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增龄对大鼠运动功能和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作者:程言博;胡伟东;钱进军;刘康永;刘春风

    目的 观察增龄对大鼠运动功能、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功能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旋转棒潜伏期测定各增龄组大鼠运动功能;131 I-FP-β-CIT(N-(3'-氟丙基)-2β羰甲氧基-3β(4'-碘苯基)托烷摄取率测定纹状体DAT结合活性;Western-blot检测DA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旋转棒潜伏期和纹状体131 I-FP-β-CIT摄取率在6月龄后均呈随龄性降低,12、16月龄和20月龄与6月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二者有相关性(r=0.656,P<0.01);纹状体DAT蛋白表达水平未见随龄性改变.结论 大鼠运动功能的随龄性衰退与纹状体DAT131 I-FP-β-CIT结合活性下降有关;老龄大鼠纹状体DAT可能存在突触膜表达减少.

  • 多巴胺 D3受体激动剂 BP897治疗小鼠多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魏琼;欧阳颖

    目的:探讨多巴胺 D3受体(DAD3 R)激动剂 BP897对小鼠多动秽语综合征(TS)的治疗疗效、有效剂量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 ICR 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6组,各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BP897Ⅰ组、BP897Ⅱ组、BP897Ⅲ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 TS 小鼠模型。于实验第8天起逐日予小鼠灌胃:对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分别予以生理盐水0.1 mL 灌胃,对阳性对照组予以氟派啶醇0.5 mg/kg 灌胃,对 BP897Ⅰ组、Ⅱ组及Ⅲ组分别予以 BP8970.3,1.0,3.0 mg/kg 灌胃。于造模成功后即刻、灌胃第7天及灌胃第28天,分别采用双盲法对小鼠进行刻板行为评分,各组小鼠在灌胃第28天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 DAD3 R、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及多巴胺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刻板行为评分及 DAD3 R、DAT、多巴胺含量差异,分析 DAD3 R 及 DAT 分别与多巴胺含量的相关性。各组小鼠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①灌胃第7天及第28天时,小鼠刻板行为评分比较:BP897Ⅱ组及 BP897Ⅲ组分别较模型组小鼠显著降低,BP897Ⅱ组较 BP897Ⅰ组显著降低,BP897Ⅲ组较 BP897Ⅱ组亦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BP897Ⅰ组与模型组比较,BP897Ⅲ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灌胃第28天时,小鼠脑组织中 DAD3 R,DAT 及多巴胺含量比较:模型组较 BP897Ⅲ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BP897Ⅲ组较阳性对照组亦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模型组分别与 BP897Ⅰ组及 BP897Ⅱ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小鼠脑组织中 DAD3 R 及 DAT 含量均与多巴胺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765,0.766;均为 P <0.001)。结论1.0~3.0 mg/kg 的 BP897对治疗小鼠 TS 有效,而3.0 mg/kg的 BP897能更好控制 TS 模型的刻板行为,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作者:刘亮;程灶火;刘晓伟;袁国桢;张会芳;范洁;奚娟;邹凯;陈新宇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25例)、长期服药(氯氮平)慢性精神分裂症组(27例)和对照组(30名)外周血淋巴细胞中DRD2和DAT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并采用Spearman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组、对照组样本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32±0.13、0.37±0.19、0.34±0.0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0,P>0.05);DAT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0.48±0.24、0.58±0.21、0.39±0.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0,P<0.05);长期服药慢性精神分裂症组D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S组内=0.194,P <0.01);治疗前精神分裂症组DRD2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43,P<0.05),DAT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总分(r=-0.418,P=0.075)、一般病理症状分(r=-0.434,P=0.063)的相关性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分显著正相关,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AT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受氯氮平影响上调.

  • 大鼠伏隔核多巴胺D2受体及转运体与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叶敏捷;王瑛;张瑞岭;谌红献;郝伟;李昌琪

    目的 探讨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不同易感性的大鼠脑伏隔核多巴胺D2受体(D2R)和多巴胺转运体(DAT)水平.方法 将1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抽取30只作为对照组,余130只为吗啡组.对吗啡组在预测试后建立吗啡CPP模型.根据CPP值[以末次CPP测评时大鼠在伴药侧(大鼠注射吗啡后放入该侧,吗啡剂量从5 mg·kg-1·次-1开始逐渐增加,第10天为50 mg·kg-1·次-1)的停留时间减去预测试在该侧停留的时间]将吗啡组大鼠按比例分为高(26只)、中(78只)、低偏爱组(26只),其中高、低偏爱组(每组大鼠死亡各2只)分别于吗啡末次注射(对照组注射『司体积生理盐水)后3 h.3 d和14 d分别处死大鼠(每组各8只),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伏隔核D2R和DAT的灰度值(阳性区域的强弱与灰度值呈反比),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预测试3组CPP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吗啡注射后3 h、戒断后3 d和14 d,高偏爱组CPP值[分别为(507±108)s、(524±113)s、(483±60)s]均长于低偏爱组[分别为(100±74)s、(166±86)s、(149±89)s;P=0.000]和对照组[分别为(97 ±111)s、(39±26)s、(-4.9 ±140.1)s;P=0.000].(2)上述各时点高偏爱组D2R mRNA灰度值(131 ±3、122±5、119±5)均高于低偏爱组(125±4、117±8、114±5)和对照组(11l±6、107±7、106±3;P<0.01);高偏爱组DAT mRNA灰度值(161±5、143±4、134±6)亦高于低偏爱组(156±5、139±3、130±4)和对照组(120±4、126±7、129±4;P<0.01).结论 大鼠吗啡CPP易感性高可能与伏隔核的D2R及DAT表达低下有关.

  • 帕金森病与多系统萎缩患者多模态正电子成像统计参数图对比分析

    作者:王瑞民;郭喆;杨晖;陈彤;张晓军;陈英茂;徐白萱

    目的 利用统计参数图(SPM)脑功能处理软件分析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MSA)患者头部多模态正电子成像(PET/CT)特点,以利于临床上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39例帕金森病患者、15例MSA患者与16名正常对照,分别以11C-β-CFT、11C-雷氯必利及18F-氟脱氧葡萄糖(FDG)为示踪剂,行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多巴胺D2受体及葡萄糖代谢PET/CT显像.运用SPM分析软件进行3组3种不同成像结果的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病患者DAT成像显示两侧壳核放射性摄取降低(Z=5.21 ~5.77,P=0.002 ~0.016),D2受体无明显差异,FDG示扣带回代谢减低(Z=4.51 ~4.67,P=0.010 ~0.017);MSA患者DAT与D2受体成像均显示两侧壳核放射性摄取降低(Z=2.13 ~3.42,P=0.000~0.016),葡萄糖代谢显像显示MSA患者两侧小脑、壳核及部分额颞叶区域放射性摄取降低(Z=1.86 ~3.75,P=0.000 ~0.032).结论 MSA患者多模态(DAT、D2、FDG)PET/CT成像具有特殊模式,有助于临床进行诊断及与帕金森病鉴别诊断.

  • 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剂~(11)C-CFT和~(18)F-CFT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柴黎明;杨小丰;王爽;吴君;赵周社

    使用~(11)C和~(18)F标记的托烷类衍生物的正电子显像剂是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正电子显像剂,~(11)C标记的显像剂~(11)C-2β-碳甲氧基-3β-(4-氟苯基)托烷(~(11)C-CFT)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比活度高、成本低等优点,但是~(11)C半衰期太短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18)F-CFT具有半衰期长、临床使用方便而受到重视.~(11)C-CFT和~(11)F-CFT PET均被用于临床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和对药物治疗疗效的监测.

  • 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剂11C-Altropane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江;段玉清;毕常芬;李祎亮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脱失会伴随有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数量及功能的明显下降.DAT显像剂11C-Altropane可与DAT特异性结合,且比同类药物吸收快、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能直接、灵敏地反映突触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是PD早期诊断的佳手段.笔者介绍了PD诊断的现状、PET显像剂的原理及发展过程、11C-Altropane的合成及其作为PET显像剂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FBP和OSEM对正常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分布半定量值影响的研究

    作者:朱毓华;鲁佳荧;张慧玮;葛璟洁;吴平;鲍伟奇;琚紫昭;王坚;管一晖;左传涛

    目的 研究不同PET重建方法对正常人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分布半定量值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41例健康受试者(正常人)的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11C-CFT)PET图像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法(FBP)和有序子集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重建,自动勾画尾状核、壳核前部和后部等感兴趣脑区,以缺乏DAT分布的顶枕皮质作为参考区,按公式计算DAT分布的半定量值.DAT分布半定量值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基于OSEM重建的PET图像中DAT分布半定量值分别为:尾状核(1.77~2.15)、壳核前部(2.17~2.39)、壳核后部(1.71~2.06);基于FBP重建的PET图像中DAT分布半定量值分别为:尾状核(1.68~2.10)、壳核前部(2.07~2.37)、壳核后部(1.62~1.96).基于OSEM重建的PET图像中双侧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的DAT分布半定量值均显著高于基于FBP重建的PET图像,且两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58~15.859,均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于OSEM与FBP重建的PET图像的DAT分布半定量值在双侧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均呈显著正相关(R2=0.907 ~0.951,均P=0.000).基于OSEM与FBP重建的PET图像中双侧尾状核、壳核前部及后部DAT分布半定量值均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的趋势.结论 不同PET重建方法获得的正常人脑内DAT分布半定量值存在显著差异,在多中心或纵向研究中需要保持PET图像重建方法的一致性.

  • 7,8-二羟基黄酮对食蟹猴纹状体作用的99Tcm-TRODAT-1 SPECT/CT显像评估

    作者:朱高红;严玉霖;陈礼林;王学红;何蕊

    目的 应用99Tcm-TRODAT-1 SPECT/CT显像评估7,8-二羟基黄酮(7,8-DHF)对正常食蟹猴纹状体(ST)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食蟹猴6只笼养,3只为正常饲养的对照组,3只为除正常饲养外还给予口服7,8-DHF进行干预的实验组.注射显像剂99Tcm-TRODAT-1后分别于不同时间行SPECT/CT显像,取SPECT/CT图像中ST显示清晰的连续横断层面勾画ROI,并选小脑(CB)作为参考本底,分别计算注射后1、3、4、5h的ST/CB放射性摄取比值.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ST/CB比值均随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对照组注射后1、3、4、5h的ST/CB比值分别为1.43±0.04、1.82±0.06、2.04±0.12、2.42±0.23,实验组分别为1.35±0.08、2.40±0.09、2.74±0.13、3.25±0.15.2组注射后1h的ST/CB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7,P>0.05),3、4、5h时的ST/CB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77、2.87和2.92,均P<0.05).结论 99 Tcm-TRODAT-1SPECT/CT显像可用于评估7,8-DHF对食蟹猴ST中DAT的激活作用.

  • 药物动力学解空间及其在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8F-FECNT中的应用

    作者:曹国宪;陈正平;周杏琴

    目的 提出药物动力学解空间概念,以研究放射性药物在各种脏器组织中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在药物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特解基础上,利用其相互间线性无关的特性,构作解空间,用以表达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行为.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0.2ml(7.4 MBq)18F-N-(2-氟乙基)-2β-甲酯基-3β-(4-氯苯基)去甲基托烷(FECNT),分别于给药后5,15,30,60,120,180 min处死,取各脑组织,测质量及放射性计数.用解空间理论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 基于微分方程组的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解存在于该解空间中,并可用解空间的基线性表示药物在各种脏器和组织中的动力学解,当解空间的维数小于三维时,能用坐标图直观表示.用该理论获得的18F-FECNT小鼠脑内各种组织的药物动力学方程所描述的药物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实验事实相符,对应于纹状体、额叶、颞叶、枕叶、顶 叶、海马,小脑等脑组织的解空间坐标分别为(10.13,1.49)、(4.27,0.84)、(4.48,0.81)、(2.89,0.98)、(3.65,0.83)、(3.55,0.98)和(2.03、1.25).对应于各脑组织的分布相系数与比值、消除相系数与比值能定量描述各脑组织中的药物量差别及变化趋势.结论 药物动力学解空间理论能研究药物在各种脏器和组织中的动力学行为,该理论推广应用至普药的动力学研究值得探索.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