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Stomatology 림상구강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 影响因子: 0.7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1634
  • 国内刊号: 42-118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陈卫民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湿性医疗技术治疗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俊;郝兰清;王高丽;吕飞飞;夏欣;王金雨;邹晶;和王刚;周小龙;李巧梅

    目的:通过湿性医疗技术治疗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介绍一种治疗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对85例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湿性医疗技术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愈后疤痕及面形、功能变化,分析其疗效。结果:85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12 d,长72 d,74例患者面形及功能恢复正常,伤区皮肤弹性好,瘢痕较轻;11例失访,2例鼻尖、鼻小柱皮肤及鼻翼软骨缺损愈合时间长,愈后左侧鼻孔边缘遗留V形缺损,湿性医疗技术可能对软骨无作用。结论:湿性医疗技术可以使面部软组织缺损达到较为理想的愈合,操作方法简单,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治疗的患者。

  • 米诺环素软膏联合Vitapex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胡孝丽;张丽;许明莲;夏凌云;陈士龙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Vitapex在窦道型根尖周炎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30例窦道型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内置氢氧化钙;治疗组65例根管预备后采用Vi-tapex根管内置药及米诺环素窦道联合上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慢性难治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窦道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米诺环素软膏联合Vitapex应用于窦道型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简便,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 片段弓矫治近中阻生第二磨牙的临床观察

    作者:贾芳芳;徐娟;董玉婉;刘志峰;侯玉青

    目的:评价片段弓技术远中直立严重近中倾斜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择7例,共12颗下颌第二磨牙严重近中倾斜阻生病例,采用片段弓技术远中直立近中倾斜阻生的第二磨牙,观察倾斜牙直立的临床效果和所需时间,通过头影测量和曲面断层片评价其疗效。结果:采用片段弓技术远中直立严重近中倾斜阻生的第二磨牙,平均疗程3个月,12颗第二磨牙近中倾斜角从68.42°±5.99°增加为102.85°±4.84°,平均增加34.42°±9.3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片段弓远中扶正近中倾斜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 牵张成骨联合正颌正畸治疗成人严重小下颌畸形

    作者:陈宇轩;韩小宪;赵林炜;陈书军;林雪梅;魏晓总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联合正颌正畸治疗重度小下颌伴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足及咬合关系紊乱的疗效。方法:对2例继发于儿童时期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小下颌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牵张成骨技术进行治疗。手术行双侧下颌角处截骨,安置牵引器,延长下颌升支及下颌体。第二期在拆除牵引器后进行正畸治疗,继而采用正颌外科方法进一步矫正颌面畸形及咬合关系,术后正畸治疗矫正咬合关系,排齐牙列。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下颌骨小牵引距离25 mm,大牵引距离30 mm,牵引区成骨良好,SNB角由术前平均67°增加到术后80°,小下颌及偏颌畸形得以矫治。联合正颌外科及正畸治疗后,面形及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经过2年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联合应用牵张成骨和正颌外科技术并配合正畸治疗是矫治成人重度小下颌不对称性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案。

  • 桩道酸蚀处理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粘接性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萌;李晓静;周唯;李玲;高婧;沈丽娟;赵桂文;方明;陈吉华

    目的:比较桩道表面酸蚀处理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X Unicem与纤维桩之间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6颗新鲜拔除的无龋坏单根管人前磨牙,常规根管充填与桩道预备后,使用磷酸酸蚀桩道,根据酸蚀时间的不同将试件随机分为3组(n=12):不酸蚀组(对照组,Et0)、酸蚀5秒组(Et5)、酸蚀20秒组(Et20)。各组试件粘接纤维桩后进行微推出粘接强度测试,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粘接界面超微结构,X-射线能谱(EDX)分析粘接界面牙本质侧元素百分比含量。结果:Et0组微推出强度(8.27±1.88 MPa)显著高于Et5组(6.99±2.11 MPa)和Et20组(6.39±1.08 M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t5组微推出强度高于Et20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Et20组单位视野内树脂突数量多于Et0组、Et5组。Et5组和Et20组中可见树脂水门汀与根管牙本质间存在裂隙。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随着酸蚀时间的延长,粘接界面处牙本质中钙含量百分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桩道酸蚀处理不能促进自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X Unicem与纤维桩的粘接效果。

  • 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影响的调查分析

    作者:何浏;李松;尹康

    目的:调查心理干预前后正畸患者心理特征的变化,探讨心理干预在正畸临床工作中可行的方式和意义。方法:随机抽取30名临床心理状况与个别正常牙合组有明显差异的正畸治疗前患者,按照心理干预程序,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为主,结合认知疗法、渐进性神经肌肉松弛训练的理论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心理干预,自身对照研究得出心理干预对正畸患者心理特征是否有影响。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人格特征相对稳定,在临床心理状况方面,患者的自我外观评价变好,在医患沟通上有所改善,青少年患者的预估配合情况变好,成人患者对矫治结果的期望值相对下降。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心理状况,具体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对牙周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李心怡;孔卫东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对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WangFang Data等数据库,查找从建库至2013年1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固定正畸治疗中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对牙周状况影响的文献。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结果发现除探诊深度(PD)外,自锁托槽组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在观察时间为3个月和6个月的合并效应值均低于传统托槽组。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中,自锁托槽较传统托槽更有利于牙周健康。

  • CAD/CAM玻璃陶瓷全冠在后牙义齿修复中的运用

    作者:胡媛媛;许琼莉;周娟;冷卫东;陈永吉;牛玉明

    目的:研究CAD/CAM全瓷冠在后牙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方法:35例患者47个后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使用CAD/CAM氧化锆全冠修复。结果:随访3~18个月,45个牙冠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度、牙周状况均良好,1个冠咬合面出现隐裂,1个牙冠修复体出现松动。结论:CAD/CAM氧化锆全冠在后牙义齿修复中能够提供较好的固位及美学效果。

  • 老年住院患者萎缩性舌炎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有关

    作者:朱敬慈;王宇峰;盛净;陈福祥;唐国瑶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萎缩性舌炎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萎缩性舌炎的诊断标准调查87例老年住院患者及81例健康体检老年人萎缩性舌炎的发生率;应用微型营养评定(MNA)和简易微型营养评定(MNA-SF)分别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检测部分营养相关性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萎缩性舌炎的发生率(20.7%)高于健康体检老年人(4.9%);根据MNA-SF评估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42.4%)高于健康体检老年人(23.4%)。老年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者患萎缩性舌炎的相对危险度是营养良好者的10.95倍(95%CI:2.86~41.94);萎缩性舌炎组患者平均MNA得分、平均血清白蛋白、平均血清胆固醇水平低于非萎缩性舌炎组患者。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萎缩性舌炎及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萎缩性舌炎的发生与营养不良有关,是营养不良的重要表现。

  • 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小壮

    目的:总结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的100例颌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咬合关系、面部形态、功能恢复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坚强内固定治疗后,99%患者咬合关系、面部形态及功能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是实现颌面部骨折I期愈合直接的手段,允许病人早期进行功能活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牙周炎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曾剑友;马国华;何建军;吴燕;万志刚;熊伟

    目的:分析牙周炎与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7~2010年间216例TIA并发牙周炎的患者(病例组)和208例TIA未并发牙周炎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年龄,BMI,甘油三脂,高血压比例,收缩期血压值,糖尿病比例,吸烟人数均比对照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低。病例组患者中,以牙槽骨吸收率评分<0.5为参照,在患者的年龄,男性人数比例,BM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因素是脑血管疾病并发牙周炎的危险因素;而以探诊深度0-≤4 mm为参照,上述危险因素并未增加TIA并发牙周炎的发病率。结论:年龄,男性患者,BM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是脑血管疾病并发牙周炎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牙周炎 TIA 危险因素
  • 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周淳;徐珉华;周曾同;张珺晔

    目的:探讨鼠双微体基因2(MDM2)SNP309多态性与口腔癌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文献并按要求提取相关信息,纳入MDM2 SNP309与口腔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369例口腔癌患者和2167例对照。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纯合子基因型个体相比较,杂合子基因型个体与口腔癌风险的降低存在显著关联性(TG vs. TT:OR=0.81,95%CI,0.68~0.96,P=0.02),然而纯合子基因型个体与口腔癌风险无明显相关性。在显性遗传模式中(TG+GG vs. TT)口腔癌风险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OR=0.82,95%CI,0.69~0.97,P=0.02),而在隐性遗传模式中却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研究结果间不存在异质性,且未发现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相关,可能是口腔癌易感的保护性因素。

  • 不同细胞外基质对人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角化细胞的影响

    作者:赵厚明;李晗卿;周海文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外基质对胚胎干细胞源性角化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经RA、BMP4、AA诱导后,分别接种到以Matrigel(A组)、Ⅰ型胶原(B组)、Ⅳ型胶原(C组)、明胶(D组)包被的培养皿中培养,E组为无包被培养皿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K14表达量,测定各组灰度值。结果:A组生长的E-KCs细胞快到达生长对数期,增殖能力强,且细胞集落形成率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正常口腔黏膜组(阳性对照)CK14表达量条带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B、C、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trigel与其他3种细胞外基质相比能显著提高人类胚胎干细胞向角化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并能促进E-KCs生长和增殖。

  • 恒牙列初期不同垂直骨面型颞下颌关节窝形态特点的研究

    作者:赵蔚萍;赵海源

    目的:比较恒牙列初期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颞下颌关节窝的形态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恒牙列初期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牙尖交错位颞下颌关节侧位体层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各组间颞下颌关节窝的形态特点。结果:关节结节高度、关节窝高度、关节窝前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由大到小依次为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关节窝前后斜面切线的夹角由大到小依次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关节窝宽度高角组比低角组、均角组明显增大。结论:恒牙列初期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窝形态有显著差异,低角骨面型患者的关节窝深而陡,高角骨面型患者关节窝浅而平,均角骨面型患者介于两者之间。

  •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作者:蔺琳;凌天牖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CTGF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检测30例OSF患者及5例正常对照者口腔黏膜组织中CTGF蛋白的分布。结果:CTGF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为阴性表达,在早、中期OSF病变组织中呈阳性表达(P<0.05)。结论:OSF病变组织中CTGF蛋白表达增加,该蛋白可能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参与了OSF的发病。

  • BMSCs复合PRF修复牙槽骨缺损中OPG和RANKL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文丽;陈诚;李淑慧;李一鸣;周晶;吴佩玲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牙槽骨缺损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健康雄性2月龄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A、B、C、D 4组,均在全麻下微创拔除下颌左侧中切牙。 A组植入BMSCs与PRF复合物,B组植入PRF,C组植入BMSCs,D组为空白对照组。按术后4,8,12周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9只)处死动物并立即于骨缺损部位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和RANKL的表达。结果:4,8,12周时A组、B组、C组OPG的表达高于D组(P<0.05);4,8,12周时A组、B组、C组RANKL的表达高于D组(P<0.05);析因分析显示自体BMSCs复合PRF修复牙槽骨缺损中OPG,RANKL的表达高于单独使用BMSCs或PRF(P<0.05)。结论:自体BMSCs复合PRF修复牙槽骨缺损会增加OPG,RANKL的表达,有助于牙槽骨改建。

  • 正畸扭转力对成人牙髓中IL-8活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郭新星;陈静;张勇

    目的:了解IL-8的活性变化,评价正畸扭转力对成人牙髓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矫治设计为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成人正畸患者56例。根据上颌第一前磨牙采用交互牵引正畸扭转力值的不同分为4oz组、6oz组和8oz组,分别于加力1、2、3、4周后取出牙髓组织标本;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组相同时间段内拔牙后,取出牙髓组织标本,应用光度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牙髓中IL-8的含量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结果:4oz组、6oz组、8oz组不同时段IL-8活性的比较均有所不同;加力1、2、3、4周组IL-8活性的比较均有所不同。结论:成人扭转牙纠正时,持续扭转力的大小是否会对牙髓活性产生损害,关键依据牙齿受到持续扭转力1-2周时牙髓状态,扭转力的大小需要低于8oz。

  • 口腔扁平苔藓损害组织中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

    作者:王宇峰;齐渊元;聂红;周曾同;唐国瑶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w,OLP)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亚群数量和比例,探索其在OLP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对照(HC组),萎缩糜烂型OLP(E-OLP组),斑纹型OLP(R-OLP组)的颊黏膜,通过流式细胞术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朗格汉斯细胞(CD1a+CD11cint/lo CD207+MHC II+)、髓样DC (CD11c+MHC II+)、浆细胞样DC(CD11cint/lo CD123+MHC II+)和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在组织中的浸润情况。结果:收集样本23例(HC组5例,E-OLP组7例,R-OLP组11例),Bartlett检验各组数据方差不齐,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朗格汉斯细胞的中位数比例分别为0.092%(HC)、0.564%(E-OLP)和0.541%(R-OLP),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髓样DC的中位数比例分别为0.311%(HC)、0.996%(E-OLP)和0.448%(R-OLP),其中E-OLP组与HC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浆细胞样DC的中位数比例分别为0.090%(HC)、3.490%(E-OLP)和2.010%(R-OLP),2组OLP组与HC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8+T细胞的中位数比例分别为0.126%(HC)、4.210%(E-OLP)和1.850%(R-OLP),2组OLP组与HC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在OLP中数量和比例增加,可能与疾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 口腔黏膜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作者:吴淑娟;刘佳佳;罗小波;江潞;陈谦明(综述)曾昕(审校)

    在日常生活中,过敏性疾病时有发生,相应病损常表现在口腔黏膜及口周皮肤,如何准确地判断其过敏原对于防治该类疾病至关重要。目前关于口腔黏膜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暂无系统性的报道,本文就这些方法作一介绍。

  • 骨髓单个核细胞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翔(综述);张森林(审校)

    骨髓单个核细胞是骨髓经过简单的密度梯度离心而得到的含多种原始多潜能细胞的混合细胞群,在适当条件下能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等,可分泌各种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生长因子。不经过体外培养过程而直接植入或与支架材料复合植入骨缺损,可增强缺损区的血管新生和骨再生,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徐凡(综述);宋忠臣(审校)

    糖尿病和牙周炎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发病率更高,患病程度更重,而牙周炎的治疗也会影响血糖的控制。文章对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罕见口底异物1例报告

    作者:杜滕飞;商红国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因左侧舌下肿物2年余入院。两年中左侧口底黏膜反复红肿、疼痛。当地卫生室给予抗生素(青霉素)治疗,症状减轻,近期再次出现左侧口底黏膜肿痛。检查:左侧舌下肉阜内侧隆起约有3 cm×3 cm×2 cm椭圆形肿物,质地较硬。触之有脓液溢出,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X线咬合片、CBCT检查见左侧口底有牙齿样高密度影象,诊断为口底异物。

    关键词: 口底 异物 病例报告
  • 2015年继续教育项目

    作者:

    关键词:
  • 读编往来

    作者:

    关键词:
  • 读编往来

    作者:

    2013年我刊已改为全彩印刷,作者投稿论文中若有彩图,为保证彩图的印刷质量,需提供图片的JPG格式或TIF格式的文件(非Word文件)。

临床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