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杂志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杂志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长海医院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5-4964
  • 国内刊号: 31-2083/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884
  • 曾用名: 中西医结合学报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学报》杂志社
  • 出版地区:
  • 主编: 赵伟康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安心颗粒对血脂紊乱家兔血脂及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方显明;袁颖;吴韫宏;尹雪曼

    目的:研究安心颗粒对家兔实验性血脂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食饵性血脂紊乱新西兰家兔为模型,以脂必妥片为对照药,观察安心颗粒对血脂、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将32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必妥片组、安心颗粒组等4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脂必妥片、高脂饲料加安心颗粒.10周后,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同时用电镜观察主动脉超微结构.结果:安心颗粒可以显著降低血脂紊乱新西兰兔血清TC、TG、LDL-C、ApoB水平;电镜下主动脉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安心颗粒组主动脉硬化病变较模型组和脂必妥片组轻,血管内皮细胞质内偶见小脂滴空泡,各种细胞器存在,内弹力膜存在,中层平滑肌细胞质内无脂滴空泡.结论:安心颗粒能调节兔的血脂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化痰泄浊方对脂肪肝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瘦素的影响

    作者:叶放;赵文霞;苗明三;李建国;张永艳

    目的:探讨化痰泄浊方对大鼠脂肪肝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化痰泄浊方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用高脂饮食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法制作大鼠脂肪肝模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检测肝功能、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肝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的含量.结果:各用药组的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匀浆FFA、TG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化痰泄浊方组的抗脂肪肝作用显著优于东宝肝泰组(P<0.05).结论:化痰泄浊方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促进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及瘦素抵抗.

  • 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诱导小鼠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赵健雄;程卫东;徐瑞峰;李元青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温育体外培养的H22小鼠肝癌细胞.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变化.结果: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可影响细胞周期,使小鼠肝癌H22细胞的增殖阻滞在G1/G0期,并可测到凋亡峰,同时可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扶正抑瘤颗粒可通过影响细胞生长周期,调节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诱导小鼠肝癌细胞凋亡.

  • 悬饮宁方对SPC-A-1细胞浸润及S180腹水瘤小鼠腹膜病理形态的影响

    作者:徐振晔;刘建文;周美云

    目的:观察中药悬饮宁方抑制人肺腺癌细胞SPC-A-1浸润的作用及对S180腹水瘤小鼠腹膜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在进行小鼠腹膜间皮细胞分离培养的基础上,将SPC-A-1人肺腺癌细胞调整加入复层培养,观察形成的克隆数.取出S180腹水瘤小鼠腹膜,用透射电镜观察悬饮宁方各剂量组小鼠腹膜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体外实验显示加入含有悬饮宁生药的培养液(50 μg/ml)后,SPC-A-1在琼脂培养皿背面形成的癌细胞克隆数明显减少.用悬饮宁治疗S180腹水瘤小鼠后,取出腹膜,在电镜下可观察到,从低剂量开始即可见小鼠腹膜间皮细胞排列整齐,随着剂量的递增这种现象更明显,间皮细胞排列更加整齐,增厚;而生理盐水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排列疏松,坏死.结论:中药悬饮宁方有抑制SPC-A-1细胞浸润的作用,悬饮宁还可以改变S180腹水瘤小鼠排列疏松的腹膜间皮细胞,从而控制腹水瘤小鼠癌性积液生长.

  • 杏丁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HSP 7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靖;吴云霞;张美春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紫外线照射后血管内皮细胞热休克蛋白72(heat shock protein 72,HSP 7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以含浓度分别为0.1、0.5、1.0、5.0、10 mg/ml的杏丁注射液的培养基培养72 h后,用紫外线分别照射细胞30 min,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内皮细胞中的HSP 72表达.结果:正常情况下检测不到HSP 72表达,紫外线照射后血管内皮细胞HSP 72有较强表达,杏丁注射液在0.1 mg/ml浓度即有很明显的促进HSP 72表达的作用,1.0 mg/ml浓度时其作用达到高峰,再增加浓度并不能增加HSP 72表达.结论:杏丁注射液能通过促进HSP 72表达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免受损伤,这可能是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 柴苓归芪汤加蚓激酶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芬芳;王喜栋;范焕芳;陈志强;尹智炜;张伟

    目的:探讨柴苓归芪汤加蚓激酶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5 mg/kg制作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柴苓归芪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造模1周后,予以药物干预,共用药5周.采用三氯乙酸法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肌酐(creatinine,Cr)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光镜、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TC、TG、LDL、Cr、BUN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清TP、Alb、HDL则明显降低(P<0.01).柴苓归芪汤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TC、TG、LDL、Cr、BUN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血清TP、Alb和HDL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模型组光镜下部分肾小球呈局灶节段性硬化,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肿胀,部分小管腔内可见蛋白管型,间质可见散在的纤维增生;电镜下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柴苓归芪汤组未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减轻,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少量融合.结论:柴苓归芪汤能够降低大鼠尿蛋白,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 一贴灵贴剂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丽君;胡永红;陆付耳;邹欣

    目的:观察一贴灵贴剂的抗炎镇痛疗效.方法: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药物,将一贴灵贴剂用于治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角叉采胶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以及热和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测量肿胀度、痛阈值及扭体次数.结果:一贴灵贴剂高、低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67.92%、52.52%、58.28%;足趾肿胀抑制率比较,大小顺序为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低剂量组;随着剂量增加,一贴灵贴剂各剂量组小鼠痛阈值增大,扭体次数减少;一贴灵贴剂高、中剂量组小鼠的痛阈值与阿司匹林组接近.结论:一贴灵贴剂具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 丹酚酸B盐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晓柠;胡义扬;刘成海;刘平;朱大元

    目的:研究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盐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丹酚酸B盐治疗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丹酚酸B盐治疗组在造模4周后给予丹酚酸B盐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用盐酸水解法检测全部大鼠肝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Ⅰ型胶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type Ⅰ,TβR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receptor type Ⅱ,TβRⅡ)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Ⅰ型胶原蛋白、TGF-β1及其受体TβRⅠ和TβRⅡ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而丹酚酸B盐治疗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丹酚酸B盐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1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有关.

  •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法与方药

    作者:刘庆;张彦博;马传红;岳小强;凌昌全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的规律.方法:筛选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论文,对文献中使用的治法、方剂及中药名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计有治法165种,以活血法为多;方名277种,以理气类为主;中药459种,以补气类为常见.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以补气、理气、活血方药为主,兼顾清热、滋阴及袪湿.

  • 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平;黄宗文;郭佳;赵健蕾;李永红;王忠朝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90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并接受柴芩承气汤治疗的胆源性SAP住院患者,按院外病程长短分为早期组(3 d内入院接受治疗,54例)和晚期组(3~7 d内入院接受治疗,36例),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中转率及病死率.结果:早期组胰性脑病、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和晚期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4.9±18.4)d和(51.6±45.9)d,早期组和晚期组病死率分别为7.4%(4/54例)和25.0%(9/36例),早期组和晚期组中转手术率分别为11.1%(6/54例)和27.8%(10/36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胆源性SAP,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中转率及降低病死率.

  • 鼻咽癌放射治疗前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意义

    作者:赵国旗;许奕;王蔷

    目的:于放疗前后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β2微球蛋白的水平,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8例鼻咽癌患者和24名健康体检者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VEGF水平,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方法测定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对其变化及其与临床分期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为(174.0±130.0)ng/L,稍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34.1±66.6)n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TNM分期T4和临床分期Ⅳa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高.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267.3 ng/L者,无远处转移生存期短(P<0.05).β2微球蛋白水平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治疗前VEGF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参麦针剂协同腹腔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伟嵘;郑岚;郭元彪;袁建明;沈小珩

    目的:观察参麦针剂(Shenmai Injection,SMI)协同腹腔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后行腹腔化疗患者58例,分成IPC组(22例)和SMI+IPC组(36例).IPC组行单纯腹腔化疗(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SMI+IPC组采用参麦针剂协同腹腔化疗治疗.每4周为1个疗程,共4~6个疗程.近期疗效观察临床症状、生存质量,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中T辅助与T抑制细胞比值(CD4/CD8);远期疗效观察无瘤生存率.结果:SMI+IPC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3.33%,IPC组为63.6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IPC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维持血白细胞的稳定,提高NK细胞活性和CD4/CD8的比值,与IP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MI+IPC可提高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结论:参麦针剂协同腹腔化疗是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有效方法.

  •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立群;蔡淦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脾虚湿热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健脾清化方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现代营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受体抑制剂等治疗;健脾清化方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结果:健脾清化方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有下降,而红细胞总花环有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能显著降低血脂,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

    作者:邓玮;舒方;陈菁

    糖尿病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笔者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前提下,辅以中医辨证施治,以观察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

  •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蔚琼;徐斯伟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笔者采用推拿和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95例,现总结如下.

  • 小柴胡汤合多虑平治疗恶劣心境临床观察

    作者:张学真;李振江

    恶劣心境是常见的抑郁障碍,在综合医院就诊患者中约占5%[1].患者不但承受抑郁情绪的折磨,同时还伴有躯体痛苦和社会功能障碍.虽然抗抑郁剂治疗有肯定疗效,但其副作用限制了使用.2000年9月~2003年3月,笔者用小柴胡汤合多虑平治疗恶劣心境34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对照观察,兹报道如下.

  • 小儿发热的辨治

    作者:汪永红;林外丽

    发热是小儿疾病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常有这样的患儿,在外感高热消退后,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低热,检查相关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均正常,患儿没有明显的不适,精神状况良好,西药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另有一些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往往持续高热1~2个月不退,西医诊断原因不明而难以治疗.因此这些患儿往往投治于中医.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王霞芳主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是第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她对发热分别从伤寒六经或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对低热、久热不退者往往有较好的疗效.

  •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验举隅

    作者:郑建萍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笔者运用加味当归四逆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医案2则.

  • 养阴清热润燥透汗法治疗夏季功能性低热1例

    作者:陈奇

    汗腺机能障碍所致夏季功能性低热,比较罕见,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笔者遇治1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施以养阴清热、润燥透汗法而愈,现报道如下.

  • 红外技术在中医舌诊中的应用

    作者:王子焱;张志枫;应荐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舌诊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传统的舌诊是依靠医生对舌象进行观察、判断、分析、描述,有很大的主观性.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大于可见光中红光的电磁波,在应用中具有非接触性、无辐射、无创无损等特点.红外热像技术为中医舌诊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临床诊疗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它是通过观察、测定生物体表面温度场和热流的异常来发现或预示病变,故可以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定舌面温度场,再通过生物传热计算得其内部温度,进而获取其他参数以使舌诊量化[1].

  • 中药抗组织损伤与白细胞黏附

    作者:罗梅宏;周永明

    白细胞跨内皮迁移至血管壁间隙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必要步骤,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是此过程早期重要的一步.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过程的重要分子基础[1].炎症的重要特征就是白细胞黏附.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与中西药肿瘤靶向治疗

    作者:郑展;徐振晔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属于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是原癌基因ErbB1(HER1)的表达产物.EGF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上皮细胞膜上,其信号可介导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黏附、移动等生命现象[1,2].研究表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头颈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结肠癌等在内的多数肿瘤上皮可高表达EGFR,常与肿瘤进展、血管生成、转移扩散、凋亡受抑、放化疗抵抗密切相关.EGFR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3].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从"中西医结合"之名的英语翻译谈起

    作者:牛喘月

    1 "打草惊蛇"--佳话一段引出来我在<中西医结合学报>发表了<从"中医"名称的英语翻译谈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后[1],引起了一些故旧的关注.老友焦村先生寄来书信一封,戏称此文"打草惊蛇",把他这个蛰伏了多年的"老蛇"引出了洞.

  • 中医英译中重复词语和重复结构的处理

    作者:罗磊

    在汉语和英语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有时为了求得句子平衡、对称或其他修辞效果,往往使用重复词语或重复结构,在一个句子或相连的几个句子中不止一次地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或同一个结构.但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结构和习惯用法等方面又各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在运用"重复"手段时也必然有一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兹将中医英语翻译中恰当地处理重复词语和重复结构的几种常见方法介绍如下.

  • 生命质量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探讨

    作者:阙华发;陈红风;徐杰男;刘胜;陆德铭;唐汉钧

    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确切,在综合治疗中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中医药治疗肿瘤是一种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靶点的整体综合治疗,"带瘤生存"和生命质量提高是其显著特点.中医治疗肿瘤的理想疗效应是在满意的生命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基础上的一定程度的肿瘤的反应性.因此,应当把生命质量、证候(症状体征量化)及证候标准化引入到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领域中,使其疗效评价能够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要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必须制定一个既能体现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及优势,又能适应现代医学肿瘤临床疗效评价的要求及发展趋势的标准.我们认为,疗效=质量调整生命年(生命质量×生存时间)十证候缓解率十肿瘤缓解率.但质量调整生命年、证候缓解率、肿瘤缓解率三者在疗效评价中各自所占的比重(权重)与不同的肿瘤分期及治疗方法密切相关.

  •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

    作者:马文辉;孙小红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直至今日,"三阴三阳"的本质仍未被揭示出来.通过对<伤寒论>中的六时、六病、合病、并病及六病欲解时的探讨,以及三阴三阳的三部定位划分,提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一个"时序"概念,并与空间病位相关联,因而认为"六病"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可揭示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时间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作者: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