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孤立性血尿2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徐达良;董扬;叶学良

    目的 探讨小儿孤立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 对符合孤立性血尿诊断标准的23例患儿,行B超定位引导,局麻或全麻后,采用负压吸引行小儿经皮肾活检;肾穿标本用特制邮寄盒远程送检,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8例(34.9%),微小病变性肾病(MCN)5例(21.7%),IgA肾病(IgAN)4例(17.4%),薄基底膜肾病(TMN)3例(13%),Alport's综合征(AS)、局灶性节段性硬化(FSGS)、IgM肾病(IgMN)各1例(各4.3%).结论 孤立性血尿患儿以MsPGN、MGA及IgAN为主,TMN、FSGS占一定比例,极少数患儿可出现严重肾小球硬化改变.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视网膜中TGF-β受体Ⅰ和受体Ⅱ的基因表达

    作者:沈炜;柳林;满晓波;曹丹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定量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βR-Ⅰ)和受体Ⅱ(TβR-Ⅱ)基因在正常成年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TGF-β及其受体在维持正常视网膜稳态和视网膜增生性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 原、继发性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作者:谭敏;谌贻璞

    目的 探讨原、继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全部MPG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表现(包括病理半定量检查)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MPGN仅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0.27%.继发性MPGN主要为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MPGNLN)、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增殖性肾炎(HBV-MPGN)、膜增殖性IgA肾病(MPGN-IgAN)及原因不明MPGN.与原发性MPGN比较,MPGN-LN、HBV-MPGN及原因不明MPGN患者的肾病综合征患病率高,MPGN-IgAN患者肾功能损伤重.前三者光镜下均可见"白金耳",免疫荧光"满堂亮",电镜检查电子致密物多部位沉积;而MPGN-IgAN患者的肾小球损伤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高.结论 继发性MPGN与原发性MPGN在临床及病理方面有所不同.

  • 经尿道激光烧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11例报告

    作者:李健;杨世强;庞志宇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我院自1994~1998年采用经尿道激光烧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1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6~63岁.病程5个月~7年.临床症状以肉眼血尿和膀胱刺激征为主,其中单纯血尿2例,尿频、尿急、尿痛2例,血尿伴膀胱刺激征5例,膀胱刺激征伴耻骨上及下腹部疼痛4例.膀胱镜检查病变主要位于膀胱三角区9例,其中波及膀胱颈及后尿道3例,散在病变2例.表现类型为乳头型3例,泡状水肿型5例,炎症型3例.所有病变术前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腺性膀胱炎.

  •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与膀胱癌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林明恩;姚友生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这与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化学性致病因素的增加等有关,但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及镜下或肉眼血尿,下腹部盆腔疼痛不适,部分患者有黏液排出[1-2].现对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病因及其与膀胱癌的关系研究综述如下.

  • 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误诊一例

    作者:殷小平;李彩英;封海龙;冯平勇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少见的关节内滑膜增生性病变,肩关节发病更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一例

    作者:董晓明;刘艳明

    滑膜骨软骨瘤病是原因不明的骨膜增生性病变,系一种少见的良性滑膜疾病.现报道1例如下.

  • 滋肾清热活血方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全胜;张阿丽;李仁康;王平;邓安国

    观察滋肾清热活血方对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采用SD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对比研究.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情况及各组大鼠肾小球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等.结果: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肾小球系膜细胞(MC)的增生和系膜基质的积聚明显受到抑制,系膜区致密电子物沉积显著减轻;肾小球培养上清中IL-1活性显著降低.提示:滋肾清热活血方能抑制MsPGN系膜区MC的增殖及基质的积聚,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球分泌的IL-1活性有关.

  • 经尿道电切术并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14例报告

    作者:周才钢

    腺性膀胱炎为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1998年3月至2001年5月,我院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14例,现将治疗经过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31~68岁.均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其中伴有肉眼或镜下血尿11例.

  • 腺性膀胱炎

    作者:郑新民;马胜利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粘膜增生性病变,自1899年Stoerck[1]首次报告以来,逐渐引起了泌尿科及病理科医生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国内统计有162篇报道,国外统计有92篇报道,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文献.我院2001~2002年14个月膀胱镜检1 000人次,共检出腺性膀胱炎50例,说明本病的发生率较高,现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特征进行讨论.

  • 细胞因子、T细胞和增殖性肾炎

    作者:戴勇;孙文学;邱长宝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阐述了一些细胞因子在增殖性肾炎发病及引导和影响T细胞应答中的作用.在增殖性肾炎实验中,细胞因子在决定Th表型及T细胞激活的损伤效应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细胞因子还可通过调节T细胞应答限制损伤,包括调节性T细胞与残余肾细胞、白细胞及肾纤维化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尽管细胞因子基础疗法已用于其他疾病的临床,用于免疫性肾损伤之前,一些问题仍有待解决.

  • 原发性增殖性肾炎β2整合素及L-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曦;赵从禄;何莉

    目的探讨原发增殖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外周血β2整合素(CD11a、CD11b)、L-选择素(CD62L)的表达,了解它们在PGN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2例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 、CD62L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粘度、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PGN患者外周血CD11a、CD11b明显低于正常,而CD62L显著升高.CD11b降低程度与CD11a相一致,且CD11b降低程度与CD 62L呈负相关关系.肾组织CD11a、CD11b表达明显增加,CD11a增加水平与CD11b呈正相关关系,CD62L波动较大.结论 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的β2整合素,L-选择素存在异常,提示CD11a、CD11b、CD62L在PGN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P16INK4a在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正宏;白云凯;陈西北

    目的 探讨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活检肾组织(MsPG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剂P16INK4a在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与固有细胞增生、硬化的关系,结合临床参数分析,为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采用非生物素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6例MsPGN患者肾活检组织和6例外伤肾切除石蜡包埋肾组织中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P16INK4a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MsPGN组肾小球和小管间质P16INK4a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中15例硬化、新月体形成组肾小球上高表达,而非硬化、非新月体形成组肾小球上仅部分表达.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管间质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 MsPGN组中肾小球 P16INK4a表达与未使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未使用ACEI/ARB正相关(r=0.774、0.497,P<0.01),BP、Scr水平与P16INK4a呈正相关(r=0.64、0.473,P<0.01).Ccr.TMP与P16INK4a呈负相关(r=-0.487、-0.694,P<0.01),而小管间质表达与临床资料不相关.结论 P16INK4a可能起促进异常增殖的肾固有细胞消退作用,并诱导肾脏衰老导致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P16INK4a表达不仅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也间接反映BP和蛋白尿水平;药物干预可影响P16INK4a的表达.

  • 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活化状态研究

    作者:张曦;王丽琼;朱惠荣;刘大刚

    目的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尿及蛋白尿三种类型.探讨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探讨原发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5例MsPGN患者外周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肾组织CD11a、CD11b、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 MsPGN患者外周血CD11a、CD11b明显低于正常,而CD62L显著升高.CD11b降低程度与CD11a相一致,且CD11b降低程度与CD62L呈负相关关系(r=-0.263,P<0.05).肾组织CD11a、CD11b、CD62L呈阳性表达.结论 MsPGN患者外周血及肾组织的CD11a、CD11b、CD62L存在异常,提示CD11a、CD11b、CD62L在MsPGN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汤珣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经肾活检证实肾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肾小球硬化、微血栓形成等病理变化的患者,按临床表现、年龄、肾组织病变程度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用激素、环磷酰胺、科素亚、潘生丁及常规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25例,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100 ml+盐酸川芎嗪80 mg,静脉滴注,一天两次,三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四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量、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红细胞、肌酐清除率等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其中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的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而且引起出血等副作用小,无需特别监护,便于临床使用.

  •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抵抗特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袁敏;邹建州;徐少伟;刘红;滕杰;钟一红;丁小强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抵抗特发件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IMPGN)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13例患者,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MPGN,并排除继发件因素.明确诊断为IMPGN,其中4例中等昔蛋白尿、9例大量蛋白尿、9例高血压、11例肾功能不全.在MMF治疗前,均经过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每日泼尼松1 mg/kg)至少8周,尿蛋白均无明显下降.随后泼尼松在8周内减量至每日0.5 mg/kg,同时加用MMF 1.5 g/d.结果 13例患者在泼尼松治疗前尿蛋白量(24 h)为(4.1±1.4)g;Scr为(131.0±44.9)μmol/L;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3.2±26.8)ml·min-1.(1.73 m2)-1.接受足量泼尼松治疗8周后,尿蛋白量(24 h)为(4.2±1.5)g;Set为(133.2±52.8)μmol/L;eGFR为(63.3±27.1)ml·min-1·(1.73 m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用MMF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量(24 h)轻微减少,为(3.8±1.2)g;Scr为(127.3±43.7)μmol/L;eGFR为(65.7±26.8)ml·min-1·(1.73 m2)-1,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MMF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量(24 h)显著下降至(2.5±0.9)g(P<0.05);Scr为(109.5±31.0)μmol/L(P<0.05);eGFR为(72.9±25.3)ml·min-1·(1.73 m2)-1(P<0.05).MMF治疗12个月后,尿蛋白量(24 h)为(1.5±0.6)g(P<0.01),13例均达到部分缓解(尿蛋白量下降>50%);Scr为(95.9±22.5)μmol/L(P<0.01);eGFR为(81.2±238)ml·min-1(1.73 m2)-1(P<0.01).治疗过程中仅1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症状.结论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抵抗IMPGN能明显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 直接抗病毒药物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治疗丙型肝炎相关冷球蛋白血症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康;王霞;梁丹丹;程震

    本文报道了一例丙型肝炎相关冷球蛋白血症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C virus-associated cryoglobulinemic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患者,该患者为老年女性,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伴低补体血症及冷球蛋白血症,其拒绝接受干扰素及免疫抑制治疗,仅予以达卡他韦(daclatasvir)及索非布韦(sofosbuvir)联合治疗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尿蛋白转阴,血尿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升高,类风湿因子下降,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这为HCV相关冷球蛋白血症相关性肾损害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

  • 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组织E2F-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正宏;白云凯;陈西北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1(E2F-1)在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固有细胞增生和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MsPGN患者(MsPGN组)肾活检组织E2F-1的表达,并将其与临床作相关性分析.肾外伤切除的正常肾组织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正常对照组肾小球未见E2F-1表达,肾小管间质见少许表达.MsPGN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均有E2F-1表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轻、中、重度系膜增生组随系膜增生加剧E2F-1表达逐渐增强(P<0.05或P<0.01).肾小球、肾小管间质E2F-1表达与未使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呈正相关;肾小球E2F-1表达与BP、24 h尿蛋白(TMP)水平呈正相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肾小管间质E2F-1表达与临床无相关性.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E2F-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E2F-1表达水平可反映MsPGN患者系膜细胞及小管间质的增生程度,也可间接反映BP、TMP及肾功能水平,药物可干预E2F-1的表达.

  • 致密物沉积病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余毅;曲利娟;郑智勇;余英豪;谢福安

    目的:探讨致密物沉积病(DD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3年来近3 000例肾活检中病理确诊的3例DD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3例DDD年龄分别为15、38、62岁,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2例呈持续低补体血症.病理光镜均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组化显示C3和IgM沿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和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电子显微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电子致密物在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和包曼氏囊的沉积.2例呈肾病综合征者对皮质激素不敏感;1例病理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中度小管间质病变,尽管血补体正常,2年后进入肾功能不全.结论:DDD的确诊依赖电镜超微结构的检查,其临床表现可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伴血尿、重度高血压及病理示新月体形成和中至重度小管间质病变者提示预后不良.

  • 阿魏酸钠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作者:陈伟珍;陈德君;孟小芹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73例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血脂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联合应用阿魏酸钠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常规药物.

69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