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调查

    作者:张红云;张红梅;孙素珍

    目的 研究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为制定医务人员健康保护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测试191名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护士(护士组)和72名非卫生部门脑力劳动者(对照组)工作倦怠情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评定护士组人格特征,分析不同人格类型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结果 精神科护士情绪耗竭和消极怠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0~40岁年龄段护士情绪耗竭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工作倦怠源男护士主要为情绪耗竭,女护士主要为消极怠慢;情绪耗竭和消极怠慢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P<0.01);大学专科学历护士的专业低效能感低(P<0.01);中级职称护士的情绪耗竭和消极怠慢高于其他职称(P<0.01).精神科护士的情绪稳定性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内外倾向性、精神质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内向、情绪不稳定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感明显高于外向、情绪稳定者(P<0.01).结论 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明显工作倦怠,男女倦怠源不同;工作倦怠具有明显人口学特征,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感密切相关.

  • 精神科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调适

    作者:刘淑梅;路来英;张红卫

    在精神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深切体会到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制定相关的有效对策,这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应具的义务与责任,也是护理管理人员应力求解决的重要课题.

  • 影响精神科护士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周小玲;杨桂菊

    精神科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为病人提供优质报务的同时,其自身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威胁,主要是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只有认识到这些特殊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更好地发挥与病人接触密切的优势,促进病人康复,保持自身健康.

  • 云南边境精神科护士生活质量及其工作压力

    作者:何艳琳;周文刚;钱阳凤;段婷婷;王艳芬;荀婷婷;刘爱敏

    目的 探讨云南边境地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和护士工作压力源表(NJSQ)对18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工作压力总均分为(13.42±3.66)分,其中得分高的是护理专业及工作,为(2.90±0.84)分;不同性别、年龄和学历的护士工作压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生活质量总得分为(57.20±11.82)分,得分低的是环境领域(48.47±14.20)分,不同婚姻状况和学历的护士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云南民族边境地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大,性别、年龄、学历和婚姻状况是其影响因素,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

    作者:陈琳霞;钱小芳;陈利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心理健康状况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精神科护士是护理人员中特殊的群体,其心身健康状况也日益受到关注[1].

  •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

    作者:张立瑾;刘娟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精神科护士男女各40例进行调查评定,对比分析精神科男护士和女护士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结果:精神科女护士SCL-90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低于男护士,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对方式问卷中除合理化外各因子分男女护士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女护士高于男护士,幻想、自责、退避因子分女护士低于男护士.结论:精神科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优于男护士.

  • 精神科护士所受特殊伤害的原因分析与防护

    作者:郭淑芬

    为了加强精神科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因病人躯体攻击导致对护士的特殊伤害,对17个病房受到精神病人暴力性攻击的83名护士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其伤害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病人攻击的时间,在24 h之内以6 am~2 pm发生的多,与护士的护理技巧、业务素质、责任心等关系密切.病人的攻击性行为是可以预测的,通过加强自我防护措施,此类特殊伤害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与防护

    作者:吴明霞

    长期工作或生活在嘈杂烦乱的环境中对人的精神损害是被科学家们认定了的,对精神科护士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有关人员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关注.现就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素质,适应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陈琳霞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0名精神科护士及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只有敌对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精神科护士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7项因子分高于内科护士(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高于一般人群,但与综合医护护士比较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疏导、调整.

  •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张学颖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因此,护理人员面对的工作压力越大,心理健康的问题越多.分析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和如何缓解,旨在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保障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作者:曹晓铮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群体工作倦怠的情况及对策.方法:对1 09名精神科护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包含一般情况和HBI-GS问卷两部分.结果:高年资护士情绪衰竭方面高于低年资护士,护师的工作倦怠感为严重,而合同护士成就感低于同一职称的护士,精神科男护士玩世不恭值高于精神科女护士.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学习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应对情绪困扰,提高精神科护士对自身职业地位及价值的认可,建议医院管理者关注精神科护士的压力状况,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的支持,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以降低工作倦怠感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

  • 试论精神科护士现存的压力与解决对策

    作者:朱丽

    目的:对精神科护士现存的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措施,以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及心理压力。方法:利用归纳总结法,对精神科护士现存的压力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由于工作风险大,社会地位低,工作负荷大,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的原因,精神科护士存在很大的工作及心理压力。结论:分析总结精神科护士现存的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对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及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精神科护士职业风险浅析

    作者:牛利霞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风险的降低仅仅依靠社会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的参与和努力,因此,精神科护士要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的预防职业风险的意识的能力.本文通过对精神科护士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职业风险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为未来护士行业的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使精神科护士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应对措施研究

    作者:朱慧颖

    分析总结了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使护理人员有效减轻职业倦怠,提高自我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以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 精神科护士遭受伤害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包兰芹

    自1990~2000年我院护士遭受患者冲动伤害16例,患者因素9例,占56%,护理因素6例占38%,环境因素1例,占6%.

  • 浅谈消极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卢菊清

    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不仅应具备敏捷的应急能力,果断的处理问题,熟练的技术操作及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南丁格尔也曾指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患的疾病和病情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再精细的艺术."护理艺术的核心,本身就是研究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做好消极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减少和杜绝消极行为的发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精神科护理带教体会

    作者:史彦彦

    精神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护理专业,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精神科护士,使其获得本专业必须具有的专业技能、态度及行为,是精神科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必须.实际工作上,精神科护理对于刚出校门的护士来说.掌握的知识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加之她(他)们对精神科这个特殊环境陌生,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如何做好精神科护理带教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 精神科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方法探讨

    作者:王玉玲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较强,它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形成了护理的理论体系与护理技术操作[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 不同年资护士应对精神科暴力行为能力的调查

    作者:侯安营;田梅;刘杰;刘艳芳

    [目的]:了解河北省不同年资护士应对精神科暴力行为的能力与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做好精神科护士防暴技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同卷,以河北省5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291名临床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年资精神科护士应对精神科暴力行为的能力与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资护士在应对精神科暴力行为能力和对防暴专业知识、技巧的需求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根据不同年资精神科护士的能力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精神科护士防暴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减少精神科暴力行为的伤害.

  • 精神科新护士岗前和岗后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兴艳;田梅;刘杰;刘艳芳

    目的:了解精神科新护士对岗前和岗后培训的认知和需求,为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更规范的培训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工作1 ~5年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培训的需求程度,岗前培训内容的需求,岗后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结果:护士对岗前和岗后培训需求达100%,对培训内容需求高的是专科知识、专科护理技能、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等.不同学历护士对培训的需求程度没有差异(P>0.05).结论:培训应基于护士对培训的认知和需求,建立科学的培训理念和机制,内容应多元性、实用性,以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胜任临床工作、不断更新知识为目的.

624 条记录 12/32 页 « 12...9101112131415...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