极见一3.2 cm×3.1 cm大小不均质回声团,边界清,欠规则;团块外突,内有多个不规则液性小暗区,暗区大者约0.8 cm×0.7 cm.CT示右肾下极3 cm×3 cm大小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物,CT值±25 Hu,边界清晰、规则,密度欠均匀.术中见右肾下极一3 cm×3 cm×3 cm大小的肿物,表面光滑,行右肾切除术.

1443 条记录 2/73 页 « 12345678...72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