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tomatology 림상구강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1634
  • 国内刊号: 42-11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卫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

    作者:余红兵;潘玉霞;陈思韩;张婷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影响. 方法:OLP 31例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34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明尼苏达人格调查表(MMP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OLP患者有一定的人格偏倚,其中Hs(疑病)、D(抑郁)、Hy(瘾症)3个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②.OLP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正常组,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总分、总均分、附加因子、阴、阳性项目数分高于正常组.③.OLP患者有较低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分.结论: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水平均对OLP有一定影响.

  • 计算机导航在口腔种植牙领域的应用

    作者:张悦;徐连来

    目的:将计算机导航设计制作的手术导板应用于牙种植手术,并评估导板的精度. 方法:采用CT双重扫描法对患者颌骨及放射导板进行扫描,将DICOM数据输入Procera软件进行颌骨重建及虚拟种植体的植入,后设计并制作手术导板,将其应用于牙种植手术,利用手术导板翻制模型,制作临时修复体,术后通过临时修复体的就位情况评估手术导板的精度.结果:手术导板指导下的手术均顺利完成,临时修复体均完全就位.结论:将计算机导航设计和制作的手术导板应用于牙种植手术具有较高的精度,极大地提高了种植体植入的准确性.

  • 树脂咬合升高与固定义齿联合修复重度牙列磨耗——附病例报告

    作者:俞丹丹;闵婕;张晶晶;高姗姗

    重度牙列磨耗会影响口腔内软硬组织的健康,还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等.本文报道重度牙列磨耗病例1例,通过全冠修复前牙,树脂升高咬合面的方法修复后牙,进行咬合重建,恢复口颌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因垂直距离降低引起的面部苍老和咀嚼不适. 修复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垂直距离升高,咀嚼效率提高,颞肌疲劳不适得到缓解.

  • 左上颌第一前磨牙双生牙1例

    作者:王胜莉;梁桂香;刘元元;刘生波

    双生牙是牙齿形态发育异常中的一种,它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一个牙胚试图分开而形成,主要发生于前牙区,常见于乳牙列,恒牙列少见,本文报道1例左上颌第一前磨牙双生牙根管治疗病例.

    关键词: 双生牙 诊断 融合牙
  • 腭侧微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

    作者:许颖华;江业强

    目的:观察腭侧微种植体支抗在推磨牙远中移动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20例,在腭部共植入微种植体25颗,利用微种植体与双侧第一前磨牙形成三角形整体做为支抗单位推磨牙向远中. 拍摄磨牙移动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记录上颌磨牙及切牙移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都达到了预期的矫治效果,磨牙达到中性关系、面型得到较好的改善. 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4.69±1.88)mm;上颌磨牙的压低、颊倾、远中倾斜,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腭侧微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能成功远移上颌磨牙,没有出现支抗丧失,是非常有效的非依从性远移磨牙的方法.

  • 前牙区牙龈组织的自我修复效果研究

    作者:程旭;黄伟;张志宏;刘红红;倪婧;查大慧;龚乃胜;张燕

    目的:观察前牙区残根保留情况下牙龈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 方法:上颌前牙区残根或残冠患者16例,将残根或残冠磨至龈缘下平齐牙槽嵴顶水平,避免磨损牙龈组织,术后第10、20、30 d观察牙龈生长情况,测量龈乳头至邻牙牙尖水平面的垂直距离、龈缘中点至邻牙牙尖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利用SPSS 13.0软件对测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后第30 d增生的软组织基本覆盖残根断面,且新生的软组织与正常牙龈在颜色、质地上基本一致.观察周期内,龈乳头至邻牙牙尖水平面的垂直距离、龈缘中点至邻牙牙尖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均越来越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该方法可以使牙龈在无损伤的情况下自我修复,达到增加软组织面积及量的效果.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玉峰;罗三莲;郑纪伟;韩建国;赵俊杰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对成人牙周炎伴有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60名牙周炎伴有错牙合畸形患者(ICON<50分),按治疗方法随机分成实验组29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对照组31例(直丝弓矫治器). 所有患者均在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后开始矫正治疗. 治疗结束后使用American Board of Orthodontics(ABO)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于矫正前后分别测量每例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以此比较两种矫正方法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ABO得分分别是28.42±3.42和27.79±3.15(P>0.05).两组患者矫治开始前,各项牙周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矫治结束后,对照组各项牙周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而实验组仅有菌斑指数升高.结论:对轻度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都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前者对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影响更小.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裴延平;林松杉;章禾

    目的:采用Choukroun'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膜)手术治疗牙龈退缩,对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选取有牙龈退缩且有意愿进行PRF手术治疗的MillerⅠ~Ⅱ度患者10例,采用PRF手术,在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3、6、12个月)分别测量牙周袋深度、附着龈宽度、附着丧失,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牙周袋深度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角化龈宽度增加,术前与术后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面达到部分或全部覆盖,术前与术后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PRF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牙龈退缩MillerⅠ、Ⅱ度病例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应用Crystaleye比色仪评价复合树脂厚度对颜色的影响

    作者:刘敬东;张英

    目的:应用Crystaleye比色仪评价厚度对复合树脂表面颜色的影响.方法:根据Vita比色板A3色调选取新鲜人离体上颌中切牙56颗,随机分为8组,每组7颗牙.实验组7组,将不同厚度(0.8 mm,1.0 mm,1.2 mm,1.4 mm, 1.6 mm,1.8 mm,2.0 mm) 的FiltekTM Z350复合树脂光固化于每组牙齿的唇面, 对照组牙齿表面不作任何处理, 使用Crystaleye比色仪测定每组牙齿表面的颜色,计算在相同底色材料下,不同厚度复合树脂牙齿表面的色差△E*. 采用SPSS14.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随着FiltekTM Z350复合树脂厚度的增加,牙齿表面的L*值、a*值与b*值均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与对照组之间的色差值比较中,1.2 mm和1.4 mm厚度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色差值均小于1.5 NBS. 在厚度组两两之间的比较中,相邻厚度组之间的色差均小于1.5 NBS,其他任意不相邻厚度组之间的色差比较均大于1.5 NBS. 结论:复合树脂的厚度变化可明显改变牙齿表面的颜色.

  • 自锁托槽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1s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李立国;刘琪;袁东辉;吴彦伟

    目的:观察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与微种植体支抗联合应用于安氏Ⅱ1s类错牙合矫治的临床效果. 方法:18例安氏Ⅱ1s错牙合患者,男性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5.6岁,均采用上颌拔除两个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一个第一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矫治结束后,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能够明显改善上前牙唇倾度,改善Ⅱ类面型,使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

    作者:鞠华龙;蔡岫颖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40只7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每只大鼠每天接受腹部皮下注射rh-GH 0.15 IU/kg/d;对照组每天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 所有大鼠的上切牙和左侧上颌第一磨牙间放置一力值50 g NiTi拉簧,以使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加力后3、7、10、14 d处死所有大鼠.游标卡尺测量第一磨牙移动的距离.结果:3 d和7 d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牙齿移动距离没有显著差异(P>0.05);10 d和14 d时,两组牙齿移动的距离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短期的rh-GH注射会加快正畸牙齿移动,缩短正畸治疗时间.

  • 大体积光固化复合树脂固化深度和显微硬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献刚;袁清敏;郝志红;冯保静

    目的:比较Tetric EvoCeram、Venus和Filtek3种光固化复合树脂大体积充填的固化深度和显微硬度. 方法:根据ISO4049-2000标准测量3种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并使用维氏显微硬度仪测量其显微硬度.测试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 post hoc HSD进行分析.结果:3种复合树脂大体积充填的固化深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均大于4 mm.但表面维氏硬度之间三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从大到小依次为:Tetric EvoCeram组>Filtek组>Venus组.结论:综合两方面指标,Tetric EvoCeram树脂机械性能较高.

  • 乌鲁木齐市汉族青少年年龄、颈椎骨龄与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浩然;刘海霞;范雅儒;李向宇;骆慧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汉族青少年年龄、颈椎骨龄与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这三项指标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乌鲁木齐市300例9~15岁青少年(男128名,女172名)进行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的观察测量, 应用Hassel和Farman的改良颈椎分析法评估患者颈椎骨龄和Demirjian法对左下第二磨牙进行发育、钙化阶段评估,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年龄与颈椎骨龄在男性组呈高度相关性(r=0.795,P<0.01),在女性组呈中度相关性(r=0.654,P<0.01),年龄与第二磨牙钙化程度呈中度相关性(男:r=0.680,P<0.01;女:r=0.650,P<0.01),骨龄与第二磨牙钙化程度呈高度相关性(男:r=0.782,P<0.01;女:r=0.729,P<0.01);在合计组中颈椎骨龄与第二磨牙钙化程度呈高度相关性(r=0.752,P<0.01),年龄与颈椎骨龄呈高度相关性(r=0.700,P<0.01),年龄与第二磨牙钙化程度呈中度相关性(r=0.684,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汉族青少年年龄、颈椎骨龄与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均有相关性,其中在合计组中颈椎骨龄与下颌第二磨牙钙化程度呈高度相关性,正畸临床判断并预测患儿生长发育阶段时,采用牙龄进行评价优于以年龄进行评价.

  • 钾离子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对人舌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周俊蛟;聂敏海;雷波;伍宝琴

    目的:研究4-氨基吡啶(4-AP)对人舌鳞状细胞癌(OTSCC)Tca8113细胞体外迁徙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划痕愈合方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10、20、30 mmol/L 4-AP干预Tca8113细胞后对Tca8113细胞迁徙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浓度分别为10 mmol/L、20 mmol/L、30 mmol/L 4-AP干预Tca8113细胞后,Tca8113细胞12 h迁徙率分别为(14.07±5.59)%、(11.34±1.79)%及(8.71±3.26)%;24 h的迁徙率分别为(22.20±5.30)%、(14.24± 2.52)%及(11.65±2.97)%,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9.25±4.50)%和(33.16±6.4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10 mmol/L、20 mmol/L、30 mmol/L的4-AP作用于Tca8113细胞24 h后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12.20± 24.36)、(28.87±6.47)、(11.80±5.77)个,随着4-AP浓度的升高,Tca8113穿膜细胞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179.73±16.14)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结论:4-AP具有抑制Tca8113舌鳞癌细胞株体外迁徙侵袭的能力.

  • 生长激素对实验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RANKL、BMPs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莉苹;鞠华龙;赵红艳;孙婷婷;唐林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对实验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RANKL和BMPs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40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实验组(E).50 g力值用于近中移动左侧上颌第一磨牙.E组和C组分别腹部皮下注射GH(0.15 IU/kg/d)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大鼠分别在第3、7、10、14 d处死.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切片行RANKL、BMP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 结果:实验组在第3 d和第7 d RANKL表达明显增强(P<0.05),在第10 d和第14 d BMPs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期注射生长激素可改变牙周组织内RANKL和BMPs的表达,表明GH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的骨改建.

  • Vitallium合金的腐蚀性研究

    作者:王冰;李天侠;陈梦楠;张丽芳;密东祥

    目的:探讨人工唾液,可乐,弱碱水和漱口水对Vitallium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方法:将Vitallium试件室温下浸泡在人工唾液、可乐、弱碱水和漱口水中,用电化学腐蚀测量方法,测试试件的自腐蚀电位(Ecorr)、腐蚀电流密度(Icorr)、极化电阻(Rp),以人工唾液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样腐蚀前后形貌变化. 结果:Vitallium合金在弱碱水中腐蚀电流密度(Icorr)增大,极化电阻(Rp)降低,与对照组人工唾液有明显差异(P<0.05),在漱口水中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降低,极化电阻(Rp)增大,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在可乐中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和极化电阻(R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Vitallium合金在在弱碱水中耐腐蚀性差,在漱口水中耐腐蚀性好.

  • 雷奈酸锶对糖尿病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

    作者:石勇;宋玮

    目的:评价口服雷奈酸锶对糖尿病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 方法:20只成年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在大鼠股骨远端植入40枚钛种植体,每鼠2枚,术后实验组大鼠给予雷奈酸锶口服处理,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安慰剂,12周处死大鼠取材行显微CT扫描、组织学染色分析、大拔出力检测,评价种植体骨结合效果.结果:通过高脂高糖特制饲料喂养8周后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大鼠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显著升高.术后12周取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给予雷奈酸锶口服的大鼠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结合率分别为(42.61±14.38)%,(35.57±9.74)%,大拔出力分别为实验组(71.07±13.20)N,对照组为(55.36±19.68) N. 结论:雷奈酸锶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种植体骨结合.

  • Vita Easyshade电脑比色仪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邢亚菲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比色方法是视觉比色,视觉比色依靠比色板,对光线及比色者的要求均较高. 为提高比色准确性,各种电脑比色仪应运而生,其特点是客观、准确、快速、量化、可重复.其中Vita Easyshade电脑比色仪临床使用较多、综合性能较优.本文对Vita Easyshade电脑比色仪的原理、表色系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 CXCL12/CXCR7/CXCR4生物轴在口腔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玉梅;袁宏伟

    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通过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 其中转移过程包括细胞因子诱导的癌细胞特异性定向归巢,增强癌细胞粘附到器官微血管内皮的能力以及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等诸多因素,并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和器官靶向性, 而靶器官必须拥有适当的趋化因子才能使受体阳性的肿瘤细胞更容易发生迁移并进行生长繁殖. 重要的趋化因子是CXCL12,它与其受体CXCR7或CXCR4组成的生物轴在恶性肿瘤播散和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就近几年CXCL12/CXCR7/CXCR4生物轴及其与口腔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牙龈乳头手术重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健;段晋瑜

    牙龈乳头缺失产生的黑三角问题是临床治疗上棘手的问题之一. 龈乳头的缺失与邻接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密切相关. 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正畸、修复的技术改变邻接点位置缩小黑三角,手术方法则通过结缔组织移植、骨移植、或生物活性材料应用,结合冠向复位瓣等手术技术实现软硬组织增量,增加龈乳头高度. 本文就龈乳头重建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连续旋转单根锉预备系统OneShape与F360的特点

    作者:王祝愉;张文;张晓磊

    镍钛预备系统已逐渐成为根管预备的主要器械. 然而,常用镍钛器械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操作相对繁琐,存在一定概率的器械分离等. 近些年提出的"镍钛单根锉预备系统"理念,在保证根管预备质量的同时,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器械分离风险,也杜绝了患者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本文以OneShape和F360为代表,就连续旋转镍钛单根锉预备系统的结构及应用特点做一综述.

  • 龈沟液中酶类与牙周健康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梅冰馨

    在临床上,全冠修复、种植、正畸等均会对牙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龈沟液成分中某些酶类与牙周组织健康密切相关, 这些酶类的量和性质的变化可以作为监测牙周疾病发展及治疗进程的指标. 而且这些酶类可以定量、重复取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受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是目前有前景的诊断信息来源. 本文对龈沟液中的酶类与牙周健康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龈沟液 牙周疾病
  • 复合树脂单体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及评价方法

    作者:杨静

    复合树脂因操作简便,色泽自然逼真和理化性能优越等特点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生物相容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复合树脂单体的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壁牙本质粘结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玉娥;孙燕

    随着牙科粘结修复技术的发展,具有粘结性的树脂类根管封闭剂、粘结纤维桩等预成桩的树脂粘固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在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一些根管冲洗液可能通过改变牙本质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而影响粘结性材料与根管壁牙本质之间的粘结强度,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案研究进展

    作者:李旭东

    随着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的进步,商业化种植体的骨整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保证了种植修复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在个体条件不甚理想的患者体内实现理想的骨整合仍然是一个挑战.为此,关于促进种植体骨整合的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在不断深入. 本文就目前种植体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临床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