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魏海霞;赵凯;纪鑫;金媛媛;孙庆申;李国新;周东坡

    壳聚糖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目前已经成为制备缓释和控释制剂的十分理想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且壳聚糖微球作为药物缓释形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综述壳聚糖徼球的缓释机制、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壳聚糖 微球 制备 缓释
  • 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

    作者:陶昱斐;姚瑶;丁燕飞;陈若飞;肖灿

    目的:制备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RP-HPLC法测定酪丝亮肽含量,以稳定性、包封率和体外释放为指标,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处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粒径均一,有80%的粒径分布在20~30μm,包封率达92.43%.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体外释放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37℃条件下在PBS介质中释药t1/2达111.5 h.结论: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稳定性好,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 盐酸伪麻黄碱和萘普生复方镶嵌缓释片及其释药规律研究

    作者:魏农农;苏敏;陶凌晖;朱玲;秦洁

    目的:研究盐酸伪麻黄碱与萘普生复方镶嵌缓释片及其释药规律.方法:在剂型设计上萘普生以常规方式快速释放,盐酸伪麻黄碱以缓释方式释放,以使该制剂适用于1~2次·d-1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伪麻黄碱和萘普生同时进行片剂释放度和含量的测定.为考察镶嵌片的释药规律,以释放度为指标,引用Lapidus-Lordi释药方程与初选处方的释药曲线拟合,考察其拟合度.结果:中试样品测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色谱条件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灵敏度和准确度.释药曲线与Lapidus-Lordi释药方程有较好拟合度(r=0.998 0).结论:盐酸伪麻黄碱和萘普生复方镶嵌缓释片的处方剂型可行,Lapidus-Lordi释药方程可以作为处方筛选的一个理论模型.

  • 颗粒剂、干混悬剂投药量质控方法探讨

    作者:陈坚行

    颗粒剂、干混悬剂因其易溶、矫味、易服、易携带、稳定、制备方便等优点为国内、外药剂工作者所喜好采纳.而缓释、控释颗粒剂及干混悬剂更以其服药次数减少的优点为患者所钟爱.然而,生产厂家如何保证处方、工艺稳定,上市产品如何确保病人服药量准确无误,质量标准如何促进产品提高质量和水平,对于颗粒剂和干混悬剂就目前国内生产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尚可作进一步探讨.

  •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作者:熊晓滨;李津明;李响;李鑫

    目的 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处方等因素对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和对乙酰氨基酚微丸,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30D/RL30D)包衣,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采用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释放度,单因素筛选包衣处方的优化参数.结果 以Eudragit RS30D/RL30D比例为15:1(w/w),包衣增重为10%,柠檬酸三乙酯占包衣材料量的25%,滑石粉占包衣材料量的40%为包衣液,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释微丸释药曲线具有较好的缓释特性.结论 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具有缓释特性且操作简便、工艺稳定.

  • 载大黄酸的空腔纳米球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牛慧敏;张好平;钱庄;赵建华;韩刚;刘占军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载大黄酸的空腔碳酸钙(CaCO3)纳米球血药浓度,以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缓释效果。方法采用 HPLC 法测定大鼠灌胃载大黄酸 CaCO3纳米球后不同时点大鼠血药浓度。结果大鼠灌胃10 mg/kg的载大黄酸CaCO3纳米球后20 min检测到大黄酸,40 min后达到大血药浓度,之后释放速度减慢,表明大黄酸 CaCO3纳米球在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结论大黄酸以空腔 CaCO3纳米球作为载体,在大鼠体内能够达到良好的缓释效果。

  • 用于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的新型材料

    作者:冯慧;严晓燕

    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焦点,药物载体材料在缓释、控释、靶向制剂的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的一些药用载体材料如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PNIPAM)和乙烯基已内酰胺聚合物(PV-CL)、壳聚糖衍生物、硫醇盐类、甲基丙烯酸(PMAA)-淀粉硫醇盐、丝素蛋白等的作用及用途作简单的阐述,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安全、高效、稳定、毒副作用小或无的剂型材料.

    关键词: 缓释 控释 靶向 材料
  • 喷雾制粒法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缓释胶囊

    作者:徐风华;张志萍;高秀云;吕小川;江朝光

    目的:研究制备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缓释胶囊.方法:采用喷雾制粒法制备阿司匹林缓释颗粒,并包肠溶衣.结果:三批阿司匹林肠溶缓释胶囊的含量分别为53.4mg,49.1mg和53.4mg,为标示量的106.8%,99.1%和106.8%,符合规定;在0.1mol/L盐酸溶液中2h的溶出不超过限量,在pH值为6.8磷酸盐缓冲液中6h的释放度分别为86.6%,84.3%和83.3%,均符合规定.结论:喷雾制粒法制备阿司匹林肠溶缓释胶囊方法可靠,工艺重现性好,适合规模生产,所得胶囊体外释放较好地达到设计要求.

  • 载舒尼替尼栓塞微球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作者:赵子明;李佳林;杨勇杰;崔代超;卢晓静;范田园

    近年来载药微球在栓塞治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用于栓塞的聚乙烯醇/丙烯酸微球,首先筛分出粒径在100-1000 μm范围的微球,并以舒尼替尼为模型药物,根据离子交换原理制备出载药微球;系统地评价了空白微球(B-Ms)和载药微球(SU-Ms)的理化性质:微球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平衡含水量、弹性性质等,考察了微球的载药和体外释药的规律.结果显示:微球外观圆整,载药前后微球的粒径均适用于栓塞,载药后微球平衡含水量下降,刚性增加,载药前后微球的弹性均适于栓塞;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主要受药液浓度的影响,载药微球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缓慢释药,因此,舒尼替尼载药微球具有动脉栓塞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 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双层缓释片:设计与体外释放

    作者:欧阳德方;聂淑芳;孟晋;杨星钢;宋志全;潘卫三

    目的本文为了解决2型糖尿病中的多药治疗问题,用HPMC进行湿法制粒制备了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双层缓释片.方法由于二甲双胍的压缩成型性较差,高剂量的二甲双胍很难压制成片.在实验中,采用十八醇克服了这一问题.研究了HPMC的黏度、用量和填充剂的用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优化的处方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缓释时间为10小时.结果二甲双胍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 而格列吡嗪的体外释放符合零级方程.结论本文成功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双层缓释片.

  •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的研制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胡连栋;王成伟

    目的 与市售头孢克洛速释胶囊比较,探索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在人体内是否产生更合理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 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微丸,然后分别采用Eudragit(R) NE30D和Eudragit(R) L30D-55包衣,二类微丸按35:65比例填装胶囊,制成缓释胶囊,以市售速释胶囊作为参比制剂,在禁食状态下对24个健康志愿者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 与市售胶囊相比,缓释胶囊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12.1%,并且血药浓度高于MIC的时间比速释胶囊更久.结论 本法制得的头孢克洛胶囊缓释作用较好,采用头孢克洛缓释胶囊给药,有效血药浓度保持时间可以大大延长.

  • 效应面法优化尼美舒利双层缓释片处方

    作者:单利;范云周;王玉丽;陈红鸽;高春生;杨美燕

    采用正交设计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尼美舒利双层缓释片处方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处方如下:(Ⅰ)速释层:尼美舒利,50 mg;乳糖,92 mg;淀粉,22 mg; CCMC-Na,14 mg; PVP K30,1 mg;微粉硅胶,1 mg;硬脂酸镁,0.9 mg;氧化铁红,0.1 mg;(Ⅱ)缓释层:尼美舒利,150 mg; HPMC K100LV,26 mg; HPMC K4M,33 mg;乳糖,54 mg; PVP K30,1 mg;微粉硅胶,1 mg;硬脂酸镁,0.9 mg.优化后的处方在初期药物快速释放(10 min释放15%),后期缓慢释放持续一段时间(16 h),具有双相释放特征,且放置6个月后无明显变化.

  •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为载体的缓释疫苗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作者:徐希明;沈玉萍;余江南;皋古云;曹建平

    目的制备缓释疫苗微球.方法以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为载体,醋酸乙酯为有机溶剂,采用W/O/W溶剂扩散法制备PELA疫苗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散射技术测定其粒径分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研究微球包裹前后疫苗蛋白的稳定性;BCA法测定疫苗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同时考察疫苗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所得微球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5.38μm,疫苗微球载药量为5.12%,包封率达75.25%;包裹前后疫苗蛋白的结构稳定;体外释药结果显示,疫苗微球前3 d以Higuchi方程(r=0.997 7)释放,3 d后则以零级恒速释放(r=0.992 2),28d累积释药量为69.10%.结论以PELA为载体的疫苗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载药量和明显的缓释效果.

  • 异甘草素-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体外缓释行为

    作者:慕春海;李超鹏;韩博;陈文;蔡良谟

    目的 以异甘草素为模型药物,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WNTs)作为缓释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氧化处理MWNTs,改善其表面性质,利用SEM表征了氧化后的MWNTs(o-MWNTs)的表面形貌,借助全自动快速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表征了MWNTs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并探讨o-MWNTs-异甘草素复合物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缓释行为.结果 MWNTs经过氧化后制备得到的o-MWNTs-异甘草素复合物在2%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2%SDS-水)和pH 6.8的2%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2%SDs-PBS)中缓释效果良好,分别达到42.03%和34.21%.o-MWNTs.异甘草素复合物在该2种溶出介质中的释放动力学基本符合Higuchi模型,释放良好.结论 MWNTs可作为潜在缓释材料.

  • 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共聚物水凝胶对氯霉素的负载与缓释性能

    作者:杨性坤;王爽;李超

    目的 研究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与丙烯酸(AA)的共聚物[Poly(DMAM-co-AA)]水凝胶对氯霉素的负载能力和缓释动力学.方法 将制得的干凝胶浸泡在氯霉素溶液中至充分溶张饱和,测定凝胶对氯霉素的负载量;将负载氯霉素的干凝胶放入不同的溶液中不停搅拌,测定凝胶对氯霉素的释放速率.结果 发现随两种反应单体配比增大和氯霉素溶液浓度的增加,产物的氯霉素负载能力增大;该水凝胶对氯霉素的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中性介质中释放速率较慢,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的释放速率均较快.结论 合成的水凝胶对氯霉素的负载能力随氯霉素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负载氯霉素的释放可在8~12 h内完成,氯霉素的累计释放率可达到90%左右.

  • 治疗耳聋的地塞米松原位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

    作者:陈钢;侯世祥;刘军;张瑜;卢懿;李芳琼

    目的探索温度敏感原位凝胶作为内耳局部给药载体的可行性,为其治疗耳聋提供依据.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备地塞米松磷酸钠(DSP)温度敏感原位凝胶,测定其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建立DSP和地塞米松(Dex)HPLC测定方法;考察凝胶中药物的稳定性;采用扩散池方法评价其体外释放行为;与溶液剂相比较,研究鼓室注射载药原位凝胶后耳蜗外淋巴液中药动学规律.结果制得的DSP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LCST为26.5℃,制剂较稳定,体外释放遵循Higuchi方程.鼓室注射DSP原位凝胶,药物在内耳组织的局部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AUC是静脉注射DSP溶液的492.8倍;而且其缓释特征明显,同鼓室注射DSP溶液相比,MRT增加了近5倍.结论温度敏感原位凝胶传递系统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内耳局部给药系统,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 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制备甲氨蝶呤缓释微球及其体外释放的研究

    作者:张丽娜;张倩;孙珊珊;丁林;王慧云;全先高

    目的 制备新型甲氨蝶呤(MTX)缓释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放性能.方法 以蒙脱土(MMT)、壳聚糖(CS)为原料,采用原位插层法制得壳聚糖插层蒙脱土(CS-MMT),并以其为原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得载甲氨蝶呤的新型药物缓释体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spectrophotometer)、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电光显微镜表征我药微球的结构、性能及形态;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甲氨蝶呤的用量,油水比,乳化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对载药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通过体外释放实验探讨了载药微球在不同模拟释放液中的释药规律.结果 所得微球粒径分布较均匀,球形度好;在水油比为1∶5,戊二醛的用量为6%(水相),乳化剂用量为7%(油相),CS-MMT/CS为1∶4,MTX/CS为1∶3时制备的微球载药量与包封率高.优工艺制得的载药微球平均粒径为557.4 nm,载药量为31.6%,Zeta电位20.8 mV.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缓释体系更倾向于在pH较低的盐酸溶液中释放,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结论 CS-MMT可用作缓释辅料;CS-MMT微球是一种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且具有pH敏感性.

  • 卡托普利脉冲微丸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作者:陈洪轩;游国叶;陈志鹏;崔新刚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脉冲缓释微丸(简称Cap脉冲微丸)在Wistar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制备卡托普利脉冲缓释微丸,采用RP-HPLC测定12只Wistar大鼠口服复方卡托普利脉冲缓释微丸胶囊及复方卡托普利片后在不同时间血浆中卡托普利的浓度,通过DAS2.1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大鼠体内时滞时间为4.75 h,与普通片剂相比,具有明显时滞,达峰时间明显延长(9.67 h),相对生物利用度(117.29±46.87)%.结论 卡托普利脉冲缓释微丸在体内外经明显的时滞后均能缓慢释放,可达到睡前服药,凌晨发挥药效的目的.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处方

    作者:林秉谦;曹博超;张晓明;张啸;程刚;邹梅娟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优化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处方.方法 分别以格列吡嗪缓释片16h释放量(Y1)和累积释放量-时间线性相关系数(Y2)为评价指标,考察包衣增重(X1)、助推层中HPMC K4M用量(X2)和包衣液中PEG4000用量(X3)3个因素对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释放的影响.用多元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分别评价Y1和Y2与3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Y1、Y2对应的佳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描绘效应面,得出优处方范围,并进行验证.结果 3个影响因素与Y1、Y2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佳处方范围分别为:包衣增重X1(20.0 ~21.5)%、助推层中HPMC K4M用量X2(23.0~25.5)%、包衣液中PEG4000用量X3(5.2~5.5)%.选取优化范围内处方进行实验,其释放曲线与市售片拟合良好.结论 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预测和优化格列吡嗪渗透泵型缓释片的处方.

  • 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作者:张继明;胡富强;应晓英;袁弘

    目的制备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制备过程中加入多聚阴离子对纳米粒粒径、表面电位和药物包封率的影响;研究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荧光标记固体脂质纳米粒经大鼠口服给药,由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血液和淋巴液中的荧光强度.结果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388.6±143.5)nm,水相中加入三聚磷酸钠对纳米粒粒径无明显影响,而表面电位下降,药物包封率明显增加;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初1 h快速释放了药物包封总量的35.63%,随后以接近每小时1.5%的速度释放,呈明显的缓释特征,24h体外累积释放量为药物包封量的67.30%;固体脂质纳米粒经大鼠口服研究发现,0.5 h时淋巴液中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相同时间血液中的荧光强度.结论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得到的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作用;通过调节纳米粒表面电位,可明显提高药物的包封率;固体脂质纳米粒口服给药,具有明显的纳米粒整体淋巴吸收特性.

731 条记录 6/37 页 « 12345678...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