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4层螺旋CT联合炎症因子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的相关研究

    作者:杨丽霞;郑甲林;严睿;齐峰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联合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7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ACS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根据CT值将ACS组、SAP组犯罪血管处斑块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同时检测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MMP-9浓度,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性质.对照组25例.结果 (1)ACS组软斑块发生率较SAP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3比4/29,P=0.001);(2)与对照组比较,SAP、ACS组hs-CRP(4.12±2.82 mg/L比6.11±2.60 mg/L比11.26±3.03 mg/L)、MMP-9(54.87±47.73 ng/mL比91.69±55.72 ng/mL 比187.86±64.73ng/mL)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ACS组较SAP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的软斑块亚组与纤维斑块、钙化斑块亚组比较hs-CRP(12.69±2.41 mg/L比7.47±2.52 mg/L比6.39±2.87 mg/L)、MMP-9(211.67±57.87ng/mL比121.48±55.86ng/mL比95.99±62.29 ng/mL)浓度明显升高,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CT值与hs-CRP、MMP-9浓度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炎症因子hs-CRP及MMP-9,能够提高64层螺旋CT检测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并提示斑块稳定性,提高对ACS的诊断率.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田清平;刘梅林;霍勇;徐国宾

    目的 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介入治疗组(PCI组)24例和单纯冠脉造影组(CAG组)30例,在术前、术后即刻、1 h、24 h以及72 h分别测定血浆NT-proBNP及Hs-CRP水平.结果 术前PCI组与CAG组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G组术前和术后NT-proBNP水平无显著变化.PCI组术后血浆NT-proBNP水平比术前明显升高,从术前的231.31±233.52 pg/mL逐渐升高,至术后24 h达到峰值663.75±614.93 pg/mL,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1 h、24 h和72 h 4个时间点PCI和CAG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在术后72 h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 PCI导致的短暂心肌缺血可引起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提示NT-proBNP可作为心肌缺血的监测指标并有助于老年人不典型心肌缺血的诊断.PCI及CAG术后72 h Hs-CRP升高,提示Hs-CRP与血管急性损伤所致炎症反应有关.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预测患者预后

    作者:何榕;杨振华;李海燕;郭丽君;张福春;牛杰;张永珍;王贵松;毛节明;郭静萱;高炜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应用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近、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183例发病12 h内接受成功PCI治疗的初发急性STEMI患者被入选.PCI术后12 h内进行FIB和hs-CRP检测.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一级终点为全冈死亡,二级终点为心脏事件联合终点,包括非致夕匕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NYHA Ⅲ~Ⅳ)、心肌缺血(负荷试验证实)、再次血管重建及死亡.结果 PCI术后FIB和hs-CRP呈线性相关(r=0.452,P<0.0001),ROC曲线确定诊断界值分别为510 mg/L(灵敏度69.2%,特异度81.6%)和14mg/L(灵敏度84.6%,特异度73.1%).将患者分为3组:第1组,FIB<510 mg/L+hs-CRP<14mg/L;第2组,FIB<510 mg/L+hs-CRP≥14 mg/L或FIB≥510 mg/L+hs-CRP<14 mg/L;第3组,FIB3510 mg/L+hs-CRP≥14 mg/L.三组相比近期和远期死亡(30天:X2=11.74,P:0.003;2年:X2=27.04,P<0.0001)及心脏事件发生率(30天:X2=14.34,P=0.001;2年:X2:13.55,P=0.001)明显不同;30天累积生存率(97.9%比98.0%比83.9%,P=0.002)和2年累积生存率(97.8%比95.8%比69.0%,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第3组患者近、远期死亡及心脏事件发生率高,累积生存率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FIB≥510 mg/L且hs-CRP 14 mg/L的患者与FIB<510 mg/L或hs-CRP<14 mg/L的患者相比,30天(HR 7.95,P=0.018)和2年内(HR 12.59,P=0.002)发生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7.95倍和12.59倍.结论 急性STEMI患者成功PCI治疗后FIB≥510 mg/L且hs-CRP≥14 mg/L的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不良.

  •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作者:崔松;吴惠玲;何国祥;刘建平;冉擘力;李永华;涂爱华;文玲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斑块在血管内超声(IVUS)下的表现特征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SA及UA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102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冠脉造影(CAG)结果阴性者纳为对照组,30例;SA组,25例;UA组,4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AG检查,均测定血浆hs-CRP水平.对其中的9例SA患者、31例UA患者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 SA组主要为稳定型、纤维性斑块,UA组主要为不稳定型、脂质性斑块.钙化性斑块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组的偏心指数(EI)显著高于SA组,有以正重构为主的趋势.血浆hs-CRP水平UA组显著高于SA组,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SA组与对照组类似.不稳定型斑块组血浆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稳定型斑块组.结论 SA患者及UA患者的冠脉斑块在性质及结构特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水平有望成为预测冠脉斑块易损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金彦彦;马长生;何华;刘小慧;董建增;刘兴鹏;龙德勇;喻荣辉

    目的 通过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浓度及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的水平,研究C反应蛋白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按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8名分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组(血栓组)22例、无左心房血栓形成组(非血栓组)76例.检测血浆中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浓度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结果 血栓组在C反应蛋白浓度、D-二聚体浓度、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方面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C反应蛋白浓度(中位数1.60mg/L比0.80 mg/L,P=0.003)、D-二聚体浓度(中位数170.50 μg/L 比92.00μg/L,P=0.004)、左心房直径(55.20±12.94 mm比46.77±12.31 mm,P=0.002)、射血分数(57.46%±9.10%比62.81%±8.67%,P=0.006)、缩短分数(29.82%±5.26%比35.24%±5.41%,P<0.001).Logistic回归,发现C反应蛋白、左心房直径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形成独立相关(P<0.05),而D-二聚体、射血分数、缩短分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形成无显著相关.结论 CRP增高、左心房直径扩大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心房内血栓的形成.

  • 血清cathepsin S在冠心病不稳定斑块中的价值及意义

    作者:马剑英;张邢炜;孙爱军;钱菊英;王克强;邹云增;葛均波

    目的 探讨血清中cathepsin 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冠状动脉不同类型斑块中的价值.方法 84例患者入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稳定型心绞痛38例.介入手术之前对"罪犯"血管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然后根据斑块的类型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及破裂斑块组,同时测定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84例患者中,血管内超声发现有36处稳定斑块,18处不稳定斑块,30处破裂斑块.三组患者在参考面积,参考血管管腔面积、病变面积以及重构指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测定结果显示,不稳定斑块组血清中cathepsin S浓度较稳定斑块组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组0.408±0.136 IU/L,稳定斑块组0.355±0.056 IU/L,P<0.05),余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定MMP-2及MMP-9在三组之间没有明显变化;不稳定斑块组hs-CRP较稳定斑块组明显升高(5.23±4.28 pg/mL比2.30±2.71 pg/mL,P<0.01),不稳定斑块组较破裂斑块组hs-CRP也有明显升高(5.23±4.28 pg/mL比3.19±2.33 pg/mL,P<0.05),但破裂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thepsin S和hs-CRP升高对于斑块的不稳定具有预测价值,对于患者的预后没有预测价值.

  • 卡托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白玉云;张发成;李海鹰;赵永进;崔如明;石翠霞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方法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卡托普利.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3、6个月后血清NO、ET和C-RP,以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T2DM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23±6 μmol/L比37±8 μmol/L,P<0.05),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4±19μg/L比57±14μg/L,P<0.05),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4.6±2.1 mg/L比2.3±1.2 mg/L,P<0.05).卡托普利组治疗2个月后NO浓度显著上升(23±7 μmol/L比29±6 μmol/L,P<0.05),ET显著下降(95±19μg/L比80±22μg/L,P<0.05),3个月后C-RP也显著下降(4.7±1.3 mg/L比3.3±1.1 mg/L,P<0.05);常规治疗组6个月观察期内NO、ET和C-RP无明显变化.结论T2DM患者存在着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卡托普利可减轻T2DM患者的内皮功能受损和慢性炎症反应.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改变

    作者:姚军;郭晓蕙;张俊清;惠岩;陈澜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糖脂代谢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T2DM患者随机分至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安慰剂组,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观察. 结果基线hsCRP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体质指数、性别均相关.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hsCRP水平明显下降 (P=0.0030).而安慰剂组无改变.餐后血糖变化(P<0.01)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P<0.01)与hsCRP变化相关,其次为LDL-C(P<0.01)、HbA1c(P=0.033)及HDL-C(P=0.047)的改变. 结论 T2DM患者慢性高血糖状态与炎症关系密切.吡格列酮治疗在改善糖脂代谢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使hsCRP水平明显下降.

  •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内皮素、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爱梅;董砚虎;庄向华;王娜;戚丽;周建博

    内皮素、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2型糖尿病组(n=50)和糖耐量受损组(n=50)均高于正常糖耐量组(n=50).C-RP和BMI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子.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

    作者:谭擎缨;王静;成军;阮芸;阮勇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lb/Cr)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UAlb/Cr<30 mg/g,52例)和糖尿病肾病组(DN,UAlb/Cr≥30 mg/g,28例),测定患者的MMP-9 及hsC-RP水平. 结果 DN组患者的MMP-9浓度为(341±155)μg/L,hsC-RP浓度为(4.9±3.7)mg/L,分别显著高于DM组的(210±150)μg/L及(2.6±2.8)mg/L(P均<0.01);MMP-9及hsC-RP升高均与UAlb/Cr呈正相关(MMP-9 =0.59 UAlb/Cr+216.90,C-RP =0.015 UAlb/Cr+2.51). 结论 MMP-9和C-RP可能与DN的发生相关.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彦君;王维华;宋晓菲;周玲;赵德明;王普艳

    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的86例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中,高敏C反应蛋白(sC-RP)正常61例,升高25例.sC-RP升高组的体质指数、OGTT 30和60 min的胰岛素水平,30和120 min的血糖,甘油三酯和心率等,均明显高于sC-RP正常组.

  • 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永娜;李拥军;姜红岩

    目的:评价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4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72小时的IL-6和CRP及第14天的超声心动图,根据IL-6浓度将患者分成高IL-6组和低IL-6组,比较两组间心室重构各指标.结果:高IL-6组CRP浓度、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重构(LVRM)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与低IL-6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室壁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IL-6与血清CRP、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室壁瘤、心室重构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血清CRP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室壁瘤、心室重构呈显著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但是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无显著相关性.CRP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心肌梗死后72小时高水平IL-6和CRP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呈正相关,血清高CRP浓度是预测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心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严江涛;江汉平;叶辉;文蕊;邵娇梅;汪道文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的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810例研究对象的血浆Hcy(按血浆Hcy水平分为两组,即<15 μmol/L组和≥15 μmol/L组)和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Hcy水平≥15 μmol/L组的平均CRP水平显著高于血浆Hcy<15 μmol/L组[(2.40±3.37)mg/L vs(1.67±2.67)mg/L,P<0.01];血浆CRP水平>1.38 mg/L人群中Hcy≥15 μmol/L者发生率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Hcy和CRP这两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

  • 基质金属蛋白酶-9、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宽芝;吕海莉;张文云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A组)及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组)的血清MMP-9、CRP水平,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及血管狭窄情况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 结果:B组血清MMP-9、CRP水平分别为600.30 ng/ml、5.98 mg/L,较A组血清MMP-9、CRP水平284.05 ng/ml、3.46 mg/L明显增高,两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B组血清MMP-9、CRP水平仍较A组高(369.52 ng/ml 比153.16 ng/ml及4.03 mg/ml 比2.19 mg/L),且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MP-9、CRP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作者:王福华;周江;郭靖涛;代燕燕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
      方法:选择110例行PCI的AMI患者为AMI组,53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术后30 min、24 h、72 h)血清VEGF、hs-CRP、Fg水平的变化,以及PCI术后AMI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MACE)患者与无MACE发生患者24 h峰值血清VEGF、hs-CRP及Fg水平的变化。
      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术前、术后30 min、24 h、72 h血清VEGF(pg/ml,130.5±40.2、143.2±49.7、107.1±31.8、97.3±24.4 vs 84.7±21.4)、hs-CRP(mg/L,3.11±0.56、4.67±0.62、6.42±0.72、2.83±0.56 vs 1.03±0.34)、Fg(mg/L,4.79±0.52、5.02±0.54、5.54±0.67、4.11±0.44 vs 3.86±0.32)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MI组术前比较,AMI组术后30 min、24 h、72 h血清VEGF先升高(峰值在术后30 min),后逐渐降低;而血清hs-CRP、Fg逐渐升高(峰值在术后24 h),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MI患者术后24 h出现MACE者38例,无MACE者72例。与无MACE者比较, MACE者术后24 h血清VEGF(pg/ml,155.5±42.8 vs 131.7±36.5)、hs-CRP(mg/L,6.89±0.53 vs 5.68±0.62)及Fg(mg/L,5.66±0.55 vs 5.23±0.60)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血清VEGF、hs-CRP及Fg水平的监测对PCI术后AMI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

    作者:刘海波;高润霖;陈纪林;杨跃进;乔树宾;秦学文;陈在嘉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Ⅱ型斑块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从临床的角度探讨斑块破裂发生的原因.方法:112例接受了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冠脉造影的斑块形态进行分型.根据斑块形态,患者分为两组,即Ⅰ型病变(表面光滑)组(n=45)及Ⅱ型病变(表面不规则)组(n=67).所有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进行血清CRP、全血心脏肌钙蛋白T(cTnT)、血清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测定.结果:Ⅱ型病变组平均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Ⅰ型病变组(4.32±0.35 mg/L对2.18±0.22 mg/L,P<0.0001).而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4个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合并率、全血cTnT、血清CK及CK-MB水平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冠脉造影显示斑块破裂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从临床的角度提示,炎症反应是导致斑块破裂的原因,进而也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之一.

  • 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牛镜磊;彭瑜;白明;高鑫宇;马红利;潘晨亮;蒋英志;张钲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2015-03至2016-09因胸痛住院321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2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93例,ELISA法检测血浆suPA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因素校正后,ACS组的血浆suP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OR=0.104,95%CI:0.048~0.223,P<0.01],在ACS组中随着Gensini积分增高,血浆suPAR水平逐渐升高;根据ROC曲线获得suPAR预测ACS对应界值:1.8μg/L,敏感性0.732,特异性0.7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吸烟、Gensini积分、血尿酸是影响血浆suPAR水平主要因素.结论:升高的血浆suPAR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这种关系优于传统炎症标记物hs-CRP,有可能成为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危险分层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 超快通道麻醉对小儿心脏手术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作者:张全意;丁洁;罗启鹏;张浩;晏馥霞;李立环

    目的:比较超快通道麻醉方法和传统麻醉方法对于小儿心脏手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含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了2013-09至2014-05由同一位麻醉医师实施的心脏手术101例患儿麻醉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在手术室内拔管,术后手术室内拔管的40例为超快通道麻醉组,余44例患儿为传统麻醉组,比较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2天(T2)三个时间点两组患儿血清hs-CRP、CRP和PCT含量的变化。
      结果:hs-CRP含量:两组T1、T2时间点较T0时间点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超快通道麻醉组显著低于传统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含量:在超快通道麻醉组不同时间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传统麻醉组T2时间点较T1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T2时间点,传统麻醉组显著高于超快通道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含量:组内各时点比较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超快通道麻醉组显著低于传统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麻醉方法比较,超快通道麻醉管理可以减少术后hs-CRP、CRP和PCT含量的升高,有可能减少心脏手术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 炎症因子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研究:开滦集团8.3万职工6.9年随访结果

    作者:杜鑫;季春鹏;张莹;施继红;黄喆;朱辰蕊;李慧英;魏晓明;林黎明;熊海亮;刘妍;吴寿岭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水平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07至2007-10开滦集团公司健康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研究对象,排除急性炎症及资料不全者,终83228名受试者纳入研究队列,每年收集1次员工死亡信息,末次随访时间为2013-12-31。将研究对象分别按基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C反应蛋白(CRP)的四分位数分组,比较各组全因死亡率,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各组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
      结果:平均随访6.9年后,基线WBC第一、二、三、四四分位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2%、4.5%、4.5%和5.0%(P<0.001);基线NLR第一、二、三、四四分位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3%、3.6%、4.5%和6.7%(P<0.001);基线CRP第一、二、三、四四分位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0%、3.6%、4.8%和6.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腰围等混杂因素后,随着基线WBC、NLR和CRP水平升高,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均呈递增趋势,且基线WBC、NLR、CRP第四四分位组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第一四分位组的1.17[95%可信区间(CI):1.06~1.29]、1.44(95% CI:1.31~1.59)、1.33(95% CI:1.20~1.47)倍。
      结论:WBC、NLR和CRP水平均为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微循环阻力指数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择期行介入治疗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世超;刘玉昊;武越;张纯全;王旭

    目的:评价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预测价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错过时间窗(>12小时以上)半月以上仍有症状的34例患者,择期行PCI后,使用一根头端带有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冠状动脉导引导丝进行IMR测定。以IMR=25 U为界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微循环正常组(n=16),微循环异常组(n=18)。比较两组患者PIC术前及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对两组间有差异的指标用二分类Logistic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微循环异常组侧支循环不良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B型脑钠肽(BNP)明显高于微循环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的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hs-CRP (OR=2.41,95%CI:1.145~5.074,P<0.01)是影响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微循环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2)微循环正常组PCI术后3个月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微循环异常组PCI术后3个月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微循环阻力指数是一种表示微血管完整性的新型指数,能够提早且可靠地确定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择期行PCI后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2)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患者中,hs-CRP是预测冠状动脉微循环异常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hs-CRP高的患者即使是择期开通了闭塞血管,也会出现微循环障碍,提示预后不良。

2004 条记录 5/101 页 « 12345678...10010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