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槟榔:“一级致癌物”?

    作者:杨响光

    近日,一则汉森制药的主导产品四磨汤口服液中含有致癌物槟榔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实,早在200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一级致癌物",其定义为"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且近年来的众多研究也证明,槟榔对人体致癌在流行病学上有充分证据.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开始搜索含有槟榔成分的中成药,并对槟榔能否作为中药饮片入药产生质疑.

  • 佤族鸡肉烂饭

    作者:普石

    去过阿佤山区的人都知道,佤族待客有“三味”,即:泡酒,槟榔,鸡肉烂饭。其中,泡酒和槟榔大家比较熟悉,但知道“鸡肉烂饭”的人可能并不多。
      在佤乡做客,主人常常会奉上一道特殊的佳肴--“鸡肉烂饭”。说它是菜,但看上去却像是饭,因为主料是大米。不过,在佤家人的眼里,它的的确确是一道菜,因为“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米饭,其一,它比普通米饭要软得多,特点就是“烂”;其二,它是饭和菜的结合物,但一般作为菜食用。这便是“鸡肉烂饭”的独特之处。

  • 口嚼槟榔有危害

    作者:吕洁

    今年7月14日,央视报道的“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的新闻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专家指出: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但是由于相关标准的缺失,槟榔在我国依然是作为食品销售.那么如何看待及利用槟榔?有专家提出,要区别对待咀嚼槟榔和药用槟榔.二者在原材料采收、加工方式、用法、用量等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异.药用槟榔经过中药严格规范的炮制、加工、提取、除杂等处理,已达到减毒、去毒效果.

  • 槟榔安全性简析

    作者:张岩松;许启泰

    槟榔是我国海南省第一大热作经济产物,可以食用亦可药用.几年来,对槟榔的安全性有很多不同说法,因此,笔者介绍了槟榔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流行病学调查、作用机制及槟榔急性毒性研究,以期全方位解读槟榔安全性问题,并为进一步研发槟榔产品奠定基础.

  • 海口市社区人群嚼食槟榔现状及致病风险认知调查

    作者:张启文;邓婧;吴传东

    目的 了解海口市社区人群嚼食槟榔行为、致病风险认知,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3月,采用多级分层方便抽样,对海口市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0名被抽调居民共完成有效问卷924份,有161人嚼食槟榔,嚼食率为17.4% (161/924),其中男性占27.6% (146/529),高于女性的3.8% (15/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嚼食槟榔人群中,伴吸烟习惯者占54.0% (87/161),伴饮酒习惯者占34.2% (55/161),嚼食槟榔、吸烟、饮酒习惯三者皆有占33.5% (54/161).仅15.0%的受访者认为槟榔子本身含有致癌物.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7.734,95%CI:4.361~13.715)、饮酒(OR=1.831,95%CI:1.118 ~3.001)是海口市社区人群嚼食槟榔的危险因素,家人没有从事与槟榔有关职业(OR =0.520,95%CI:0.332~0.813)、未婚(OR=0.366,95%CI:0.151~0.887)、已婚(OR=0.439,95%CI:0.234~0.826)是海口市社区人群嚼食槟榔的保护因素.结论 海口市社区有庞大的嚼食槟榔人群,应通过在当地积极开展嚼食槟榔危害的宣传,减少嚼食槟榔行为.

    关键词: 槟榔 嚼食率 问卷
  • 槟榔系列8槟榔加工工艺和叶绿素

    作者:张兆斌;甘霖

    通常我们咀嚼的槟榔,无论是烟果、青果、绿果还是鲜果都是棕榈科植物(Areca Catechu L)槟榔树(Semen Arecae)的成熟果实.每年秋季采摘一次.

    关键词: 槟榔 叶绿素
  • 槟榔系列6甜味剂特性及在槟榔中的应用

    作者:马清仪;郑海麟;王小丰

    甜味剂在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各种甜味剂的特点和生理效应,及复合甜味剂在槟榔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甜味剂 槟榔
  • 槟榔系列7槟榔防腐剂研究

    作者:曾义勇;黄伟忠;陈洪

    本文研究了各类防腐剂的对于槟榔表皮霉菌的防腐效果,结果表明尼伯金乙酯和丙酯、癸酸单甘酯及复配的单甘酯都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在120 h的培养中表现出100%的抑菌率.

  • 槟榔系列2槟榔的正、负面生理效应

    作者:陈洪;戴莹莹;乐敏

    槟榔(Semen Arecae)是棕榈科植物(Areca Catechu L)的成熟种子,主要产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

  • 响应面分析用于槟榔储藏条件考察的研究

    作者:刘洪美;孔维军;胡一晨;杨美华

    探寻 A.flavus 菌株在槟榔原药材中生长及产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和 AFG2)的规律,分析槟榔药材的佳储藏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A)结合 Central composite 设计,通过测定染菌后的槟榔中水分含量及总黄曲霉毒素的变化,考察温度(Temp,20~40℃)和湿度(Hum,80%~95%)两个环境因子对药材上 A.flavus菌株产毒的影响,分析该菌株的适产毒条件。结果发现,储藏后的槟榔水分含量发生了显著的增加;当湿度范围为90%~95%,温度高于25℃时,A.flavus 菌株在槟榔中生长较快并产生大量黄曲霉毒素。研究表明,当储存条件为湿度小于90%,温度低于25℃,槟榔药材在储藏过程中不易霉变产毒,为槟榔储藏规范的制定及降低真菌毒素污染的概率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 槟榔炒制过程中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何晓燕;刘玉杰;黄永亮;吴纯洁

    目的:建立槟榔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建立槟榔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中RSD均<1.5%,符合相关规定.各炮制品的共有峰有10个,在生槟榔至槟榔炭的过程中发现新增了3个成分峰,从生品到焦品3个成分含量逐渐增加,焦品达峰值,之后逐渐减少,炒制过程中槟榔其他成分均随炒制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槟榔炒制过程中指纹图谱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物质基础的变化,为解释槟榔炮制原理提供参考.

  • 槟榔不同工艺处理品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比较

    作者:古桂花;胡虹;曾薇;徐彷周;袁劲松

    目的:建立测定槟榔中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次碱的HPLC-DAD方法,并比较不同处理工艺对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Partisil 10 SCX阳离子色谱柱(4.6 mm ×250 mm,10 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三乙胺试液调pH 3.8)(50∶50),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15 nm,柱温25℃.考察不同烘烤时间和不同煮沸时间条件下,槟榔皮、核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生物碱的含量随烘烤或者煎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降低程度不同,100℃烘烤8h后生物碱的损失率约50%,煮沸0.5h后损失率高达80%,说明煎煮对槟榔皮、核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较烘烤要大.结论:所建立的HPLC-DAD方法适用于槟榔生物碱的定量分析,为开发槟榔药食两用的安全剂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 南瓜子槟榔特效方治疗绦虫病的概况

    作者:蒋次鹏

    绦虫病分布于我国海峡两岸,包括猪带绦虫病和牛带绦虫病,尤以前者较后者常见,其对病人的危害性更为严重.

  • 槟榔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药效组分变化

    作者:周文菊;骆骄阳;刘洪美;赵明;欧阳臻;杨美华

    目的:以总酚、总黄酮、多糖、槟榔碱、槟榔次碱和去甲基槟榔次碱4类药效组分为评价指标,基于紫外分光光度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UPLC-PDA),外观性状变化和水分含量检查联合探讨不同储藏环境和包装材料对槟榔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福林-酚法、三氯化铝显色法和苯酚-硫酸法显色,在775,510,489 nm波长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总酚、总黄酮和多糖含量;三氯甲烷-甲醇(4:1)超声提取,以BEH HILIC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乙腈-10 mmol· L-1乙酸铵水梯度洗脱,利用UPLC-PDA法在215 nm波长下定量3种指标性生物碱含量.结果:不同储藏环境和包装材料下贮藏1年,槟榔外观颜色加深,水分含量增加,上述4类药效组分含量均随储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高温高湿(P<0.01)和常温常湿(P<0.01),编织袋(P<0.01)和牛皮纸(P<0.01)因素影响显著,低温低湿和自封袋(P<0.05)储藏条件对药效组分的含量影响较小.结论:建议可将槟榔用自封袋包装储存在低温低湿环境中,以延长槟榔储藏时间,保证槟榔质量.

  • 槟榔单次及多次服用兴奋作用比较研究

    作者:陈光宇;瞿昊宇;何群;罗丽华;李路丹;谢梦洲

    目的 比较口味王和成天下槟榔、口味王精制青果服用槟榔、即溶咖啡饮品、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等四种产品兴奋作用的特性和差别,为广大消费者选择槟榔产品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4种产品单次及多次服用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结果 单次服用下,口味王精制青果服用槟榔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高,多次服用下:口味王和成天下槟榔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高.结论 单次服用下,口味王精制青果服用槟榔兴奋作用强,多次服用下,口味王和成天下槟榔兴奋作用强.2种槟榔的兴奋作用比即溶咖啡饮品、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更强.

  • 百年震元赞

    作者:

    乾隆壬申,水澄挢边;杜氏景湘,始创震元.真不二价,松鹤为记;以诚立业,醴泉有源.挑头面货,同行首推;备零星药,力求品全.槟榔百片,附子飞天;称药必准,核方尤严.东浦天宁,陡门慈和;临浦义大,柯桥春元.方赞宝书,药信震元;丸散膏丹,誉满江南.

  • 胃动健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燕梅

    目的:为控制胃动健合剂质量,建立山楂、黄连、槟榔、木香、厚朴的薄层色谱(TLC)鉴别及正丁醇提取物定量测定.方法:采用TLC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了正丁醇提取物的总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行.结论:本法可有效地控制胃动健合剂的质量.

  • 基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的槟榔炒制火候判别及其指标量化研究

    作者:黄学思;李文敏;张小琳;贾晶;张慧慧;吴纯洁

    目的:引进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将经验指标数据化,实现槟榔炒制"火候"判别的客观数量化,为研究中药炮制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槟榔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槟榔及炮制品,应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采集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总结炮制经验,建立"火候"判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槟榔炒制火候判断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生品:L*(50.07~55.03),a*(4.136~6.906),b*(6.65~8.82);炒品:L*(43.874~47.998),a*(3.816~6.732),6*(3.786~6.558);焦品:L*(38.744~40.616),a*(1.11~3.01),b*(-1.434~0.538);电子鼻采集不同炮制品的气味数据,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AD)和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气味存在显著区别,建立了数学判别模型.结论:通过实验证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均可区分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样品,采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判别中药炮制的"火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深入研究中药传统理论提供了参考.

  • 槟榔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志;陈其城;曹立幸;陈志强

    大量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槟榔具有驱虫、消积、利气利水、利湿除疸等功效.槟榔碱是其从棕榈科植物槟榔中提取的主要的保健和药理活性成分,对人体功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槟榔及槟榔碱的药理、生理作用、免疫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槟榔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槟榔药理毒理研究进展

    作者:刘东林;王小莹;杨冰;张晗

    该文综述了槟榔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槟榔对多种寄生虫都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能兴奋胆碱受体,促进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许兰氏黄癣菌、流感病毒.嚼食槟榔可使口腔黏膜纤维化,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且有生殖和神经系统毒性.中药槟榔饮片配伍使用未见有不良反应报道.

249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