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drology 중국남과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6-9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848
  • 国内刊号: 31-17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84
  • 曾用名: 男性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男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江鱼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iPS细胞获得原始生殖细胞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艳敏;秦洁;漆正宇;崔光辉;郭新

    目的 探讨经MACS系统体外分选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IP14D-1得到纯度较高诱导性原始生殖细胞(induced primordial germ cells,iPGCs)的方法,并对其表面标志、形态进行鉴定.方法 未分化IP14D-1细胞培养扩增,分化形成iEBs (induced embryoid bodies,iEBs),以4、7、9d的iEB为研究对象,胰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用特异性表面抗原Ssea-1 (special stage embryonicantigen1)单抗标记,间接免疫磁珠法分选得到Ssea-1阳性细胞,即为假定iPGCs.采用免疫荧光和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假定iPGCs,流式细胞术鉴定MACS分选得到的目的细胞群纯度.结果 分选得到的Ssea-1阳性细胞表达PGC特异性表面标志Blimp1和组织非特异碱性磷酸酶(TNAP);7d的iEB分选获得细胞经扩增后iPGC量较多(83.5%).结论 MACS分选方法可作为获得较纯化的iPGC体外分选体系.

  • 姑息性电切对晚期前列腺癌下尿路症状改善的应用评价

    作者:杨立;郑宝寿;萧芝松;肖玉坤;文贵成

    目的 探讨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pTURP)在晚期前列腺癌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45例伴显著LUTS的晚期前列腺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手术去势+抗雄激素药物),28例同时行pTURP,17例间断留置尿管而未行pTURP.比较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PSA、IPSS评分,评估手术并发症及不利事件,分析影响pTURP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pTURP患者短期内LUTS可获明显改善,但可能发生如尿路感染、血尿、排尿困难及肿瘤复发等并发症,远期有转为激素非依赖型肿瘤、再次留置尿管或病情进展、远处转移等不良事件出现.结论 pTURP作为一种姑息性辅助治疗手段,可在短期内有效改善下尿路症状.而激素依赖、尿潴留、反复血尿以及前列腺中叶凸向膀胱是pTURP治疗后症状改善良好的相关因素.

  •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与男女双方性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武程;钟伟;张鹏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CPPS)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对其配偶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门诊确诊为CP/CPPS的男性60名,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勃起功能国际指数的问卷(IIEF-5)及婚姻适应量表(M-DAS);对其及配偶或同居异性进行女性性功能评价表(FSFI)、婚姻适应量表(F-DAS)对应自助问卷调查.结果 NIH-CPIS总分高低与男女双方性功能情况及婚姻质量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前列腺炎相关性疼痛与男性性功能障碍及女性性功能情况有明显关系,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分数越高,性功能越差,婚姻适应度越低(P<0.01),且男女性功能差导致性满意度及婚姻适应度均低(P<0.01).结论 CP/CPPS影响男女双方性功能及婚姻状况,这些结果提示了对于CP/CPPS伴有性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男女双方参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80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作者:李海松;贾玉森;韩智超;王彬;韩亮;杨静哲;党进

    目的 统计男性不育的中医证型的分布频率.明确男性不育的证候学分布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8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调查,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 单一证型的出现频率是肾阳虚衰证(74.9%),肾阴不足证(81.1%),肝郁气滞证(24.1%),湿热下注证(55.6%)和气血两虚证(6.0%),且多合并兼夹出现,对于多证相兼的证型中,分布多的是:肾阳虚衰证+肾阴不足证+湿热下注证.结论 男性不育症体现了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的同时,兼有肝郁气滞和气血两虚.男性不育的中医症候十分复杂,多为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证型组合.

  • 孕期暴露不同剂量己烯雌酚对仔鼠睾丸LH及其受体的影响

    作者:谢肖俊;蒋学武

    目的 研究环境雌激素己烯雌酚(DES)作用于孕鼠,对子鼠生长发育过程中睾丸组织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表达的影响.方法 怀孕雌性昆明小鼠200只,随机分成8组,实验组1-6分别给予DES0.1、0.5、10.0、25.0、50.0及100.0μg/kg·d-1.DES以DMSO和生理盐水为溶剂.对照组仅给予DMSO和生理盐水;正常组不给任何药物.新生小鼠出生后,以小鼠出生第1天记为0,分别于0,5,15,25,35,45,60d处死6只雄性小鼠并取其睾丸,常规固定、制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LH和LHR的表达.结果 中、高剂量(DES 10.0、25.0、50.0及100.0 μ g/kg·d-1组)的实验组中LH和LHR表达明显降低(P<0.05),均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低剂量实验组(DES 0.1和0.5 μ g/kg·d-1组)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中高剂量DES可抑制睾丸LH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剂量效应关系,从而影响生殖功能.低剂量DES则无反应.

  • 芪蓝胶囊联合抗雄激素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尿路症状及PSA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帝昂;张培海;吴天浪;俞旭君;常德贵

    目的 观察芪蓝胶囊对去势后抗雄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气虚血瘀型)尿路症状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气虚血瘀型去势术后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芪蓝胶囊联合雄激素拮抗剂)和对照组(安慰剂联合雄激素拮抗剂)各36例,治疗后对比两组下尿路症状评分(I-PSS)、中医症状评分、大尿流率(MUF)、PSA.结果 治疗4周后,可评价病例65例,实验组34例,对照组31例.两组总体疗效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中医症状评分、I-PSS、MUF控制均优于对照组(P<0.05),能更有效降低PSA的水平(P<0.05).结论 芪蓝胶囊对前列腺癌去势后抗雄治疗有增效作用,能更快改善临床症状,缓解下尿路症状,并使更多患者PSA有效改善.

  • 不同来源皮瓣对近端尿道下裂修补术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卫星;宋新浩;贾东辉;王瑞;秦俊昌;于波涛;李周;迟凯凯

    目的 比较不同来源皮瓣对于近端尿道下裂修补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调查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我科室近端尿道下裂患者84人,随机应用A(包皮源性)或B(阴囊中隔源性)皮瓣,并根据患者自身阴茎下屈情况行Ⅰ(保留尿道板之加盖)法或Ⅱ(非保留尿道板之卷管)法.于术后1月至2年内随访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共62例患者完成了随访,包括56例近端阴茎型及6例阴茎阴囊型.其中,A组34例,B组28例.A组皮瓣较B组皮瓣尿漏的发生率高(P<0.05),AⅠ组较AⅡ组阴茎下屈的发生率较高(P<0.05),尿线变细的发生率较低(P<0.05),其余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在AⅠ、AⅡ、BⅠ、BⅡ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 包皮源性皮瓣较阴囊中隔皮瓣更易发生尿漏,包皮源性皮瓣卷管法较包皮源性皮瓣加盖法尿线变细、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 肥胖或超重对不育群体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作者:成洁;赵君利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不育夫妇中男性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中心的507对不育夫妇中男性的病史、男科检查、身高、体重及精液参数并计算其BMI.排除混杂其它影响精液质量相关因素的患者,将入选的403例患者按BMI分为4组:(1) 18.5kg/m2≤BMI< 24.0kg/m2为体重正常组(A组); (2) 24.0kg/m2≤BMI<28.0kg/m2为超重组(B组); (3) 28.0kg/m2≤BMI< 30.0kg/m2为轻度肥胖组(C组); (4) BMI≥30.0kg/m2为重度肥胖组(D组).进行不同BMI组间各精液参数的比较.结果 (1)组间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超重组精子活动率、(a+b)级精子百分率、a级精子百分率、b级精子百分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轻度肥胖组和超重组相比,重度肥胖组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重不育男性的精液质量优于BMI正常不育男性.重度肥胖不育男性的精液质量降低.

  • 益肾活血汤对糖尿病性E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alponin 1和OPN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煜罡;潘恩山;朱晓光

    目的 研究益肾活血汤对糖尿病性E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中碱性调宁蛋白(calponin 1)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性ED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60只,从中随机取7只为正常对照组,余53只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DM)模型,阿朴吗啡阴茎勃起试验筛选糖尿病性ED模型后,随机选28只分为模型组、益肾活血汤组、达美康组、达美康+益肾活血汤(联合)组,每组7只,给药12周后,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的形态结构.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和彩色图文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alponin 1和OP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alponin 1 mRNA和OPN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alponin 1及其mRNA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OPN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活血汤组、达美康组、联合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alponin 1及其mRNA表达显著上调,OPN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达美康组、益肾活血汤组比较,联合组calponin 1及其mRNA表达水平上调较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OPN及其mRNA表达下降较多,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血汤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性E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alponin 1及calponin 1mRNA表达水平,使平滑肌细胞表型从合成型向收缩型转化.

  • 双侧睾丸表皮样囊肿(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和谦;于德新;谢栋栋;王毅;张涛;丁德茂;张志强;陈磊;闵捷

    目的 总结双侧睾丸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2例双侧睾丸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2例青年双侧睾丸占位患者,其中1例术中冰冻提示双侧表皮样囊肿可能,遂行睾丸部分切除术;1例术中冰冻提示左侧睾丸畸胎瘤伴表皮样囊肿,右侧睾丸表皮样囊肿可能,遂行左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和右侧睾丸部分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与术中冰冻结果一致,术后随访3~24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睾丸表皮样囊肿一种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双侧尤为少见.详尽的体检、掌握影像学特点是诊断该征的重要依据,确诊依据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手术方法推荐选择保留睾丸术式.

  • 精子正常形态率及其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IUI结局的影响

    作者:郑炜炜;钟小英;邓顺美;李金芝;陈爱平;宋革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精子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及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NPS)对IUI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283周期IUI的病历资料,比较精子正常形态、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处理后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1)正常精子形态率分组:<4%组、4%~10%组、10%~15%组和≥15%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0%,10.00%,10.98%和21.6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83周期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10×106组与≥10×10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1.48%和13.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283周期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4×106组与≥0.4×106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分别为0%和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4×106~1.0×106组与1.0×106~1.5×106和≥1.5×106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6.67%,19.05%和1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精子正常形态率对IUI临床妊娠率有一定影响,当正常形态≥4%可获得一定的临床妊娠率,当正常形态率≥15%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2)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对其临床妊娠率有影响,当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0.4×106时即可获得一定的临床妊娠率.

    关键词: 授精 人工 精子 妊娠率
  • 上海市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性激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昊;陈斌;黄晨;张正果;范宇平;金炎;胡凯;王鸿祥;韩银发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各项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上海市区一般人群中抽取40~80岁的男性居民1720例,测定血清PSA及性激素4项(FSH、LH、T、E2).结果 符合标准并资料全面者1489人,平均年龄为(61.88±10)岁,PSA为(1.29±1.06),性激素4项分别为FSH(7.97±6.35)mIU/ml、LH(4.39±3.73)mIU/ml、T(4.47±2.58)ng/ml、E2(19.99±16.51)pg/ml.经统计学分析,PSA与FSH、LH、T、E2水平均无相关性,分别为(r=0.002,P> 0.05), (r=-0.008,P>0.05), (r=-0.008,P>0.05); (r=-0.019,P>0.05).结论 中老年男性的各项性激素水平与PSA结果无显著相关性.

  • 精索脂肪肉瘤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丁振山;周晓峰;刘乃波

    目的 总结分析精索脂肪肉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例精索脂肪肉瘤患者的诊断、治疗等临床资料.复习文献对精索脂肪肉瘤进行讨论.结果 行根治性精索肿物及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脂肪瘤样脂肪肉瘤.至今随访2年未见局部或远处复发.结论 精索脂肪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系肿瘤,与腹股沟疝、精索囊肿、精索脂肪瘤等的鉴别非常困难.根治性睾丸高位切除术是推荐的治疗方法.如果切缘可疑,则可行辅助性放疗.

  • 大Y染色体与男性不育及不良妊娠相关关系的探讨

    作者:潘芹

    Y染色体长度增加,这在临床上称为大Y.关于大Y染色体是否具有临床效应的问题,近年来众多学者持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大Y是由于异染色质中DNA过多重复而造成的,与子代发育异常有某种关联;也有学者认为大Y是一种正常的多态变异,无临床意义.为了探讨大Y染色体与异常妊娠的关系,本文对检出的38例大Y染色体携带者进行了分析.

  • TURP术前避免使用镇静剂有助于早期预防TURS

    作者:吴文斌;纪鹏;谢强;赵彦宗

    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危险的并发症,若不能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常会贻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椎管内联合麻醉下实施TURP 487例,部分患者在TURP术前半小时未使用镇静剂,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TURS先兆症状,及时干预,避免了不良后果出现,现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 短时低速离心对光镜下精子形态学分析检查的影响

    作者:杨丽;张毅

    近年来男性不育的发病有上升的趋势,人们需要借助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等辅助生殖技术来达到生育目的.对精液进行短时低速离心处理在精液检查和一些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较为普遍.通过对精液进行离心处理或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可达到将精子从精浆中分离出来、对精子进行浓缩、优选精子进行人工助孕等目的.然而离心操作作为一种非自然状态下的人为操作是否会对精子产生影响,精子经离心操作处理后用于辅助生殖技术是否安全,是一个让我们不得不注意的问题.对此,本文初步研究了短时低速离心对精子形态的影响.

    关键词: 离心 精子形态
  • 膀胱癌分子治疗与雄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兆洁;吴松;唐爱发;蔡志明

    膀胱癌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膀胱癌位列男性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位列第七位,每年新诊断的膀胱癌患者超过350000名.美国癌症协会预测,2012年美国膀胱癌死亡病例数将达到14880例,其中男10510例,女4370例,分别占新发病例数的18.9%和24.4%.吸烟是目前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因素,其次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1-3].临床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但患者预后较差;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70%.放化疗虽可减轻患者症状,对膀胱癌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大,且不能实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术后复发、转移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的膀胱癌分子标志物,发展以疾病相关生物学为基础的新的治疗方法,合理运用新型分子靶向治疗,成为当下研究热点[4].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雄激素及其受体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膀胱癌分子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就雄激素受体与膀胱癌分子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体外冲击波治疗在男性疾病的应用

    作者:张廷剑

    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是一种安全、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己在泌尿外科和骨科成功应用.在骨科,体外冲击波治疗被用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股骨头缺血坏死等骨组织疾病及肩周炎、网球肘、跟腱炎等软组织疾病[1-4].在泌尿外科,体外冲击波自1980年首次用于治疗肾结石后,逐渐成为治疗泌尿道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近年有文献报道将体外冲击波用于治疗阴茎硬结症(Peyronie' disease,PD)[5-8]、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9-13]及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等[14-16]男科疾病.本文就体外冲击波治疗在男性疾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超声诊断前列腺脓肿1例

    作者:刘玥涛;廖义俊

    病例 男,26岁,小腹胀痛、排尿不畅、灼痛、尿无力2月,曾于外院诊断为"前列腺炎",服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一年前曾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诉治愈.肛诊:后叶球形,凸起于直肠,上角硬结样变、下角囊性胀满,前列腺液呈灰黄色粘稠脓性.超声检查:前列腺呈49mm×57mm×38mm大小,形态饱满,包膜增厚、欠光滑,实质回声不均,内腺区探及范围约36mm×42mm×25mm不规则液性暗区,边界尚清,未见包膜线,暗区内透声较差,可见少许带状高回声分隔左、右叶.

  • 第14届亚太地区性医学学会(APSSM2013)在日本金沢隆重召开

    作者:许永德;宋卫东

    2013年5月31日至6月2日,第14届亚太地区性医学学会在日本金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收到论文200余篇,近500名亚太地区从事泌尿外科学、男科学、生殖医学、内分泌学、精神心理学、老年医学的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亚太地区性医学学会(Asia-pacific Society for Sexual Medicine,APSSM)于1989年在香港成立,是国际性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exual Medicine,ISSM)的分支机构,每2年在亚太地区的不同国家(地区)召开一次.

    关键词: 性医学 会议
中国男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