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老年高度近视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福景;王鑫峥;刘静薇;苏金萍;陈建霞;王月兰

    目的 观察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中老年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40-65岁高度近视患者20例(36眼).方法 采用IOL-Master测算人工晶状体度数,患眼均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h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及屈光状态;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指标 视力、屈光状态、后囊膜皱褶.结果 术前裸眼视力均<0.3,术前佳矫正视力>0.6者5.眼(13.9%),术后3天裸眼视力>0.6者10眼(27.8%),术后1个月、3个月佳矫正视力>0.6者分别为21眼(58.3%),20眼(55.6%).术后I个月屈光度+1.50-2.00 D,平均(-0.58±0.68)D;术后3个月屈光度+1.50-2.00 D,平均(-0.58±0.64 )D,与术后I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中1眼发生后囊膜破裂,行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未发现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后囊膜末发现皱褶,人工晶状体固定良好.术后3个月3眼(8.3%)后囊膜轻度混浊,观察至6个月无进展.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中老年高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Bigbag人工晶状体可对后囊膜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 透明晶状体摘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满晓飞;谭智勇;梁远波

    晶状体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物解剖学、临床及流行病学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独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可以加深PACG的前房、开放房角,降低其眼压.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采用透明晶状体摘除治疗PACG,但超声乳化手术适应证选择、术者技术操作水平、术后患者调节力损失、担心过度治疗以及成本效果等问题均是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治疗PACG的争议点.

  • 透明晶状体置换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海波;王道升;陈苗苗;张芹;金玉华

    目的 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48例(60眼)高度近视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或等于术前好矫正视力,术前好矫正视力≥0.5者28眼(46.67%);术后裸眼视力≥0.5者40眼(66.67%).术中除1例发生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外,其余均植入囊袋内.术后观察6~18月无角膜水肿失代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的远期并发症.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是1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屈光状态稳定,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可靠的优点.

  • 严重眼球穿孔伤术后视力恢复正常一例

    作者:尹彩芳;胡仁典;房建状

    患者,女,18岁,工人.因右眼被螺丝刀刺伤视物不清半小时,于1998年9月3日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睑裂部大量玻璃体附着于眼球表面,眼球轻度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偏鼻侧可见纵行全层伤口,上至12点角膜缘后1 mm,下至5点角膜缘后2 mm,上方伤口不规则,全长12 mm,伤口内有玻璃体及半透明晶状体皮质嵌顿,前房消失,虹膜组织完全缺如,眼内其他结构看不见.眼压指测T-3,眼球严重塌陷变形,诊断为:眼球穿孔伤.

  • 透明晶状体摘出矫正高度近视疗效观察

    作者:翟琴华;李海祥;李小凤;李红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高度近视33例(57眼).年龄19.5~43岁,平均(31.3±2.26)岁,等值球面屈光度为-11.25D~-20.00D,平均(-16.25±2.50)D.术前矫正视力≥0.8者46眼(80.70%),0.5~0.7者9眼(15.79%),≥0.3者2眼(3.51%).术前检查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散瞳前后屈光度和眼底,并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超声乳化吸出透明晶状体,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结果术后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者56眼(98.25%),术中无后囊破裂者.术后随访中有9眼(15.79%)发生轻微后囊浑浊.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无回退、无严重并发症.可有条件地选用于治疗高度近视.

  • 先天性白内障的分类及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熊壮;冷非

    各种因素使晶状体蛋白变性,纤维间出现水裂、空泡、上皮细胞增殖等改变,透明晶状体变为混浊即称为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一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多为双侧,静止性,临床上0.4%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是常见的儿童致盲疾病.从病因上看,先天性白内障包括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类[1].大约26%~51%的先天性白内障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都可以造成个体的白内障.

  • 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娘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严宏;惠延年;李明勇;张延凤;张晓楠;武丽华

    α-晶状体蛋白作为晶状体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分子伴娘特性,对长期维持晶状体的透明具有重要意义[1,2].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对比观察了透明晶状体皮质和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同年龄患者晶状体和不同混浊程度晶状体中α-晶状体蛋白对过氧化氢酶热凝聚的抑制作用.

  •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20例分析

    作者:赵蓉;杨春燕;秦雯娟;何佳;文香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度近视患者能够通过手术方法摘掉眼镜,但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一些高度数近视(超过-10.00 D)的患者,因受角膜厚度的限制还不能施行.近年来,我们对高度近视20例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作者:杨桂芳;张银雪;张海军;史文净;孙洁

    随着晶状体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并发症特别是视网膜脱离逐渐减少,使透明品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这一术式成为可供选择的屈光手术方法之一.我院于2003年7月-2007年10月对28例48眼高度近视患者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

  •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作者:金杰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7月在本院选取的29例(43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平均(51.93±6.89)岁,术前矫正视力(0.46±0.18)D,平均近视度数(-10.94±6.14)D,平均角膜散光度数(-1.04±0.67)D,平均眼轴长度(27.73±2.12)mm。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提高,术后矫正视力(0.69±0.17)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87,P<0.001),术后平均近视度数(-1.73±0.77)D,与术前预留屈光度基本吻合;术后平均角膜散光度数(-1.23±0.66)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63, P>0.05)。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未见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矫治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视力好、并发症少、预测屈光状态准确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

  • 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作者:张小利;吴强;李艳;吉久华;白刚

    透明晶状体摘除曾用于治疗高度近视,由于受当时手术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术后并发症较严重,尤以视网膜脱离为重,高达3.0%~8.0%,严重影响视力恢复.自KelMan于1967年首次报道超声乳化技术,随着现代晶状体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度近视超声乳化晶状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降至1%以下,使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得到推广.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共矫治60只高度近视眼,现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发作期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唐恺;于雷雷;宋雪玲;宋丽娜;荣运久

    目的 观察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临床前期、先兆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于解放军89医院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临床前期、先兆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5例,其中女10只眼,男5只眼,年龄46~78岁.患眼眼轴≤22 mm,前房深度≤1.5 mm,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并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部分房角粘连处行房分离.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1月、6月测术眼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检查.结果 15例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4年,术后平均眼压(15.8±2.8) mmHg (14~19 mmHg),无青光眼发作,6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1~2行,9例术后视力与视前无变化,无视力下降病例.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前房角较术前明显加宽,前房角粘连范围明显减少.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临床前期、先兆期原性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 超声乳化摘除透明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东;张丽娟;张洋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9例103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将切口选在陡子午线上可以矫正术前存在的部分散光.平均年龄35.37±4.32岁,术前矫正视力0.15~1.0,平均近视度数-13.10±3.15D,平均散光度数-1.36±0.83D,平均眼轴长度27.82±2.13mm,平均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7.22±3.71D.结果 术后88只眼裸眼视力≥0.5,其中19只眼视力≥0.8;14只眼视力<0.5,但较术前佳矫正视力有所提高;1只眼术后视力无提高,查眼底见黄斑变性.术后平均近视度数-2.13±0.31D;平均散光度数-1.21±0.26D.术后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3只眼,视网膜脱离1只眼,黄斑囊样水肿1只眼.结论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矫治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视力好、并发症少,预测屈光状态准确性高及稳定性好,可通过切口的选择减少散光等优点.可用于高度近视眼的屈光手术治疗,特别是对于准分子激光无法治疗的超高度近视尤为适用.

  • 中、老年高度近视眼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强;陈国辉;陆斌;马晓昀;宋蓓雯;俞嘉怡

    目的评价中、老年高度近视眼经超声乳化吸出透明晶状体联合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术后屈光矫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4例(55眼)高度近视眼行表面麻醉下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平均年龄54.7岁,术前矫正视力0.1~0.6,平均近视度数-14.31±4.73D,随访期8~37月,平均28.5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裸眼及矫正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三月,佳矫正视力0.2~1.0;49≥0.5 (89.1%);术后平均近视度数-1.82±0.520;术前与术后三月相比较,角膜散光度数差异无显著性(t=1.813,P>0.05)术后4眼(7.3%)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中、老年高度近视眼进行超声乳化吸出透明晶状体联合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屈光矫正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前应进行细致的眼底视网膜检查.该屈光性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低,手术疗效满意.

  • 超声乳化透明晶体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

    作者:曾庆森;杨路;余腾;尚颖萍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透明晶体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表面麻醉下对76例(144眼)超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透明晶体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1者4眼(2.78%),0.1~0.4者65眼(45.14%),≥0.5者75眼(52.08%);且双眼裸眼视力达到0.3以上者72例(94.74%),不戴眼镜也达到了脱残标准.术后1月佳矫正视力<0.1者1眼(0.69%),0.1~0.4者61眼(42.36%),≥0.5者82眼(56.95%);术后6个月屈光状态0D~-1.00D者56眼(38.89%),-1.00D~-3.00D者68眼(47.22%),>-3.00D者20眼(13.89%).随访6~24个月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透明晶体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作为一种屈光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 高度近视眼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泽宜;施勉;辜美山;蔡国华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或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3例(47只眼)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8只眼,透明晶状体囊外摘除联合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9只眼.平均年龄(48.3±12.6)岁.术前矫正视力0.15~1.0,平均近视度数(-14.22±3.65)D,平均散光度数(0.97±0.82)D.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术中1只眼后囊膜破裂.术后半年,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提高,37只眼(78.7%)裸眼视力≥0.5,40只眼(85.1%)矫正视力≥0.5,平均近视度数(-1.34±0.62)D,平均散光度数(0.84±0.87)D.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6只眼(12.8%),视网膜脱离1只眼.囊外摘除术者并发症多.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低度、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矫治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应于不宜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

  •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高度近视

    作者:臧晶;鲍炯琳;高劲松;何利蓉;林文雄

    目的研究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18例对侧眼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1只眼为高度近视的患者,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未发生前囊撕裂和后囊破裂等并发症;术后未发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随访6~26月,3只眼出现轻度后囊混浊.结论在具备熟练的超声乳化技术的前提下,通过摘除透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应用隧道切口和粘弹剂摘除前房植入性囊肿6例

    作者:李宏科;张洪勋;刘毅;董明伟;陈刚

    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本组病例6例(6只眼),男5例,女1例;年龄14~41岁.4例发生于角膜穿通伤白内障摘除手术后,2例为角膜穿通伤手术后有透明晶状体存在.上次手术至本次手术时间长7年,短3年.囊肿5mm者2例,3~4mm者3例,7mm者1例.囊肿呈灰色半透明状4例,色素性2例.位于虹膜前5例,位于瞳孔后并与虹膜粘连继发青光眼、部分前房消失1例.

  • 50岁以上超高度近视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疗效观察

    作者:刘少勤;侯泽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除透明晶体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50岁以上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62眼)50岁以上超高度近视患者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行前后囊抛光.平均随访1年,观察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0.2~0.8.术中1例后囊膜破裂,2例出现后囊不同程度混浊,予以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随访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50岁以上超高度近视患者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微创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

    作者:刘文斌;柯根杰;潘红飚;孙冰;江顺化;沈业宇;万丽;俞秋丽

    目的 探讨微创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组病例包括24例高度近视患者共32眼.在完成前囊膜的连续环形撕囊后,透明晶状体应用微创超声乳化技术通过两个相距90度的0.7毫米透明角膜切口分别插入一个22G超声探头和一个22G灌注chopper进行摘除,然后再行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入囊袋内.研究参数包括手术前后的裸眼及矫正视力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12月. 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同时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矫正提高者共28眼,占87.5%.术后6月,1例发生后发障,予以激光后囊切开,在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有后囊膜破裂、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仅为2.2%.结论 微创超声乳化是治疗高度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长期的术后随访工作仍需要继续,以便进一步全面了解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