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中药炒制

    作者:盛朝学

    炒制是中药炮制常用重要的方法之一.其方法就是将净选、切制合格的中药放置锅内,进行加热翻动或与规定的辅料共同加热翻动,使中药达到相应的程度以适应临床配方的需要.中药的炒制,按加热的温度和炒制的程度,以及是否加辅料等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

    关键词: 中药 炒制
  • 基于UHPLC-Q-TOF-MS/MS的白芍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任娟;刘晓;李伟东;蔡皓;朱晓钗;蔡宝昌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探讨白芍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0.1% 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别测定不同产地各10批生、炒白芍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分别在生、炒白芍中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结论:通过UHPLC-Q-TOF-MS/MS技术,为分析生、炒白芍中的化学成分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为综合评价生白芍和炒白芍的质量提供参考.

  • 炒制对栀子饮片中鞣质含量及吸附性的影响

    作者:姚蓝;孟江;张村;顾雪竹;于定荣;麻印莲;黄琪;刘慧

    目的:研究栀子炒焦、炒炭后的鞣质含量及其吸附力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栀子饮片炒制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比较测定栀子及炒焦、炒炭品的色素吸附力、鞣质含量、pH与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栀子炒制后吸附率与鞣质含量明显上升,以炭药高.栀子炒炭品的pH普遍高于炒焦品.栀子及其炒制品电导率没有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栀子及其炒制品的吸附率及其鞣质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研究炒焦、炒炭品的指标,pH可以作为栀子焦品与炭品的区别指标.为栀子饮片炮制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 炒制对细辛中黄樟醚、甲基丁香酚和细辛脂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黄鲛;易进海;刘玉红;黄志芳;陈燕;刘云华

    目的:研究炒制对细辛中黄樟醚、甲基丁香酚和细辛脂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85 nm,柱温35℃.结果:甲基丁香酚、黄樟醚和细辛脂素为进样量分别在0.103 7~2.074 μg(r =0.999 9),0.110 1 ~2.02 μg(r =0.999 9),0.054 3 ~1.086μg(r =0.999 9)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4% (RSD 2.10%),96.93% (RSD 1.58%),101.92%(RSD3.55%).结论:细辛炒制可显著降低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较好地保留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和细辛脂素,起到减毒存效的作用.因此,细辛炒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槟榔炒制过程中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何晓燕;刘玉杰;黄永亮;吴纯洁

    目的:建立槟榔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建立槟榔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中RSD均<1.5%,符合相关规定.各炮制品的共有峰有10个,在生槟榔至槟榔炭的过程中发现新增了3个成分峰,从生品到焦品3个成分含量逐渐增加,焦品达峰值,之后逐渐减少,炒制过程中槟榔其他成分均随炒制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槟榔炒制过程中指纹图谱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物质基础的变化,为解释槟榔炮制原理提供参考.

  • 苦杏仁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作者:王均秀;张学兰;王秋红;李慧芬;赵鑫;宋梦晗

    目的:建立具有生、制品个性特点的苦杏仁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该药材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苦杏仁、燀苦杏仁、炒苦杏仁3种炮制品分别加50%甲醇超声提取,采用HPLC测定,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进样量20 μL,柱温25℃,检测波长225 nm,比较苦杏仁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差异.结果:生苦杏仁指纹图谱与燀苦杏仁、炒苦杏仁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而燀苦杏仁与炒苦杏仁指纹图谱较为相似.燀苦杏仁、炒苦杏仁色谱图与苦杏仁色谱图相比,缺失了5号峰(野黑樱苷)和6号峰,在保留时间22 min处增加一个新色谱峰a;8号峰的峰面积显著降低,4号峰的峰面积显著升高,1,2,3,7号峰的峰面积降低,但无明显变化.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苦杏仁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测定,苦杏仁经燀制和炒制后HPLC指纹图谱发生明显变化,为完善苦杏仁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苦杏仁苷水解后可能分解为5号峰(野黑樱苷),6号峰和8号峰.

  • 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红外光谱分析

    作者:李普玲;陈建红;刘慧;麻印莲;陈影;刘梦娇;李玲云;张村;图雅

    目的:对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建立鉴别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光谱技术,以京尼平苷为参照,比较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红外图谱,揭示其变化规律.结果:以对照品比对法指认归属了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特征指纹峰;生栀子、焦栀子、栀子炭的一维图谱峰形相似;在二阶导数图谱中生栀子特征峰在1 228 cm-1处,焦栀子特征峰在1 235 cm-1处,而栀子炭特征峰在1 241 cm-1处;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的1 300~1 800 cm-1波段,生栀子的强自动峰为1 636 cm-1,焦栀子的强自动峰为1 640 cm-1,栀子炭的强自动峰为1 740 cm-1.结论: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可用于鉴别栀子不同炒制饮片.

  • 基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的槟榔炒制火候判别及其指标量化研究

    作者:黄学思;李文敏;张小琳;贾晶;张慧慧;吴纯洁

    目的:引进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将经验指标数据化,实现槟榔炒制"火候"判别的客观数量化,为研究中药炮制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槟榔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槟榔及炮制品,应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采集其颜色特征参数和气味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总结炮制经验,建立"火候"判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槟榔炒制火候判断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生品:L*(50.07~55.03),a*(4.136~6.906),b*(6.65~8.82);炒品:L*(43.874~47.998),a*(3.816~6.732),6*(3.786~6.558);焦品:L*(38.744~40.616),a*(1.11~3.01),b*(-1.434~0.538);电子鼻采集不同炮制品的气味数据,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AD)和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气味存在显著区别,建立了数学判别模型.结论:通过实验证明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均可区分不同炮制程度的槟榔样品,采用色彩色差计和电子鼻判别中药炮制的"火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深入研究中药传统理论提供了参考.

  • 基于UHPLC-UV-Q-TOF-MS/MS的牛蒡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定性定量研究

    作者:胡静;秦昆明;祝婷婷;汪小莉;范孟雪;蔡宝昌

    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定性和HPLC-UV定量多指标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探讨牛蒡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定性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应用Peakview 1.2分析鉴定出23种成分,发现牛蒡子炒制前后质变成分较少,量变成分较多,并结合MarkerView 1.2.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t检验,得出10种主要差异性成分;定量分析6种主要成分的变化,发现牛蒡子经过炒制之后绿原酸、牛蒡苷、异绿原酸A含量下降,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牛蒡苷元含量增加,上述化学成分的差异可能是牛蒡子生品和炒品临床功效不同的主要原因.

  • 牛蒡子不同炒制品中的成分与含量及其对动物的抗炎活性对比研究

    作者:邵晶;文喜艳;王兰霞;王志旺;郭玫

    目的 研究牛蒡子炒制的炮制机制.方法 用HPLC法检测牛蒡苷、牛蒡苷元含量;用UV法检测总木脂素含量;用醚浸出法检测油脂含量,对不同程度牛蒡子炒制品进行比较.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检测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对不同程度牛蒡子炒制品的抗炎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牛蒡子在炒制过程中主成分含量显著变化,随加热时间和温度的增加,牛蒡苷含量从6.03%降至1.07%,牛蒡苷元含量从0.32%增至2.61%,并在27 min产生一个含量逐渐增加的新吸收峰,但总木脂素含量变化不明显,醚浸出物量先升高后降低.牛蒡子生品及各炒制品均能不同程度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其中,200℃炒制6 min,耳廓肿胀抑制率36.0%,足肿胀抑制率16.9%.250℃炒制6 min,耳廓肿胀抑制率36.8%,足肿胀抑制度18.7%.炒制样品抗炎活性要强于生品的耳廓肿胀抑制率25.3%、足肿胀抑制率10.0%及100℃(低温炒制品)炒制6 min组的耳廓肿胀抑制率29.8%、足肿胀抑制率12.4%;150℃炒制6 min组的耳廓肿胀抑制率32.7%、足肿胀抑制率13.0%.结论 每200 g牛蒡子药材应在200 ~ 250℃炒制4 ~6 min为宜.牛蒡子炒制是为了使部分牛蒡苷分解成牛蒡苷元,并使外壳爆裂,油脂易被溶出.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作者:张幼林;陈芳;袁胜浩;李丘;常明泉

    目的 介绍HPLC法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HPLC法在筛选炮制工艺、评价炮制品质量、检测中药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方面应用日趋广泛.结论 HPLC法的检测结果可为革新和提高传统炮制工艺、科学使用辅料提供依据.

    关键词: HPLC 炒制 酒制 蒸制 醋制
  • 炒制东北苍耳子Xanthium mongolicum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白玉华;张秀花;于辉;韩成花;刘金成;于春月;康艳萍

    目的:研究炒制后东北苍耳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及有机溶剂萃取对炒制东北苍耳子进行提取,开放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对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普学方法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确定了4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豆甾醇(Ⅱ)、齐墩果酸(Ⅲ)和苍耳素(Ⅳ).结论:这四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炒制东北苍耳子中分离得.

  • 麦芽炒制过程中炒制温度和时间对糖类成分的影响

    作者:吴璐;吴维刚;谭丽霞;闻丽珍;江亭;王希霖;杨华生

    目的 建立麦芽中D-果糖、D-葡萄糖、蔗糖、D-麦芽糖4种糖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方法,探索麦芽炒制过程中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阐明麦芽消食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炒制温度、不同炒制时间的麦芽,采用HPLC-ELSD方法测定生麦芽、炒麦芽样品中D-果糖、D-葡萄糖、蔗糖、D-麦芽糖4种糖类成分的量,采用聚类分析(HCA)法、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分析炒制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麦芽中D-果糖、D-葡萄糖、D-麦芽糖3种还原糖的量随温度增加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非还原糖蔗糖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HCA可将不同温度下炒制的麦芽分为3类,PLS-DA表明炒制温度主要影响蔗糖的量,而对还原糖D-果糖、D-葡萄糖、D-麦芽糖影响较小且程度相当;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4种糖的量均呈降低趋势,16 min后基本不再变化.HCA可将不同炒制时间的麦芽分为4类;标准化A420值随炒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16min基本达到峰值.结论 麦芽在炒制过程中还原糖、非还原糖与氨基酸等成分直接或间接发生美拉德(Maillard)反应而导致其量的下降,其产物可能与麦芽消食作用有关.

  • 焦栀子炒制过程中HPLC图谱变化与外观颜色的动态关联研究

    作者:张雪;李晓庆;王云;李玲云;戴业佳;王清浩;麻印莲;宋嬿;张玉莲;吕婷婷;张村

    目的 分析与焦栀子炒制过程中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色彩分析仪对焦栀子炒制过程中的样品进行色度值测定,并利用HPLC整体图谱分析对焦栀子过程样品中共有成分进行指认和相对峰面积计算,同时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焦栀子过程样品进行颜色与成分关联与判别分析.结果 本实验共筛选出与焦栀子炒制过程中与总色值(E*ab)高度相关的8个成分,即羟异栀子苷、6"-香豆酰京尼平龙胆二糖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及峰I6、I12、C1、C2,此8种成分含量随焦栀子炒制颜色加深呈下降趋势.且实验结果显示焦栀子炒制过程中鸡屎藤次苷甲酯、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羟异栀子苷、西红花苷-Ⅱ、西红花苷-Ⅰ及峰C1、C2、C4、C6、C7为含量变化较显著的10个成分.结论 羟异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是焦栀子炒制过程中与外观颜色变化高度相关且含量变化显著的成分,可作为焦栀子质量控制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 郁金炮制沿革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作者:陈志敏;权亮;周海婷;张希;赵永峰;曹冬;胡昌江

    郁金不仅是中医临床常用大宗药材,也是常用的天然染料,是历版《中国药典》的收载品种,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之功.现代常用的郁金炮制方法有切制、炒制、醋制和酒制等.饮片作为中医临床治病的基础,其炮制品的正确选用和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梳理郁金炮制沿革,对现有关于郁金的炮制进行修正,同时对郁金饮片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郁金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 川楝子炒制对长期给药大鼠肝肾毒性影响

    作者:李文华;王英姿;骆声秀;张瑜;聂瑞杰;孙振阳;张春泥;李凤英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川楝子长期给药对大鼠肝肾的损伤以及炒制对川楝子肝肾毒性的影响.方法:将63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川楝子高剂量组(10g· kg-1·d-1)、生川楝子中剂量组(5 g· kg-1·d-1)、生川楝子低剂量组(2.5 g· kg-1 ·d-1)、炒川楝子高剂量组(10g·kg-1·d-1)、炒川楝子中剂量组(5g·kg-1·d-1)、炒川楝子低剂量组(2.5 g· kg-1·d-1),各剂量组连续90d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并根据体质量调整给药量,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大鼠的活动及行为,记录变化情况.灌胃结束后,检测血清和尿液肝肾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及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观察肝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灌胃90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血清ALT、AST、Cr、BUN和尿液NAG均升高,病理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肝脏、肾脏病理组织损伤,且生化指标的升高值和病理切片的损伤情况与炒制和给药剂量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川楝子大剂量长期给药具有一定肝肾毒性,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川楝子炒制后可降低肝肾毒性反应.

  • 炒制对丹参中丹参素及总酚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张瑞芬;冯文军;李伟光;姜守刚;付饶;鞠爱春

    目的:考察炒炙法对丹参中丹参素及总酚性成分的影响,为大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炒制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丹参炒制前后丹参素无明显变化,总酚性成分有较大变化.结论:炒制对丹参中丹参素成分无影响,对总酚性成分有影响.

  • 不同白芥子炒制程度对穴位贴敷后患者皮肤的影响

    作者:姚国红;徐列波

    目的:观察不同白芥子炒制程度对穴位贴敷后患者皮肤的影响。方法将同一生产批号的生白芥子分为3组,A组炒制成焦黄色,B组炒制成深黄色,C组将生白芥子炒制成略黄色。50例冬病夏治的哮喘患者头伏在膈俞穴上贴敷A组药物,中伏在心俞穴上贴敷B组药物,末伏在肺俞穴上贴敷C组药物。观察3组患者穴位贴敷后的皮肤反应。结果 A组患者贴敷处皮肤微红或不红,温热感不明显;B 组患者贴敷处皮肤产生温热感适度,无或略有少量针尖样水泡,肤色鲜红无肿;C 组患者贴敷处皮肤灼热、灼痛感明显,肤色潮红,伴有较多水泡。结论白芥子炒制成深黄色能有效减少药物对皮肤的过度刺激,且未明显影响药物对腧穴的刺激量。

  • 正交法优选炒菟丝子的佳炮制工艺

    作者:徐鑫;张学兰;唐超

    目的:多指标正交实验法优选炒菟丝子的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以金丝桃苷和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进行考察.结果:炒菟丝子的佳炮制工艺为170℃,炒制5min.结论:此法优选的炒菟丝子工艺合理可行.

  • 牛蒡子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

    作者:胡静;秦昆明;童黄锦;郑艳萍;白发平;蔡宝昌

    目的 研究牛蒡子Arctii Fructus炒制过程中脂肪油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超声、索氏、水浴回流法分别提取牛蒡子及其不同时间点(3、5、10、15、20 min)炒制品中的脂肪油,并对其进行甲酯化,通过GC-MS法分析鉴定,考察其变化情况及各成分相对含有量.结果 超声法提取脂肪油的得率高,甲酯化样品中的成分种类和含有量也较高.牛蒡子在炒制过程中新生成30种脂肪油成分,并且生品中有14种在炒制后未检测出.结论 牛蒡子在140℃下炒制时脂肪油含有量显著降低,可能与其炒制后缓和寒滑之性有关.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