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平滑肌瘤误诊4例

    作者:叶优胜

    笔者自1995年12月~1997年6月,先后遇到平滑肌瘤4例,接诊时均发生误诊。现结合临床和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例1,余×,女,43岁。右足背肿块并疼痛2年,于1995年12月来院门诊,疼痛呈阵发性,遇寒冷加剧。检查右足背第二跖趾关节处可触及约花生米大小肿块,质中等,活动良好,轻压痛。X线片显示患足无明显的异常。诊断为腱鞘囊肿。行手术摘除发现肿块为花生米大小的卵圆形实质性肿块,剖面呈灰白色,有包膜,病理报告为平滑肌瘤。  例2,王×,女,37岁。右膝前肿块1年,于1996年7月前来门诊。检查右髌前可触及约玉米粒大小圆形肿块,质硬,压痛活动度差。X线片显示右膝及髌骨无明显的异常。拟诊硬纤维瘤,而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呈编织状,灰红色。术后病理报告为血管平滑肌瘤。  例3,杨×,女,30岁。左踝前肿块伴疼痛半年,于1997年1月来院门诊。检查左踝前见约花生米大小肿块,质中等,活动度良好,压痛,予局封,口服消炎痛等治疗,疗效不显。X线片示左踝无明显的异常,拟诊腱鞘囊肿,行手术切除,术中摘除花生米大小的实质性肿块,病理报告为平滑肌瘤。  例4,李×,男,40岁。左足疼痛,呈阵发性,遇寒冷加剧半年,于1997年6月来院门诊。检查左第三、四跖趾关节间可触及黄豆大小的肿块,压痛明显,质硬,活动度差,放射学检查无异常。拟诊趾间神经瘤,行手术摘除。术中摘除黄豆大小包块,包块紧贴趾间神经,边界清楚,术后病理报告为平滑肌瘤。  讨论  平滑肌瘤为平滑肌的常见肿瘤。多见于30岁以上的中年人,儿童少见,女性多于男性。原因不明,可能与平滑肌瘤发生“蠕动样”收缩有关。由于疼痛,临床上需要与神经源性肿瘤相区别。平滑肌瘤疼痛在局部,痛区无感觉异常,相应神经干无压痛,封闭疗法缓解疼痛不明显。本文前三例远离神经干区,无感觉异常,可排除神经痛。例4患者疼痛,体征极似神经瘤,因肿块紧贴神经干,临床难以区别。如遇有类似情况者,需要排除平滑肌瘤可能。  观察认为:局部疼痛和肿块是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遇寒冷加剧是局部疼痛的诱因,局部压痛是其重要的体征,X线有助于鉴别诊断。可见疼痛的特征、肿块及压痛是手术探查的重要依据。  平滑肌瘤的良恶性常难以判断。但肿瘤的直径超过5cm,位于深部软组织,即使瘤细胞分化良好,也不能排除恶性可能。发生于皮肤的平滑肌瘤,直径如超过2.5cm,要怀疑恶性可能,超过5cm基本属恶性。  治疗以手术为主,皮肤表浅者可作局部切除,通常无复发。肢体及深部软组织直径在5cm以上者需要作扩大范围的手术。(编辑:连智华)

  • 与血管平滑肌瘤伴发的血管内淋巴瘤病一例

    作者:王进;王春华;许敬尧;朱涛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寒战、发热3个月于2002年10月5日入院.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先出现寒战,0.5 h后全身发热,体温高达40.4℃,1.5 h后体温降至正常,反复发作,每天2~3次.

  • 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声像图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毛翠莲;彭晓静;胡彧;李奥;赵莎

    目的 总结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的临床及声像图特征,帮助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123例,其中18例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检查,总结18例的临床及超声特征.结果 123例患者(男∶女1.05∶1.00).18例患者肿块为单发,位于皮下或皮下脂肪层,边界清晰,其中肿块大径<2.0 cm的患者有15例(83.3%),14例(78%)形态规则,15例(83%)肿块呈均匀的低回声.肿块内部血流0级3例(17%),Ⅰ级4例(22%),Ⅱ级2例(11%),Ⅲ级9例(50%).结论 软组织血管平滑肌瘤多表现为孤立性疼痛肿块、位置表浅、小尺寸(<2 cm)、椭圆形、边界清晰、均匀低回声、内部血流较丰富以及无钙化.这些声像图特征有助于血管平滑肌瘤与其他软组织肿瘤的鉴别.

  • B超诊断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瘤合并肾癌1例

    作者:姜知任

    患者男,62岁.因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3月,外院B超诊断为肾癌并左上腹厚壁囊性包块来诊.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腹软,未触及明显包块;尿常规镜下见大量红细胞,余阴性.B超检查:右肾大小形态正常,肾实质回声尚均.

  • 血管平滑肌瘤误诊为红斑性肢痛症1例

    作者:张素芹;赵家贵;陈家骅

    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是一种周界清晰的良性肿瘤,由成束的成熟平滑肌和厚壁血管组成,常位于皮下和真皮深层内,属皮肤痛性小结节之一,临床中,诊断一般并不困难.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ET)是一种少见的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综合症.本院收治1例前臂血管平滑肌瘤患者,误诊为红斑性肢痛症.

  • 阴囊内异位性大网膜纤维血管平滑肌瘤误诊1例/关节液中检出巴西奴卡菌1株/地高辛与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联用致心律失常1例

    作者:

  • 盆部腹膜外血管平滑肌瘤1例

    作者:麦慧;江魁明;宋亭

    患者女,50岁.下腹部疼痛1月余,无血尿,无阴道流血,无发热.未婚,无性生活史.体检:腹软、无压痛,下腹部未触及包块,双肾区无叩痛;阴道检查未查;肛查发现宫体增大如孕2个月,子宫前位,质硬,双附件未触及.

  • 静脉平滑肌瘤病长入右心腔1例

    作者:董莉;范占明;张兆琪;晏子旭;吕飚;黄小勇

    患者女,38岁.右下肢浮肿2个月,心悸、气短2年并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体检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3/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余无阳性发现.患者2年前外院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右侧附件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子宫血管平滑肌瘤.

  • 体表血管平滑肌瘤的超声特点与病理学对照

    作者:李明;赵新美;吴春燕;吴鹏西

    目的 探讨体表血管平滑肌瘤(CAL)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CAL,分析病变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及后方回声等超声征象,CDFI观察包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并分析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CAL以下肢多见(17/25,68.00%).超声表现为位于皮下组织或真皮深层内的椭圆形、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晰,以低回声为主(23/25,92.00%).17例(17/25,68.00%)肿块内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以AlderⅢ级者为主(10/17,58.82%);Alder 0级者,以实体型为主(6/8,75.00%).结论 CAL为好发于肢体皮下边界清晰的实性低回声肿块,多伴较丰富的血流信号.CAL声像图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 超声诊断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瘤1例

    作者:王强

    1 病历简介患者,男,72岁.因下腹部疼痛半月来诊.超声检查发现患者下腹部可探及巨大稍高不均质回声肿块,约16cm×8cm,边界清晰,有包膜,但活动度差,似与腹膜粘连,肿块周围未见肠道扩张征象(附图).

  •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误诊分析

    作者:胡阳军;刘建华;王丰;闵霞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 RAML)又称肾错构瘤,是肾脏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临床见到的RAML,症状不明显,多因体检或破裂出血、合并泌尿系结石等才被发现。绝大多数RAML可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及诊断,但当瘤内脂肪含量甚少或不含脂肪组织(肾血管平滑肌瘤),同时存在囊性变时,极易误诊。我科曾收治1例在外院误诊为右肾囊肿的右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 第46例——双肺纹理增强、气管内息肉状软组织影

    作者:王承敏;马晶;刘振桐

    患者男性,46岁,因咳嗽、喘息逐渐加重半年,咳嗽、喘息再发1周于1999年8月18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胸闷、咳嗽,有时活动后气短,相继咳嗽加重,咳白色粘痰,有时喘息,喘息于夜间卧位加重,曾于外院诊断为“喘息型支气管炎”.1周前因感冒、咳嗽、喘息再发,静脉滴注“氧哌嗪青霉素”,口服“沙丁胺醇(商品名:舒喘灵)”等无好转.既往有吸烟史3年.体格检查:体温:36.5℃,呼吸:24次/min,脉搏:92次/min,呼吸困难貌,“三凹征”阳性,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居中,双肺可闻及干鸣音,右下肺少量水泡音,其它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动脉血氧分压(PaO2) 114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4.2 mm Hg,心电图大致正常.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强”(图1),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V曲线改变提示上气道阻塞”.CT检查示:“在气管下距隆突2 cm处可见管腔内有一息肉样软组织影,与气管后外侧壁紧密相贴,约有1.5 cm×2.0 cm大小,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图2).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示:“近右支气管1.5 cm处气管内见一息肉样肿物,表面充血,粘膜完整,光滑”,活检组织三块.于1999年9月10日在麻醉下手术,术中示:气管下端近右主支气管开口上壁约1 cm处见1.5 cm×1.5 cm大小的肿物,表面光滑、有蒂,蒂位于气管右侧9点处,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血管平滑肌瘤(图3).讨论气管肿瘤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本例患者因多次胸部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被延误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因此临床上凡遇到长期干咳、喘息或进行性呼吸困难经治疗无效;有吸气性呼吸困难,体位变化可诱发加重;肺部干音或喘鸣音性质不易改变者应想到气管肿瘤的可能.胸部CT、核磁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基底部宽度以及外浸范围等,诊断意义远远优于胸片及体层摄影.

  • 右小趾平滑肌瘤术后并发右足背内侧丹毒1例

    作者:欧阳庆武;张枬

    1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主因右足小趾包块4年,性质待查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22/min,血压:140/90mmHg。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右足小趾背侧跟部可见一约1×2cm大小包块,皮肤不红,无溃疡,轻度肿胀,局部有明显压痛,右小趾活动受限,血运可。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辅助检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小趾包块切除术”,手术顺利,包块送病理检查确诊为血管平滑肌瘤。术后吸氧,心电监护,行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右小趾伤口处未见渗血渗液,各趾血液循环良好,术后第3天查房患者诉右足背内侧烧灼样痛,局部可见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急查血液分析:白细胞为12.29×109/L ,中性粒细胞79.20%,淋巴细胞16%;诊断为右足背内侧丹毒,给予抗感染,活血消肿等治疗,右足背内侧湿敷50%硫酸镁及止痛消炎膏,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抬高,嘱严格卧床休息。坚持上述治疗,2周后查房观右足背内侧皮肤无肿痛,右小趾伤口无疼痛,右足各趾血运良好,伤口愈合好,拆线后遂予出院。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作者:贾宁阳;程红岩;陈栋;龙行安;陆伦;王雪雪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MRI与CT影像表现.方法 对2009-2011年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AM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3例,女9例,发病年龄34~60岁(平均44.17岁).12例共14个病灶,其中发生在肝左叶8个,右叶6个.9例行MRI检查,2例行CT检查,1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8个病灶边界较清晰;8个病灶于MRI和(或)CT上显示出脂肪成分;增强后门脉期至延迟期9个病灶强化程度稍减退或呈高信号;5例见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包括门脉及腔静脉,1例左肝静脉早显,6例显示出扭曲畸形的血管.所有病灶均无门静脉癌栓.12例均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影像学检查显示肝内肿瘤具有良好的边界、瘤内脂肪成分、增强延迟强化及扭曲畸形的血管时应考虑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可能.

  • 膀胱血管平滑肌瘤二例报告

    作者:旦增欧珠;达娃;索朗多吉;德吉桌嘎

    例1 男,71岁,藏族.因尿频、尿急、尿滴沥及排尿困难1年,于2001年9月10日入院.无血尿病史.查体:下腹部膨隆,叩诊呈浊音.直肠指诊:前列腺轻度增大,中央沟变浅,无触痛及结节状物.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胸部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B超及CT检查见膀胱腔内一直径约3.2 cm球形软组织肿块影,包膜完整光滑,不随体位改变移动,双侧肾盂及输尿管重度积水扩张;B超测定膀胱内剩余尿量570 ml.

  • 肱动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毕海峰;杜刚;易志坚

    患者女,46 岁,发现左肘部前方肿物 1 年余, 初约花生米大小,有疼痛感,肿物逐渐增大.查体:左肘部内前方可触及 2 cm × 2 cm 大小肿物, 质韧, 边界清楚, 轻度压痛,桡动脉搏动减弱.穿剌细胞学检查见大量纤维样细胞.拟诊为纤维瘤于 2004 年2月7日手术.术中见肿物同术前检查大小一致,包裹肱动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包膜完整,用血管夹阻断肱动脉远近端,剖开肿物,呈灰白色,动脉管腔已完全闭塞,追问患者近2年有发作性左上肢针刺样疼痛病史,考虑患者已建立良好侧支循环,遂切断结扎血管,摘除肿物.病理诊断左肱动脉血管平滑肌瘤并管腔闭塞 (图1) .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患肢无血运及营养障碍.

  • 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1例

    作者:吕航;刘宏宇;张国伟;姚志发

    病人女,40岁.胸闷、气短1个月,晕厥2次.4个月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病理报告血管组织丰富.查体:慢性病容,半卧位,口唇及四肢末梢轻度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心音低钝、无明显杂音,肝肋下触及,下肢轻度水肿.心脏超声示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右心房内强回声团,6.7cm×3.8cm,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完全阻塞三尖瓣口,有条形肿物摆入肺动脉瓣;盆腔血流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 子宫多发性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李友红;晏培松;李莉

    患者 43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腹痛、尿频伴阴道出血10 d收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妇科检查:子宫约有4个月妊娠大小,后位。B超示宫体和宫颈管处各有1个约12 cm×9 cm和4 cm×4 cm强回声肿物,提示子宫平滑肌瘤。入院后行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呈不规则形,于宫体右下侧和颈管处各有一突起肿物,大小约为12 cm×8 cm×8 cm和4 cm×4 cm×4 cm,质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病理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在宫体右下壁和宫颈管各有一结节状肿物,体积分别为12 cm×9 cm×8 cm和4 cm×4 cm×4 cm,肿物切面暗红色,呈大小不等蜂窝状腔隙,伴有血液外溢,质软。镜下所见:肿瘤中血管丰富,管腔大小不等,管壁厚薄不一,内衬单层内皮细胞,腔内充盈多少不等的红细胞。瘤细胞呈梭形,核为杆状,两端钝圆,围绕着血管排列,与血管壁增生的平滑肌细胞紧密相连,呈编织状或旋涡状排列(图1,2)。肿物部分区域可见出血、坏死。病理诊断:子宫多发性血管平滑肌瘤。  讨论 子宫血管平滑肌瘤十分罕见,大部分学者将其归为子宫平滑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但有的学者也将此类含有两种以上成熟间叶组织构

  • 子宫黏膜下血管平滑肌瘤误诊1例

    作者:刘芳;苏日娜;王丽岩

    患者女性,32岁,因"持续性下腹痛3 d"于2006年7月27日以"不全流产"入本院.病史采集:既往体健,未生育,家族史无特殊.平素月经规律,(4~5)d/28 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为2006年5月28日.停经46 d时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外院诊断为双胎,行保胎治疗.7月19日外院超声提示其中一胚胎停育,遂行人工流产术.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一例报告

    作者:孙自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上较少见,破裂出血者更为少见,报告1例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45岁。因腹痛半个月,加重8 h于1996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纯痛,曾行对症治疗无好转,于8 h前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伴心慌、尿少,腹痛呈持续性,无恶心、呕吐,无发烧、血尿。查体:T37.2℃,P 89次/min,BP11/6 kPa(82.5/45.0mmH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颈软,心肺正常,腹稍胀,肝脾未触及,上腹部压痛明显,反跳痛不明显,轻度腹肌紧张,腹水征阴性,肠鸣音较弱,右肾区叩痛,余无异常。血分析:WBC16.5×10+/L、RBC 2.54×1012/L、Hb 80 g/L。B超检查示:肝脏体积稍小,向前上移位,实质回声光点尚均质,胆囊稍大,张力高,囊内透声好,胆囊底部探及巨大混合性回声包块,10 cm×10 cm×9 cm,包块内部回声高低不均,以高回声为主,兼有正常肾皮质回声,其下探及胆囊底部与包块相连,肝肾隐窝内及盆腔内探及少量液性回声,子宫正常,未探及右肾,符合右肾肿瘤破裂,不完全除外肝肿瘤破裂。入院后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右肾肿瘤破裂出血。急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上腹部腹膜后有巨大血肿,20cm×16 cm×20 cm,右肾实质破裂。腹腔内有少量渗血,术中输血400ml,术后恢复好,切口Ⅰ期愈合。术后病理检查示: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现随访1.5年,身体健康。

8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