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超声表现的差异

    作者:詹秋君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超声表现的差异.方法:收治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肝炎肝硬化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的肝被膜锯齿状、不规则回声增高、形态失常占比均比对照组的低(P<0.05);弥漫性回声增强远比对照组的高(P<0.05);右肝斜径远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存在较大差异,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远比对照组的大,效果确切.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苏瑞钟

    目的:分析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疗程24周,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76%;对照组显效14例,有12例,总有效率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头晕,2例恶心;对照组1例出现腹泻,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经调整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彩超检查用于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肝硬化鉴别诊断的价值探析

    作者:刘辉

    目的:对彩超检查应用在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肝硬化中的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辽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收治肝硬化患者9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酒精组合肝炎组,每组各45例患者.通过彩超检测值,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论:肝炎组患者肝脏形态表现异常、其体积呈缩小状态、有锯齿状肝脏被膜;肝脏内有显示为苔藓状、网格状样或鳞片状不规则回声增高现象,症状发生率肝炎组高于酒精组;酒精组患者肝形态基本正常,肝体积增大,肝脏内回声呈弥漫性特征增强,症状发生率肝炎组明显低于酒精组.肝炎组和酒精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彩超检查能够有效的鉴别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肝硬化,效果良好.

  • 血清补体C3、C4测定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雪华;李仲平

    目的:通过血清补体C3、C4水平测定,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6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分组,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与血清透明质酸酶(HA)的相关分析,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补体C3、C4水平随着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炎肝硬化呈下降趋势;补体C3在各组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4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与HA均呈负相关,C3与HA相关性更好.结论:随着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补体C3、C4水平随着呈下降趋势,HA则呈上升趋势,肝炎肝硬化患者明显,故补体C3、C4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肝纤维化有辅助诊断.

  • 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早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作者:沈丹

    阿德福韦酯是安全有效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预后.临床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取得了较理想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作者:徐传森;陈营

    目的 探讨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在检验肝功能的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另取同时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相同条件下抽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ChildA、B、C级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和血清胆固醇下降明显,以C级下降程度高,A级下降程度轻.结论 通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检验肝功能的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乙型肝炎肝硬化96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段永杰;宁国发;吉庆;段淑婷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为了探讨其发病因素,笔者将稷山县人民医院近3年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96例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益气温阳填精通络方治疗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齐京;徐春军;张永利;洪燕英;刘汶;戚团结;李杰;袁梦;王琮

    目的 评价益气温阳填精通络方治疗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益气温阳填精通络方,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2、24周中医证候和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时,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为3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6%和31.25%,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时,治疗组ALB总有效率为78.13%,24周后为84.36%;对照组分别为25.00%,和3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治疗组ALB复常率(28.13%)与对照组(7.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治疗组ALB复常率(46.88%),明显高于对照组(10.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填精通络方能改善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合成功能,提高血清ALB水平,中远期疗效更为显著.

  • 益气活血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磊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7.8%,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9,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查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提高患者肝功能,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血清PCⅢ、HA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冀爱英;张晓伟;杜明瑞;张雪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同步检测HA、PC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A水平肝肾阴虚证组高,肝气郁结证组低.PCⅢ水平肝肾阴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肝气郁结证.结论:肝炎肝硬化单纯血瘀证、脾肾阳虚证临床少见,大部分兼有血瘀证.HA、PCⅢ对于判断肝硬化病情及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指导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

  • 145例肝炎肝硬化绝经患者血清雌二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中医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路路;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赵丽红;李昕;李宁;李婷婷;罗清香;张晓娜;任红;侯帅颖;张佳元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绝经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中医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为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干预及其中医病机的阐述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通过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全国九家合作医院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同时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所需客观指标;参照现行的多个诊疗共识,结合前期文献回顾与临床调查结果,并经过两轮专家论证制订了《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根据该标准,判定入组患者各自所属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然后,利用SPSS20.0软件对患者临床信息、客观指标及证候要素的数据结果进行存储及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Child-pugh分级之间、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之间、活动期与静止期之间的肝炎肝硬化绝经患者的血清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2平均水平Child-pugh分级C级>B级>A级、失代偿期>代偿期、活动期>静止期.肝炎肝硬化绝经患者的血清E2值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P<0.05,-1非气虚组、水停组>非水停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炎肝硬化绝经患者的血清E2值会随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升高趋势,肝炎肝硬化绝经患者的血清E2水平会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气虚证及水停证的出现可能会对肝炎肝硬化绝经女性患者的血清E2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

  • 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舌象比较分析

    作者:李宁;薛晓琳;吴秀艳;李昕;赵丽红;王思颖;李永纲;王融冰;李秀惠

    目的 分析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舌象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一般病情资料、症状、体征进行采集,并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①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均以淡红舌(33.55% 、30.00%)、白苔(60.70%、60.08%)、薄苔(72.44%、58.09%)、润苔(78.07%、74.09%)的出现率为高.②暗红舌、老舌、胖舌、舌下络脉增粗、迂曲,舌上瘀点/瘀斑、厚苔、腐腻苔、剥脱苔等舌象在两期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失代偿期的比例为高.结论 舌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轻重.

  • 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神经肽Y水平比较及其与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探讨

    作者:张晓娜;王天芳;吴秀艳;薛晓琳;赵丽红;李昕;李宁;李永纲;李婷婷;任红;侯帅颖;张佳元;罗清香;刘路路

    目的: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血清神经肽Y( Neuropeptides Y,NPY)水平及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血清NPY水平在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之间的差异,探讨病性类证候要素与血清NP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指标;依据课题组形成的专家共识《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血清NPY水平及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探讨血清NPY水平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1)71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失代偿442例,代偿期272例,失代偿期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代偿期( P﹤0.05);失代偿期(除气滞外)的诸证候要素出现频率高于代偿期,其中血瘀、气虚、阳虚、水停证候要素在两期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不分期及分期比较结果均表明,具有湿热、气滞、阳虚、阴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低于不具有者,具有气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高于不具有者;代偿期,具有气滞、阴虚、阳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不具有者(P﹤0.05);失代偿期,具有阴虚、阳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不具有者,而具有气虚证候要素者其水平显著高于不具有者( 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血清NPY水平低于代偿期;失代偿期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高于代偿期,患者血清NPY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程度,并且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肝炎肝硬化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病理学基础提供一定依据。

  • 基于诊断分期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与血瘀证型的相关性

    作者:崔玮玮;薛晓琳;王天芳;吴秀艳;罗清香;李永纲;李昕;陈盛铎;孙凤霞;李秀惠;毛德文;刘燕玲;张厂;刘汶;张秋云

    目的:观察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两期患者血瘀证型判定组与非判定组的血脂水平,探讨不同病情阶段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与血瘀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运用SPSS 统计软件分析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血脂水平的差异,以及血瘀证型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四项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检测值均低于代偿期(P <0.05)。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瘀证判定组 TC、HDL、LDL 水平低于非判定组(P <0.05,P <0.01);失代偿期患者,血瘀证判定组 LDL 水平高于非判定组(P <0.05)。血瘀证判定组 HDL 水平低于非判定组(P <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病情进展可能引起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血瘀证型判定组与非判定组间血脂水平有差异,提示中医病性辨证与血脂指标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 5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中医常见病性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路路;吴秀艳;王天芳;薛晓琳;赵丽红;李昕;李宁;罗清香;张晓娜;任红;侯帅颖;张佳元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血清睾酮水平同中医常见病性证候要素的相关性,为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干预及其中医病机的阐述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通过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在全国多中心经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同时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所需客观指标;参照现行的多个诊疗共识,结合前期文献回顾与临床调查结果,并经过两轮专家论证制订了《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根据该标准,判定入组患者各自所属的病性类证候要素。利用 SPSS20.0软件对患者临床信息、客观指标及证候要素的数据结果进行存储及统计分析。结果(1)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同 Child - Pugh 得分及 MELD 评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P <0.01),且都为负相关(-1气虚者(319)>水停者(299)>阳虚者(260)>阴虚者(257)>气滞者(254)>湿热者(168)。(3)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气虚组和水停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分别低于非气虚组和非水停组,而血瘀组、湿热组、气滞组、阴虚组和阳虚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分别高于非血瘀组、非湿热组、非气滞组、非阴虚组和非阳虚组的血清睾酮水平,但是这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气虚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非气虚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血瘀组、气滞组、湿热组、水停组、阴虚组和阳虚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分别同非血瘀组、非气滞组、非湿热组、非水停组、非阴虚组和非阳虚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会随病情加重而呈下降趋势;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对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可能无影响,而气虚、水停及血瘀可能会对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产生影响。

  • 肝炎肝硬化患者相关理化指标特征及意义

    作者:王延伟;俞晓芳;张如棉;蔡虹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相关理化检测指标,探讨其在 Child-pugh 不同分级及代偿、失代偿期不同分期中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厦门市中医院6个月内全部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共87例。分别分析肝功能不同分期及不同 Child 分级患者的血清肝功能(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转肽酶、总胆汁酸)、凝血(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小板计数等,2组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观察不同组间患者检测指标的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乙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相比,失代偿期患者年龄及 Child 评分显著高于代偿期患者,其 TBIL、ALP、GGT、TBA、INR、及 PT 检测值亦明显高于代偿期患者(P <0.01),而 ALB、PLT 及 CHE值明显低于代偿期组(P <0.01),而 GLB 及 ALT、AST、AFP 等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 ChildA、B、C 3组患者中,ALB、PLT、CHE 三项检测值随着 Child 分级的增加而降低。而 TBIL、ALP、TBA、INR 及 PT 则随着 Child 分级的增加而升高。GLB、ALT、AST、AFP 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液中 ALB、TBIL、ALP、TBA、CHE、PT、INR 及 PLT 等检测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之评价肝脏合成功能并分析判断疾病预后;而 GLB、ALT、AST、GGT 等反应肝细胞炎症的指标以及 AFP 变化则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不一定平行。

  • 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与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及Child-Pugh分级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冀爱英;杜明瑞;张晓伟;余晓珂

    目的: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究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指标与肝炎肝硬化辨证分型及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按Child-Pugh分级法进行分级,分组检测T3、T4、rT3、FT3、FT4及TS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脾肾阳虚组T3、FT3降低及rT3升高,与肝肾阴虚组、肝气郁结组、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3、FT3、T44水平在Child-pugh A、B、C 3级中呈逐渐下降趋势,rT3水平呈逐级上升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肝炎肝硬化患者舌象表现与MELD评分及其相关指标水平间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赵丽红;王天芳;薛晓琳;吴秀艳;李永纲;陈盛铎;孙凤霞;李秀惠;张厂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舌象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血清肌酐、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相关性,为临床通过观察舌象以了解疾病的轻重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舌象信息及实验室检查信息等,按照统一的标准公式计算MELD分值.分别按照是否出现某种舌象将773例患者分成两组,比较MELD评分在两组间的差异;选出MEL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舌象,再分别比较该舌象分组下的肌酐、胆红素及INR水平各自的差异.运用SPSS 13.0进行频次、频率分析及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除瘦舌和舌下细小络脉之外,出现其他舌象表现者的MELD评分的秩均值高于未出现者,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是舌下络脉紫黑、舌下络脉迂曲、厚苔(P<0.05,P<0.01);胆红素水平的秩均值在出现上述3种舌象的组分别为417.60、430.89及432.42,与未出现组的369.62、379.56及362.06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INR水平的秩均值在出现上述3种舌象的组分别为421.15、451.91及422.01,与不出现组的367.61、376.00及367.77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舌象表现与MELD评分间存在着一定关联,其中舌下络脉迂曲、舌下络脉紫黑及厚苔的出现与胆红素水平及INR水平间有一定关联,初步提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舌象表现可以反映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中医药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用药规律

    作者:李昕;王天芳;薛晓琳;吴秀艳;张琳;李宁;王思颖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肝炎肝硬化的配伍组合及其核心药物.方法:以“肝硬化”、“中医”、“证”等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选取其中具有肝炎肝硬化典型病例有效治疗的文献,使用SPSS建立典型病例治疗中所用中医复方的药物数据库,运用SAS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用复杂网络挖掘中医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两两配伍组合关系及其核心药物.结果:符合纳入分析标准的文献有326篇,涉及病例数共计407例,属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者分别为80和327例,其中失代偿期的病例均伴有并发症腹水;407例的治疗共涉及药物299味,其巾代偿期涉及195味,失代偿期涉及275味;治疗代偿期的常用配伍组合的药物(关联频度≥10%)为白术、茯苓、当归、白芍、鳖甲、丹参等32种药物,核心药物(关联频度≥20%)为白术、丹参、白芍、当归、柴胡、郁金、鳖甲、党参、茯苓、桃仁,治疗失代偿期的常用配伍组合的药物(关联频度≥10%)为茯苓、白术、大腹皮、丹参、泽泻等27种药物,核心药物(关联频度≥20%)为白术、茯苓、大腹皮、丹参、泽泻、黄芪、猪苓、鳖甲、当归、党参.结论: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所获得的临床报道所用中医药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用药规律,体现了代偿期的治法以健脾益气、养血疏肝、化瘀软坚为主,失代偿期的治法以健脾益气、行气利水、化瘀软坚为主,可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关系

    作者:崔玮玮;薛晓琳;王天芳;周子严;李鑫;李永纲;陈盛铎;孙凤霞;李秀惠;毛德文;刘燕玲;张厂;刘汶

    目的:研究不同血脂水平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性辨证结果的分布情况,探讨血脂水平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血脂水平病性辨证结果的构成比有无差异.结果:不同TC水平,是否判定为气滞、气虚、水停证型,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G水平,是否判定为血瘀、阴虚、水停证型,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HDL水平,是否判定为血瘀、阳虚、水停证型,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LDL水平,是否判定为阴虚、气滞、阳虚、水停证型,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血脂水平,患者病性辨证结果的构成比有差异,说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可能与肝藏血主疏泄生理功能失调有关.

699 条记录 2/35 页 « 12345678...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