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tomatology 림상구강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1634
  • 国内刊号: 42-11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卫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38例颌面部火器伤临床分析

    作者:陈勇;杨保全

    目的:研究颌面部火器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置方法.方法:对38例颌面部火器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子弹取出方法除常规X线定位钳取法外,还应用电磁铁取出磁性弹丸,均获得较好效果.结果:38例伤员存留66粒子弹取出52粒,创口经清创缝合后均Ⅰ期愈合.结论:对于火器伤存留的磁性弹丸应用电磁铁吸取法简便,损伤小.对于手枪、步枪子弹伤应彻底清创,并尽量保留活体组织.

    关键词: 颌面部 创伤 火器伤
  • 综合疗法治疗巨大颌颈部静脉畸形16例临床报告

    作者:贺国权;唐祎;熊磊;周先略;戴德华

    目的:探讨巨大颌颈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总结2000年来收治的巨大颌颈部静脉畸形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14~60岁;位于颌面部5例,颈部7例,颌颈部4例;瘤体范围小8cm×5cm,大12cm×9cm.治疗方法:①手术切除瘤体主要部分,缝扎残留部,注射鱼肝油酸钠或平阳霉素.②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三药联合注射,5~7d注射1次,3~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可重复治疗.结果:经6~48个月随访,Ⅳ级13例(81.1%),Ⅲ级2例(12.5%),Ⅱ级1例(6.3%).有效率100%.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巨大颌颈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可靠、较为理想的方法.

  • 微波能固化对ZY系列硅橡胶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梦葩;赵铱民;吴国锋;康彪

    目的:研究微波能固化对ZY-1、ZY-2、ZY-3型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3种硅橡胶在微波炉全功率的20%、40%、600%下分别经20 min、15 min、12 min固化;在80℃恒温箱保持1h作为对照.测试各组硅橡胶固化后的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3 min)、撕裂强度及邵氏A硬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微波能固化的各组硅橡胶在机械性能上与恒温箱固化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波能固化对ZY系列硅橡胶的机械性能无显著影响.

  • 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牙冠宽度与Bolton指数的测量分析

    作者:詹志松;徐佳瑛

    目的:通过对安氏Ⅱ1类及安氏Ⅱ2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模型比较,分析上下颌牙冠宽度、Bolton指数差异,为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正常(牙合),安氏Ⅱ1及安氏Ⅱ2错(牙合)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计算Bolton指数.结果:①安氏Ⅱ1错(牙合)的上下颌侧切牙及第二前磨牙的牙冠宽度比正常(牙合)大,并有显著性差异.②Bolton指数前牙比及全牙比:正常(牙合)>安氏Ⅱ2错(牙合)>安氏Ⅱ1错(牙合).③正常(牙合)上下颌前牙牙量的直线回归方程:Y=X+10.45;全牙列的直线回归方程:Y=1.13X-2.57.结论:上下颌牙量不调是造成安氏Ⅱ类错(牙合)深覆盖、深覆(牙合)的因素之一;前牙量及全牙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上颌尖牙全瓷冠可靠性分析初探

    作者:张磊;张少锋;陈建军;张清;朱宇

    目的:通过对上颌尖牙全瓷冠在极限强度下的可靠度计算,探索出适用于口腔修复体可靠性分析方法.方法:将全瓷冠材料的物理参数及其受到的极限荷载作为随机变量,通过有限元分析及应力-强度干涉理论,计算上颌尖牙全瓷冠极限强度的可靠度.结果:上颌尖牙全瓷冠在正常大咬合力(200.2 N+109.7 N)荷载下,其可靠度为99.83%.结论:从导致修复体损坏的两个主要因素对上颌尖牙全瓷冠的可靠性进行探索研究,为今后开展各类口腔修复体的可靠性研究探索道路.

  • 改良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85例报道

    作者:曹放云;唐西清;范晓升;伍协阶;唐荣林;唐云环

    目的:对985例采用改良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方法:用穿刺针经前路法穿刺,到达卵圆孔内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连接射频温控热凝仪及相配套电极,先进行方波定位刺激确认无误后,一次性快速加热至88℃左右,在感觉根的2~3个断面上热凝.结果:术后即刻疗效:优良率97.56%,无效0.41%;主要并发症:1例麻痹性角膜溃疡性失明;1例眶尖综合征合并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经5年随访227例,38例复发,复发率16.74%.结论:改良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传统射频治疗的优点,由于快速加热,可缩短患者在治疗过程的疼痛时间,减轻痛苦;多点热凝可提高即刻疗效;提高热凝温度至88℃可更彻底灼损神经纤维,对减少复发有一定作用.改良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而且安全可行.

  • 舌侧矫治上颌第一磨牙垂直向移动的有限元研究

    作者:王晓玲;徐宝华;梁伟;王淑玉;刘崇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舌侧矫治过程中上颁第一磨牙垂直向移动的规律,并与颊侧矫治器对比.方法:用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建立上颌第一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加载和位移计算.结果:在垂直力作用下,舌侧加载时牙齿的颊舌向倾斜度小于颊侧加载时牙齿的颊舌向倾斜度,倾斜方向相反.在牙齿趋向于整体移动时,舌侧加载的位移稍大于颊侧加载时位移,其中舌侧Mt/F=3.6:1,颊侧Mt/F=4.95:1.结论:舌侧矫治过程中上颌第一磨牙更易于升高或压低.

  • 二氧化氯冲洗根管清洁效果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张泳;方厂云;吴冲;刘建东;洪桂榕

    目的:评价二氧化氯(ClO2)用于根管冲洗的清洁效果.方法:选择30个离体单根管前磨牙,截去牙冠后随机平分成6组(SA、SB、SC、UA、UB、UC),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前3组用注射器冲洗根管,冲洗剂分别为3%H2O2+0.9%NaCl、1%次氯酸钠(NaClO)和0.1%ClO2;后3组用超声波冲洗,冲洗剂分别用蒸馏水、1%NaClO和0.1%ClO2.完成根管预备后纵行劈开牙根,扫描电镜观察,记录电镜照片上根管颈1/3、中1/3、尖1/3各部位的碎屑和玷污层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注射器冲洗者,碎屑和玷污层记分SC组均明显低于SA组(P<0.05),与S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超声波冲洗者,碎屑记分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玷污层记分UC组显著低于UA组(p<0.05),与U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ClO2可用于根管冲洗,对碎屑和玷污层的清除效果优于3%H2O2+0.9%NaCl,与1%NaClO无明显不同,联合超声波冲洗效果更好.

  • 螺旋扩弓器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刘奕;张文君;毕玮玮

    目的:探讨螺旋扩弓矫治器在上颌骨矢状骨折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上颌螺旋扩弓矫治器开大后埋入自凝塑料中,逐渐关闭螺旋扩弓器,缩小裂隙,终关闭骨折间隙,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结果:正畸矫治14~21d,上颌中切牙间隙关闭,后牙关系恢复至外伤前状态,保持3个月骨折复位效果好、愈合稳定.结论:上颌螺旋扩弓矫治器应用于上颌骨矢状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创伤小,效果好.

  •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晓蓉;曾祥龙;徐芸

    目的:探讨运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及应用要点.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5~30岁,平均18.7岁.轻中度拥挤,拥挤度平均在4~5mm,或伴上中线偏移,侧貌面下1/3无明显前突者.采用单侧颊侧植入微钛钉种植体,推磨牙向后,推力250g.疗程3~5个月,平均4个月.通过临床评价和矫治前后的照片、模型和头颅侧位片分析其治疗的有效性.结果:7例患者有效地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非拔牙矫治纠正了单侧磨牙Ⅱ类远中关系、轻中度拥挤或中线偏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远移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平均移动4.2mm,平均移动速度(1.25±0.25)mm/月,有一定程度的颊向移动,水平旋转和垂直压低.上中切牙长轴倾斜度、下颌平面及面下1/3高度不变.结论: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发挥了绝对强支抗作用,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矫治过程中,需注意诊断、设计、生物力学的考虑以及临床应用要点.

  • 颊脂垫瓣在腭裂术后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志刚;郑苍尚;杨继英

    目的:探讨带蒂颊脂垫瓣在腭裂术后穿孔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4例6~16岁腭裂术后穿孔病例,修补术中游离单侧或双侧颊脂垫瓣,潜行分离后充填覆盖于穿孔的口腔侧创面和鼻腔侧创面,完全封闭穿孔.结果:24例转移之颊脂垫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腭部外形良好,无一例复裂出现.病理切片见移植的颊脂垫组织1周内开始有上皮化生,6周后完全上皮化生.结论:带蒂颊脂垫瓣充填覆盖于腭裂术后穿孔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带蒂颊脂垫瓣血供丰富,降低了感染的机率,可操作性强,可减轻术后的痛疼、出血,为腭裂术后穿孔修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穿孔 腭裂 颊脂垫 手术
  • 四种颜面赝复体粘接剂的剥离强度研究

    作者:康彪;赵铱民;赵信义;杨青芳;谢超

    目的:利用硅橡胶试件和皮肤的粘接评价4种赝复体粘接剂的剥离强度.方法:4种赝复体粘接剂为有机硅类粘接剂Secure2 Adhesive (SA)、聚丙烯酸酯类粘接剂Daro B-200 Regular(RE)和Non-modified Adhesive(NMA)、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类粘接剂Facial Prosthesis-skin Adhesive-1(FPSA-1).按照各粘接剂说明,将硅橡胶试件粘接到受试者前臂内侧,再将试件连接到台式材料试验机上行剥离试验,测试速率为10 cm/min.计算剥离强度,并对破坏界面进行观察分类.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种赝复体粘接剂的剥离强度分别为64.3 N/m(SA)、16.4 N/m(RE)、14.7 N/m(NMA)和21.9 N/m(FPSA-1).SA和FPSA-1的粘接破坏主要出现在粘接剂和皮肤之间,而RE和NMA的粘接破坏则主要出现在粘接剂层或粘接剂与硅橡胶之间.结论:4种赝复体粘接剂中,SA的剥离强度大,其次是FPSA-1剥离强度居中,RE和NMA的剥离强度小.

  • PD-L1、PD-L2 mRNA在OLP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秦孝鹏;唐国瑶

    目的:研究PD-L1和PD-L2 mRNA在OLP损害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D-L1和PD-L2 mRNA在20例OLP不伴异常增生、10例OLP伴轻度异常增生损害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以10例健康人正常黏膜为对照.结果:PD-L1 mRNA在不伴异常增生组、伴轻度异常增生组的表达水平分别较正常对照组上调1.3倍、1.7倍,但3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D-L2 mRNA在不伴异常增生组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上调3.0倍,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OLP伴轻度异常增生组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上调3.2倍,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OLP不伴异常增生组与伴轻度异常增生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L2可能在OL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PD-L1可能并未参与OLP的发病.

  • 单侧眶部缺损患者面部三维数字化重建及眼部测量

    作者:毕云鹏;赵铱民;吴国锋;周冰

    目的:建立单侧眶部缺损患者睁眼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对健侧眼眶部主要标志点、线进行三维测量,为眶部赝复体的制作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方法:采用3DSS结构光三维扫描仪,结合geomagic软件对一单侧眶部缺损患者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健侧眼部进行三维测量.结果:建立了患者睁眼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获得了眼眶部各个标志点、线的测量数据.结论:睁眼三维面部数字化模型及其测量数据能够为单侧眶缺损修复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 RNA干扰Survivin对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军;汪欣;许波;熊宇;史文进;杨彦春

    目的:探讨RNA干扰Survivin基因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设计、合成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shRNA-Survivin,将重组质粒导入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测序证实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pGenesil-shRNA-Survivin的ACCM细胞株中,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CC-M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结论:pGenesil-shRNA-Survivin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

  • 阳极氧化处理后的新型钛合金表面成骨细胞OPG、RANKL基因表达研究

    作者:韩雪;宋九余;张力;艾红军;陶晓杰;李述军

    目的:新型钛合金Ti-24Nb-4Zr-7.9Sn(TNZS)经过阳极氧化(anodic oxidation,AD)技术处理后,分析其表面的人成骨样MG63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将人成骨样MG63细胞接种于Ti-6Al-4V、TNZS、AD-TNZS表面,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OPG、RANKL mRNA的表达量.结果:人成骨样MG63细胞在AD-TNZS表面的OPGm RNA表达量有所提高,而RANKL mRNA的表达量3组材料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阳极氧化处理的TNZS钛合金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从而促进种植体植入后的骨重建.

  • 上颌快速扩弓时骨缝标识性颅面骨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付雅丽;王春玲;寇波;张倩倩;李红;郑效忠

    目的:了解颅面骨在上颌快速扩弓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各标志点三维方向的位置改变,明确这些改变对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主建立的颅面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模拟上颌快速扩弓,分析颅面骨各硬组织部分及相关骨缝结构的受力情况.结果:模拟加力时上颌骨复合体各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较明显的三维方向位置改变,额骨及枕骨部分几乎无改变.颅面骨各相关骨缝均有应力集中现象,其中鼻颌缝等处力值较大.结论:上颌快速扩弓有助于改善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不协调,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骨缝钙化融合情况.

  • VEGFsiRNA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敬;郝洁;于大海;陈海波;曹(王莹)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对裸鼠皮下人舌癌Tca8113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人舌癌Tca8113细胞20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将两对针对VEGF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u-VEGF-siRNA1,Pu-VEGF-siRNA2)脂质体法作瘤体内及瘤周注射;以注射空质粒组作实验对照组;未注射组作空白对照组.注射1次/3 d×10次,末次注射3d后,剥离瘤体,RT-PCR检测瘤组织VEGF-mRNA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VEGF阳性染色及微血管参数.结果:Pu-VEGF-siRNA2组移植瘤VEGF-mRNA表达及VEGF蛋白表达、总体微血管密度、有腔微血管密度、有腔血管平均血管周长及管腔面积均较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低(p<0.05).而Pu-VEGF-siRNA1组未观察到上述差别(P>0.05).结论:siRNA能在体内抑制舌癌VEGF表达,有效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不同的干扰片段体内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 舍格伦综合征发病机理和病因研究进展

    作者:满一;钟良军

    舍格伦综合症是一种自身系统性免疫性疾病,累及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导致患者口干、眼干等症状.本文就近年来舍格伦综合症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地图舌的研究现况

    作者:施琳俊;周曾同

    地图舌是一种常见的浅表性非感染性舌部炎症.确切病因尚不明了,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感,但是其病损特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恐癌心理.本文对地图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牙周炎-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因素

    作者:姜涵;钟良军

    近年来研究表明牙周炎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对妊娠妇女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的相关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为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婴儿生存质量提出新的思路.

  • 左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多生牙1例

    作者:刘英;唐婉容;葛林华

    患者,男,42岁.1年前出现左上后牙松动,刷牙出血,咬合无力,未予治疗.2月前牙齿松动加重,并有冷热刺激痛,偶尔出现夜间痛.到当地牙科诊所治疗,诊断为牙髓炎进行开髓治疗,反复封药,症状未缓解,牙龈长期肿胀疼痛,来我院口腔科就诊.

  •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九)——拔除第一磨牙的矫治设计

    作者:梁海;刘进;郭鑫

    目的:总结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病例的设计特点.方法:46例拔除第一磨牙病例,男12例,女34例,年龄11~40岁,平均25.5岁.全部病例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矫治周期10~28个月,平均17个月.矫治结束时磨牙间隙完全关闭,牙根平行,上下牙列获得良好的牙尖交错关系,中线对齐,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面型恢复理想;齿槽及牙根未见吸收现象.结论:对被动拔除的第一磨牙,目前矫治技术已经较成熟,但对于主动拔除第一磨牙矫治设计应主要针对严重的骨性畸形病例,周全考虑.

    关键词: 正畸 拔牙 第一磨牙
  • 复方芪蓝合剂对平阳霉素治疗实验性癌的增效作用研究

    作者:陈作良;詹俊彦;陈宏柏;黄文霞

    目的:寻找一种与抗癌药物合并使用的增效药物.方法:用5%DMBA涂擦金黄地鼠颊囊诱发颊癌后,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肌注治疗实验性癌的同时,用复方芪蓝合剂灌胃,观察其减轻抗癌药物毒副作用以及抗癌的增效作用.结果:实验组动物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芪蓝中药制剂与抗癌药物合用对抗癌药物有增效作用,而且可以减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

  • 绞股蓝总甙对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化学预防作用研究

    作者:娄佳宁;周曾同

    目的:探讨中药绞股蓝(Gynostema Pentaphyllum Mak,GP)对实验性口腔白斑癌变过程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端粒酶活性影响,探索GP防癌的可能药理机制.方法:以Salley法建立金地鼠颊囊癌变模型,GP进行体内干预,160只实验动物分4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先、后服用GP组(C组、D组).双盲判别病理分级;TRAP-ELISA法检测标本端粒酶活性.结果:各组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A组0%、B组52.27%,C组15.38%,D组18.18%.C组、D组与B组相同时段病理分级、端粒酶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或p<0.05);各处理组之间端粒酶活性在中度异常增生阶段差异明显.结论:GP有确切的抑制OLK癌变的功效.端粒酶可能是GP发挥抗癌作用的众多靶点之一,GP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佳时相是在中度异常增生阶段.

临床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