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杂志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

  • 主管单位: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30
  • 国内刊号: 2095-2260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03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丽娟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10 kg 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作者:周隆书;王云

    目的探讨总结影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分析72例10 kg 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结果。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对7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中低流量)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采取补片修补53例(其中 Dacron 片48例,自体心包5例),直接缝合19例;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予以直接缝闭。结果治愈66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术后脱呼吸机困难死亡4例,病死率8.33%。66例患儿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未见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经术前治疗和准备后,应及时手术治疗,术中体外循环管理和保障、精细操作,以及良好的术后处理可有效地降低手术致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气管插管延迟拔除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范阜东;周庆;葛敏;王东进

    目的探讨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气管插管延迟拔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1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1例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延迟拔除气管插管,将所有患者分为延迟拔管组(n =118)及非延迟拔管组(n =43),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气管插管延迟拔除的危险因素。结果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气管插管延迟拔除发生率为73.3%(118/161),118例延迟拔管患者中2012年以前收治的有79例,占66.9%(79/118),2012年以后收治的有39例,占33.1%(39/118);患者总体住院死亡12例,病死率为7.45%(12/161),死亡原因均为出血或器官功能障碍。术后延迟拔管组患者年龄高于非延迟拔管组,阻断时间长于非延迟拔管组(P 均<0.05),延迟拔管组患者输血量较未延迟拔管组患者显著增加(P =0.0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围术期输血量>3000 ml(OR =26.469,P =0.000)及年龄(OR =3.010,P =0.040)是影响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风险可能会增加,而尽可能地减少围术期输血量,则可能减少长期气管插管的风险。

  • 卵圆孔未闭经导管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杨延坤;郑宏;蒋世良;徐仲英;赵世华;张戈军;李世国;金敬琳;兰天;杨帆

    目的探讨经导管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行 PFO 封堵术35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封堵成功31例(88.6%),其中合并不明原因脑卒中史26例(有1例同时合并偏头痛发作),合并单纯先兆性偏头痛者3例,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脑梗死病史,3例先兆型偏头痛者中2例术后6个月头痛消失,1例明显减轻,2例 TIA 中1例术后无再发,1例术后3个月内发作3次,之后无再发。结论PFO 经导管封堵术对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和先兆性偏头痛的二级预防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但仍需要严格把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 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

    作者:翟波;陈振良;陈忠建;王鹏高;杨房;董向阳;崔亚洲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手术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新生儿 TAPVC 34例的病历资料,男23例,女11例。手术年龄6~28 d,平均(15.00±4.60)d,体重2.6~4.5 kg,平均(3.70±0.96)kg。其中心上型21例(垂直静脉位于左侧19例,位于右侧2例),心下型3例,心内型9例,混合型1例。心上型和心下型 TAPVC 采取胸部正中切口入胸,将肺静脉共汇与左心房顶做侧侧吻合,结扎或切断缝扎垂直静脉。心内型及混合型 TAPVC 采取右腋下切口,充分剪除冠状静脉窦顶与左心房、房间隔组织,使肺静脉与左心房畅通沟通,同时将冠状静脉窦隔于左心房。体外循环时间39~143 min,平均(78.76±27.1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1~73 min,平均(37.71±10.51)min。结果术中均常规安置心表临时起搏器,启用9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8.82%),低心排出量综合征7例,心律失常4例,肺炎7例,31例随访1个月至3年,无死亡及因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的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吻合口血流速度均<1.4 m/s。结论新生儿期 TAPVC 患儿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主要特点与外科诊治

    作者:杨克明

    天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在临床并不少见,然而其解剖和病理生理的多样性使每一例患者在治疗上都应该更加个性化。因此,心外科医师应该为每一例这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制订不同的治疗计划,同时要考虑不同患者就诊时的年龄、病理分型,手术团队的整体实力,以至于患者的经济状况。因为不容置疑的是这类患者可能要接受不止一次手术,而每次手术都是相当复杂,并冒极大的风险。虽然大部分患者在术后近期效果较理想,但其远期结果还要进一步观察和随访。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梗阻

    作者:吴信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矫治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pulmonary venous obstruction,PVO)是一种主要而严重的并发症。它通常发生在肺静脉-左心房吻合口和(或)肺静脉等部位,由于吻合口﹑肺静脉的狭窄,造成肺静脉回流受阻,严重影响 TAPVC矫治的效果,是再手术的第一位原因,也是导致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了解 PVO 产生的危险因素,预防性治疗以减少其发生;一旦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改善预后。

  •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术围术期镶嵌治疗新进展

    作者:张近宝;欧阳辉;邬晓臣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每年出生的婴儿中占8‰左右,其中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等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自然预后极差[1]。一直以来,传统外科直视手术是其唯一解救途径,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缺点[2],导致上述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成功率及治愈率较低。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是国际上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才兴起的一种新治疗模式,它是一种将单纯传统外科技术与内科介入或外科微创治疗镶嵌结合的模式。这样不仅更好地解决了传统外科治疗手术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问题,而且保障了手术安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3-4],是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为此,笔者将对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

  •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原因及治疗

    作者:张浩

    位出生缺陷疾病。毫无疑问,外科手术是先心病首选治疗方案。近十年内,我国先心病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得到普及并有所创新,且一些常见先心病治疗的成功率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不容忽视的是,先心病合并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仍然是我国先心病外科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合并器质性 PAH(即艾森曼格综合征)患儿禁忌施行心脏畸形治疗,已经成为共识。随着先心病外科的普及和国家医保制度的完善,现在此类患者的比例已经日趋减少。随着近年来针对 PAH 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更使一些处于边缘状态的重度 PAH患者获得了手术机会[1]。但先心病术后 PAH 仍是我国目前先心病外科一个需警惕的盲区。

  • 完全性房室通道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右心室双出口主要特点及手术治疗

    作者:陶凉;金晶;华正东;王刚;宋来春;方极辉

    完全性房室通道合并法洛四联症或右心室双出口(CAVSD-TOF/DORV)为一种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大约3.1%合并 CAVSD,而 CAVSD中约4.3%合并 TOF/DORV。此疾病合并 Down 综合征多见(34%~84%)[1-2],CAVSD 常见的类型为 Rastelli C 型[3-5]。对 CAVSD-TOF 的外科治疗早由 d′Allaines 等[6]报道,但是 Kirklin 早在1961年就实施了此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完全矫治手术。早期完全矫治手术的致死率高达28.5%,其中的80%死于1980年以前,之后病死率明显减少[3]。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病死率逐步下降。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笔者就这类疾病的主要特点及手术相关问题作一介绍。

  • 先天性心脏病73例经胸微创封堵技术切口选择体会

    作者:张向辉;杨再珍;王岩青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1],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有两种:一是体外循环(CPB)辅助下外科手术修补,二是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近年出现的经胸微创封堵技术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2],即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 TEE)引导下进行经胸封堵治疗。为总结经验体会,笔者回顾了我院2013年2~7月行经胸微创封堵技术手术的先心病73例的病例资料。

  • 成人法洛四联症检查方法及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张重;陈寄梅

    先天性心脏疾病诊疗技术和手术管理的进步,已经改变了婴儿和儿童心脏缺陷的预后,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甚至包括那些复杂的缺陷患者能存活到青春期和成年期。法洛四联症(TOF)是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高为0.5/1000[1]。它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和外科医师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TOF 外科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现多主张在1岁之前手术,对症状明显或缺氧反复发作的患儿,应在新生儿期手术[2]。目前,多数在婴儿期或儿童期接受手术修复,也有患者先经历姑息性分流(B-T 分流等),再行完全的矫治术。在我国,很多 TOF 患者等到成年才会手术治疗。为了使法洛四联症患者尽早获得佳治疗,笔者就成人未行或是已行法洛四联症的检查方法及其根治术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应用现状

    作者:樊轶斌;张泽伟

    随着心导管技术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已由单纯手术治疗转向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这种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相互结合应用的治疗模式被称为镶嵌治疗( hybrid proce-dure)[1]。该治疗模式能发挥介入及手术各自的优势,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弥补外科手术的不足、提高手术效果,尤其适用于单独采用介入或外科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结果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例[2]。现就此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胸主动脉瘤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张学强

    对有症状或较大胸主动脉瘤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或血管腔内修复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对无症状或未达到外科手术治疗标准的胸主动脉瘤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哪些药物能够减少胸主动脉瘤破裂、夹层和进一步扩张的风险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为此,笔者对目前治疗胸主动脉瘤研究较多的β阻滞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抑制药和他汀类药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心血管外科(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2015 01 02 03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