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前预防性应用硝普钠的临床疗效

    作者:白宝宝;刘慧;曾广伟;周海佳;王芳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支架植入前预防性冠脉内注射硝普钠的效果.方法 将25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组(130例)及对照组(125例),硝普钠组PCI术中支架植入前预防性冠脉内给予硝普钠,对比两组PCI术中情况、支架植入前、后TIMI血流分级、CTFC值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冠脉造影靶血管类型、支架长度、平均支架植入数及MACE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支架植入后,硝普钠组TIMI血流0~2级(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CTF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硝普钠组心脏超声EF值优于对照组,因心衰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支架植入前预防性应用硝普钠可明显改善患者支架植入后无复流现象,并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衰再住院率.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丽;蔡永臣;王占;刘伟忠;刘淼;丁学亮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接收的6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TIMI2-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2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可以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出血事情比较少出现.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何东明;黄军章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行PCI治疗中发生无复流的ACS患者5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观察给药后20分钟TIMI血流分级,2天后安全性的终点及2周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介入中无复流患者TIMI 2~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替罗非班组2周内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替罗非班组出血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略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内脏出血事件.结论: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和改善ACS患者PCI后无复流现象,而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CI辅助治疗方法.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介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牛小伟;张益铭;贺生湸;陈德;燕东;姚亚丽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0-2013年接受急诊PCI的232例STEMI患者,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2级)和正常血流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预测无复流发生的佳切点值,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数据分析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结果 无复流组的NLR高于正常血流组[4.1(2.4~ 6.5)vs.2.4(1.7 ~ 3.8),P=0.001];ROC曲线计算NLR预测无复流的佳切点值为3.2,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和73%;高NLR组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大于低NLR组(34.8%vs.9.3%,P<0.001);NLR(>3.2)是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0,95%CI:1.39~9.80,P=0.009).结论 NLR是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早期危险分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机制及中医学思考

    作者:吴宝;刘红旭;李爱勇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主要有三大严重并发症,即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抑顿和无复流(NR),其中NR的发生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 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无复流现象的防治

    作者:赵福海;陈可冀

    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重要而有效的治疗策略,挽救了大量垂危患者的生命.但令人遗憾的是急诊PCI术中大约有高达12%~30%的无复流(no-reflow)现象[1],使心肌组织有效灌注严重受损,导致心功能恶化及远期效果不良等心血管事件增加,因而正确认识无复流的发生机制并建立有效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 基于“络病-玄府”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

    作者:董丽;冯启峰;白雪;杨思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无复流现象成为术后再梗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和独立预测指标.以“络病-玄府”为切入点,提出无复流现象的主要病机是心络阻滞,玄府闭塞,“毒、滞、虚”为其主要病理特点,中心环节是“瘀阻”.“玄府贵开忌阖”,采用解毒、补虚、理气、活血以开通玄府,以期达到心络气血阴阳调和,为PCI术后无复流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罗格列酮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

    作者:何泉;雷寒;柳青;覃数;马康华;王曦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 h后松解2 h建立AMI再灌注后无复流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L-NNA(NOS抑制剂)组、L-NNA组;以伊文思蓝-硫磺素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无复流范围;Western blot检测丝氨酸1177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 Ser1177)蛋白表达,RT-PCR检测eNOS mRNA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组大鼠心肌组织无复流范围明显减小(P<0.05),而bNNA+罗格列酮组无复流范围无显著差异;(2)罗格列酮组eNOS mRNA表达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别,而p-eNOSSer1177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 罗格列酮显著减小AMI再灌注后无复流范围,其机制与其促进再灌注后eNOS磷酸化、增加NO释放有关.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无复流的临床及程序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华;何晓燕;庄少伟;王娟;来晏;祁炜罡;姚义安;刘学波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发病12 h内,或12 h至24 h内仍有持续缺血性胸痛,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冠脉痉挛或罪犯病变直径狭窄程度≤50%、冠脉血流正常行保守治疗,严重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需急诊冠脉搭桥术.根据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患者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比较这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及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3%的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了无复流.单变量分析:年龄、再灌注时间(症状至PCI的时间)、入院时收缩压、心梗Killip分级、急诊PCI术前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闭塞病变类型、血栓负荷、靶病变长度、参考血管直径、再灌注方法与无复流现象相关(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1.470,95% CI 1.460~1.490,P=0.007)、再灌注时间>6h(OR=1.270,95% CI 1.160~1.400,P=0.001)、入院时低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 (OR=1.910,95%CI 1.018~3.896,P=0.004)、PCI术前应用IABP(OR=1.949,95% CI 1.168 ~3.253,P=0.011)、PCI术前低(≤1)TIMI血流(OR=1.100,95% CI 1.080 ~1.250,P<0.01)、高血栓负荷(OR=1.600,95% CI 1.470~2.760,P=0.030)、长靶病变(OR=1.948,95% CI 1.908~1.990,P=0.019)是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可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造影及手术时的发现来预测急诊PCI术后是否发生无复流现象.

  • 冠状动脉病变形态学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关系

    作者:胡波;张洪炜;张玉青;纪宏斌;来庆友;商德亚;于镔

    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流治疗的有效方法,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有条件的医院被越来越多的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能使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ive artery,IRA)得到快速、完全和持久的开通,从而达到尽量减少坏死心肌的数量,缩小梗死范围,保持心室功能,改变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然而,某些直接PCI后的患者出现了无复流(no-reflow)现象,治疗后的临床观察未能显示这些患者从这种治疗方法中受益.本研究试图找出直接PCI中造影发现的可能影响无复流现象的高危因素,从而寻找预防和治疗办法.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危险评分

    作者:彭育红;傅向华;汝磊生;孙家安

    目的:建立一种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诊疗(PCI)术中发生无复流风险的评分方法。方法收集接受介入治疗的 AMI 患者的无复流相关因素的临床资料,分为评分模型组和验证组,采用二项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研究的方法,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无复流风险评分系统,对发生风险进行分层,并对评分系统真实性及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模型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0.587,P =0.019)、心功能 Killip 分级≥2级(OR =3.656, P <0.01)、TIMI 血流分级≤2(OR =0.774,P =0.013)、PCI 术前血栓负荷>4分(OR =2.629,P<0.01)、发病至球囊扩张病变时间>6 h (OR =1.485,P =0.083)为 AMI 患者 PCI 中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分层:评分<2分为低危,2~5分为中危,>5分为高危。模型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716(95%CI:0.671~0.761)。采用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得出:χ2=1.027,P =0.994,提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验证组二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 AUC =0.891(95%CI:0.822~0.959)。分别比较验证组 killip 分级、血栓负荷、评分、危险分层的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无复流评分的 AUC 大(AUC =0.851,95% CI:0.776~0.927)。结论根据基于 AMI 患者临床和造影特征建立的简单无复流风险评分系统,可用于对 PCI中无复流发生风险进行分层,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预测无复流发生的工具。

  • 替罗非班与维拉帕米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吴强;王楚林;林宇鹏;陈晓英

    目的:对比观察替罗非班与维拉帕米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 ACS 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维拉帕米治疗组。经冠状动脉给药后48 h,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 TIMI 血流分级及心电图变化;术后2周,观察并记录心源性猝死、再发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 TIMI 血流0级、1级发生率显著低于维拉帕米组,TIMI 血流2级、3级发生率显著高于维拉帕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替罗非班组心电图改善明显,与维拉帕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术后2周替罗非班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维拉帕米组( P ﹤0.01)。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护理

    作者:杨华;苏洁;王晓红;何玉腊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PCI术中36例(20.7%)患者发生无复流现象,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精确给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观察左心和右心功能不全、观察出血、心理护理等.结果 行PCI术后成功172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15%.死亡2例均发生无复流现象,在36例无复流患者中死亡比例为5.56%.其中1例患者死于反复恶性心律失常发作,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 对于PCI术中无复流患者,护理要点在于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处理,要求护士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 腺苷对兔溶栓后微循环障碍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向凝;李小鹰;李金生

    目的:观察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和微血栓形成情况及腺苷对溶栓后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12只大耳白兔均用电刺激法在右股动脉形成稳定的闭塞性血栓,予尿激酶6万U/kg和肝素250U/k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随机分为腺苷治疗组(立即予腺苷0.3mg/min,静滴30min)和对照组(立即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静滴30min).结果:用药后治疗组血浆6-酮-前列腺F1a(6-keto-PGF1a)与血栓素B2(TXB2)的比值(即P/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电刺激前两组P/t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用药后治疗组为1.26±0.04,对照组为0.44±0.02,P<0.01);溶栓再通后治疗组肌腱微循环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无复流区域少;治疗组右胫前肌病理切片组织损伤轻且未见微血栓形成,而对照组可见微血栓形成.结论:溶栓后立即予腺苷治疗,可改善溶栓后的微循环障碍.

  • 经抽吸导管早期应用维拉帕米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春光;付强;王彦炯;王临光;吴强;黄宜杰

    目的 探讨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早期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168 例AMI 患者进行直接PCI 术,先行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后,随机分成两组,A 组(n =86):经抽吸导管向靶病变远端给予维拉帕米100 ~200 μg/次,总量不超过600 μg;B 组(n =82):支架植入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再通过指引导管向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100 ~200 μg/次,总量不超过600 μg.造影评价给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和TI-MI 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评价术后1 h 心电图ST 段下降情况.结果 术后A 组TIMI 3 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B 组(91.86% vs.80.49%,P <0.05);术后A 组TMPG 3 级比例明显高于B 组(88.37% vs.75.61%,P <0.05);A 组心电图ST 段迅速下降比例明显高于B 组(80.23% vs.65.85%,P <0.05).结论 早期经抽吸导管向靶病变远端给予维拉帕米较传统方法进一步减少了AMI 患者P-PCI 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 直接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作者:任法新;方毅民;杨军;刘少荣;王桂乐

    目的 评价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血管再通后心肌无复流(NR)现象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组(直接支架组)和球囊预扩张后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组(预扩张组),应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法(CTFC)、心肌呈色分级(MBG)、心电图ST段回落(≥50%)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和峰值时间来评价两种方法对AMI患者NR的影响.结果 两组虽然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直接支架组与预扩张组比较,术后即刻CTFC显著减少[(23.10±4.51)帧vs.(25.53±5.09)帧,P<0.05)]、MBG 2~3级显著增高(90% vs. 74%,P<0.05)、NR发生率显著减少(10% vs. 26%,P<0.05);术后6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50%发生率显著增加(88% vs. 70%,P<0.05),直接支架组CK-MB峰值显著减少[(217.2±96.86)U/L vs. (260.22±97.78)U/L,P<0.05]、CK-MB峰值时间显著提前[(11.72±2.67)h vs. (13.7±2.06)h,P<0.05].结论 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可降低AMI血管再通后心肌NR的发生,缩小梗死面积.

  • 冠脉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

    作者:王剑锋;王兴祥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AMI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法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有效灌注,是降低AMI患者病死率的有效措施[1-2].而PCI术中出现的无复流现象可导致微循环障碍[3],不能实现心肌组织的有效再灌注,已成为影响其近期预后和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4].

  • PDW-LYR-R在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中对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作者:罗伟刚;李秀昌

    目的 探讨研究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率之比(PDW-LYR-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发生无复流是否存在相关性,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的10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均在发病12小时内行急诊PCI的病例.根据患者PCI术中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血流正常组(84例)和无复流组(23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PCI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其对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无复流组较血流正常组,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是否≥6小时的比例更高,60.9% vs23.8%;血糖更高[(11.44±5.83) mmol/L vs (8.68±3.94)mmol/L];淋巴细胞计数更低[(1.02±0.34)×109/L vs (1.46±0.75)×109/L];淋巴细胞比率更低[(9.3±2.92)% vs (14.05±8.09)%];PWD-LYR-R更高(202.60±87.22 vs 125.36±63.08).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是否≥6小时,入院时血糖水平,PDW-LYR-R均为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PWD-LYR-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发生无复流存在中等水平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38(95% CI:0.627~0.848,P< 0.01),其截点值为135.55时,PDW-LYR-R预测无复流的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70.2%.结论 血细胞分析的衍生指标PDW-LYR-R在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经皮介入治疗术中发生无复流的总体预测价值上具有中等水平,其佳界值为135.55时,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70.2%.

  • 常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与血栓抽吸联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

    作者:张必利;陈翔;徐荣良;秦永文;郑兴;胡建强;马丽萍;吴弘;陈少萍

    目的 评价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对减少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165例,随机分为经验治疗组[血栓负荷重时才使用血栓抽吸装置和(或)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和优化治疗组(无论是否血栓负荷重,均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血栓抽吸装置)],观察两组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结果 经验治疗组和优化治疗组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16% (P <0.05).优化治疗组出血并发症未见增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优化治疗策略较经验治疗策略明显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率,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 冠状动脉内微导管给药治疗无复流现象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曹野;邹远林;王伟琼;权欢欢;郭小梅

    目的 系统评价冠状动脉内微导管给药治疗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及万方数据库,搜集冠状动脉内给药治疗无复流现象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制为建库至2017年4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微导管或自制导管注射药物至靶血管给药为试验组,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为对照组.结果 终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4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TIMI血流分级(RR 0.38,95%CI 0.27~0.52,P<0.00001)、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RR 0.35,95%CI 0.23~0.54,P<0.00001)、校正TIMI血流帧数(MD-9.99,95%CI-13.22~-6.76,P<0.00001)及低血压发生率(RR 0.57, 95%CI 0.35~0.90,P=0.02)均优于对照组;而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经微导管给药在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时可明显提高血流灌注水平,安全性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大规模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246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