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紫杉醇联合顺铂5-FU治疗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一例分析

    作者:徐梦姗;高峰;郑坚;杨金坤

    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unknown primary tumor,UPT)是一种异源性发生的,首先表现为转移性病灶、确诊时找不到原发灶的一类恶性肿瘤,既往称之为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来源不明的转移癌(MUO)、隐匿性癌等[1].其发病率约占实体瘤的2.3%~42%[2],文献[3]报道,UPT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8个月.本科近年收治1例UPT伴全身多发转移患者,报告如下.

  • 甲状腺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并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报道

    作者:徐红;杨昌伟;杨守京

    甲状腺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spindle cell tumor with thymus-likes differentiation,SETTLE)是一类罕见的伴胸腺或第三腮囊相关分化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991年Chan等[1]首先报道了1例发生于颈部的伴有胸腺或第三腮囊相关分化的肿瘤,然而SETTLE并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至今尚未见报道.目前国内外文献仅报道了近30例SETTLE[1-5].该肿瘤好发于年轻人,平均年龄17.9岁(2~59岁)[2];男女发病率相同.临床上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无甲状腺功能改变,病程较长.SETrLE一般较晚出现血道转移,转移部位依次为肺(60%)、纵隔、局部淋巴结、肾和软组织[3,4].本文报道1例SETTLE并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就其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 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图像特征分析

    作者:袁旭;李华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7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超声特征主要有: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多无包膜和声晕。肿块呈实质性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灶,或粗大钙化,衰减明显。CDFI:血流丰富。隐匿型癌较小,边界及回声可表现为良性特征,应注意微钙化及血流信号与良性结节鉴别。多发型甲状腺癌为乳头状癌。结论超声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时应注意隐匿型癌的诊断,特别要重视乳头状癌的多灶性,这样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 隐匿性乳腺癌外科治疗

    作者:韩学东;甄林林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为女性,年龄44~70岁,中位年龄55岁.首发症状均为腋窝肿物,左侧4例,右侧7例.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保留乳房仅行腋窝淋巴清扫术3例,腋窝肿物切除术2例,锁骨上淋巴结活检2例.术后按乳腺癌治疗规范行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随访8个月至9年6个月,死亡3例,5年生存率54.5%(6/11).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应根据乳腺癌治疗规范进行综合治疗.手术可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性保乳术,对于乳腺无原发癌证据者可保留乳房仅行腋窝淋巴清扫术.

  • 下肢深静脉血栓和隐匿性癌6例报告

    作者:苗新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此类患者来诊后,医生的注意力放在了治疗上,而对其病因通常深究不够,从而可能漏诊一些重要疾患,恶性肿瘤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 甲状腺隐匿性癌30例分析

    作者:程剑峰

    目的:探讨甲状腺隐匿性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隐匿性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7例术前获得诊断;18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其中4例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5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病理见30例癌灶位于单侧腺叶,有淋巴结转移3例.随访30例,平均随访时间5年.1例死于肺转移.结论:治疗应选择一侧腺叶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癌肿穿透甲状腺被膜或已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 隐匿性甲状腺癌首发淋巴结转移8例

    作者:赵洪生

    甲状腺隐匿性癌的直径≤1 cm,其生理特征为肿瘤虽小转移却早,57%病例有颈淋巴结转移,我们自1986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了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癌8例,现报告如下.

  • 隐匿性胆囊癌的病理学分析

    作者:韩扬;徐安安;符雪莲;顾俊毅;宋艳祥;王军臣

    目的 分析隐匿性胆囊癌的病理学特点及P53、CEA和Ki67等在其鉴别诊断用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隐匿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巨检特征、组织学特点和预后等,分析肿瘤标志物P53,CEA和Ki67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本组隐匿性胆囊癌55例,发生率为0.40%(55/15 042).男女比例2∶3,年龄34 ~ 85岁,中位年龄65岁.(2)肉眼观,见胆囊增大,囊壁局限性增厚,平均厚度0.9cm;或呈囊状扩张,或与正常胆囊无明显差别,亦可见孤立性息肉样病变.所有胆囊均可见黏膜粗糙,31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镜下4例为乳头状管状腺瘤癌变,肿瘤与周围组织截然分界,6例为黏膜内癌伴微浸润,3例为黏膜内癌,肿瘤与周围组织有过度并可见胆道上皮内瘤变,10例为囊内乳头状肿瘤伴浸润性癌,其余32例为浸润性癌,其中普通型腺癌28例,黏液腺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3)本组P53和CEA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差异性表达.P53在38.7%(12/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而在形成罗-阿窦的腺体表达阴性;CEA在61.3%(19/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在周围正常黏膜上皮和罗-阿窦的腺体中表达阴性;同样Ki67增殖指数在浸润性癌中明显高于黏膜内癌和囊内乳头状肿瘤.(4)本组5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 ~71个月,平均随访27.4个月,6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肝脏转移,14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5.6个月.结论 隐匿性胆囊癌的发病率极低,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绝大多数伴有胆囊结石.肉眼观病变局限,腺癌是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其次为伴有浸润的囊内乳头状肿瘤.P53,CEA和Ki67有助于评判异型腺体的浸润深度和对鉴别肿瘤性腺体浸润、罗-阿窦形成和胆囊腺肌症有重要意义.大部分IGC临床分期较早,单纯手术切除能达到预期效果,TNM分期和高Ki67增殖指数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的因素.

  • 磁共振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分期中的作用

    作者:周建春;丁乙;沈海林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美国是男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2位.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虽然前列腺癌的高发病率,早转移隐匿性癌多,但在能正确处理的前提下,其死亡率相对较低等流行病学特点,对治疗方法和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疗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病人的年龄和肿瘤的分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作者:金钰玛;方军初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超声肿块检出率94.7%,病灶诊断符合率65.8%,隐匿性癌诊断率16.7%.超声的图像特征主要有:肿块呈实质性低回声,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灶.多发型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结论 超声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时注意隐匿性癌的诊断,特别要重视乳头状癌的多灶性,这样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 术中冷冻切片如何避免漏诊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附5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伟;傅燕萍;金燕燕;刘芳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因肿瘤小、无特殊的临床症状而被称为隐匿性癌,极易被临床甚至病理检查所漏诊.为此,作者复查52例经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状癌的病例,进一步探讨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甲状腺隐匿性癌的首诊检出率.

  • 隐匿性乳腺癌两种治疗方法比较(附19例报道)

    作者:王益民;王磊

    目的:探讨无明显原发癌灶的腋窝转移性癌处理方法.方法:比较19例原发灶隐匿的女性腋窝转移性癌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时间.结果:乳房切除组与非切除组生存时间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女性腋窝转移性癌乳房无明显原发癌灶不一定要施行乳房切除术.

  • 隐匿性乳腺癌诊治探讨

    作者:韩学东;王水;陈其友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1年8月至2001年7月收治的11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11例均为女性,年龄小44岁,大70岁,中位年龄55岁.首发症状均为腋窝肿物,左侧4例,右侧7例.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查乳腺钼靶片8例、CT 2例均阴性.查乳腺超声8例,发现同侧乳腺肿物3例.手术行改良根治术4例,腋窝淋巴清扫3例,腋窝肿物切除2例,锁骨上淋巴结活检2例.术后按乳腺癌治疗方案行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随访8个月至9年6个月,死亡3例,5年生存率54.5%(6/11).结论 对于女性患者经病理证实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如无其他脏器原发癌证据,即使乳腺未发现肿物亦应考虑为隐匿性乳腺癌,受体测定有助于诊断.治疗应根据乳腺癌治疗规范进行综合治疗.手术可行改良根治或根治性保乳术,对于乳腺无原发癌证据者可行腋窝淋巴清扫术.

  • 隐匿性甲状腺癌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明辉;田雪合

    隐匿性甲状腺癌(OTC)是指瘤灶大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其病灶微小,不易发现,多因颈部淋巴结转移或其他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或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1].作者总结了24例OTC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 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治

    作者:宋大公;丁红华

    目的 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62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7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全组72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结论 隐匿性甲状腺癌术前不易确诊,且易漏诊,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时应仔细触诊,对可疑结节行冰冻切片.首次手术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

  • 25例甲状腺隐匿性癌诊断的体会

    作者:张帆;余广群;郝大海

    甲状腺隐匿性癌较少见,临床上往往会漏诊.病理学上把甲状腺癌肿直径小于1cm,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隔脏器转移均称为甲状腺隐匿性癌.我院自1990年3月~1998年6月期间,经针吸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甲状腺隐匿性癌共25例.现将其诊断的体会分析如下:

  • 隐匿性乳腺癌21例诊治分析

    作者:杨华伟;刘剑仑;张传珉;韦长元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为较少见的乳腺癌.

  • 甲状腺潜伏癌1例报告

    作者:尼加提·热合木;居来提·吐尔逊;王文娜;哈德提·别克米托夫

    甲状腺及前列腺存在有较多临床上不易查找的小型癌(small carcinoma),通常将其称为微小癌(minute carcinoma or microcarcinoma).在大多数情况下微小癌的预后都非常好.因微小癌的发现途径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研究机构或学者对其称谓不同.根据转移灶的癌组织结构及细胞特征终发现的甲状腺原发癌灶(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称之为隐匿性癌(occult carcinoma);从其他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标本组织或尸体解剖的甲状腺组织内偶然发现的甲状腺原发癌称之为潜伏性癌(latent carcinoma),因为是偶然发现的缘故也有人将其称之为偶发癌(accidental carcinoma).虽然称谓不尽相同,一般特指小于10 mm的甲状腺小型癌[1,2].

  • 滤泡上皮起源甲状腺腺癌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作者:尼加提·热合木;居来提·吐尔逊;阿不都卡的·依马木

    甲状腺腺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甲状腺腺癌病理演变过程及形态学改变极其复杂,其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预后与病理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90%~95%甲状腺腺癌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其中以乳头状癌为多见,其次为滤泡癌.甲状腺乳头状癌以细胞核的形态学改变为特征,以生长缓慢、局部淋巴结转移较早、易钙化及顶后好为特性,且可以隐匿性癌及瘢痕癌的形式存在.另外,在癌组织间及癌旁组织内常可见淋巴细胞的浸润以及增殖性反应[1].

  • 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治

    作者:甘秒良;李春

    目的: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OCT)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OCT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全部经病理诊断后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后接受131I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以颈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组为60%(3/5),以甲状腺其他疾病为主要表现组为88.9%(8/9).结论:OCT在术前的诸多检查中,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确诊帮助极大,但后诊断应依靠病理检查,甲状腺癌的预防联合根治术,或功能性劲淋巴结清扫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