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脾清化方联合补救三联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作者:汪红兵;李帷;王薇;李享;汪晓茹;陈思;邓晋妹;朱培一;张琳

    目的 观察健脾清化方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健脾清化方联合西药补救三联对耐药Hp的根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耐药Hp感染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0例,中药组予健脾清化方联合补救三联治疗,西药组予标准补救治疗方案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证候积分、总体疗效以及Hp感染清除率和根除率.结果 2组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组间各证状积分比较,用药4周后胃脘痞胀、主症其他症状、胃脘灼热、恶心呕吐、大便黏滞、伴随其他症状,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西药组81.08%.中药组耐药Hp清除率为86.84%,根除率为73.68%;西药组对耐药Hp清除率为75.68%,根除率为51.35%.结论 健脾清化方联合补救三联对脾虚湿热证耐药HP感染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对根除耐药Hp具有良好的作用.

  • 健脾清化方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作者:孟胜喜;赵文霞;张照兰;马素平;刘江凯

    目的 评价健脾清化方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治以健脾清化方,3g/次,口服,2次/d;重组人IFNα-1b(运德素),5mU,肌汪,隔日1次;利巴韦林800~1200mg/d,口服,联合治疗48周.对照组24例,予重组人IFNα-2b(运德素),5MU,肌汪,隔日1次;利巴韦林800~1200mg/d,口服,联合治疗48周.动态观察、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LT及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耐受性更好.结论 健脾清化方在保肝降酶、减轻不良反应、抗肝纤维化方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影响.

  • 健脾清化方调节肠道Th1和Th17免疫细胞型转录因子及炎症因子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俊燕;顾逸梦;陈清光;陶枫;姚政;陆灏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稳定的T2DM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2周,腹腔胰岛素耐量(IPITT)法观察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双重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肠道Th1和Th17免疫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RORα的表达,流式多因子技术检测肠道Th1和Th17细胞型炎症因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水平(P<0.01),下调糖尿病大鼠肠道Th1和Th17免疫细胞的转录因子T-bet和RORα的表达(P<0.01),降低肠道Th1和Th17免疫细胞型炎症因子的浓度(P<0.01).结论:健脾清化方能够改善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肠道Th1和Th17免疫细胞型转录因子表达及炎症因子浓度有关.

  • 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RASGRP1的影响

    作者:李俊燕;陶枫;陈清光;侯瑞芳;陆灏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肝脏Ras蛋白特异鸟嘌呤核苷酸释放因子1(RASGRP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稳定的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健脾清化方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观察大鼠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肝脏组织RASGR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下调T2DM大鼠的FBG和HbAlC水平(P<0.0),以及肝脏组织中RASGR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健脾清化方能够降低T2DM大鼠的FBG和HbA1C水平,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肝脏组织中RASGRP1的表达有关.

  • 健脾清化方对糖尿病大鼠血液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作者:李俊燕;陶枫;陈清光;吴新星;谭英姿;陆灏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基因转录水平表达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健脾清化方中药组,连续灌胃4周.抽提大鼠总核糖核酸(RNA),采用昂飞(Affymetrix)基因芯片杂交,进行聚类分析、基因功能(G0)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中药组基因谱与模型组的表达差异较大.中药组差异表达基因共392条.中药组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转录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的表达调控作用明显.结论:健脾清化方可能通过代谢通路中某些基因的表达来调控糖尿病大鼠血液转录水平,从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糖水平.

  • 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陈清光;陆灏;李俊燕;耿艳娜;徐隽斐;龚凡;魏文娟;朱雅楠;江涛

    目的:研究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稳定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吡格列酮组,连续灌胃给药6周,采用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HEC)、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PITT)综合评价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IPGTT中60、120min血糖显著下降(P<0.0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降低(P<0.01),IPITT中各点血糖下降(P<0.01),降糖率显著升高(P<0.01),AUC显著降低(P<0.01);在HEC中葡萄糖输注速率(GIR)显著升高(P<0.01).结论:健脾清化方可显著改善T2DM大鼠IR,并能降低空腹血糖,提高降糖率,改善糖耐量与胰岛素耐量.

  • 健脾清化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脾虚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麻志恒;彭文;倪兆慧;王怡;周家俊;汪年松;钟利平;余柯娜;何立群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脾虚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个中心共计270例患者纳入研究,把上述病例随机分为健脾清化方组、替米沙坦组、健脾清化方+替米沙坦组,3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分别给予健脾清化方+替米沙坦模拟剂、替米沙坦+健脾清化方模拟剂、健脾清化方+替米沙坦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中医证候积分的平均秩、中医证候总疗效的变化.结果:6个中心完成情况良好,3组患者分组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健脾清化方+替米沙坦组和健脾清化方组在降低蛋白尿、抑制GFR下降方面,疗效优于替米沙坦组;健脾清化方组、替米沙坦组及健脾清化方+替米沙坦组中医总有效率分别为87.6%、30.8%、9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除在恶心呕吐方面3组无差异外,余健脾清化方+替米沙坦组和健脾清化方组均优于替米沙坦组(P<0.05),且在大便不实方面,健脾清化方+替米沙坦组优于健脾清化组(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能够明显减轻慢性肾脏病3期(脾虚湿热型)患者的蛋白尿,抑制GFR的上升,并能够减轻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单独或联合替米沙坦使用,作用优于单纯替米沙坦.

  • 健脾清化方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指标的影响

    作者:蒋宇峰;邹赟;唐英;刘昕;何立群

    目的 观察健脾清化方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抗微炎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7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5例,并设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脾清化方治疗.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健康对照组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 结果 治疗前中药组和西药组患者CRP、IL6、AGE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中药治疗组Scr、CRP、IL-6、AGE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脾清化方结合西医治疗能改善脾虚湿热型CRF患者肾功能,其抗微炎症状态机制可能与调节CRP、IL-6及AGEs水平有关.

  • 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基因表达谱及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李俊燕;陶枫;陈清光;吴新星;谭英姿;陆灏

    目的 从基因转录水平角度探讨健脾清化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40只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另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造摸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健脾清化方组,每组15只.健脾清化方组大鼠给予健脾清化方15g/ (kg·d)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大鼠不处理.各组干预时间为4周.于治疗前后每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及给药4周后血脂水平;应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基因芯片信号通路找出与健脾清化方影响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转录水平表达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基因. 结果 健脾清化方组治疗后1、2、3、4周FBG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P<0.05);健脾清化方组大鼠血脂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 <0.05或P<0.01).健脾清化方能显著影响多个如胰岛素分泌通路、脂肪酸代谢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并能上调通路中PCIF1、INSIG1基因的表达.结论 健脾清化方可能通过影响多个信号通路中的基因表达来调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基因转录水平,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健脾清化方在肾小球硬化大鼠中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晛;何立群

    目的 观察健脾清化方对肾切除联合阿霉素诱导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56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益气健脾组、清热化湿组和尿毒清组,每组8只.后5组行单侧肾切除合并阿霉素(3 mg/kg)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肾硬化模型,分别给予健脾清化方、健脾清化方拆方(益气健脾方及清热化湿方)、尿毒清颗粒干预8周.测定用药后各组血清TC、TG、LDL、VLDL及肾组织TNF-α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血清TC、TG、LDL、VLDL及肾组织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清热化湿组、尿毒清组血清TC、TG、LDL、VLDL及肾组织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益气健脾组血清TC、TG、VLDL均显著降低(P均<0.01),但LDL及肾组织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健脾清化方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并下调肾组织TNF-α的表达,从而改善肾脏炎症反应,实现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方中的清热化湿药物对于降低LDL和肾组织TNF-α水平起着核心作用.

  •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作者:余柯娜;倪兆慧;汪年松;彭文;王怡;张长明;何立群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中医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双盲、双模拟的方法,6个研究中心将270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入组,分为替米沙坦+中药模拟剂组、中药+替米沙坦模拟剂组和替米沙坦+中药组,除基础治疗外,分别给予替米沙坦和中药模拟剂、中药和替米沙坦模拟剂、替米沙坦和中药,6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纳入的270例患者脱落30例,3组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均衡。替米沙坦+中药模拟剂组各访视点脾气虚证、湿热内蕴证中医临床症候得分均大于中药+替米沙坦模拟剂组和替米沙坦+中药组(P<0.001)。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中药+替米沙坦模拟剂组的脾气虚证和湿热内蕴证中医临床症候总得分下降趋势与替米沙坦+中药组相近,异于替米沙坦+中药模拟剂组。治疗后患者肌酐异常率降低(P=0.003),3种治疗手段及其与各访视点的交互作用对血清尿素氮值的变化无影响(P=0.270, P=0.520),随着治疗时间延长,3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值均出现了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钾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健脾清化方或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安全有效。健脾清化方能够改善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单用健脾清化方或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其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用替米沙坦。

  • 健脾清化方治疗慢性肾衰竭53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刚;何立群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终纳入统计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针对CRF加重因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观察各组Scr、BUN、UA及TGF-β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CRF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转化生长因子(TGF-β),Scr、BUN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中期脾虚湿热型CRF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能延缓CRF的进展.

  • 慢性肾衰竭早期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徐艳秋;杨超茅;顾向晨;卢嫣;王怡;何立群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早期( CKD3期)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根据CKD一体化治疗原则给予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营养、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疗程6个月。期间观察两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肾脏保护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肾脏保护方面: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肾功能好转以及微炎症控制程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安全性评价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慢性肾衰竭早期完全可以从脾论治而获效,值得深入研究。

  • 健脾清化方对CKD2~3期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作者:吴锋;孙悦;张彤;周庆华;何立群

    目的:研究健脾清化方对慢性肾脏疾病(CKD)2~3期脾虚湿热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3个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并设2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正常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共随访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结果:终中药组有74例、对照组有73例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17、IFN-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8周的治疗后,中药组的Scr有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hs-CRP平均下降了26.4%(P<0.05),而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中药组IL-17平均下降了73.5%(P<0.05),对照组平均下降了25.6%.中药组IFN-γ平均下降了48.3%(P<0.05),而对照组平均下降了23.3%.结论:CKD2~3期的脾虚湿热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状态,健脾清化方能明显改善微炎症状态.

  • 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血糖波动的作用研究

    作者:徐隽斐;侯瑞芳;顾逸梦;陶乐维;章丽琼;杨雪蓉;姚政;陶枫;陆灏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通过持续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健脾清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的2型糖尿病住院病例共63例.在维持原有降糖方案基础上,随机分为健脾清化方组和对照组.疗程为3个月.观察健脾清化方对治疗前后血糖波动(MBG、高、低血糖时间、SD、MAGE、MODD)、糖化血红蛋白、C肽分泌(空腹、餐后30 min、餐后2 minC肽、CGI)的影响.结果:健脾清化方组治疗后可以减少低血糖时间,并有效降低患者MAGE和MODD(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健脾清化方组治疗后CGI升高,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能有效减少日间和日内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并能改善胰岛细胞早相分泌功能.

  • 健脾清化方联合垃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YMDD变异的影响

    作者:王春芳;刘光伟;陈建杰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联合拉米夫定在减少乙肝病毒P区基因YMDD变异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 DNA(PCR法)阳性且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兼湿热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健脾清化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32例、拉米夫定对照组31例,疗程2年,疗程结束时,采用caliper1000微流芯片仪对HBVDNA阳性患者进行YMDD变异检测.结果:2年疗程结束时,健脾清化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YMDD变异率为15.6%(5/32),拉米夫定对照组变异率为38.7%(12/3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较长的疗程、治疗前较高的DNA含量与变异的发生具有相关性(R=0.888,P=0.018).结论:健脾清化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单独应用能有效减少病毒YMDD变异,提高临床疗效.

  • 健脾清化方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政;徐夏婷;陶枫;陆灏

    目的 评价健脾清化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及可能途径.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观察28例,通过8周临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高分辨血管外彩色多普勒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的大变化率)、血管内皮相关因子(NO、ET-1)、胰岛素抵抗(HOMA2-IR)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的肱动脉内径大变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N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ET-1浓度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HOMA2-IR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健脾清化方能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降低血浆ET-1浓度、升高血清NO浓度和减轻胰岛素抵抗.

  • 基于IKKε在代谢中的作用探讨健脾清化方对饮食介导肥胖小鼠体脂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龚凡;陈清光;陆灏

    目的 探讨健脾清化方对肥胖模型(DIO)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C57/BL小鼠构建肥胖模型,造模成功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HFD组)、健脾清化方组(JPQH组),另设立正常饲料喂养的C57/BL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OR组).JPQH组按等效剂量15g·kg-1 ·d-1灌胃给药,HFD组和NOR组以等量的0.9% NaC1溶液灌胃干预6周.通过体质量、体脂、肝脏病理等指标评估各组代谢表型的差异;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内IkB激酶ε(IKKε)、解耦联蛋白1(UCP-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NOR组比较,HFD组小鼠体质量、体内脂肪含量显著增高(P<0.05),而健脾清化方能显著改善高脂喂养引起的体质量、体内脂肪增高(P<0.05).病理观察发现,健脾清化方能显著改善高脂喂养引起的肝脏脂肪异位沉积.与NOR组比较,HFD组脂肪组织内IKKε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UCP-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HFD组比较,JPQH组脂肪组织内IKKε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UCP-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提高(P<0.05).结论 健脾清化方能降低肥胖小鼠体内脂肪含量,从而显著改善高脂饲养引起的小鼠体质量增加及脂肪异位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KKe/UCP-1通路,提高机体能量消耗有关.

  • 健脾清化方对不同饮食喂养的CRF大鼠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

    作者:侯卫国;何立群;沈沛成;陈刚

    目的 观察健脾清化方对不同饮食喂养的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胃肠道症状,降低血肌酐,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机制. 方法 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72只,应用Platte法切除大鼠肾组织制作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按不同饮食喂养分为7组,喂养8周后处死并采集标本,测定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胃动素、胃泌素等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各造模组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中高脂饲料模型组和持续高脂饲料模型组的胃动素、胃泌素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健脾清化方不仅具有显著降低持续高脂饮食饲料模型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作用(P<0.01),同时能明显抑制胃动素、胃泌素的分泌(P<0.05). 结论 健脾清化方具有明显抑制胃动素、胃泌素,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胃肠道症状和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作用.

  •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何立群;侯卫国;沈沛成;蔡淦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患者临床疗效及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尿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影响,探讨"脾虚湿热"对加重慢性肾衰进展的机理.方法将106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针对慢性肾衰加重因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疗程60天.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IL-6、尿TGF-β,使IL-2有显著的增加.结论早中期慢性肾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湿热"作为加重CRF的影响因素,与高度表达的细胞生长因子和代表炎症的白介素对肾组织的损害有关,而"脾虚"与IL-2下降相关.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