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NA修复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部位损伤修复的影响

    作者:黄清;邵艳敏;冯洁;李灵娟;刘运海

    目的 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梗死后远隔部位海马的继发损害导致DNA修复酶(APE)以及DNA氧化损伤指标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改变. 方法 采用SD大鼠制作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MCAO),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PE、8-OHdG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缺血侧海马CA1区APE的表达自缺血2h开始下降,并随缺血时程延长持续下降(F=11.91,P<0.05);8OHdG和TUNEL阳性表达自缺血6h开始出现,随缺血时程延长,两者阳性表达持续增加(F=9.23、10.46,均P<0.05),缺血24~72 h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pMCAO组大鼠APE、8-OHdG和TUNEL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部位存在DNA氧化损伤;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部位APE表达下降,DNA氧化损伤积累和发展诱导细胞凋亡.

  • DNA切除修复酶的表达及与肺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吕斌;张霞;张晋;王志勇;郝巧玲;周晟;周宜开

    目的探讨DNA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ERCC2)蛋白、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不同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ERCC2、UDG、PCNA在良性病变、癌周组织、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Ridit分析.结果肿瘤组织、癌周组织ERCC2、UDG、PCNA表达与良性病变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其中ERCC2、UDG表达低于后者,PCNA表达高于后者(P<0.001);但癌周组织中UDG的差异未达显著界值(P>0.05).肿瘤组织与癌周组织相比,ERCC2、UDG、PC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年龄、吸烟、肺癌组织分型、肿瘤转移对ERCC2、UDG、PC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但UDG在低分化癌和肿瘤>3 cm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PCNA则相反(P<0.05).结论 UDG、PCNA的表达水平与肺癌分化、大小有关,可作为肺癌预后的指标.

  •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放射生物学特性及MRN复合体表达的研究

    作者:黄健聪;张革化;黎景佳;严睿成;吴喜福;郑坚;吕明月;谢逢安

    目的 探讨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的放射生物学特性及其MRN(Mre11-Rad50-Nbs1)复合体放射线照射前后的表达改变.方法 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对数生长期CNE1和CNE2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了解两株细胞的放射生物学特性;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两株细胞MRN复合体天然表达及放射线照射后表达情况.结果 CNE1细胞株的2 Gy照射后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at 2 Gy,SF2)、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 dose,Dq)和平均致死剂量(mean lethal dose,Do)分别为0.56、1.449 Gy和1.480 Gy; CNE2细胞株的SF2、Dq和Do分别为0.44,0.776 Gy和1.685 Gy.4 Gy放射线照射后两株细胞增殖曲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1.70,F=858.18,P值均<0.05),至第6天时CNE1存活分数为0.59,CNE2为0.79.Western blot法显示两株细胞均天然表达MRN复合体3个组分(Mre11,Rad50,Nbs1);4 Gy放射线照射后,CNE1细胞Rad50蛋白表达上调(t=8.13,P<0.05),CNE2细胞Mre11、Rad50和Nbs1蛋白表达均上调(t值分别为5.54,9.49和13.08,P值均<0.05).结论 CNE1和CNE2细胞株均对放射线照射总体敏感,但本株CNE2中可能存在对放射线照射抵抗的亚群;CNE1和CNE2细胞均天然表达MRN复合体,放射线照射后,两株细胞均上调MRN复合体组分的表达进行损伤修复.

  • X线损伤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研究

    作者:朱婵;张颖;鲍倩;徐勇飞;渠利利;唐志鹏;田福亮;王书奎

    目的 探讨DNA修复酶X线损伤交叉互补基因1(XRCC1 )外显子三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Arg194Trp 、Arg280His、Arg399Gln)与结直肠癌(CR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50例CRC患者(病例组,其中结肠癌128例,直肠癌122例)和213名健康人(对照组)的XRCC1基因三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采用SPSS 11.0软件包统计分析各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XRCC1基因194和399二个位点的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病例组XRCC1基因280 Arg/His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校正后OR=1.66,95%CI:1.01~2.73,P=0.047).在直肠癌患者组中,280Arg/His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OR=1.82,95%CI:1.02~3.27),携等位基因280His(Arg280His +His280His)的CRC患者的频率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频率(校正后OR=1.85,95%CI:1.06~3.22),而在结肠癌患者中风险系数相对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OR=1.31,95%CI:0.74~2.35).结论 XRCC1 Arg194Trp和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易感性无关,但280Arg/His基因型能增加CRC易感性,等位基因280His是直肠癌风险因素.

  • 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庄亮;于世英;黄晓园;曹阳;熊慧华

    目的:检测肿瘤细胞株中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Ku80、DNA-PKcs和ATM)的表达水平和放射敏感性参数,探讨3个蛋白预示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价值.方法:培养4株人宫颈癌细胞HeLa、SiHa、C33A和Caski,3株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和MDA-MB-453,及1株人肺癌细胞A549,Western blot检测这8株细胞中Ku80、DNA-PKcs和ATM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X线(10 Gy,6 MV)照射48 h后的凋亡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F2(surviving fraction at 2 Gy)值和α、β值;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蛋白表达水平与照射后凋亡率、SF2值和α/β比值的相关性.结果:3种蛋白在同一株细胞中的表达及同一蛋白在不同细胞株的表达均存在明显差异;DNA-PKcs的表达水平与SF2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23,P=0.043);Ku80和ATM的表达与SF2值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3种蛋白与凋亡率和α/β比值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DNA-PKcs蛋白表达越高,细胞对放射线越抵抗,其表达水平可能成为指示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指标.

  • XRCC 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对铂类药物化疗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朝晖;华东;李莉华;吴小红;宋明旭;刘志辉;周希科;朱景德

    目的:研究DNA修复酶X射线损伤交叉互补蛋白1(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ary protein 1,XRCC1)基因Arg399Gln多态性对接受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84例,采用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辅助化疗.化疗前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tion detection reaction, PCR-LDR)技术检测XRCC1基因Arg399Gln的多态性.结果:84例胃癌患者中,49例(58.3%)携带XRCC1的399Arg/Arg基因型,30例(35.7%)携带Arg/Gln基因型,5例(6.0%)携带Gln/Gln基因型;截止到随访结束,分别有63.1%(53/84)和55.2%(43/84)的患者出现复发和死亡,其中携带Arg/Arg基因型的胃癌患者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携带Arg/Gln或Gln/Gln基因型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携带Arg/Arg基因型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预后(P<0.05).结论: XRCC1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术后胃癌患者接受铂类药物化疗后的预后有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术后胃癌患者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预后情况.

  • ERCC1、RRM1和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作者:陈芹;周彩存;张颉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2例肺癌及16例癌旁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基因的mRNA进行定量检测.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SCLC中ERCC1、RRM1和BRCA1在癌组织内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在癌内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RM1在肺鳞癌中高于腺癌,但在不同分期中表达无差异;ERCC1和BRCA1在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中表达均无差异;RRM1和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低表达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RRM1表达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NSCLC中,ERCC1、RRM1和BRCA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RRM1和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RRM1和BRCA1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种指标.

  • Ku70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田晓予;米建强;高庆蕾;邢辉;卢运萍;马丁

    目的:探讨Ku70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u70蛋白在15例正常卵巢、20例卵巢囊腺瘤和71例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u70在正常卵巢、卵巢囊腺瘤和卵巢癌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卵巢癌组织中Ku70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囊腺瘤,且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越差则Ku70的阳性率越高,表达强度亦越强,不同组织类型的卵巢癌Ku70的表达无差异.结论:Ku70蛋白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与胆道癌风险关系的研究

    作者:高静;梁刚;程家蓉;邓杰;王炳生;沈铭昌;韩天权;张柏和;高玉堂

    目的:研究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A、XPC、XPD、XPG及Ⅱ相代谢酶基因GSTM1、GSTT1多态与上海市市区人群胆道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443例胆道癌患者和845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中分布频率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胆道癌之间的关系.结果:XPD exon10-Asp312Asn和exon23-Lys751Gln多态位点的频率分布在壶腹癌病例和对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胆石症和高血压后,证实Asn/Asn和Gln/Gln基因型可能增加壶腹癌的危险, 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32.03和9.33,且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其他修复基因多态位点与胆道癌有关联.分层分析显示,GSTM1缺失型可增加女性胆囊癌发生的危险,OR=1.73(95%可信区间:1.06~2.82).在胆道癌的发生中,GSTM1与部分修复基因存在联合作用.结论:XPD exon10-Asn/Asn基因型和exon23 Gln/Gln基因型可能与壶腹癌的危险性有关.GSTM1缺失型可能增加女性胆囊癌发生的危险,且GSTM1基因型与部分修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联合作用.

  • XRCC2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瑞;曾辉;李琰;王娜;张健慧;刘俊峰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中XRCC2基因 C41657T、G4234C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199例肺癌患者和200例正常人的XRCC2 C41657T及G4234C多态位点,比较两组之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其与肺癌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XRCC2 C41657T多态位点的CC、CT、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4234C多态位点的GG、GC、CC基因型和G、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多态性位点联合分析显示,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4个单体型分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病理类型、吸烟状况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显示,XRCC2 C41657T多态位点可能与腺鳞癌和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风险相关;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T+T/T)可显著增加腺鳞癌的发病风险(OR为2.95,95%CI=1.15~7.59);而C/T基因型可显著增加不吸烟组人群中肺癌的发病风险(OR为2.12,95%CI=1.05~4.27).对于XRCC2 G4234C多态位点,与G/G基因型相比,G/C基因型和携带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G/C+C/C)可显著增加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OR为2.82和2.82;95%CI=1.15~6.91和1.17~6.76);G/C基因型或与C/C基因型相加可显著增加年龄≥60岁的人群中肺癌的发病风险(OR为2.29和2.37;95%CI= 1.11~4.72和1.16~4.88).结论:对于XRCC2 C41657T多态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能增加腺鳞癌的发病风险,C/T基因型可能增加不吸烟者患肺癌风险;XRCC2 G4234C多态位点,G/C基因型或携带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和老年人(年龄≥60岁)患肺癌的风险.

  • DNA修复基因XP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作者:朱锦富;陈亦江;周建农;许林;霍翔;马红霞;胡志斌;沈洪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A A23G多态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PCR-RFLP技术分析了310例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病例和341例按年龄、性别频数配对的非肿瘤医院对照XPA基因A23G多态,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风险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在其中所起的影响.结果XPA基因A23G多态三种基因型在肺癌病人和对照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6.607,P=0.037).与携带XPA 23AA基因型者相比较,携带至少一个23G等位基因(即23GG和23AG基因型)的个体肺癌风险降低34%(校正OR=0.66,95%CI=0.44~0.98).分层分析显示,此保护作用在肿瘤家族史阳性者中尤为明显,校正OR为0.31(95%CI=0.13~0.76).结论XPA A23G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这一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体内和体外功能学研究来证实.

  • Pol(t)与肿瘤

    作者:孙昊尧;周俊东;孟星君;李晓庆;虞健;吴锦昌

    DNA聚合酶iota(Pol)与DNA修复基因Rev1、DNA聚合酶kappa (Polκ)、DNA聚合酶eta(Polη)同为Y家族聚合酶,能通过跨损伤修复对损伤DNA进行修复.但是在所有的DNA聚合酶中,Pol(t)具有低的保真性,在错误和正确模板的情况下都有很高的错配几率,且能够跨过一些DNA损伤将错配累积起来.近研究表明Pol(t)在一些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包括人葡萄膜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肺癌和食管癌.异常表达的Pol(t)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修复DNA损伤的功能可能与肿瘤的放化疗抵抗相关.

  • PARP抑制剂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马强;郝吉庆

    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在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PARP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增强肿瘤细胞DNA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近年来PARP抑制剂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ARP抑制剂单药可以在具有某些基因突变的肿瘤中发挥合成致死作用,与化疗或放疗联合能够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或放疗的敏感性.PARP抑制剂有望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 聚ADP核糖聚合酶-1及其抑制剂与肿瘤治疗

    作者:陈树伟

    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能修复DNA损伤,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与基因组稳定.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PARP-1活性增强,因此,敲除PARP-1基因或使用PARP-1抑制剂能降低肿瘤细胞的DNA修复功能,增强其对DNA损伤因子的敏感性,从而提高肿瘤放疗和化疗疗效.PARP-1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RRM1和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胡跃云;张献波;董英辉;乞国艳;张燕;刘津来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对3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ERCC1、RRM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用χ2检验、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吸烟等参数无明显相关;ERCC1和RR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27);ERCC1阴性组的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明显长于ERCC1阳性组,RRM1阴性组的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明显长于RRM1阳性组(P<0.05或<0.01).结论 ERCC1和RRM1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ERCC1和RRM1低表达提示NSCLC患者生存期长、生活质量高,RRM1和ERCC1高表达者对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耐药,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 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RAD5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姚薇;陈伟;陈始明;肖伯奎;王燕;陶泽璋

    目的:探讨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RAD51在喉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喉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RAD5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肿瘤的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其病理分化程度等分析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①RAD51在喉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声带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D51在喉癌组3~4期中的表达强于1~2期喉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RAD51在低、中分化喉癌中的表达强于高分化喉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RAD51在有淋巴结转移喉癌中的表达强于无淋巴结转移喉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D51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喉癌的一个潜在靶点,对预测肿瘤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 黄曲霉毒素B1毒性及其发挥与DNA修复(修复相关酶)

    作者:龙喜带;唐月浩;曲德英;马韵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是一种重要的真菌毒素,具有亲器官性、基因毒性和致癌性,其发挥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中心环节是其导致DNA损伤.因而其毒性的发挥与DNA损伤修复能力密切相关,笔者就此作简要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