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6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余永伟;Mitchell E Garber;Karsten Schl(u)ns;Manuela Pacyna-Gengelbach;Iver Petersen

    目的研究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以及淋巴结或肺内转移性肿瘤标本组织中p63基因的mRNA转录因子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p63基因表达与其定位在3q 27-q29区域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同时检测72例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和肺癌肺内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灶内的p63基因mRNA水平.另外,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150例原发性肺癌石蜡包埋标本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p6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对70例原发性肺癌标本进行了3号染色体长臂改变的分析.结果p63mRNA转录因子在肺鳞状细胞癌标本表达明显增强,与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相比增多10倍以上.肺癌转移灶内p6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相对应的原发性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肺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94.64%;腺癌是1.79%;4例大细胞肺癌中2例为阳性染色;但所有小细胞肺癌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阴性.pT1分期肺癌的p6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与pT2分期肺癌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基因组杂交结果发现:肺鳞状细胞癌3号染色体长臂27-29区域有显著的扩增,腺癌表现为缺失.鳞状细胞癌p63基因的表达增强与3q27-q29区域的显著扩增有明显正相关性(P<0.000 1),说明定位于3号染色体长臂27-29区域的p63基因的拷贝有明显的扩增.结论p63mRNA转录因子和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较其他肿瘤表达显著增高,转移灶高于原发灶;肺鳞癌p63表达增强与3号染色体长臂3q27-q29区域的扩增显著相关.

  • DARPP-3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晋;潘阳林;刘娜;郭长存;洪流;樊代明

    目的探讨DARPP-32蛋白在胃癌组织、细胞系及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96例胃癌组织及57例正常胃黏膜中DARPP-32的表达,用Western蛋白印迹检测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DARPP-32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中DARPP-32的表达率(92.7%,89/96)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52.6%,30/57,P<0.05),且DARPP-32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浸润、转移无关(P>0.05).在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中DARPP-32和剪切产物t-DARPP均表达,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t=2.45,P=0.015),并以t-DARPP的表达为主.在人胃癌细胞系中也存骀在DARPP-32和t-DARPP的表达,而且DARPP-32在SGC7901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和SGC7901/ADR中的表达水平较其亲本细胞明显下调.结论DARPP-3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高,DARPP-32参与胃癌的发生,其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存在于胃上皮细胞,并与胃癌的发生及多药耐药相关.

  • 氯吡格雷治疗下CYP2C19与P2Y热点突变致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效应研究

    作者:吴小利;李健;向代军;刘一凡;张洪瑞;谢尹晶;唐红卫;徐菡;邸平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治疗患者CYP2C19和P2Y热点突变导致血小板因药物耐受而出现高反应性的效应关系,探索检出突变相关功能改变的临床适用方法.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04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且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服用负荷剂量(300 mg/d)氯吡格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在术后12 ~24 h内测定血小板功能,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62p和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焦磷酸测序法测定中国人群药物代谢酶热点突变CYP2C19*2(681G> A)、CYP2C19*3 (636G> A)和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基因P2Y1 (893C >T)、P2Y12 (52G> T)4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以CYP2C19分型结果为依据分为野生组(*1/* 1)、杂合突变组(*2/*1)、纯合突变组(*2/*2),结合其他3个位点突变情况,分析各组氯吡格雷作用下的血小板功能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不同基因型组间比较,两组间比较选用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野生组血小板反应指数(PRI)为(35.75±23.11)%,杂合突变组为(48.77 ±24.22)%,纯合突变组为(66.73±1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70,P<0.05);野生组CD62p水平为(9.38±11.16)%,杂合组为(9.45±8.91)%,纯合突变组为(10.87±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7,P>0.05);37例受试个体中未检出P2Y1(893C> T)位点突变,检出1例P2Y12(52G> T)位点突变.结论 CYP2C19*2突变与氯吡格雷疗效降低密切相关,VASP检测的血小板反应指数可有效反映其改变.

  • 人巨细胞病毒pp65 IgG亲和指数在人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小鼠模型中的标志作用

    作者:刘倩;王明丽

    目的 通过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eytomegalovims,HCMV)原发感染BALB/c模型小鼠感染状态的实验研究,探索检测HCMV pp65 IgG亲和指数(avidity index,AI)在原发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取6~8周龄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BALB/c雌性小鼠30只,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用2×105、2×105、2×104、2×103和2×102PFU/ml的5个剂量的病毒悬液腹腔注射小鼠,1.0 ml/只;另取浓度为2×106PFU/ml剂量的病毒,经56℃30 min灭活后,1.0 ml/只腹腔注射雌性小鼠共6只,作为灭活对照组;同株同代的HF细胞悬液1.0 ml/只腹腔注射雌性小鼠共6只,作为HF细胞对照组.各组小鼠于屏障系统内饲养1个月后,检测小鼠的感染状态.病毒分离检测脑、肺组织中感染性病毒颗粒,观察HCMV特异性细胞病变效应,PCR试验检测细胞培养物UL83基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细胞玻片pp65抗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脑、肺组织中HCMV pp67的转录;同时,用本室自制的截短pp65抗原制备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中HCMVpp65特异性IgM抗体和IgG-Al.结果 2×104PFU/ml和2×105PFU/ml剂量的病毒感染小鼠后,脑、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感染性病毒颗粒,感染率均为100%;RT-PCR均可检测到小鼠脑、肺组织中pp67转录产物;血清学检测这两组小鼠HCMV pp65 IgM均为阳性,HCMV pp65 IgG-AI<50%;检测结果判断该两组小鼠为HCMV原发感染.余低剂量病毒组、灭活病毒组和人胚成纤维细胞(HF)对照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HCMV AD169株可感染BALB/c小鼠,初次感染病毒1个月后可表现原发感染状态;以HCMV pp65重组蛋白为抗原榆测特异性IgM抗体以及相应IsG-AI间接ELISA法,可作为对HCMV原发感染的初筛手段,是诊断HCMV原发感染有效的方法之一.

  • 氯化钠溶液对再矿化牙本质中氟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海清;牛玉梅

    目的:探讨氯化钠溶液对再矿化牙本质中氟含量的影响.方法:制备20个离体人牙脱矿牙本质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0.5 mmol/L氯化钠溶液浸泡12 h,对照组用去离子水浸泡12 h.两组均用含氟矿化液(CaCl2 1.5 mmol/L、Na3PO40.9 mmol/L、NaF体积分数10-5、PH值为7.0)进行再矿化.通过X-荧光光谱仪检测再矿化后两组牙本质片氟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氟重量百分比增多.结论:0.5 mol/L氟化钠溶液可以提高含氟矿化液矿化牙本质后氟的含量.

  • 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曲洪美;叶元华;彭伟;詹瑛

    目的 探讨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沉淀法检测2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组)、2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13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非孕组)骨骼肌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妇女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妊娠期糖尿病组FPG、FINS、HOMA-IR分别为(5.6±0.8)mmol/L、(15.4±5.1)mU/L、1.2±0.5,正常妊娠组分别为(4.4±0.5)mmol/L、(10.6±3.1)mU/L、0.8±0.3,两组间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非孕组FINS、HOMA-IR分别为(7.6±2.3)mU/L、0.5±0.3,分别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妊娠期糖尿病组IRS-1蛋白表达水平为0.64±0.11,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0.81±0.13,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非孕组IRS-1蛋白表达水平为0.83±0.12,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期糖尿病组基础及胰岛素刺激后的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分别为0.35±0.12及0.48±0.14,均低于正常妊娠组的0.38±0.13及0.66±0.1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妊娠组胰岛素刺激后的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的0.85±0.09(P<0.01).(4)妊娠期糖尿病组IRS-1蛋白表达水平和胰岛素刺激后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0.613,-0.632;P<0.01);正常妊娠组胰岛素刺激后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0.526,P<0.05).结论 骨骼肌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异常,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细胞形态及闭锁蛋白、带状闭合蛋白1表达的变化

    作者:黄向华;张琳;高志敏;朱志洁

    /1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上段黏膜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形术后阴道下段鳞状上皮化生的黏膜细胞中,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部分阴道下段黏膜发生了鳞状上皮化生;成形术后阴道上段及下段未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黏膜细胞中,闭锁蛋白及ZO-1阳性表达率下降;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中,两种蛋白的表达与原位的乙状结肠黏膜相似,可能对加强人工阴道的防御功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华绍芳;薛凤霞;张丽志;王颖梅;赵敬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ⅡlS-1)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3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2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组)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内膜组)患者进入本研究.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酶联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1RS.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内膜癌组患者血清C肽水平为(3.2±1.1)μg/L,高于正常内膜组[(2.5±0.7)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组IRS-l 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95、0.003,P=0.502、0.997).内膜癌组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62±36)%]高于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组[分别为(53士34)%、(35±33)%],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02);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69±33)%]高于非内膜样癌[(34±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25).高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分化不良、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者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高(P均<0.05).子宫内膜组织中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空腹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91,P=0.001).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RS-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存在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加,并与手术病理分期高、细胞分化不良、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 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作者:初永丽;孙永玉;邱红玉;李红发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RS-1)蛋白的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探讨PCOS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COS伴IR者19例(A组)、PCOS无IR者10例(B组)及单纯子宫肌瘤患者15例(对照组)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及睾酮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水平;采用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计算IR指数(即HOMA IR);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IRS-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1)A组患者血清LH、LH/FSH、睾酮、FIN及HOMA IR分别为(15.8±2.8) U/L、2.8±0.6、(4.3±0.9) nmol/L、(25.2±3.8) mU/L、1.56±0.25; 均显著高于B组的(13.9±1.9) U/L、2.3±0.4、(3.6±0.4) nmol/L、 (13.4±3.8) mU/L、 0.87±0.28及对照组的(7.3±2.1) U/L 、1.3±0.3、(0.9±0.2) nmol/L、(9.5±2.6) mU/L、0.50±0.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血清LH、LH/FSH、睾酮、FIN及HOMA IR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IRS-1蛋白表达量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比较,A组均明显低于B组及对照组(3组IRS-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690±19、892±31、988±29, P<0.05;3组IRS-1酪氨酸磷酸化分别为528±72, 801±64, 1139±124,P<0.01);(3)A、B组HOME IR与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A组分别为r=-0.52, P<0.05; r=-0.61, P<0.01.B组分别为r=-0.60, P<0.05;r=-0.63, P<0.05).结论 PCOS患者脂肪组织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异常所导致的受体后信号转导障碍,可能是其产生IR的机制之一.

  •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研究

    作者:邱红玉;初永丽;李旻;孙永玉;李红发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 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探讨发生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PCOS合并IR患者19例(PCOS合并IR组)、PCOS非IR患者17例(PCOS非IR组)及因单纯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对照组)的IRS-2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IRS-2在脂肪组织中的分布;采用免疫沉淀及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IRS-2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1) PCOS 合并IR组、PCOS 非IR组及对照组IRS-2蛋白表达分别为1.15±0.26、1.13±0.26 及1.00±0.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OS 合并IR组、PCOS 非IR组及对照组 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分别为0.77±0.16、0.91±0.25及1.00±0.1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 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IR患者脂肪组织的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的降低,可能是发生IR的机制之一.

  • 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王竹晨;顾熊飞;杨冬梓;邝健全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法、Western印迹法和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半定量检测24例PCOS患者[PCOS组,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体重指数≥24 kg/m2)和非肥胖(体重指数<24 kg/m2)者各12例]及同期因卵巢囊肿或输卵管阻塞行开腹手术的非PCOS患者24例(对照组,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和非肥胖者各12例)的脂肪组织中IRS-1的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PCOS组肥胖者IRS-1的蛋白表达为(82±15)%,PCOS组非肥胖者为(79±18)%;对照组肥胖者为(75±19)%,对照组非肥胖者为(70±19)%,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组织中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在PCOS组肥胖者为(52±23)%,对照组非肥胖者为(88±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肥胖者为(45±22)%,PCOS组非肥胖者为(70±25)%,与对照组非肥胖者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COS组肥胖者和对照组肥胖者间以及PCOS组肥胖者和PCOS组非肥胖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组脂肪组织IRS-1的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明显减弱,可能参与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抑制,并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胰岛素受体亚单位-1基因Gly972Arg突变对出生体重的影响

    作者:崔蕴璞;韩彤妍;王新利;叶鸿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及胰岛素受体亚单位-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对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296例新生儿分为两组,适于胎龄儿组222例,小于胎龄儿组74例,于生后3 d哺乳前检测血糖、胰岛素,计算HOMA-IR值比较两组的胰岛素敏感性;应用PCR-RFLP方法分析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及ACE基因I/D多态性,比较各基因型组间出生体重、出生体重百分位.结果 小于胎龄儿组HOMA-IR值(Ln对数转换后)为0.217±0.367,高于适于胎龄儿组0.001±0.378(P<0.01).IRS-1基因突变组与野生型相比,出生体重较轻,分别为(2270.00±638.97)g及(2655.53±774.78)g,出生体重百分位较低,分别为(13.12±10.76)%及(39.87±3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基因DD基因型出生体重百分位为(27.05±24.70)%,低于ID基因型(39.21±29.37)%及Ⅱ基因型(44.69±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具有ACE基因DD基因型及IRS-1基因突变者出生体重低(2516.00±230.28)g,低于正常组(2919.87±717.04)g及具有一种基因多态性组(2572.44±724.20)g;其出生体重百分位也低(18.00±14.89)%,低于正常组(44.97±27.07)%及具有一种基因多态性组(26.95±2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及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对胎儿宫内发育和出生体重具有影响.

  • 人巨细胞病毒pp65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产物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

    作者:赵捷;闻良珍;陈素华;凌霞珍

    目的构建人巨细胞病毒pp65原核表达载体,研究纯化后的重组pp65蛋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及其特异性. 方法采用体外DNA重组技术,构建pp65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表达,通过亲和层析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经Westen blot鉴定;用MTT法检测重组蛋白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激活、增殖作用,检测激活淋巴细胞对受HCMV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lung fibroblast, HEL)的杀伤作用. 结果成功构建pp65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高效表达,纯化后的pp65蛋白能促进PBMC激活和增殖,增殖的细胞可特异性地杀伤受HCMV感染的HEL细胞. 结论经重组pp65蛋白激活增殖的淋巴细胞,可特异性杀伤受HCMV感染细胞,对HCMV感染的免疫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氯化钠溶液对人牙根面牙本质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王晓灵;王勤

    目的 探讨单纯用氯化钠(NaCl)溶液处理人牙根面牙本质早期龋后,提高根面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在人牙根面上形成早期人工龋,将标本分组,分别用0.5 mol/L NaCl溶液和0.5 mol/L EDTA二钠盐溶液浸泡后,用再矿化液处理.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早期龋矿化前牙根表面形态及矿化后牙根表面矿物盐沉积情况;显微X线照像及其图像分析比较矿化后矿物含量的不同.结果人牙根面早期龋表面用NaCl溶液浸泡前后无明显改变;早期龋用EDTA二钠盐溶液浸泡后表面见大量牙本质小管开放.再矿化后,前者比后者表层明显增厚,表层阻射度明显增强.结论用NaCl溶液处理人牙根面早期龋以后,再矿化效果明显增强,NaCl溶液对早期龋表面无不良影响.

  • 牙本质中可溶性磷蛋白对再矿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于玲;高学军;陈万春;刘道丹

    目的研究去除牙本质中可溶性磷蛋白后对进一步再矿化的影响,了解磷蛋白在牙本质矿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EDTA脱矿法去除牙本质中的固有可溶性磷蛋白,获得脱矿的牙本质籽晶,进行再矿化实验,并与以正常牙本质和乙酸脱矿法(可保留可溶性磷蛋白)获得的牙本质再矿化过程对照.实验应用等组分晶体生长体系,记录再矿化过程添加液体积随时间的增加量,以计算再矿化速率.结果经EDTA脱矿0.5 h及2 h的牙本质籽晶的再矿化速率比正常牙本质粉明显增快,在200 min时观察到的速率增加可超过100%,而脱矿5 h和10 h以及所有乙酸脱矿牙本质籽晶的再矿化速率均较正常未脱矿籽晶慢.结论牙本质固有的可溶性磷蛋白具有抑制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作用.

  • 牙本质磷蛋白对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

    作者:骆松江;李玉晶;万领;宿颖;葛丽华

    目的探讨牙本质磷蛋白(dentin phosphoprotein,DPP)与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关系.方法 (1)用氯化钠提取脱矿牙本质中的易溶性DPP并鉴定.(2)用氯化钠去除和未去除易溶性DPP的脱矿人牙根牙本质磨片,经再矿化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和显微放射照相的观测比较两组再矿化程度.结果 (1)证明了1 mol/L氯化钠可以提取脱矿牙本质中的易溶性DPP;(2)去除和未去除易溶性DPP的磨片组相比再矿化液的钙离子浓度显著减少(P<0.01);磨片上生成较多量的矿物质沉积;显微射线照片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易溶性DPP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根面龋的再矿化中去除易溶性DPP能提高其再矿化的潜能.

  • 骨髓间质干细胞转染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志勇;刘磊;陈玲;林云峰;田卫东

    目的评价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转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后,对BM-MSC生物学特性及DSPP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小鼠DSP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英文作者]/DSPP,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大鼠BM-MSC;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的Pax-9和DMP-1基因表达

  • pp32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程倩;张达矜;刘冬梅;吴祖泽;崔春萍

    目的 研究pp32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将本实验室先前保存的pcDNA3.1和pcDNA3.1-pp32质粒,转染至Pc3M细胞,构建Pc3M-pp32稳定细胞株.吉姆萨染色实验观察Pc3M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黏附测定实验鉴定细胞的黏附能力,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后,Western印迹检测N-钙黏蛋白(N-cadherin)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筛选并获得了稳定过表达pp32的细胞株(Pc3M-pp32),pp32能引起Pc3M细胞形状的显著改变,引起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增加,明显促进Pc3M细胞的生长,并有效抑制N-钙黏蛋白在Pc3M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过表达pp32可引起Pc3M细胞的形状改变,并可促进Pc3M细胞的迁移、黏附以及生长.

  • StarD7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Annexin 5刺激大鼠Leydig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

    作者:伏海燕;靖俊;伊男;余时超;恽时峰;梁元姣;姚兵

    目的:研究StarD7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睾酮合成的内在机制,探索睾酮合成的调控新途径.方法:用l nmol/L的Annexin 5处理大鼠原代Leydig细胞24 h,化学发光法检测睾酮含量,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StarD7和β-catenin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并利用免疫荧光法对β-catenin进行定位.结果:在Annexin 5的刺激作用下,与对照组相比,睾酮合成水平明显增加了176%[(7.83 +0.32)vs.(21.6±1.1),P<0.05];在Annexin 5作用下,与对照组相比,StarD7在mRNA水平表达增加55%[(1.12 +0.08)vs.(1.74±0.11),P<0.05],β-catenin表达增加48%[(1.15±0.08)vs.(1.70+0.05),P<0.05].在蛋白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StarD7增加42%[(1.06±0.09)vs.(1.51±0.07,P<0.05)],β-catenin增加55%[(1.02±0.01)vs.(1.58±0.02),P<0.05],此外在Annexin 5作用下,β-catenin有入核积聚的趋势.结论:在Annexin 5作用下,StarD7和β-catenin的表达均有显著增加,且β-catenin有入核积聚的趋势,提示StarD7和β-catenin对Annexin 5刺激Leydig细胞睾酮的合成均有调控作用,该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促进StarD7表达上升,终导致睾酮合成增加.

  • 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蛋白在神经元信号传递及整合中的地位

    作者:刘凤莲

    目的:阐明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蛋白在神经元信号传递及整合中的中心作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功能恢复提供基础研究的假说理论.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4-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DARPP-32"和"rol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80-01/2004-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磷酸蛋白,作用",限定文章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所选择的98篇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目的有直接关系的文章,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试验.②专著中的章节.排除重复性研究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9篇关于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蛋白的研究原著、综述和书籍文献.根据其相应的结果和讨论进行资料概括、综合和提炼.资料综合:①ARPP-32蛋白是脑内新纹状体等重要核团的神经元内存在的一种具有多方面信息调节与整合作用的蛋白质.②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蛋白的34-苏氨酸等磷酸化状态发生改变,继之影响磷酸酯酶Ⅰ、磷酸酯酶2B等重要磷酸酯酶的活性,从而使神经元内从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得以整合,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及其控制的行为发生改变.③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蛋白的功能与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密切相关.④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蛋白的功能可用基因敲除技术进行探究.结论: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蛋白在复杂的神经元信号传递和整合过程中居于中心位置.对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酸蛋白的研究也将为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症、亨廷顿症、精神分裂症及吸毒成瘾等治疗和康复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手段.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