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银杏叶滴丸联合心可舒片治疗心律失常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陈子毅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联合心可舒片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硫酸阿托品,0.3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45例银杏叶滴丸,315mg/次,3次/d,口服;心可舒,1.24g/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疗效、心电图、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随访6个月,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痊愈病例中治疗组3例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结论]银杏叶滴丸联合心可舒片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85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明

    目的 探讨银杏叶滴丸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间于我院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7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85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口服银杏叶滴丸,1次5粒,1d3次.1个月后,通过对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状况比较观察,统计2组治疗方案对临床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 银杏叶滴丸的制剂工艺研究

    作者:孙颖;孙巍巍

    目的 建立银杏叶滴丸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从基质、冷却剂的种类、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 提取物聚乙二醇-600为1:3,滴制温度为70℃,滴速为30滴/min,滴距为8 cm,冷却温度10℃时,银杏叶滴丸质量好.结论 该工艺适用于滴丸实验室试验和工业化生产.

  • 银杏叶滴丸联用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P选择素的影响

    作者:高源;高鸿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联用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对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9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滴丸,5粒/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有心绞痛发作者,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片0.5 mg.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心血瘀阻证评分及检测血清P选择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优于对照组的82.99% (P <0.05);观察组心血瘀阻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有效率95.74%优于对照组的80.85% (P <0.05);观察组平均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叶滴丸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能降低P选择素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

  • 设计空间法优化银杏叶滴丸滴制工艺

    作者:申基琛;王青青;陈安;潘方来;龚行楚;瞿海斌

    运用设计空间法优化银杏叶滴丸滴制工艺.首先通过预实验和文献调研确定潜在关键工艺参数和潜在关键工艺评价指标,然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开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和关键工艺评价指标,再采用二阶多项式模型描述关键工艺参数与关键工艺评价指标间的定量关系,后计算获得基于概率的设计空间并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设计空间内操作能够确保银杏叶滴丸高效产出.银杏叶滴丸滴制工艺关键参数的推荐操作范围为:滴距5.5~6.7 cm,滴速59~60 滴/min,为银杏叶滴丸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 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丽;孙晓玲

    目的:评价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杏叶滴丸,每次5粒,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30d.结果:实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6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2.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可靠.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 肝素钙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刚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4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单独组与联合组,各21例.单独组给予低分子钙素钙作治疗,联合组则采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作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各项心脏功能指标.结果 对比可见,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明显高于单独组76.19%的总有效率;加之联合组心输出量(CO)、E峰与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发挥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能起显著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其用药方案.

  • 银杏叶滴丸对不同衰老小鼠肝MDA、S0D影响的研究

    作者:周大伟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对自然衰老小鼠和D-半乳糖水衰老模型小鼠MDA含量、SOD活性的影响.方法:设正常对照组、自然衰老对照组及干预组、D-半乳糖模型对照组及干预组,干预组给予银杏叶滴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取各组肝组织匀浆,按试剂盒说明测定MDA、SOD活性.结果:各组肝匀浆中MDA均低于其对照组、SOD均高于其对照组(P<0.05).D-半乳糖干预组SOD活性、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具有抗氧化作用,进而延缓衰老.

  • 阿替普酶与银杏叶滴丸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贾立明;武卫周;景永峰;赵玉芳;武正戈;朱燕平;进高梅

    目的:综合分析阿替普酶与银杏叶滴丸联合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滴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h、10 d、20 d,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与银杏叶滴丸联合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 银杏叶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邝伟文;陈协辉;余蓉;李欣荣;陈新民;郭晓鸿;谭辉;张惠芳

    目的 观察银杏叶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危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予银杏叶滴丸口服,对照组口服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4周后观察心绞痛临床疗效和心电图、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银杏叶滴丸可明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 银杏叶滴丸中萜类内酯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作者:黄琴伟;李樱红;郑成

    目的 以银杏叶对照提取物为对照建立银杏叶滴丸中萜类内酯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nun×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体积流量0.8 mL/m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氮气体积流量3.0 L/min.结果 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分别在1 672.2~10 033.2、1 026.4~6 158.4、527.8~3 166.8、2 200.8~13 204.8 ng呈良好的对数线性关系;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及总萜类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 (RSD 2.5%)、108.1% (RSD 3.5%)、116.0% (RSD 4.9%)、90.4% (RSD0.6%)及99.3% (RSD 1.1%).结论 本方法简单易行、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叶滴丸中萜类内酯的定量测定,并为中成药中多指标成分同时测定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 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红霞;于养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滴丸,5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运动耐力、血清P选择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心脏指标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显著升高(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治疗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银杏叶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贾相科

    目的 研究银杏叶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C反应蛋白水平及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银杏叶滴丸可以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银杏叶滴丸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血脂及血压的影响

    作者:方锐波;王春鹏;黄金娥

    目的 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铁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随机骰子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滴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率(FMD)、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ET-1、NO、FMD、TC、TG、LDL-C、HDL-C、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T-1、FMD、TC、TG、LDL-C、SBP、DBP低于对照组,NO、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叶滴丸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提高降压效果.

  • 银杏叶滴丸辅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程瑞雪;杨艳丽

    目的:分析并研究银杏叶滴丸辅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安博维(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滴丸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具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距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滴九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银杏叶滴丸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史耀勋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CR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 C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滴丸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心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治疗慢性 CRS,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银杏叶滴丸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机制

    作者:张洪;周敏

    目的 评价银杏叶滴丸治疗多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92例MI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应用银杏叶滴丸,对照组(40例)应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状态检查(MMSE)、Barthel指数评分、长谷川智力量表、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5%(P<0.05);治疗组治疗后4周的MMSE 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长谷川智力量表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滴丸治疗MID的临床疗效肯定,无毒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有关.

  • 银杏叶滴丸对脑梗死病人p 38活性的调控作用

    作者:夏乐敏;费雪洁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对脑梗死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38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测定 p38与 p p38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 p38、p p3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治疗脑梗死疗效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p38活性有关。

  •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后遗症期三种中成药适宜人群与证候要素

    作者:罗文舒;杨卓欣;胡湘;于海波;张金文;黄美玲;崔梦媛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后遗症期三种中成药适宜人群与证候要素.[方法]电子处方集系统查询2014年11月-12月第一诊断“中风”“脑梗塞”“脑梗死”“脑血管疾病”病历处方,筛选中成药按应用频次排序:前3种为灯盏生脉胶囊、银杏叶滴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病房及门诊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采集填写中医四诊信息表.按使用中成药(前期筛选按应用频次排序前3种)分组,灯盏生脉胶囊组65例、银杏叶滴丸组73例、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组65例,统计中医证候要素.[结果]纳入203例出现频次前3种证候要素,灯盏生脉胶囊组血瘀多(95.4%),其次是气虚(93.8%)和阴虚(90.8%);银杏叶滴丸组血瘀(94.5%)、心虚(42.5%)和肾虚(21.9%);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组风(70.8%)、阴虚(58.5%)和肝虚(56.9%),第四位肾虚(55.4%).[结论]证候要素分布与不同缺血性中风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具有规律性,临床可依此选择使用相关中成药.

  • 早期有氧康复训练联合银杏叶滴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钟宏;郭玲;周国忠;赵勇;邓金平

    目的:探讨早期有氧康复训练联合银杏叶滴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银杏叶滴丸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有氧康复训练联合银杏叶滴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70.21%( P<0.05)。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后,观察组患者6MWT与MET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和出院后1年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有氧康复训练联合银杏叶滴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