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旁血管结扎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官产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金孝;戴燕

    目的 探讨官旁血管结扎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官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44例资料.病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每组均有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研究组在胎儿娩出后先行宫旁血管结扎,然后处理胎盘;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先取出胎盘,再行官旁血管结扎,观察两组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非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360.0±78.5) mL,少于对照组(509.3±155.8)mL;两组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 275.0±911.4) mL,对照组(1 137.5士986.6)mL].结论 官旁血管结扎术在非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官产术中,先结扎后处理胎盘更为合理,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荐应用.

  • 222例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分析

    作者:陈小梅;林娟;郑巧玲;卓秀云;翁云钦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2000-2005年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个案调查.经省级孕产妇死亡评审小组评审后整理分析.[结果]222例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中,产后出血占76.6%;农村85.6%,经产妇66.3%,非住院分娩36.2%.主要死亡原因:宫缩乏力、子官破裂、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和异位妊娠.死亡评审:可避免死亡97.3%,其中由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存在问题占28.2%,医疗保健系统存在问题占64.4%.[结论]居住农村、非住院分娩、多产、文化程度低、经济困难、个人家庭保健意识缺乏及医疗保健系统的处理能力的不足是产科出血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接产人员对产后出血的防范意识,加强助产人员产科出血的急救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是降低产科出血死亡干预的重点.

  • 25例产科子宫切除及修补术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瑜;张延珍

    目的 分析产科子宫切除及修补术的相关因素及如何降低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近13年25例产科子宫切除及修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中剖宫产子宫切除占74%.子宫切除主要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结论 减少产科子宫切除,预防产科出血是关键.要加强妇女生殖健康教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在处理产科合并妇科肿瘤及血液病方面,子宫切除虽是治疗的有效措施,但要慎重掌握子宫切除的指征.

  • 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晴

    1993年,Chattopadhyay等[1]首先提出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定义是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常伴有胎盘植入.近5年来的国外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增高;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前置胎盘发生率增加[2].1次剖宫产后前置胎盘发生率为2%~3%,大于2次剖宫产术再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增加到约40%[3],大于4次剖宫产者甚至可高达60%~70%[4].产前超声检查对其识别有重要的意义.凶险型前置胎盘常引起严重产科并发症甚至危及母婴生命[5].对于日益增多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科医生应提高警惕,积极做好孕前筛查宣教、产前诊断,且个性化选择佳的治疗方案.以下就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 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11例分析

    作者:欧阳秋;罗华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产科近1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107%,子宫切除术主要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和子宫收缩乏力.结论:认为做好孕产妇监测和计划生育,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 成分输血用于产科出血合并DIC的效果探讨

    作者:袁世海;龙纯意

    研究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选取收治的30例产科出血合并D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和成分输血,对比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指标的变化.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海丽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例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组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82.61%,子宫保留率为80.43%,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45.65%,子宫保留率为41.3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即日平均体温、疼痛发生率以及下腹部不适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以及子宫保留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36例分析

    作者:金龙妹;陈亚萍

    目的 分析危重孕产妇在产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联合救治后的母婴结局,以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36例入住ICU抢救的危重孕产妇的资料.结果 36例患者都抢救成功,围产儿死亡9例(24.32%).其中经产妇21例(58.33%),外来人口35例(97.22%),未做/不正规产前检查者26例(72.22%);子痫、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严重并发症15例(41.67%),产科出血11例(30.56%).结论 产科处理与ICU综合监护和救治是确保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的关键.加强外来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是减少孕产妇重危疾病发生的重要一环.

  • 水囊填塞术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余凯;何莺;邓辉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术在产科出血中的止血作用.方法:对产后阴道后壁巨大血肿1例,产褥期清宫术后大出血1例的出血患者,采用双腔水囊填塞压迫阴道、宫腔.结果:止血效果满意.结论:水囊填塞术操作简单,不留死腔,止血快速.

  • 产褥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曾雪梅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6%¨].产褥感染与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近2年我院住院分娩孕妇2008例,产褥感染患者6例,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作者:袁雪冬

    近年来,我同学者对全国各省市孕产妇死亡进行的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所占的比例位于第一位,其中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的重要课题.接诊孕产妇自然分娩是乡镇一级陕院产科面临的主要工作,所以应选择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塞药预防产后出血,与其他用药方法比较,报道如下.

  • 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影响

    作者:曹学玲

    产科出血是导致母儿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又是两个常见的产前出血原因,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安全.

  • 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治进展

    作者:陈兢思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孕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胎盘附着于原剖宫产子宫切口处.该病极易导致产科严重出血、泌尿系统和肠道损伤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孕前可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超声筛查剖宫产瘢痕缺陷,检出高危人群;孕期可通过超声和MRI等影像学,以及检测异常增高的HCG、AFP等生化指标,检测孕母血清中胎儿血红蛋白γ链mRNA水平来警惕胎盘植入的发生.细胞DNA及胎盘mRNA来估测胎盘植入的发生.临床处置主张建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处置流程,术前预防性使用介入治疗阻断子宫血流,术中个体化联合运用剖宫产、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切除或子宫肌楔形切除,尽量减少对膀胱、输尿管和肠道的损伤.残留胎盘者术后甲氨蝶呤化疗并随访.

  • 384例初次妊娠危重孕产妇的研究

    作者:王锐;有风芝;徐冬梅;徐晓辉;胡孟彩

    目的 对384名初次妊娠分娩发生危重情况的妇女进行研究,探索其特点,为提高产科管理总结经验.方法 分析影响研究对象的高危因素、危重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贫血、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小板减少等为造成孕产妇发生危险的主要因素.结论 孕期并发症、合并症或单独或协同地对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造成危害,加强对初次妊娠妇女的围产期管理,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是产科工作的重点.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8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卫红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2年间28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病例.结果 28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为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首位(13例,46.42%),治愈率96.43%,围生儿死亡率12.24%.结论 合理掌握子宫切除指征、时机,使子宫切除成为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7例临床分析

    作者:梁爱青

    目前,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仍位于首位,农村死于产科出血的病例占全国死于产科出血病例的80%以上[1].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产科患者13 066例,因保守治疗无效的产科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1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 孕产妇产科出血481例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有风芝;施凤涟;卫英;徐冬梅;吴惠琰

    产科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绝大多数是产后出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作者调查了1996年至2008年河南省25个监测点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的情况,报道如下。

  • 剖宫产术中不同时机应用缩宫素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作者:朱骊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时机应用缩宫素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的孕足月患者6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0例。A 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针20 U;B 组于切开子宫下段并吸净羊水后静注缩宫素针20 U;C 组于切开子宫下段吸净羊水、托出胎头后静注缩宫素针20 U。结果 B、C 组术中出血量、胎盘剥离时间均优于(P <0.05),但 B、C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儿完全娩出前静脉注射缩宫素针对于术中出血有明显减少作用,而胎头娩出前后静注缩宫素针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产科出血子宫切除16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桂萍

    产科出血是妇产科危重的急症之一,发病凶险,死亡率高.而手术切除子宫是治疗产科急性子宫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现对16例产科子宫切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丽梅

    产后出血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据有关文献报道,上海市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25.3%,全国占孕产妇死亡的45.9%.我院近五年来共收治孕妇近500例,年龄在20~32岁之间,产后出血16例,死亡2例,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和出血后的治疗护理非常重要,是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306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