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松音;段朝晖;李竞;林向华;梁穆兴;范侠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份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四项凝血指标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PT、APTT、TT均显著延长(P<0.01),FIB明显降低(P<0.05),PLT、PCT显著降低(P<0.01),MPV、PDW显著升高(P<0.01);肝癌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相比,PT、APTT均显著延长(P<0.01,P<0.05),FIB显著降低(P<0.01),MPV、PDW明显升高(P<0.05),TT、PLT、PCT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原发性肝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相比,PT、APTT明显延长(P<0.05),FIB显著降低(P<0.05),MPV、PDW明显升高(P<0.05),TT、PLT、PCT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参数变化,对评估肝癌肝损害的程度、监测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凝血三项与血小板的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谢松生;李文郎;陈爱华

    目的:为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日本sysmex CA-1500血凝仪和sysmexs SE-9000血细胞分析仪,对52例肝硬化患者和45例健康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患者PLT、MPV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时间延长,FIB减低,与健康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二项与血小板的联合检测可从多方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其病情预后.

  • 血小板参数与输注疗效及预后判断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郑贵星;李翊泉;许志晟

    目的 探析血小板参数与输注疗效及预后判断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输注单采血小板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n=200)和B组(n=150),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各项血小板参数,并对血小板参数与输注疗法和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A组中24h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4.5的所占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输注后,A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输血前后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均升高,B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均下降.结论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大血小板比率的变化趋势与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判断的参考指标.

  •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意义

    作者:朱志红;唐基忠

    目的 探讨KD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32例患儿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11例患儿有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21例患儿无冠状动脉病变.对32例KD患儿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其血PLT、MPV、PDW和PCT,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在急性期MP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而PLT计数、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计数较急性期升高,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PCT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W在急性期与恢复期,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KD及KD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黎雪英;邓丽花;曹龙翎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德国美创AMAX-200 全自动血凝仪和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54 例肝硬化患者和38 例健康者.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血小板压积(PCT)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在凝血四项中PT、APTT,TT 明显时间延长,FIB 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其凝血机制的障碍,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预后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

  •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刘志军;白波;黄暖潮

    目的 了解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05 年6 月至2011 年9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60 例,其中轻度23 例,中度20 例,重度17 例,同时与同期爱婴区住院体检正常的新生儿30 例作对比,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恢复期PLT、MPV、PDW 的变化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PLT 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 0.01),MPV、PDW 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 0.05),且随着病情加重,PLT 下降愈明显,而MPV、PDW 则愈增高.恢复期PLT、MPV、PDW 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并监测病情变化.

  • 1 077例血小板参数调查分析

    作者:蔡军华;黄东标;羊海潮

    目的 调查健康人群血小板参数的水平.方法 应用血球计数仪对体检人员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通过统计分析建立本地域健康人群的血小板参考范围.结果 本地域血小板参数与国内文献报道的参考范围接近.结论 本院实验室可采用文献报道的血小板参数作为参考范围值.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今敬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CI)患者血小板(PLT)参数变化的意义.方法 检测107例CI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PLT参数.结果 C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小板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血小板(PLT)数量减少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 LCR)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增加是脑梗死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参数
  •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石艳;杨玉湘;杨尧;戴莉;王西蓉;黄婷婷;张海;周静

    目的 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为KD的293例患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即入院发热时及恢复期即热退1周内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同时测定300例同期年龄相仿发热患儿(非K D及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对有和无冠状动脉异常患儿血小板参数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KD患儿PLT、PCT升高,恢复期较急性期更显著(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变化有助于KD诊断,但至少目前不能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国荣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临产孕妇设为观察组,并取同期非孕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T、APTT、TT 明显降低,FIB、PDW、MPV 水平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LT 降低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妇于产前、产中进行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检测,能有效预防产妇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 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述满

    肝脏是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人体内14种凝血因子有12种是肝脏参与合成的,肝脏在体内的止凝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病时往往发生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肝硬化患者因大量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减退,导致合成蛋白质和凝血因子减少.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也是患者重要的死因之一[2].笔者通过对88例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PT、APTT、FIB、TT)和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的检测及分析,以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对了解病情和判断有无出血倾向提供参考价值.

  • 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作者:夏燕萍;胡仁静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5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的检测,同时选取18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PT、AFTT、TI、PLT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Fbg、MPV、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T 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对诊断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的分析

    作者:魏新素;张平安;吴泽刚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30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和9例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并选择4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结果 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CH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CH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较CHC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正常,但CHC后转化为肝硬化后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

  • 血液透析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作者:王东红;朱世花;孙健华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血小板数量、形态的影响.方法:观察了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3个月前、后血小板计数(PC)、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PC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血液透析治疗对PC、PDW、MPV及PLCR无显著影响.结论:血液透析对血小板数量、形态均无影响.

  • 危重症患者血小板功能的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付鹤鹏;张玉想

    血小板在凝血、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质量的变化常常影响着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并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对血小板功能研究的深入,发现危重症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血小板质量的异常.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血小板质量的变化,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未成熟血小板比例(IPF)等血小板参数成为当前重症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同时,应用血栓弹力图/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EG/TEG MP)评估血小板功能,特别是对花生四烯酸(AA)途径抑制率、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抑制率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综合应用各项血小板功能的评估方法,对危重症患者的诊断、预后及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具有重要意义.

  • 血小板参数变化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春杰;陈鸿莲;黄大鸣;王薇;卓纯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66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65例健康儿童的血小板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治疗前PLT减少,MPV、PDW、P-LCR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后PLT上升,MPV、PDW、P-LCR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PLT与MPV呈负相关(P<0.001).结论监测血小板参数变化有助于ITP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高危肺栓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静;刘新朝;王俊平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高危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平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口服华法林钠片,初始剂量为2.5 mg/d,连用5d后按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佳抗凝目标范围为INR达2.0~3.0.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溶于生理盐水500 mL,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缓解情况、血气指标、纤溶系统指标、血小板、右心功能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紫绀、低血压和单侧肢体肿胀的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值均显著升高,肺泡-动脉血氧梯度(A-aDO2值)、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横径(RVTD)和右心房横径(RAd)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高危肺栓塞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血气状态,调节纤溶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增强右心功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90例乙肝患者体液免疫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观察

    作者:李晓丽;赵艳辉

    乙肝是常见传染性疾病,临床认知度较高,患者心理负担重,诊治需求也较高.与乙肝相关的研究显示,乙肝患者除表现出肝脏功能及形态的改变外,机体中的其他多个方面也呈现显著异常,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及明确诊断[1,2].由于免疫是感染后机体的重要应激方面,因此乙肝患者体液免疫变化的研究价值较高.此外,血小板与肝脏状态密切相关,探究乙肝患者血小板状态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3].据此,本研究针对我科90例乙肝患者的体液免疫及血小板参数、活化状态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 重症肝病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和血小板参数测定分析

    作者:戎秀格;李淑坤;李艳红

    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是重症肝病的主要表现.2005年7月-2006年8月我们对86例重症肝病(重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及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轻中度慢性肝炎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 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如群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参数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时的意义.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成人进行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及空腹血糖的检验对比.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果显示血小板参数的不同变化与2型患者微血管病变有关.

803 条记录 8/41 页 « 12...567891011...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