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建飞;王芳芳;温黎青

    目的 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62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分为PAD组19例,非PAD组43例.收集其临床、生化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PAD的危险因素.结果 PAD的总发病率为30.6%.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偏大,透析龄明显延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舒张压、踝臂指数、白蛋白、残余肾总尿素清除率(Kt/V)比值明显降低(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1.150,P=0.043)、血清白蛋白水平(OR=1.485,P=0.040)、残余肾Kt/V比值(OR=1.725,P=0.016)为PAD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PAD患病率较高,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残余肾Kt/V比值为PAD的独立危险因素.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脂联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曾婷;施丹;顾科峰;陆静忠;宋超英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8例,通过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斑块组33例和无斑块组35例,以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脂联素等指标水平.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58±3.16)mg/L vs (9.56±3.15) mg/L,P<0.05].斑块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无斑块组[(11.66±2.43)mg/L vs (16.04±5.13)mg/L,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疾病活动度积分表28评分呈正相关,与HOMA-IR、颈动脉IMT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脂联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炎症及疾病活动方面起了促进作用,而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 老年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现患率和危险因素调查

    作者:柯瑟章;邹晓;孙玉发;郝卫军;高凌根;曹剑;范利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现患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在解放军总医院高干病房住院的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547例,均口服阿司匹林(100 mg)≥2个月,采用光比浊法检测其血小板功能,依据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分为AR组41例、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219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287例,并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液检查情况.结果 AR现患率为7.5%;与AS组比较,AR组和ASR组的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C和LDL-C水平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2.911,P=0.000)、hs-CRP(OR=5.946,P=0.000)、NT-proBNP(OR=1.012,P=0.000)、Hcy(OR=1.704,P=0.000)水平与AR检出率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AR现患率稍高,高水平的LDL-C、hs-CRP、NTproBNP、Hcy是发生AR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预防和干预.

  •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作者:连晓东;林麒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出血住院患者102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又分轻度损伤29例,中度损伤42例,重度损伤31例,以及小量出血(<10 ml)15例,中量出血52例(10~30 ml),大量出血35例(>30 ml),患者第1、5、10和15天检测血清 hs‐CRP和 IL‐6水平。结果大量出血、中量出血、小量出血患者的hs‐CRP和IL‐6水平均在前5 d逐渐升高,且第5天达到大值,随后逐渐降低(P<0.05);重度损伤患者的血清hs‐CRP与IL‐6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轻度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9.46±1.26)mg/L vs (4.24±0.94)mg/L ,P=0.02]。结论脑出血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与患者的脑出血量及神经损伤程度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检测中的重要依据。

  • 不同水平C反应蛋白分级对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作者:江守洪

    目的评价不同水平的C反应蛋白(CRP)分级对易损斑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43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37例),分别进行CRP测定和冠状动脉内超声(IVUS)检查,将测得的CRP结果与IVUS结果比较.结果男性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女性患者两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以CRP 3.0mg/L作为分级标准,则对易损斑块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分别为88.10%,64.42%和81.18%).结论CRP可作为易损斑块的良好反应指标.

  • 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柴晓芮;崔凯;叶中倪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07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冠心病组)96例,分别检测2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血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冠心病组UACR、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63.62±7.03 vs 40.93±5.92,P=0.035;(19.33±7.04)μμmol/L vs (13.50±6.23)μmol/L,P=0.037;(6.33±0.56)mg/L vs (3.65±0.47)mg/L,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CR、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2.169,95%CI:1.582~4.350,P=0.035;OR=2.370,95%CI:1.773~4.560,P=0.017;OR=1.939,95%CI:1.577~2.963,P=0.020).结论 UACR、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

  • 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及相关研究

    作者:黄海丽;周可青;汪青松;刘红娟;刘学春;管叶明;王雯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探讨脑出血患者apoE基因型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出血患者78例(脑出血组)和健康体检者91例(对照组),利用PCR-RFLP技术,测定apoE基因型;采用生化全自动仪分别对TC、TG、LDL-C、HDL-C、空腹血糖和血清hs-CRP水平等进行测定;脑出血患者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脑出血组apoEε4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poEε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脑出血组TC、TG、LDL-C、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apoEε4携带者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apoEε4携带者(P<0.05);脑出血组apoEε2和apoEε4携带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apoEε2和非apoEε4携带者(P<0.05).结论 apoEε4可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脑出血急性期炎性反应可能与apoEε2和apoEε4有关.

  •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苏琳;苗懿德;闫征;樊春红;宝辉;张庆文;李卫

    目的 分析老年汉族冠心病患者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501G/C和3'UTR位点C/T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6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对照组)38例,冠心病组127例.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法分析LOX-1 501G/C和3'UTR位点C/T基因多态性.分析C基因型、T基因型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 LOX-1第4外显子501G/C位点未见多态性表现.LOX-1 3'UTR位点可见C/T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冠状动脉狡窄程度均与3'UTR位点C/T基因发生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在3'UTR位点C基因型与T基因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OX-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冠心病发病无关.

  • 原发性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瑞英;任军梅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EH)、心力衰竭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59例老年EH患者,其中32例单纯EH(高血压组)、27例EH合并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M,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hs-CRP的浓度.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浆ADM及hs-CRP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心力衰竭组血浆hs-CRP、ADM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在心力衰竭组和高血压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和高血压分级的患者随心功能衰竭加重和高血压级别的升高,血浆hs-CRP及ADM的浓度均有所升高;患者血浆hs-CRP浓度及ADM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ADM、hs-CRP合成增加是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过程中血管活性物质调节紊乱的特点,可以作为观察高血压、心力衰竭过程中心功能变化的指标.

  • 益心舒胶囊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症候疗效和血清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超鹏;刘强;沈金龙;徐智;袁兴旺;陈申杰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气阴两虚(或兼)血瘀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8例符合要求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加用益心舒胶囊2个月)50例,对照组阵发性房颤8例,持续性房颤9例,长程持续性房颤16例,永久性房颤15例;实验组分别为9例、9例、15例和17例.观察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检测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E选择素、ICAM-1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房颤各类型患者BNP、hs-CRP、E选择素[阵发性(42.39±17.86)μg/L vs (70.41±14.72)μg/L,持续性(42.61±20.81) μg/L vs73.11±9.24)μg/L,长程持续性(46.09±11.90)μg/L vs 64.52±11.90)μg/L,永久性(69.26±9.43) μg/L vs(78.67±8.63)μg/L]、ICAM-1[阵发性(166.05±69.33)μg/L vs (249.14±103.13)μg/L,持续性(129.03±46.07)μg/L vs (250.14±115.50)μg/L,长程持续性(167.07±61.18)μg/L vs (278.59±57.68)μg/L,永久性(147.92±72.94)μg/L vs (285.00±117.43)μg/L]及ICAM-1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实验组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的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93.33% vs 68.75%,88.23% vs 60.00%,P≤0.05),实验组房颤各类型BNP、hs-CRP、E选择素、ICAM-1及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气阴两虚(或兼)血瘀型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案.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续脑梗死影响的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林傲蕾;徐艳炜;王宁;肖沉;梁浩;孙莉;程焱

    目的 探讨前循环同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后续脑梗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113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为单纯脑梗死组87例和进展脑梗死组26例,分别比较2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梗死体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单纯脑梗死组比较,进展脑梗死组发生END比例1j(11.5% vs 31.0%)、出院NIHSS评分[(1.85±2.31)分vs (3.30±3.65)分]、3个月mRS评分[(0.90±0.83)分 vs(1.78±1.77)分、hs-CRP[(2.52±3.23)mg/L vs (6.21±32.23)mg/L]、脑梗死体积[(3.92±8.05)cm3 vs(9.15±15.07)cm3均明显减小(P<0.05);脑梗死前7~14 d TIA发生2~3次、TIA持续时间>10 min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为显著;hs-CRP与END(r=0.311,P=0.014)、入院NIHSS评分(r=0.455,P=0.000)及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24,P=0.000).结论 TIA对后续脑梗死具有缺血预处理作用,其作用可能与hs-CRP水平下降有关.

  •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作者:冯胜强;叶平;骆雷鸣;肖文凯;许如意;吴红梅

    目的 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社区居民1680例,MS根据修订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3定义.MS患者655例,无MS患者102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发病危险,应用ROC曲线评价hs CRP诊断MS的价值.结果 校正性别、年龄后,MS患者hs-CRP明显高于非MS患者(P<0.01).随着MS成分由0增加至4~5个,hs CRP逐渐升高为1.89、2.01、2.23、2.49和2.56 mg/L(线性趋势P=0.002).MS 5个组分表现为腹型肥胖、高TG血症和低HDL-C者,hs-CRP相对较高.校正年龄、性别、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LDLC、血尿酸、吸烟、饮酒、运动等因素后,与hs-CRP Ⅰ比较,hs-CRPⅡ、Ⅲ、Ⅳ的MS发生风险分别为(OR=1.378,95%CI:1.012~1.876,P<0.05;OR=1.875,95%CI:1.382~2.545,P<0.01;OR=2.318,95%CI:1.594~2.904,P<0.01).应用ROC诊断MS的hs-CRP佳截断点为2.15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9%和51.3%.ROC曲线下面积为0.585(95%CI:0.557~0.613).结论 高hs-CRP可能是MS发生的相关因素,hs-CRP对M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观察

    作者:杨美霞;李凌;刘刚琼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可疑冠心病患者8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痛患者65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21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组,4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18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对数水平较对照组和SAP组明显降低(P<0.05);ACS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对数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25,P<0.05).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hs-CRP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 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性因子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杨华;夏章勇;曲怀谦;吴琳;程卫东;徐格林;殷勤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性因子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67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测定2组患者术后1 h、2周、1和6个月白细胞介素6(IL-6)、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随访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 与术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1 h CRP、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术后2周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术后1 h、2周CRP、IL-6、TNF-α水平升高,术后6个月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2周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术后1个月IL-6水平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减轻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炎性反应,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有一定作用.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后无复流的预测因子和保护因素

    作者:莫凡睿;李娟;楚罗湘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CI后发生无复流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B型钠尿肽(BNP)、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急诊PCI的AMI患者258例,分为无复流组(38例)和正常血流组(220例),比较2组患者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vWF、BNP、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 与正常血流组比较,无复流组cTnI、hs-CRP、vWF、BNP显著升高[(8.2±1.2)μg/L vs (3.1±1.0)μg/L,(31.6±4.9)mg/L vs(23.3±4.0)mg/L,(738.0±94.7)μg/L vs(635.0±100.2)μg/L,(409.9±122.8)ng/L vs(271.5±99.4)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10.5%% vs 4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vWF、BNP是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 hs-CRP、vWF、BNP是无复流现象的预测因子.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可以减少无复流现象发生.

  • 尿白蛋白肌酐比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俊;冯秀玲;许俊堂

    目的 研究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e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将125例不同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血管病变组(24例)、大血管病变组(57例)、微血管病变组(11例)和联合病变组(33例),分别检测UACR和血清hs-CRP,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联合病变组UACR和血清hs-CRP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UACR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0.860大于hs-CRP曲线下面积0.679,UACR与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r=0.345,P=0.043). 结论 UACR和hs-CRP都与严重血管病变相关,UACR相关性更大.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老年人不稳定性心绞痛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王瑛;张静音;付强;杨国慧;赵艳;于旭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老年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UAP患者及60例体检健康的老年人分为UAP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CP抗体(IgG)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比较UAP组和对照组的CP抗体阳性率,CRP阳性率及UAP中CP抗体阳性与CP抗体阴性患者的CRP阳性率.并将CP抗体(IgG)检测阳性的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和常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阿奇霉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0.5 g,每日1次,连用10~15 d.观察UAP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血清学检查显示CP抗体阳性率在UAP组为80.0%,对照组仅为23.3%;CRP阳性率在UAP组高(37.0%).(2)在UAP患者中CP抗体阳性组CRP阳性率高于CP抗体阴性组,分别为40.0%和25.0%.(3)在CP抗体阳性的老年UAP患者中,阿奇霉素组在1年内因UAP再次入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CP感染与老年UAP的关系密切,对UAP患者给予抗生素干预治疗,可防止UAP的恶化并改善其预后.

  • 冠心病患者胱抑素C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俊华;张存新

    目的 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是否能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胸痛患者435例.67例患者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为对照组;余368例为冠心病组,又根据SYNTAX评分结果分为低分组(0~22分)134例、中分组(23~32分)177例和高分组(>32分)57例.造影前均检测血清CysC.结果 与低分组比较,中分组和高分组CysC明显升高(11.49士4.81) μmol/L和(13.63土5.30)μmmol/L vs (14.35±3.37)μmmol/L,P<0.05).CysC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106,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和血清肌酐是SYNTAX评分>32分强预测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糖尿病是SYNTAX评分>32分强预测因素(P<0.01),血清CysC及空腹血糖是其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血清CysC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血清CysC水平升高,冠心病病情逐渐加重.

  •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和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守社;夏章勇;任鸿雁;赵敏;许晓第;刘佳;曲怀谦;梁建华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18(IL-18)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脑梗死组),根据年龄分为老年脑梗死患者42例,非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8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重型患者16例,中型患者30例,轻型患者3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和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老年脑梗死和非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中型和重型患者sCD40L、IL-18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sCD40L与IL-18呈正相关(r=0.7645,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sCD40L、IL-18、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年龄、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sCD40L可能上调IL-18表达,并参与脑梗死炎性反应过程.

  • 循环hsa-微小RNA-199a-5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永东;刘江;王志平;王静;喻良;李曦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a-miR-199a-5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5月在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sa-miR-199a-5p表达,采用ROC曲线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其表达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纽比较,脑卒中组血清hsa-miR-199a-5p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hsa-miR-199a-5p与NIHSS评分不相关(r=0.490,P>0.05),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765,P<0.01).采用ROC曲线,以2.32为界值,hsa-miR-199a-5p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性为95.4%,特异性为94.7%,阳性似然比为27.17,阴性似然比为0.022,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609~0.927,P=0.003).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hsa-miR-199a-5p水平升高,hsa-miR-199a-5p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2004 条记录 8/101 页 « 12...567891011...10010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