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痛,不等于没有肾结石

    作者:朱晓敏

    "不痛,又没有血尿,怎么会有肾结石呢?"一天上午,在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躺在治疗床上接受透析治疗的中年男士王先生,望着正在为他作血液透析治疗的医生,一遍一遍不解地问.

  • 探讨医院血液透析室设置专职仪器护师的必要性

    作者:王锦云;何金圣;蒋丽丽

    针对医院血液透析室在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血透室设立专职仪器护师,全面负责血液透析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促进血液透析室仪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

  • 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作用

    作者:姜莹

    目的:分析应用护理流程管理在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于血液透析室近2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护理流程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14.89%),护理满意度(97.87%)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应用护理流程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时间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作用显著,适合临床推广.

  •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作者:江美华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48例血液透析室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24例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纳入对照组的2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明显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

  • 血液透析室常见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对策

    作者:蒲巧云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血透)室常见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2例需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析血透室常见风险因素,采用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透室护理易发生风险事故,通过分析血透室常见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能有效控制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作者:林婷婷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不安全因素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患者及医师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透析中出血、脱针、跌倒、院内感染、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减少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对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值得临床借鉴.

  • 责任制管理对血透室护士执行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阿芬;羊文娟

    目的 探究分析责任制管理模式对血透室护理人员护理执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透析的1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达标情况(包括血压、血红蛋白、尿素消除、蛋白分解达标情况)、抑郁程度、饮食状况、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得分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血红蛋白、尿素消除、蛋白分解达标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饮食状况、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管理模式应用于血透室护理,有效提升了血透室的护理执行力,有助于提高患者透析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分析

    作者:彭霞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6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两组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得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对策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问题,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让护理工作更合理、规范,以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更安全,大幅度地降低了护理风险率,提升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满意率.

  • PDCA循环法在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张艳萍;姚桂

    目的:观察分析 PDCA 循环法在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按PDCA循环法实施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对统计对比。结果:经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血液透析室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及透析液及透析用水检测均合格,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按PDCA循环法实施护理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 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赵有莲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之一,透析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存活时间虽有延长,但获得性感染尤其是血液性感染发生率很高,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血液透析室的感染管理不可忽视。本文就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望对今后工作有所帮助。

  • 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菁敏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2年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分析血液透析室常见的危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前后风险因素的发生频次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风险管理后的护理满意度98.15%,高于风险管理前的77.78%(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中,通过分析其常见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可确保患者血液净化安全。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迟荣玲

    维持性血液透析室肾脏替代疗法的基本治疗方式,通常情况下患者只需要每周2~3次,每次4~5小时的门诊血液透析治疗,就能够满足生命需要.有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本文透过2010~2011年透析数据,阐述如何减少血液透析病人住院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 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

    作者:许春燕;宋淑华

    透析室护士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威胁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透析室护士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其周围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问题.探讨透析室护士面临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疟疾等的高危传染源.强调职业危害重在预防,提出了安全防护对策,采取相关措施,做好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防护,确保护士职业安全.

  • 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体会

    作者:陈霄;许巧玲;林雅芳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患者数的逐年增多,各个医院的血透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而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工作性质直接影响到透析患者的预后及医疗效果,感染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为使透析室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院制定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与评价

    作者:张云;熊道海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医院感染存在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组织管理、专业技术培训,规范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提高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结果:通过完善质量监督考核机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监测结果为持续质量改进前监测合格率87.23%,持续质量改进后监测合格率98.01%,X2=6.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确保透析患者的医疗安全.结论:加强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可预防与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发生.

  • 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实施效果

    作者:李秀红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维持血液透析病例中选择80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4038例)、对照组(4038例),均进行常规护理管理,仅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对护理人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 实验组血液透析风险事件的实际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93%),有统计学意义(χ2=345.48,P<0.01);实验组患者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总满意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7%),有统计学意义(χ2=655.59,P<0.01).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可有助于血液透析治疗风险性的降低和患者满意情况的改善,因此在血液透析室内有实施价值.

  • 血液透析科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

    作者:张晓华;郭颖超;房婧;高慧

    血液透析室是危、急、重症等特殊患者治疗的场所,同时亦是院内感染的高危区域.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基于血液透析室的特殊性,血透室护士需正确识别其职业的危害性因素,加强自身的预防和保护意识,尽大可能避免或者减少职业危害,确保自身的健康及安全.该文主要探析血透科护士职业危害的常见因素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 血液透析室黄金1小时管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宏茹

    目的 观察黄金1小时管理在血液透析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和对比该院血液透析室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实施黄金1小时管理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的管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实施前,黄金1小时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上下机平均完成时间明显缩短,入室按时性明显较高,急诊透析率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室管理中强化黄金1小时管理效果明显,有利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升,而且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吕爱香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8.60±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71±4.9)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7.55%明显低于对照组24.53%(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室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 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标识化安全管理的效果探讨

    作者:刘春艳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标识化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随机抽取84例在该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标识化安全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9.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识化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更佳,能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满意度.

323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