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濮红梅;冯锦红;刘秉成;徐静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MAC)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LSHD)治疗透析中低血压(I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IDH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先后采用3种方法[常规血液透析(CHD)、LSHD、MAC联合LSHD(M-LSHD)]进行治疗,各8周,每周3次.记录3种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的变化和低血压发生率,检测每种治疗方法后1次透析前与透析后电解质(K+、Na+、Ca2+)、尿素氮、血肌酐、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种治疗方法患者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SHD治疗患者透析中低收缩压、舒张压高于CHD、LSHD,低血压发生率低于CHD、LSHD(P<0.05).3种治疗方法后1次透析前、后K+、Na+、Ca2+、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SHD透析前、后NT-proBNP均低于CHD、LSHD(P<0.05).患者均未出现因低温引起的畏寒、寒战等不耐受现象;MCA静脉注射未见心悸、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M-LSHD通过改善IDH患者的心功能,可明显减少IDH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 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应用1.75mmol/L钙离子浓度透析液短期效果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作者:张东亮;孙芳;周亦伦;段晓峰;孙懿;崔太根;刘文虎

    目的:评估使用1.75 mmol/ L 钙离子浓度透析液(DCa 1.75)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对MHD 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异常(CKD - MBD)生化指标及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3个血液透析中心的483例 MHD 患者。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随访24个月,将中心1的289例患者作为高钙组,2011年1-12月使用1.50 mmol/ L 钙离子浓度透析液(DCa 1.50),2012年1-12月使用 DCa 1.75;将中心2和中心3的194例患者作为普通钙组,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 DCa 1.50透析。监测 CKD - MBD 生化指标:血钙(Ca)、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检测转移性钙化指标:主动脉弓钙化评分( AoACS)、腹主动脉钙化(AAC)、心脏瓣膜钙化(CVC)。记录终点事件:全因死亡(ACM)、心脑血管疾病(CCVD)、骨折、新发转移性钙化。对比两组间及组内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完成随访患者:高钙组284例(98.3%)、普通钙组194例(100.0%),平均随访(21.3±5.6)个月。换用 DCa 1.75后,2012年度高钙组血 Ca 较2011年度增加〔(2.39±0.22)mmol/ L 与(2.34±0.21)mmol/ L,t =-2.910,P =0.004〕、较同年度普通钙组增加〔(2.39±0.22)mmol/L 与(2.30±0.16)mmol/ L,t =5.187,P <0.001〕;血 P 和 iPTH 较2011年度下降〔(1.78±0.39)mmol/ L 与(1.89±0.42)mmol/ L,t =2.909,P =0.004;(306.5±298.6) pg/ ml 与(425.7±365.1) pg/ ml,t =8.377,P <0.001〕、较同年度普通钙组下降〔(1.78±0.39)mmol/ L 与(1.86±0.39)mmol/ L,t =-2.016,P =0.044;(306.5±298.6) pg/ ml 与(366.6±341.0)pg/ ml,t =-2.113,P =0.035〕;两组间及高钙组改变 DCa 前后 AoACS 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终点事件比较:2011年度普通钙组 CCVD 13例、骨折2例、新发转移性钙化13例,高钙组分别为8、3、16例,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7,P =0.098);2012年度普通钙组分别为13、2、15例,高钙组分别为8、1、19例,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1,P =0.036)。结论短期应用 DCa 1.75可显著降低 MHD 患者血 P 和 iPTH 水平,显著增加血 Ca 水平,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下降,且不增加新发心血管钙化的发生率。

  • 血液透析用水对透析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莎;刘文虎

    近年来,透析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血液透析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本文分析了透析用水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污染对透析质量的影响,阐述了超纯透析液的制备及其临床意义.

  • SCD压力仪对低钙透析中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作者:姚海燕;陈云波;王婧;荆艳辉;于洪梅;王滢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病人,特别是高龄、心脏病、糖尿病等病人使用钙离子浓度1.25 mmol/L透析液可减少高钙血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和转移性钙化的发生,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1].但是部分病人使用低钙透析液后出现低血压,从而限制临床使用范围,并且给病人及临床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应用物理性辅助治疗——SCD压力仪干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现汇报如下.

  • 改进性血液透析液无症状透析612例次疗效分析及护理

    作者:赵敏

    目前,血液透析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临床常以使用醋酸盐透析液透析[1],但由于一部分病人因"醋酸不耐受"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达不到无症状透析.在碳酸氢钠透析液中也含有4 mmol/L~5 mmol/L的醋酸盐,在临床应用中也可出现"醋酸不耐受"反应现象.为减少副反应,达到无症状透析,我们采用改进性无醋酸血液透析液,于2003年3月-2006年11月对48例做常规醋酸透析反应较重的病人使用改进性无醋酸血液透析液透析加护理支持612例次,并随机按4:1抽取了其中153例次记录用改进性无醋酸血液透析液透析加护理支持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并发症的超声观察

    作者:王海燕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血管并发症进行超声观察分析.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应用AVF透析患者的超声检查数据回顾分析.结果 超声发现存在有多种并发症,且对其中3例发生假性动脉瘤的患者采取假性动脉瘤剥离术,术中通过二次吻合.5例患者实施手术取栓,其余患者于其他超声标记为通畅的环节对AVF进行重建.结论 超声可进行实时的动态图像信息观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进行测量,为患者AVF建立前的血管条件进行评估,同时监测术后的血流量以及并发症等,可进行推广应用.

  • 药瓶稳定架在血液透析室中的应用

    作者:李凤娥;汤锋;王宇;董万平

    血液透析液是由A液和B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A液成份包括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和枸橼酸,B液成份是碳酸氢钠,A液和B液混合后会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这些物质容易附着在装置和液回路配管内壁,可造成配管阻塞和微生物滋生[1],影响透析机的正常使用,必须进行钙沉淀的清除.

  • 血液透析液浓缩B液细菌污染控制方法的探讨

    作者:张华芬;许鸿;徐金美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液浓缩B液细菌数超标的原因,找出控制方法.方法检测出入口透析液、透析用水、A、B液,配置B液的容器及溶质的细菌菌落数;以查出原因前的监测资料为对照组,采取措施后的监测资料为试验组.结果 B液平均含菌量1 052±122 cfu/ml,配置B液的容器含菌量845±318 cfu/ml,严重污染.其余的均不超标.对照组B液的平均含菌量968±515 cfu/ml,合格率21%;试验组146±32 cfu/ml,合格率100%.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t=11.918,P<0.001,χ2=67.16,P<0.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浓缩B液污染的主要原因为配置容器污染,未加盖密封保存.采取措施后B液含菌量明显减少,合格率明显提高,达100%.并对B液的细菌学监测标准进行了探讨,认为采用≤200 cfu/ml的标准比较恰当.

  • 不同培养条件下透析液和反渗水微生物监测的比较分析

    作者:周悦昌;任丽娜;王旭辉;陈建文;陈妙佩;毛鸿忠;韩立杰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基、孵育温度及培养时间的选择对透析液和反渗水微生物监测总菌落计数的差异,确认透析液和反渗水微生物监测的佳培养条件。方法采用无菌透析液和无菌反渗水配置模拟污染水样本,倾注法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EMB)、大豆酪蛋白琼脂(TSA)、胰蛋白胨葡萄糖浸液(TGEA)培养基,于25℃和35℃分别进行培养,并记录培养48、72 h 及7 d 的生长情况。结果不论是25℃还是35℃,TGEA 的生长情况均佳且接近预期菌落数(P <0.05);各种培养基培养72 h 比48 h 生长好(P <0.05);培养7 d 后的菌落数与培养72 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倾注平板法及 TGEA 培养基对透析液和反渗水进行微生物监测,需同时在25℃及35℃条件下培养至少72 h,方可产生有效的监测报告,确保患者的透析安全。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不同血路透析比较

    作者:许荣放;李青春;史玉民;丁红旗;彭杰;苏菁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常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而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目前常用的血液透析血路建立方法是动静脉内、外瘘和动静脉穿刺.我院从1992年开始使用股静脉双腔套管血路对HFRS并发急性肾衰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现就HFRS急性肾衰血液透析不同血路的血流量、透析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从而选择佳血路方式.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人工肾机(瑞典生产GAMBRO 11S).动、静脉穿刺针(日本生产).动、静脉外瘘管(天津生产).股静脉双腔套管(美国生产).透析液(我院制剂室生产的醋酸钠血液透析液).二、方法选择我院1992至1993年使用血液透析治疗的HFRS患者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平均年龄43岁(18~57岁).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血抗-HTV IgM阳性.按不同血液透析血路方法将病例分为3组:第1组16例采用股静脉双腔套管,透析20次;第2组10例采用动、静脉穿刺,透析20次;第3组8例采用动静脉外瘘,透析24次.观察各组血流量、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和患者血路局部并发症,并将3组结果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 血液透析液细菌内毒素合格率影响因素

    作者:刘秀兰;殷俊;陈胤忠;李峰;刘海燕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液细菌内毒素合格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采集盐城市、县医疗机构血液透析液,检测细菌内毒素,并从季节、医院等级、血透机质量控制等3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2012-2014年,共采集标本604份,合格率为89.2%.三级医院合格率(95.4%)高于二级医院(90.3%)、中医院(84.5%),血透室透析机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单位合格率(92.2%)高于未落实到位单位(7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盐城市血液透析液细菌内毒素合格率较高,但仍应加强落实血透室各项有效质控措施,确保血透工作安全有效开展.

  • 枸橼酸盐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局部抗凝的应用

    作者:王震

    多脏器衰竭合并活动性出血时,传统的连续性肾替代(CRRT)治疗技术,因需用肝素抗凝,加重出血而受限制.我院以枸橼酸钠作为碱基、配制成新型枸橼酸盐浓缩抗凝血液透析液、血透治疗高危出血肾衰病人,为了保证该透析液的抗凝效果,现就应用该透析液时进入血液的枸橼酸盐抗凝技术,解决其中一些难题[1] 展开讨论.

  • 高钠透析及口服米多君预防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

    作者:刁秀竹;黄业华;杨沐;柴树人

    目的探讨应用高钠透析及盐酸米多君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者进行高钠透析、口服米多君各80次,记录每次透析前、中、后血压、电解质及相关症状,进行比较.结果高钠透析、口服米多君均能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透析前、后血压相比无明显差异,但高钠序贯透析患者透析后血钠明显高于口服米多君者(P<0.05),而口服米多君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高钠透析、透析前口服米多君均能有效防治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前者透析后易引起高钠血症.

  • 血液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的调查与控制

    作者:沈志君

    目的 寻找血液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的环节,制定和实施控制标准.方法 检测反渗水、A液、透析器入口液、透析器出口液、 B液、B液配制容器、B液盛装容器的细菌菌落数;将采取措施前后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透析器入口液平均细菌菌落数1378.57±662.41cfu/ml,B液677.86±244.2cfu/ml,B液配制容器750±218.76cfu/cm2、B液盛装容器10750±4475.36cfu/cm2,污染严重,其余细菌检测均合格;采取措施前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透析液的配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污染,需制定和实施严格的透析液配制清洁消毒制度,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并对透析液的采样监测部位及监测标准进行了探讨.

  • 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监测分析

    作者:朱雪峰;蒋惠云;张德力;张梦兰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和内毒素产生情况.方法:倾注法检测细菌含量,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鲎试剂定性凝胶法检测内毒素含量.结果:透析用水(反渗水)平均菌落数130 CFU/ml,内毒素检测阳性率5.8%,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平均菌落数259 CFU/ml,出口处透析液平均菌落数644 CFU/ml,A液和B液平均菌落数分别为13 CFU/ml和268 CFU/ml.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菌为主)、革兰阳性杆菌及球菌.4~10月份细菌含量超过同年同类标本平均菌落数.结论:血液透析用水在其生产、运输、循环使用及透析液在配制、储存等多个环节中可能造成污染,并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监测工作.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低钙透析液与普通透析对尿毒症病人皮肤瘙痒评分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对比

    作者:温玉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低钙透析液与普通透析对合并皮肤瘙痒尿毒症病人皮肤瘙痒评分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尿毒症病人75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A给予病人HFHD联合低钙透析治疗,观察组B给予病人HFHD治疗,对照组给予病人普通透析治疗;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病人的皮肤瘙痒程度、分布范围、睡眠干扰、血钙、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白蛋白(ALB)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的病人皮肤瘙痒程度(2.43±0.82)分、分布范围(1.32±0.28)分以及睡眠干扰评分(0.34±0.18)分均优于观察组B[(4.56±1.13)分、(1.62±0.22)分、(0.78±0.28)分][检验值分别为F=140.205、33.199、102.357,均P<0.01];观察组A在治疗后病人的皮肤瘙痒程度(t=19.039,P<0.01)、分布范围(t=6.811,P<0.01)、睡眠干扰(t=19.106,P<0.01)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在治疗后病人的皮肤瘙痒程度(t=12.073,P

  • 离子色谱法检测血液透析液中钠、钾、镁、钙方法研究

    作者:张桂香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用水中Na、K、Mg、Ca离子的检测方法,保证血液透析用永安全.方法 YY0572-2005《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规定,血液透析水中Na、K、Mg、Ca离子的检测方法为原子吸收法.该法研究了离子色谱法检测血液透析用水中Na、K、Mg、Ca离子的检测方法.结果 该法可以同时检测4种离子,精密度RSD均<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3%~108.0%,Na、K、Mg、Ca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0.019、0.014、0.026 mg/L.在0.1~10 mg/L曲线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结论 离子色谱法检测血液透析水中Na、K、Mg、Ca,灵敏度高,回收率好,能满足血液透析水的检测要求.

  • 动态浊度法测定血液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作者:汤秋华;林辉;张一帆;黄祥昌;费素琴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血液透析液细菌内毒素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中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将血液透析液稀释2倍,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之间.结论 该法快捷、准确、灵敏,可用于血液透析液中细菌内毒素的监测.

  •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血液透析液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史国磊;周倩倩

    透析液的配制质量与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密切相关.为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中心率先在透析液管理中引入ISO9001国际标准.于2003年5月15日正式发布质量体系文件并开始试运行,9月13日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各项质量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实施过程与效果介绍如下.

  • 血液透析液细菌学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意义探讨

    作者:刘永红;李素;林建玉;彭美英

    我们通过对120例血液透析液细菌学监测标本的采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认为透析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对细菌学的监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53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