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脑梗死感染患者抗氧化能力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研究

    作者:杨才弟;汪正於;杨明;张金枝;曾鼎华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感染患者抗氧化能力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为患者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发生感染患者为A组,52例急性脑梗死未感染患者为B组,52例感染无急性脑梗死患者为C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并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小板参数中的MPV、PDW、PLT 及P‐LCR分别为(12.84±1.19)fl、(15.92±1.84)fl、(155.23±14.18)×109/L及(42.90±4.18)%,均差于B组及C组,其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也均差于B组及C组,B组则均差于C组,且A组与B组中神经功能检查量表(N I H‐SS)不同评分、A组与C组不同感染严重程度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感染患者抗氧化能力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较大,且不同脑梗死及感染严重程度者的差异也较为突出,故在干预的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 感染性休克患者APACHE Ⅱ评分与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分析

    作者:李连花;商倩楠;李凌霄;李玲乐;付玉军;介小霞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治疗的4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感染休克组,将成功生存的26例患者为生存亚组,将死亡的23例患者为死亡亚组,另选取资料相仿的45例未见感染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在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感染标志物方面的差异,同时分析APACHE Ⅱ评分与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休克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肌钙蛋白Ⅰ(cTn 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PLT)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亚组病患APACHE Ⅱ评分、MPV、PDW、cTn Ⅰ显著高于生存亚组,PLT计数显著低于生存亚组(P<0.05);PLT计数与APACHE 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MPV、PDW、cTn Ⅰ与APACHE 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l).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标志物表达水平异常,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感染性休克预后,且心肌损伤程度与APACHE 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的变化研究

    作者:翟小琳;徐晓燕;袁毅;吕涛;张鹏远

    目的:研究及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的变化,为该病的治疗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35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为A组,35例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B组,35名健康体检者为C组,然后将3组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相关血清指标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并比较A组中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 A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GPⅡb/Ⅲa及GMP-140分别为(5.51±0.42)%、(3.31±0.32)%、(27.81±2.45)%及(14.51±1.46)%,均高于B组(3.45±0.23)%、(3.31±0.32)%、(27.81±2.45)%、(14.51±1.46)%及C组(1.65±0.15)%、(1.82±0.20)%、(16.22±1.70)%、(8.23±0.77)%,A组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相关血清指标均差于B组及C组,B组则差于C组,A组中真菌感染患者检测结果则差于细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及炎症介质表达相对异常,且其检测对于感染情况的鉴别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β2-微球蛋白、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观察

    作者:王亚丽;马凤巧;赵岩;黄金珠;张辉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后血清β2‐微球蛋白、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为该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月2月医院收治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后为A组,同时期33例血液透析无乙型肝炎者为B组,33名健康同龄者为C组,将3组受试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并比较 A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上述血液指标。结果 A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为(31.23±3.41)ug/ml ,明显高于B组(21.25±2.63)ug/ml及C组(1.15±0.20)ug/ml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也均高于B组及C组,B组上述指标则高于C组,A组中重度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高于轻度及中度乙肝患者,中度乙肝患者则高于轻度乙肝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纤维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肝炎严重程度对其影响较大,因此,应注意对血液透析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与改善。

  • 重症感染休克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新军;叶荣;魏秀娥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值对判断重症感染休克患者病情和愈后程度的意义,以判断病情变化趋势,便于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3月10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愈后分为死亡组62例与治愈组39例,记录入院4 d内和出院前3 d血小板计数、平均容积、分布宽度、压积及大血小板比率、大聚集率等数值。结果死亡组患者的血小板容积、大血小板比率和分布宽度均呈上升趋势,血小板计数、压积数值、大聚集率则呈逐渐下降趋势;治愈组患者相应参数呈相反趋势。结论感染性休克死亡组与治愈组的患者血小板参数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在临床上可提示患者病情的状况和愈后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不同类型重度子痫前期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研究

    作者:钱俏;张治萍;刘朋飞;杨万里;华雪萍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93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孕妇从妊娠12+1~16周起,每4周1次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ng width,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作为对照组的200例正常孕妇相比较.结果 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LT自孕24+1~28周起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晚发型组患者,晚发型组患者自孕28+1~32周起PLT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PLT发生变化前4周即出现MVP及PDW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晚发型组患者,晚发型组患者自孕24+1~28周起MPV、PDW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自孕28+1~32周起PCT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组患者PCT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晚发型患者血小板减少更为严重,连续监测血小板参数对于子痫前期的预测、治疗、病情的监测,都有重要的意义.

  • 窒息新生儿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作者:顾承萍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8例窒息新生儿及58例正常新生儿的PLT、MPV及PDW.结果窒息新生儿入院时P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PV及PDW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窒息组新生儿恢复期PLT、MPV和PDW和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 (P>0.05),窒息程度越重,PLT越低,MPV、PDW越高.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并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

  • 感染性腹泻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婴幼儿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研究

    作者:郭景涛;林严伟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关系.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的血小板数目、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等值.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感染性腹泻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数及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对比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监测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以及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于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向伟;陈桂芳;郭德兴;陈炽;张亚明;冯小伟;黄涛

    为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小板数目、MPV、PCT、PDW,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极期MPV增大,PC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DW无明显变化(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MPV变小,PCT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轻、中、重度ITP患儿随病情的加重,MPV逐渐增大,PCT变小,极重度ITP患儿MPV变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PDW无明显变化(P>0.05).MPV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CT与血小板数量呈正相关(P<0.05).因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除血小板数量减少外,还存在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压积的改变,其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个有用指标.

  • 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唐章华;胡晓;饶晓红;董文斌;邹艳;杜娟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扩张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川崎病患儿64名及同期健康儿童26名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测定:经心脏彩超检查,按照5岁以下儿童冠状动脉内径≥3 mm为冠状动脉扩张(CAD).结果KD冠状动脉扩张组患儿急性期和非冠状动脉扩张组患儿急性期PLT较对照组升高有差异(P<0.05),PCT较对照组升高有明显差异(P<0.01),PDW较对照组降低有明显差异(P<0.01),MPV较对照组降低但无差异(P>0.05);KD冠状动脉扩张组急性期与非冠状动脉扩张组急性期比较,PLT、MPV、PDW及PCT无差异(P>0.05);KD冠状动脉扩张组恢复期MPV较非冠状动脉扩张组恢复期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KD冠状动脉扩张组恢复期PLT、PCT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MPV、PDW较对照组降低有明显差异(P<0.01);KD冠状动脉扩张组恢复期PLT、PCT较急性期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MPV、PDW虽有降低但无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川崎病患儿病情恢复程度和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指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蒲秀红;李茜;李婧;郭晓清;邱萌;安涛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67例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同时测定50例健康儿童以上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及与治疗后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与血小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ITP患儿治疗前PL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后PLT上升,PDW、MPV、P-LCR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2)ITP轻、中、重度患儿随病情加重PLT进行性下降,而PDW、MPV、P-LCR进行性增大,但极重度患儿MPV反而变小.(3)PLT与MPV呈负相关(P<0.001).MPV与PDW、PDW、MPV与P-LCR、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有助于ITIP的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 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儿科疾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秀玲;朱立平;陈述英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肺炎、腹泻、血液病等疾病是小儿时期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一些有创检查如: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等家长及患儿有时难以配合接受,为此采用一些痛苦少的检查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就是其中的一种简易方法,一般家长及患儿均易接受,又能反映一些儿科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特点与临床意义

    作者:邱慧英;柴忆欢;季正华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特点与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57例ITP患儿和15例健康儿童进行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测定;对57例ITP患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VB19、EBV、CMV;42例患儿接受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①治疗前,ITP组的BPC、PCT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AITP)的PDW、MPV明显增加(P<0.05),慢性ITP(CITP)组PDW、MPV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后,AITP组PDW、MPV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CITP组BPC、PCT仍明显减少,MPV呈明显增大(P<0.05),PDW呈分布宽度差异性变大.③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的表达有统计学意(x2值分别为5.03、3.96,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ITP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指标;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PAIgM的表达对于指导丙种球蛋白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窒息新生儿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徐丽云;徐益群;徐淑娟

    为了解窒息新生儿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容体(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83例窒息新生儿及80例正常新生儿的PLT、MPV及PDW.结果新生儿窒息后,急性期PL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O.01),MPV和PDW则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O.05),窒息组恢复期PLT、MPV和PDW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窒息程度加重,PLT愈下降(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P<0.001),而MPV、PDW则愈增高(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P<0.05,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可做为项判断新生儿窒息后病情严重程度并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

  • 血小板参数及凝血纤溶功能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作者:吴育罗;涂海旋;官哲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及凝血纤溶功能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BC)患者中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新辅助化疗的BC女性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健康女性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纤溶功能情况.结果 化疗前,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 TT)值均高于化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前后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的PLT、MPV和FIB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凝血纤溶功能检测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中有重要意义,可助于临床疗效评定及指导用药,值得推广.

  • 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形成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学勇;李世雪;何东华;李运智;孙明丽;潘琳莉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参数在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形成的变化.方法 统计分析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恶性肿瘤住院患者200例,选择应用同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患者共168例.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选同期健康对照73例.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比较Plt明显增高,PCT增加明显,MPV、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血栓组较正常对照组比较Plt明显增高,PCT减小明显,MPV明显增高、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非血栓组较正常对照组比较Plt及PCT明显减小,MPV、PDW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小板参数Plt、PCT、MPV,可作为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指标,以便早期进行干预.

  • 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血小板参数和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

    作者:唐晓平;张涛;彭华;漆建;唐文国;段军伟;余定庸;赵雷;李永康;王远传

    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继发性脑损害.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外周血血小板(PLT)参数会发生变化,这与继发性脑损害存在一定的联系~([1]).近年来,我们研究发现早期高压氧(HBO)治疗能有效恢复PLT参数的变化,减少继发性脑损害的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对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作者:方健;方以群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菌株类型对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289例按照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分为3组:Hp Ⅰ型组115例,HpⅡ型组90例,Hp阴性组(对照组)84例.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N(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等4项凝血指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计数血小板PLT、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HpI型组与其他两组比较,FIB明显升高(P<0.05);Hp Ⅰ、Ⅱ型组与对照组比较,MPV、PDW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同类型Hp感染可引起血小板质量及凝血功能的相应变化.

  • 作者:

    关键词:
  • 对比分析正常、病理妊娠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查结果

    作者:刘春梅

    目的 探讨正常、病理妊娠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查结果对比情况.方法 选择妊娠晚期妇女150例,其中正常妊娠50例,病理妊娠病毒感染10例、先兆子痫6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例、妊娠期糖尿病28例,对比血小板参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全部参数中,除MPV指标和PLT指标正常妊娠、病理妊娠产妇具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明显(P>0.05).需注意的是,相较正常妊娠产妇,病理妊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兆子痫的产妇血小板呈略减少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产妇MPV明显升高.观察其它参数,也呈略有差异表现,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有较为复杂的变化,在对此类问题应对时,检验需紧密结合临床.血小板减少通常仅为人体某种病理变化的开始阶段,但针对妊娠所引发的某些情况,需加强诊疗.本次研究通过对正常妊娠、病理妊娠患者血小板参数进行对比,知晓MPV和PLT在二者中的差异,可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疑难妊娠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803 条记录 4/41 页 « 12345678...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