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农村地区助产机构产科出血相关高危因素筛查现状调查

    作者:高群;宋波;熊玮仪;罗晓敏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助产机构产科出血相关高危因素筛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收集3个省6个县124所助产机构2013年产科出血相关高危因素的筛查信息,包括高危筛查工作开展情况、高危筛查服务项目提供情况及产科出血相关高危因素检出情况。结果在124所助产机构中,有74.19%开展了高危筛查工作,有55.65%设置了高危门诊;开展凝血功能检查、妊娠图和产程图绘制的比例分别为50.81%、49.19%、65.32%,县级医院3项服务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乡镇卫生院,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201、4.119、11.472,均P<0.05);产科出血相关高危因素检出率为25.17%,其中公立医院检出率(27.48%)高于民营医院(14.91%),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217,P=0.000),县级医院检出率(30.20%)高于乡镇级医院(15.9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442,P=0.000);高危因素前3位分别为贫血(9.49%)、瘢痕子宫(9.05%)和巨大儿(2.31%)。结论农村地区助产机构产科出血相关高危因素筛查工作开展不足,急需完善高危门诊的设置,加强对民营医院及乡镇医院的管理,规范高危因素筛查及管理,减少产科出血的发生。

  • 对新疆喀什莎车县孕产妇死亡现状的分析

    作者:黄勤瑾;施君瑶;郑俊红;阿孜古库都来提;王秦;唐美玉;顾晶菁

    目的:对新疆喀什莎车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妇幼保健服务网络收集2007年10月1日到2012年9月30日发生在新疆喀什莎车县的孕产妇死亡个案;对该县从事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业务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5年内该县孕产妇死亡共75例,死亡率从2008年的123.17/10万逐步下降到2012年的69.25/10万,下降幅度达43.78%。死亡孕产妇中98.67%是维吾尔族,92.0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42.67%的死亡孕产妇在整个孕期未接受产前检查。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产科出血(48.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9.34%)和羊水栓塞(8.00%)。整体卫生人力资源的缺乏及产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影响了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的有效性,而当地社会经济、地理交通、文化习俗等因素又进一步制约了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结论5年来该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产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该地区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提供相对不足和服务利用率较低,影响了孕产妇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

  • 产科出血子宫切除术21例临床分析

    作者:裴海英;杨芬红;陈春秀

    目的 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对沙井人民医院产科近6年间因产科出血行子宫切除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0 411例住院患者中共有21例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07%.手术指征主要为胎盘因素及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失血性休克,其分别为42.86%(9/21)和28.57%(6/21).行子宫切除术者分娩方式经比较,剖宫产者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χ2=11.92,P<0.05).结论 做好计划生育和孕产妇监测,科学接生,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可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降低医药成本.

  • 汕头市2001~2003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刘婉娜;黄春琴

    目的:为掌握我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3年汕头市三级保健网上报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漏报调查表和城区孕产妇死亡监测等资料,经质量控制及死亡评审,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6.10/10万、14.04/10万、13.97/10万.孕产妇死亡前三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占全市死亡总数50%.结论:3年中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产科出血死因居首,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偏高.应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应对措施,提高产科出血抢救技术,有效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 52例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作者:陆玲

    目的:比较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2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前置胎盘患者分类为部分前置胎盘(46.15%),边缘性前置胎盘占30.77%,中央行前置胎盘有占23.46%,发生出血性休克有11例,占21.15%;剖宫产18例,占34.62%,阴道分娩34例,占65.38%;出生儿有54例,其中死亡8例.结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其类型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产后出血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应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 产后出血防治及护理

    作者:邹俊燕

    目前产后出血是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产科出血,约占49.9%,而其中87.7%为产后出血,约占分娩总数1.6-6.4%.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及护理.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4例临床分析

    作者:南延荣;安延玲;李红梅

    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急症子宫出血,挽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发生于围产期的产科出血是困扰临床工作的一大难题,切除子宫往往是孕产妇出血严重,经各种方法保守治疗无效而采取的措施.

  • 重度产科出血50例分析

    作者:张莉;万清峰

    目的:总结重度产科出血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抢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针对选择的50例病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出血的原因一采取预防处理.结果:经过临床有效的治疗处理,50例患者中47例完全康复,仅3例情况严重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产科出血症状及时采取方法处理是保证孕产妇健康的重要措施.

  • 产科出血并发症的治疗策略与成分输血

    作者:刘俊丽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了解不同的血液输注成分、量或比例及时机对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1月某院216例产科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治愈率。结果18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达到87.5%,199例患者凝血功能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2.13%,死亡17例,病死率达到7.87%。结论对于产科出血患者,采取成分输血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作用,成分输血是治疗产科患者出血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 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产科出血的应用

    作者:邹晓荣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科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妇中抽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治疗组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对照组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内出血量,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①产后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2/80),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75%(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产后2h内出血量:治疗组平均出血量(286.47±43.24)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362.48±52.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能明显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 血管性介入栓塞治疗产科出血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艳萍;申延琴;李妍芳;赵秀清

    目的 探讨血管性介入栓塞治疗产科出血时机的把握.方法 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应用该项技术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的22例病例,分为前期研究和后期研究.后期研究将介入时机提前,对产后出血已达1000ml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仍有出血倾向者和子宫瘢痕处妊娠一经确诊者及时采取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者的出血量、输血量、出血时间.结果 后期研究在出血量、输血量、出血时间均较前期研究有明显改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管性介入栓塞是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介入时机前提,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和输血量,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 刍议孕产妇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作者:赵全丽

    孕产妇产科出血是妇产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作为妇产科医生,为了降低妇产科孕妇生产时的风险,对孕产妇出血的进行相关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就孕产妇产科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监测及抢救经验

    作者:朱红霞

    产科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失血性休克,它不但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产妇体质及是否及时有效的控制出血不同而异.因此做好失血性休克的监测及抢救对保障产妇健康有重大意义.现将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38例失血性休克的监测及抢救经验总结如下.

  • EICU救治危重症孕产妇16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柯贤飞;邵丹丹;梁显泉

    目的:分析危重症孕产妇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与教训,探讨成功救治危重症孕产妇的策略.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 2008-08/2010-12收治的16例危重症孕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每位孕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孕产史、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预后.结果:16例危重症孕产妇中抢救成功12例,死亡4例.入住EICU的原因中妊娠期并发症占68.75%,妊娠期合并症占31.25%,其中产科出血占25.00%,为入住EICU的主要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导致危重症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50.00%.结论:孕产妇机体因特殊生理变化导致妊娠期间易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通过EICU的监护治疗可有效抢救危重症孕产妇并改善预后.

  • 子宫切除治疗产科出血24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启英;腊晓琳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出血原因、手术指征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2004年24例产科出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出血子宫切除发生率的高低与产前保健预防、产科并发症的诊治水平密切相关.产科出血子宫切除的原因及手术指征依次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等.结论:加强计划生育,重视孕期保健,可降低产科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子宫切除是治疗顽固性产科出血和挽救孕产妇生命直接有效的方法.

  • 产科出血致子宫切除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晓吉;茹仙姑丽;李晓兰

    产科出血是妊娠及分娩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而子宫切除是经保守治疗无效,抢救孕产妇生命的一项有效的措施.现将我院1998年6月~2005年6月7年期间,因产后出血而致子宫切除的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出血原因、手术时机、术式选择、以及如何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以此提高产科质量.

  • 22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作者:郭英;丁玲

    产科出血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是造成孕产妇的死亡的首要因素,而产科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重症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15年我院围产期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率,手术指征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和分析.

  • 卡孕栓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100例观察

    作者:辜爱萍;蒲风萍;赵丽萍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休克严重,持续时间长,即使获救,有可能发生席汉氏综合征,故预防产后出血非常重要.因此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提高我国妇女生命质量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很多,如产后即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催产素、麦角新碱、口服米索前列醇等,效果肯定.新近有卡孕栓广泛应用于产科出血.我们对其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分析如下.

  • 4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护理

    作者:刘星;赵芳;朱丽红

    凶险型前置胎盘由Chattopadbyay等首先提出,其定义为: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常伴有胎盘植入[1].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其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可能性高达40%~ 50%[2].高胎盘植入是导致严重的产科出血、休克、DIC、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及生殖健康,甚至孕产妇死亡.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的进展

    作者:朱静;李幼飞;李真;杨鹰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以及人工流产率的渐升,产科出血(obstetrics hemorrhage,OH)的发生率亦有相应上升.产科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2].减少产科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以往保守治疗效果不确切,而外科手术治疗因创伤大、并发症高、甚至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而不被患者接受.自1979年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首次治疗产科出血并取得成功后[3],UAE以创伤小、操作灵活、保留子宫等优点得到迅速发展[4].本文就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出血的现状综述如下.

306 条记录 14/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