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卧床危重患者体重测量方法

    作者:张成芳;霍霞

    目的 用安全舒适的方法为卧床、危重及超重患者测量体重,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选用赛康seca985型电子病床透析秤,配合两人称重法、三人称重法、四人称重法、同一患者多次测量体重法、超重患者称重法为患者称重.结果 测量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安全舒适,适用人群广泛.结论 赛康seca985型电子病床透析秤配合多种体重测量方法解决了危重、卧床及超重患者体重无法测量的问题,并且安全舒适,不影响患者治疗.

  • 我院危重、Ⅰ级护理分级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洪君;杨美玲;骆金铠

    目的:探讨危重、Ⅰ级病人护理分亚类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拟定危重、Ⅰ级护理病人的亚类标准,对住院病人中危重和Ⅰ级护理病人进行质量观察与管理.结果:危重,Ⅰ级护理病人护理分亚类管理后,基础护理工作量,护士长的访视率和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均有较大的提升.结论:危重,Ⅰ级护理病人的护理进行亚类管理可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以病人需求为依据,使有限的护士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 血液净化治疗在儿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孙晖;曹淑媛

    目的 通过对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的危重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儿科临床规范化护理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患儿15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血液净化及针对性护理,观察及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患儿的原发疾病主要为各种中毒和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占总数的59.2%.血液净化模式主要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占40.8%,其次为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抗凝方式主要为普通肝素抗凝.血液净化的临床有效率达90.1%.并发症情况主要依次为深静脉置管吸壁、贫血和滤器凝血.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对危重患儿临床效果满意,但儿童护理不同于成人,需要护士不断积累临床护理经验,做好针对性护理,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危重患儿的治疗.

  •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

    作者:程宝珍

    急救转运是指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外、院内的抢救、监护和运送的过程,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是该过程中基本也是关键的环节。便携式呼吸机的使用对于保证各种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使用多功能便携式呼吸机转运带有人工气道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经过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转运前应用拉斐尔呼吸机的效果相仿,现报道如下。

  • 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作者:白伟业;赵建民;史伟民;周坤

    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手术后康复.本院自1995年以来,对138例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营养支持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乳酸盐置换液在危重患者CRRT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贵荣;程芮;张杰;杨钧;杨四平

    目的 评价乳酸盐置换液在危重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在ICU行CRRT治疗的63例危重患者(乳酸盐置换液组34人,碳酸氢盐置换液组29人),于治疗前、治疗24h和48h测定血乳酸、PH、BE、HCO3-、平均动脉压(MAP)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乳酸盐组在CRRT治疗24h、48h后,乳酸呈下降趋势,但未达到统计意义差别(F=2.765,P=0.068).碳酸氢盐组CRRT治疗24h后乳酸即下降,至48h乳酸较治疗前均达到显著意义差异(F=4.432,P=0.012).血PH值、BE、HCO3-和FiO2在CRRT治疗后24h、48h两组均显著升高, APACH Ⅱ评分在治疗48h后两组均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肌酐在治疗24h后两组均显著下降,48h下降更为显著(乳酸组F=36.073,P=0.000;碳酸氢盐组F=47.954,P=0.000)而平均动脉压、血清钠离子和谷丙转氨酶在治疗过程中无统计意义差别.除乳酸(F=4.594,P=0.012)、BE(F=1.875,P=0.039)外,CRRT治疗后乳酸盐组和碳酸氢盐组各时间点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乳酸盐置换液不升高血乳酸,在纠正酸中毒、维持血压、稳定内环境方面具有优势,乳酸盐置换液可以安全地用于危重患者的CRRT治疗.

  • 血清降钙素原对危重患者感染的预测作用评价

    作者:李小燕;谢文锐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能否对危重患者感染进行预测.方法 选择12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确诊当日的24 h内抽取静脉血液行微生物培养、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两指标对感染发生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都高于未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高于C反应蛋白.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中明显升高,与C反应蛋白水平一致,但其对感染的预测效果优于C反应蛋白.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赵正平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该院治疗的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诊留观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70、5.665、6.346、7.746,P<0.05).观察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2、3.960、5.986、5.238、5.986、4.949,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诊留观室危重患者中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急诊留观时间,减轻患者负性心理压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李杰华

    目的 对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急诊科的危重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急诊科危重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急诊危重疾病抢救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抢救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急诊抢救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诊科的危重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在抢救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高龄危重患者压疮预见性护理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作者:徐禹静;宋七仙;白姣姣;蒋颖华;丁蕙莲;王峥;程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老年慢性疾病发生、发展随之上升.流行学调查显示,住院的高龄患者增加到20%~32%.高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将不断增加[1].对高龄危重患者来说,存在病情急、发展快及全身脏器功能衰退等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其发生压疮的危险度明显高于普通患者,是主要的压疮发生高危人群.

  • 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尹艳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肾内科危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肾内科收治选取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安全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跌倒、坠床、压疮的频数和百分比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肾内科危重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魁先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我院的2组患者来进行研究,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同样如此,不同的是,高压氧治疗开展的时间,对照组在病发后1个月开始进行,研究组在病发后1个月内进行,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并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水平比较对照组具有很大的改善。结论:颅脑外伤危重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越早使用,患者的恢复就越好,预后就越好,对于患者的活动能力能够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应该尽早了让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

  • 创面源性急重症患者整形外科急诊救治的新模式

    作者:王智;白明;曾昂;刘志飞;赵茹;王晓军

    目的:鉴于急性重症创面患者具有救治难度大、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讨论一种新的急诊救治模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与急诊科、ICU 合作救治的56例创面源性急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行积极创面治疗后大多有明显好转:终痊愈出院的患者有21例;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的有29例;终死亡的6例。离院时创面愈合的有44例。结论妥善处理治疗创面与改善全身状况之间的关系是创面源性急性重症患者急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因创面源性急重症患者有“牵局部,动全身”的特点,新型救治模式有利于紧抓主要矛盾,快速妥善处理涵盖多学科的会诊与治疗问题。

  •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干预

    作者:艾陈晨;贾兵

    目的:回顾本中心近5年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总结针对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新生儿危重先心病共521例。年龄为1~28天,平均(21±6)天;体质量2.1~3.6 kg,平均(2.8±0.5) kg。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转入心脏监护室(CCU)监护。结果全组患儿死亡22例,住院病死率4.2%。术后延迟关胸68例, NO吸入39例,腹膜透析22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3例。随访中发现,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行Switch术后发生肺动脉瓣上狭窄18例,发生率为12.1%;主动脉缩窄( CoA/VSD)、主动脉弓离断( IAA/VSD)行主动脉弓成形术后再缩窄12例,发生率为11.0%;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D)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7例,发生率为5.6%。结论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的早期干预已取得良好效果,手术时机的掌握、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体外循环技术以及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改善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早期干预效果的关键。

  •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叶明;陈张根;贾兵;李炘;惠慰;沈华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自1990年1月至2006年7月我院心外科共收治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219例,男性病例142例,女性77例,年龄为1 d~30 d,平均为(21±5)d,体重为0.9 kg~4.3 kg,平均为(3.5±0.5)kg.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转入心脏监护室.结果 全组病例死亡21例(9.6%),术后并发症包括心排血量低、肾衰竭、呼吸衰竭等.结论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应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在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过程中,手术技术、麻醉方法、体外循环技术、心肌保护和术后监护技术各方面都很重要.

  • 肝素并低分子右旋糖酐对危重新生儿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

    作者:韦丹;陈玉君

    目的应用超微剂量肝素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对92例血清D-二聚体阳性的危重新生儿进行观察.方法92例患儿血清D-二聚体阳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剔除自动放弃治疗9例,共观察83例:其中1组(43例)应用超微剂量肝素(肝素组),肝素剂量:10 u/kg,皮下注射,开始为q 8 h,1~2d改为q12 h至血清D-二聚体转阴为止;2组(40例)应用超微剂量肝素(肝素剂量同前)同时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低右组),低右组用量为5 ml/kg,普通速度静脉点滴,每天1~2次至血清D-二聚体转阴为止,在治疗期间每天复查血清D-二聚体一次至血清D-二聚体转阴为止.结果两组危重新生儿在治疗的第2天血清D-二聚体转阴率无明显的差异,第3天、第4天肝素低右组的新生儿血清D-二聚体转阴率明显高于肝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危重新生儿病死率比较,肝素低右组的病死率较肝素组低,分别为12.50%和30.22%.结论超微剂量肝素加小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更快的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逆转重危新生儿的病情,提高重危新生儿抢救成功率.而D-二聚体持续阳性者,病死率较高.

  • 危重新生儿血清D-二聚体的测定及超小剂量肝素的临床应用

    作者:盛明华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变化,为肝素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正常足月儿30例和危重新生儿42例血清D-D检测结果;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后血清D-D变化情况.结果危重组血浆D-D(2.45±0.78)mg/L,显著高于正常组(0.48±0.23)mg/L(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D-D(0.65±0.47)mg/L,较对照组(1.21±0.58)mg/L下降显著(P<0.01).结论危重新生儿血液多呈现高凝状态,血清D-D水平检测有利于诊断DIC早期.早期肝素治疗,不仅可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而且是预测DIC,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 低体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围手术期的监护与治疗

    作者:刘露;刘成军;许峰

    目的 探讨低体重危重小婴儿行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前后的监护与治疗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2月间年龄≤11个月,体重≤6 kg的危重先心病婴儿69例,总结其围手术期的监护与治疗方法.结果 69例患儿经过治疗痊愈62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0%.结论 低体重危重先心病婴儿术前常伴有较严重的肺炎、心力衰竭及肺动脉高压,当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给予及时的手术治疗,术前的营养支持、术后严密监护、正性肌力药物及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的使用等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作者:

    关键词:
  • 简易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救治重危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文琳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是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的一项重要发展,它不仅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愈率提高,也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坏死性胰腺炎、重症药物、毒物中毒等的救治带来了新途径.我科自1999年元月~2003年6月应用简单CRRT救治重危患者52例,现报告如下:

257 条记录 2/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