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斑蝥不同炮制品总斑蝥素含量的比较

    作者:李春林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药斑蝥不同炮制品以及斑蝥虫体各个部位当中,总斑蝥素含量的测定流程,以此总结中药炮制相对应总斑蟊素的影响情况.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斑蝥不同炮制品所对应的总斑蝥素含量进行检测.检测对象包括生斑蝥饮片、斑蝥药材、米炒斑蝥.检测试验中流动相为水(77):甲醇(23),柱温为35.0℃,流速控制为1.0mL?min-1,检测波长设定为230nm,按照以上条件对总斑蟊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下所检测得出的斑蝥对应总斑蟊素含量明显高于现行药典中对于总斑蟊素含量的要求.同时,检测样品当中,生斑蝥饮片中的总斑蟊素含量高,其次为斑蝥药材中的总斑蟊素含量,米炒斑蝥中总斑蟊素的含量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斑蝥饮片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需要以总斑蟊素含量作为核心的标准.

  • 斑蝥中毒1例及救治

    作者:胡丽娟

    目的:通过服用斑蝥中毒病例来告诫大家在没有完全证实能够服用自制的中药时,千万不要随便服用自己制成的中药,以免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方法:2011年8月13日收治斑蝥中毒患者1例,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自行服用自制的斑蝥水后出现呕血、下腹部隐痛,持续性,尿频急痛不适,诊断为斑蝥中毒.结论:医务工作者应了解斑蝥的毒性及中毒的临床表现,并严格掌握其剂量和用法,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及时抢救.

    关键词: 斑蝥 中毒 救治
  • 斑蝥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作用概述

    作者:张燕娜;王娟;李新民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形成的皮肤赘生物,多见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中医认为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毒侵犯,日久所形成的有形之癥块.通过对斑蝥的传统作用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的功效进行阐述,结合其抗病毒、免疫增强的现代药理作用,分析斑蝥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尖锐湿疣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谈中药抗肿瘤

    作者:裴艳霞

    目前,肿瘤是人类的大杀敌,除了西药抗肿瘤外,现在有好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对肿瘤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列举几种中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如下.1 中草药1.1 斑蝥 抗肿瘤成分为斑蝥素,斑蝥素是昆虫分泌的倍半萜类剧毒物质,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复方斑蝥注射液具有抗肿瘤与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可提高老年食管癌单纯放疗疗效,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能抵抗因辐射而引起的白细胞下降,保护骨髓,疗效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LC-MS/MS研究斑蝥中斑蝥素类化学成分

    作者:曾瑶波;张渝渝;唐安明;杨大坚;李晨;刘国强;张毅

    目的:运用LC-MS/MS技术对斑蝥中斑蝥素类化合物进行成分分析鉴定。方法:待分析组分经HPLC选择合适的分离条件后进行LC/MS/MS分析,经正、负离子预扫描,选择正离子扫描方式对各个分离成分进行扫描,得到扫描图谱,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共分析鉴定8个斑蝥素类化合物,其中3个为同分异构体。结论:LC-MS/MS能快速、准确地鉴定斑蝥中斑蝥素类化学成分,以结合氨基酸的形式存在体内。

  • 斑蝥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概述

    作者:裴显;张建永;李晓飞

    斑蝥属昆虫纲鞘翅目芜菁科(Meloidae)昆虫,为剧毒中药,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同时可产生一定的毒副反应.其化学成分主要有斑蝥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该文在检索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斑蝥的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以期更好控制斑蝥药材的质量,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 斑蝥发泡灸治疗37例风湿痛

    作者:陈惠忠;谷霁萍

    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小15岁,大60岁;病程短1周,长17年.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好发于四肢末端,也可累及其它关节,疼痛发作期严重者上肢不能抬举、梳头、持物;下肢抬腿、行走困难,夜间疼痛尤为明显,遇寒湿痛剧,温者痛减.在病理学上表现为患者肩、肘、骶、髂四肢关节近端尤重,表现为淋巴细胞滑膜炎,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可呈阳性.

  • 斑蝥、白芥子发泡规律的研究

    作者:宋晓平;姬晓兰

    目的:探讨斑蝥、白芥子用于天灸疗法时的发泡规律,找出控制发泡程度的条件.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175人随机分为5组,观察不同药物或药量的发泡率、发泡时间、发泡大小及疼痛程度.结果:同种药物不同剂量组的发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药物组发泡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斑蝥组发泡时间长;每穴0.05 g药物组所发的泡大于每穴0.01 g药物组(P<0.05);各组间的疼痛率存在差异(P<0.05),以每穴用0.05 g白芥子的疼痛率高.结论:斑蝥、白芥子的发泡规律不同,临床应用时可用贴敷药量和时间控制发泡程度.

    关键词: 斑蝥 芥子 发泡疗法
  • 斑蝥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曾瑶波;刘晓玲;李创军;周兴;张小梅;阳勇;杜洪飞;谭春斌;张渝渝

    运用MCI树脂、硅胶、高效液相反相制备色谱等技术手段从斑蝥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MS,1D-NMR,2D-NMR波谱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1R*,2R*,3S*,6R*)-1-甲醇羟基-2-甲基-3,6-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酰亚胺]-2’-甲基-2’-丁烯酸乙酯(1)、斑蝥素(2)、环-(L-脯氨酸-L-丙氨酸)(3)、环-(R-脯氨酸-R-亮氨酸)(4)、环-(S-脯氨酸-R-亮氨酸)(5)、环-(D-脯氨酸-L-酪氨酸)(6)、吲哚-3-醛(7)、吲哚乙酸(8)、戊内酰胺(9)、4-Hydroxyphthalid(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10均首次从该属动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分离的化合物1~9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对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HepG2、人胃癌细胞BGC-823、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1650、人卵巢癌细胞A2780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他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不明显.

  • 斑蝥及其近缘种属药用资源研究进展

    作者:张建辉;陈建伟;李祥

    作者综述了近年来斑蝥及其近缘种属药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含斑蝥素昆虫,除芫菁科7属45种外,还有同翅目蜡蝉科的鼻蜡蝉属Zanna、蜡蝉属Fulgora、翅蜡蝉属Lycorma,鞘翅目拟天牛科中Oxocopis属、Heliocis属、沃黄拟天牛属Xanthochroa,曹氏拟天牛属Oedemera等7个近缘属9种.斑蝥素药用新资源丰富,斑蝥素生物合成具有生物亲缘关系,斑蝥素形成与生态有一定关系,活体提取等斑蝥资源利用的新方法受到重视.

    关键词: 斑蝥 斑蝥素 资源
  • 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的斑蝥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杨磊;刘梦娇;张志国;陈文明;张琴;欧阳琳;吴萍

    目前,中医药研究普遍存在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建立能反映中医药整体特色的研究新策略和新方法,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整合药理学的提出,为解决中医药研究"碎片化"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该研究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探讨斑蝥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借助整合药理学平台V1.0版本软件的分析功能,构建斑蝥治疗结直肠癌疾病"核心成分-关键靶标-主要通路"多维网络,从多个角度探索斑蝥治疗结直肠癌潜在的分子机制.通过整合药理学平台分析斑蝥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发现,斑蝥对结直肠癌的干预作用可能与氨基酸代谢、NF-κB信号通路、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有关.

  • 斑蝥提取物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次旦旺久;赵相轩;王晓明;卢再鸣;林坤;张强

    目的 研究斑蝥提取物(cantharis extract,CTE)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利用CCK-8法检测CTE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CTE诱导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CTE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呈浓度及时间依赖型,处理48 h的IC50为3.94 μg/mL.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出现明显离巢凋亡.Hoechst 33258染色后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核固缩、核碎裂等典型凋亡改变的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呈浓度依赖型.Annexin V/PI双染流式凋亡检测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药物处理组(1.25、2.5、5.0μg/mL)的凋亡率分别为14.73%、29.75%、5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蛋白表达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Bax、Bak、Bid表达增加,2、5、5.0 μg/mL组Bax表达及1.25、2.5、5.0 μg/mL组Bid表达有效期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Mcl-1、Survivin表达降低(P<0.05),Bcl-XL表达无显著改变;凋亡蛋白激酶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Caspase-3底物凋亡相关蛋白PARP出现明显切割带,Cleaved-PARP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CTE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诱导Hela细胞凋亡,其可能机制与下调抗凋亡蛋白、上调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 影响斑蝥疗效和毒性的因素分析

    作者:常吉梅;张元秋

    斑蝥是芫青科昆虫,因为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其毒性强烈,稍有不慎即可引发中毒.本文从斑蝥的产地、炮制、用法用量、剂型、辨证分型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影响斑蝥疗效和毒性的因素,以确保斑蝥用药的安全有效.

  • 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斑蝥中毒患者的疗效

    作者:司晓芸;吴小燕;毕晓红;乐萍;姚缨;吴岚;於文丽

    患者,女,58岁,因"腹痛5 d、四肢麻木4 d、昏睡2 d"入院.患者于2008年3月13日为预防狂犬病自服土方(斑蝥去头、足、翅,与糯米同炒,空心调服)两小勺(约6 g),1 h后出现上腹绞痛,频繁呕吐腹泻,每天二三十次.次日出现四肢麻木伴不自主抽动,并出现吞咽困难.

  • 肿瘤患者斑蝥中毒10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永喜;丛玲;邹秀兰

    目的 分析10例肿瘤患者斑蝥中毒的原因,提高对该药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斑蝥中毒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斑蝥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伤,需采取清除毒物、保护脏器功能、及早行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患者均症状缓解出院.结论 斑蝥具有抗肿瘤等作用,但其对皮肤黏膜、胃肠道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多脏器损伤,需科学地加以利用.

    关键词: 肿瘤 斑蝥 中毒
  • 瓦片焙斑蝥致角膜烧伤4例

    作者:王玉财;王晓华;潘丽华

    我院皮肤科因治疗需要,将斑蝥焙干并加工成粉末使用.时值冬天,诊室煤炉上垫瓦片放上斑蝥30多枚烘烤,周围取暖、围观有3人,都未戴防护面罩和眼镜,瓦片上烘烤斑蝥,被烘烤时烟雾熏蒸.

    关键词: 斑蝥 角膜
  • 斑蝥中毒42例及救治

    作者:金海燕

    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42例斑蝥中毒患者,其中毒表现主要为胃肠道刺激症状:食道及胃灼痛感,恶心、呕吐,水样便或血便;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瞳孔散大,视物不清;沁尿系统:尿频、血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经积极救治,42例中40例治愈,2例死亡.

    关键词: 斑蝥 中毒 救治
  • 斑蝥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于洪礼;于冬梅

    目的 研究斑蝥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以期为安全合理使用斑蝥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斑蝥相关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斑蝥的不良反应特点及风险因素.结果 纳入文献84篇,病例报告112例.斑蝥的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器官.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毒性反应和不合理用药.结论 加强监管对斑蝥的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斑蝥 不良反应 文献
  • 简述几种常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有毒动物药

    作者:张玉萌

    本文对全蝎、蜈蚣、斑蝥、守宫、蟾蜍、土鳖虫、水蛭、露蜂房八种有毒动物药就其抗肿瘤作用,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以供临床医师和药剂师参阅.

  • 碱水提取斑蝥药材中斑蝥素的研究

    作者:彭晓敏;贾志伟;麻明亮

    目的 建立碱性水溶液提取斑蝥药材中斑蝥素的提取方法,摆脱传统工艺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限制,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方法 以斑蝥素的收率为考察目标,对碱水的浸泡次数及除杂时氨水的用量进行考察.结果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斑蝥素的含量.用碱水(8、5、5倍)3次处理斑蝥药材,药材提取液在用相当于斑蝥药材2.5倍的氨水碱化后去杂,提取澄明度较好,含量较高.结论 通过实验比对,碱水药材提取率比药典方法检测率高,而且方法简便易行,实用价值高,为大生产提供依据.

13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