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杂志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杂志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长海医院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4964
  • 国内刊号: 31-208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884
  • 曾用名: 中西医结合学报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学报》杂志社
  • 出版地区:
  • 主编: 赵伟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春燕;黄建华;王文健;金妙文;叶放;吴海涛;陈伟华;吴勉华

    目的:探讨中药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纹状体注射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凉血通瘀方组.凉血通瘀方组给予凉血通瘀煎剂灌胃,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脑出血后24、48、72和120 h观察大鼠脑水肿情况,明胶酶谱法检测脑血肿周围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活性,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凉血通瘀方组大鼠脑水肿程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仅在72 h其脑组织含水量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凉血通瘀方组的MMP-9酶原水平及活性均显著降低,其mRNA水平亦在脑出血后48、72、120 h低于模型组(P<0.01),而TIMP-1 mRNA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凉血通瘀方可能通过上调TIMP-1表达来抑制MMP-9水平,从而减轻脑出血大鼠脑水肿.

  • 甘草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李晓冰;何小鹃;刘彪;徐荔;鞠大宏;姜淼;吕爱平

    目的: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观察甘草多糖对模型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及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探讨甘草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磷酰胺组、甘草多糖组和甘草多糖加环磷酰胺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造模第2天各组开始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周,甘草多糖组颈后皮下注射甘草多糖,连续14 d.取脾制备脾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调节性T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模型组小鼠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甘草多糖组Treg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1),甘草多糖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甘草多糖与环磷酰胺无交互作用.结论:甘草多糖可能通过降低荷瘤小鼠Treg细胞的比例及提高脾淋巴细胞转化率而发挥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 异病同证大鼠肾上腺类固醇及儿茶酚胺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作者:潘志强;方肇勤;卢文丽;刘小美;管冬元;梁超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 (GK)大鼠肾上腺类固醇及儿茶酚胺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方法:以16周龄Wistar大鼠、SHR和GK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鼠四诊计量化诊法及GeneChip Rat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正常与气虚Wistar大鼠、气虚和气盛SHR、气虚和气盛GK大鼠的肾上腺基因表达谱,分析类固醇及儿茶酚胺合成酶相关基因在不同证候大鼠肾上腺中的表达情况,以1.5倍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筛选获得31个基因在证候中存在差异表达.Hsd3b6在糖尿病气虚和气盛大鼠肾上腺组织的表达显著下调6.0倍,Cyp11b2在糖尿病气虚证大鼠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1.5倍以上.类固醇激素调节因子Por、Hsd11b2和Nr2f6基因在不同证候的表达均上调,Cyp2c23、Cyp4a3、Cyp4a8和Cyp2e1基因在不同证候的表达均下调,Srd5a1和Nr4a1基因仅在糖尿病大鼠肾上腺的表达上调,Lss仅在高血压病大鼠肾上腺的表达下调.儿茶酚胺合成酶Th在高血压气虚证、糖尿病气虚证与气盛证大鼠上调1.5倍以上,Ddc在糖尿病气盛证上调1.5倍以上,Dbh在糖尿病气虚证与气盛证上调达3.0倍.儿茶酚胺代谢酶Comt基因在糖尿病气盛证、气虚证下调1.5倍以上,Mao基因却在高血压气盛证、气虚证上调1.5倍以上.结论:SHR和GK大鼠类固醇激素以及儿茶酚胺合成途径中部分基因存在显著的差异表达特征,且可能与证候的发生有关.

  • 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作者:包怡敏;刘爱华;张志雄;李云;王星禹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 50, GBE50)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影响.方法:5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组和低、中、高剂量GBE50组(n=8).灌胃药物1周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60 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8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心肌组织中IL-4和IL-10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GBE50组心肌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组织MPO活性明显降低(P<0.01);GBE50可明显减少心肌IL-6含量(P<0.05,P<0.01),升高IL-4含量(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GBE50组心肌组织中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BE50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IL-6含量,升高IL-4含量,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促进抗炎因子的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发挥调控作用.

  • 人参三七组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及其受体2表达的影响

    作者:雷燕;田伟;朱陵群;杨静;陈可冀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人参三七组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高剂量人参三七组方(0.4 mg/mL)组、中剂量人参三七组方(0.2 mg/mL)组、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0.1 mg/mL)组,另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320 U/mL)阳性对照组和只加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VEGF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EGFR-2阳性细胞数及其光密度值,蛋白印迹法检测VEGFR-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和bFGF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增加(P<0.05),VEGFR-2阳性细胞数及光密度值增加,细胞中VEGFR-2蛋白表达增强.结论:促进HUVEC分泌VEGF和表达VEGFR-2可能是人参三七组方促血管生成的基础.

  • 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对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雯;俞建;时毓民;张皓;王莹;吴冰冰

    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探讨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调节哮喘缓解期儿童体内T辅助淋巴细胞(T helper lymphocyte, Th)失衡及减轻炎症反应的机制,为冬虫夏草应用于哮喘缓解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3 mL,用Ficoll法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每份血样分为空白组,低、高剂量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10、20 μg/mL)组.细胞培养箱中37 ℃、5% CO2培养48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PBMC 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T细胞表达的T盒(T-box expressed in T cells, 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binding protein-3, GATA-3)、叉头状转录因子3(forkhead/winged-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3, Foxp3) mRNA的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及IL-10含量.结果:3组PBMC IFN-γ mRNA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和低剂量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组IL-4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4,P=0.011);高剂量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组IL-10 mRNA的表达高于空白组(P=0.034);3组IFN-γ mRNA/IL-4 mRN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含量低于空白组(P=0.018),IL-10含量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空白组(P=0.011,P=0.045);3组IFN-γ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和低剂量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组PBMC T-bet/GATA-3比值及Foxp3 mRNA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01,P=0.015);高剂量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组GATA-3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28);3组T-bet mRNA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冬虫夏草菌粉提取液可下调PBMC中GATA-3 mRNA的表达和上调Foxp3 mRNA的表达,增加IL-10的含量,以此减轻炎症反应.

  • 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抗大鼠运动病的作用

    作者:贾琳;王万银;周利梅;莫烽锋;李敏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的抗运动病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东莨菪碱组(阳性药物对照)、地塞米松组、人参皂苷组和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组.各组大鼠予以相应药物灌喂0.5 h后进行加速度暴露1 h,观测异嗜高岭土量、晕反应指数、旷场自发活动量以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在1 h×3 d加速度刺激后,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组大鼠异嗜高岭土量和晕反应指数评分明显降低,旷场自发活动量明显增加;与地塞米松组相比,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组大鼠体质量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结论: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可明显增强大鼠对异常加速度的耐受能力,并可缓解单独服用地塞米松所致实验大鼠体质量负增长的幅度.

  • 767例胃癌中医证候特点及不同证候构成

    作者:孙大志;刘龙;矫健鹏;魏品康;姜林娣;许玲

    目的:从临床实际出发,通过常规临床辨证方法,进行大样本量临床调查,总结胃癌中医证候的主次构成.方法:以前期课题组研究得出的6种证型分类为依据,由两名主治医师同时床边分别辨证,保证辨证的无偏倚性,多中心运用临床辨证调查表(由流行病学专家指导设计完成)进行调查,详细记录,以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管理,对症状体征进行赋值后统计计算.结果:肝胃不和型证候构成由主至次依次为:胀痛、弦脉、嗳气、疼痛与情绪有关、心烦易怒、泛酸、呃逆、饱胀感或稍食即胀、头晕、细脉、腹部胀大、进食梗阻感、疼痛不固定、涩脉;胃热伤阴型证候构成由主至次依次为:舌色红绛、苔少甚则舌面光、灼痛、数脉、肛门灼热、口干、裂纹舌、细脉、午后潮热、呕吐、盗汗;脾胃虚寒型证候构成由主至次依次为:舌苔嫩、进食梗阻感、迟脉、缓脉、促脉、情绪如常、腹痛、腹泻、四末不温、下肢浮肿、畏寒怕冷、面色白、头晕、消瘦、嗳气、沉默寡言、恶心、涩脉、泛酸、饱胀或稍食即胀、呕吐、便秘;瘀毒内阻型证候构成由主至次依次为:涩脉、刺痛、舌下脉络迂曲、舌色青紫或紫暗、疼痛固定、黑便或便色为暗红色、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液、面色晦暗、口干不欲饮、疼痛、弦脉、舌苔白、恶心、舌苔薄、绞痛、嗳气、头晕、泛酸、口苦、缓脉、促脉、细脉、腹痛喜按;痰湿凝结型证候构成由主至次依次为:滑脉、舌苔腻、舌苔厚、口干不欲饮、呕吐胆汁、恶心、口苦、饱胀感或稍食即胀、绞痛、嗳气;气血双亏型证候构成由主至次依次为:腹痛喜按、地图舌、细脉、乏力、面色萎黄、头晕、自汗、裂纹舌、上腹部不适、盗汗、消瘦、畏寒怕冷、便秘、恶心、舌神枯.结论:所得出的胃癌证候较为贴合临床实际,本课题组认为可以作为临床辨证的依据.

    关键词: 胃癌 证候 中医学
  • 坤泰胶囊与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早期妇女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李文娟;许良智;刘宏伟;张静;唐柳林;周玲玲;庄静;刘颖;刘晓芳

    背景:结合雌激素(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 CEE)是激素替代疗法常用药物之一,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中应用由于安全性问题而受到限制.对于有激素替代疗法禁忌证和慎用证的患者,中药治疗成为另一选择.目的:比较中成药坤泰胶囊和CEE对绝经早期妇女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妇女儿童医院绝经早期门诊患者57例,将其随机分为坤泰组28例和激素组29例,治疗并观察1年.坤泰组给予坤泰胶囊(每粒0.5 g),2 g/次,3次/d;激素组给予CEE 0.6 mg/d与0.3 mg/d交替使用(平均0.45 mg/d),有子宫者,加用醋酸甲羟孕酮,2 mg/d.主要结局指标:自给药日起每3个月评价一次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记录不良反应,以意向性分析(intention to treat, ITT)法和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set, PPS)法分别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的认知功能、Kupperman指数及绝经后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量表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激素组与坤泰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呈逐步上升趋势,Kupperman指数与QOL心理症状评分呈逐步下降趋势.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除阴道出血发生率激素组(39.3%)高于坤泰组(11.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0,P=0.029),其余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坤泰胶囊与CEE在维持绝经早期妇女的正常认知功能和改善心理症状方面有一定作用.

  •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18水平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王飞;王亿平;王东;程皖;胡顺金;吕勇;刘玲

    背景:湿热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急剧加重患者的主要证候表现,清肾汤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急剧恶化的肾功能有一定的逆转作用.目的:观察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和IL-18水平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将60例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CRF患者源自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解毒泄浊Ⅱ号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次1袋,3次/d,口服,疗程1个月.主要结局指标: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IL-8、IL-18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6.67%和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和60%)(P<0.05).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治疗前血清IL-8、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两组治疗前血清IL-8、IL-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和IL-18水平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8、IL-18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IL-8、IL-18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清肾颗粒可降低其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 WHO西太区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比较研究: 八纲辨证(一)

    作者:李照国

    The so-called eight principles include 阴, 阳, 表, 里, 寒, 热, 虚, 实which are usually transliterated and translated as yin, yang, exterior, interior, cold, heat, deficiency and excess. These eight principles serve a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se eight principles are easy to understand, translate and standardize.

  • 真实世界研究:中医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的新理念

    作者:田峰;谢雁鸣

    解释性随机对照试验(explanator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RCT)得出的结论往往在真实临床环境下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而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RCT)在试验结果的推广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国家已开展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 RWS)来探讨临床干预措施或上市后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一种新的临床研究理念.通过回顾国外开展的RWS,我们总结其研究设计的基本特征,并探讨RWS和PRCT之间的区别和联系.RWS和PRCT在设计理念上具有不同之处.在RWS中,研究者倾向于在超大样本量和广泛受试人群的基础上开展长期评价,并注重有临床意义的结局指标.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方面的严格控制对于RWS和PRCT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鉴于中医临床干预措施及其评价的复杂性,PRCT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医临床研究,将RWS运用于中医临床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PRCT来探讨中医干预措施的效力,并通过RWS来深入理解其真实临床效果.RWS将成为中医临床试验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 中药注射剂应用现状及安全性问题与对策

    作者:熊兴江;王阶;何庆勇

    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创新,在我国医疗健康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的扩大,不良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其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临床应用不合理等.前者包括历史原因和质量标准不统一,后者包括中西药合用、剂量使用不规范以及方证药证不对应.我们应当积极面对问题,从药厂、医生以及政府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把好药物制剂关;二是倡导方证对应的用药理念,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三是加强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强化市场监督管理.

    关键词: 中药 注射剂 副作用
  • 高维列联表资料的统计分析与SAS软件实现(六)

    作者:葛毅;胡良平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的主要算法是采用大似然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大似然法在大样本前提下进行参数估计是非常有效的,但当处理样本量小的数据,特别是按多个定性变量进行分层且每一层中样本量很小时,大似然法就不太合适了,尤其当模型中要估计的参数较多时,大似然法就更加无能为力了.

  • 《中西医结合学报》启用ScholarOne Manuscripts在线投审稿系统

    作者:

  • 《中西医结合学报》作者须知

    作者: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学报
  •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作者:秦献魁;李萍;韩梅;刘建平

    背景: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广泛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尤其在日本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慢性肝病病人使用.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综述方法评价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及保肝疗效和安全性.检索策略:文献检索包括电子与手工检索.电子检索MEDLINE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hinese Medical Current Contents, CMCC)、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至2009年11月8日.纳入标准:收集比较小柴胡汤与安慰剂、非特异性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随机对照试验.小柴胡汤联用抗病毒药物与抗病毒药物比较的试验也予以纳入.资料提取与分析:两人独立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5.017进行资料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为危险比率(risk ratio, RR)或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均以95%可信区间表示.结果:1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治疗1 601名慢性乙肝病人满足纳入标准.所纳入的1篇英文文献质量较高,其余15篇中文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在肝功能及抗病毒效应的综合疗效评价分析中,小柴胡汤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优于单用抗病毒药物,小柴胡汤与安慰剂在改善肝功能和抗病毒效应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柴胡汤与丹参注射液联用在肝功能恢复上优于非特异性治疗.纳入试验未报告小柴胡汤的副作用,抗病毒治疗对个别患者有较严重的副作用.结论:纳入本系统评价的部分试验表明小柴胡汤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肝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清除血清标志物的作用.但是由于用中文发表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对那些疗效较好的中药制剂需要作进一步的验证,试验的设计及报告应按照国际规范执行.

  • 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作者:傅俊英

    目的:分析中医学相关论文的发表趋势,从而了解中医学及其各领域的发展过程和前景. 方法:对1964~2008年Medline收录的中医学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为中医学论文发表数量及比例的变化,中医学临床论文的发表情况,中医学的中医、中药和针灸3大领域论文的发表情况以及中医学论文所发表的期刊情况.结果:Medline在1964~2008年共收录了34 528篇中医学相关论文,其数量及所占Medline收录全部论文的比例均呈稳定增长趋势.中医学临床研究论文的比例也明显增加,这种增加在补充治疗和针灸领域更为明显.1973年以前针灸为中医学论文的绝对主题,目前已被中药取代.中医学论文在补充治疗期刊、核心期刊和非核心生物医学期刊都有发表,以非核心期刊为主.结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学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其中临床试验报告的比例也大幅上升,表明中医学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科研人员正努力通过现代科学研究来说明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010年英国第12届针灸科研研讨会

    作者:廖星;Nicola ROBINSON

    英国第12届针灸科研研讨会由英国针灸协会针灸科研信息中心主办,于2010年3月6日在英国伦敦举办.会议从上午9点30持续到下午5点.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我们的证据充分吗?(Is our evidence good enough?)".到会者基本都是英国本土的针灸师、针灸方面的研究者以及学习针灸或对针灸感兴趣者,到会人数有150多人.笔者廖星因正在英国留学学习,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了解了目前英国针灸科研方面的一些动态.现将相关信息报告如下,供国内同仁参考.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