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邻面去釉厚度对釉质再矿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刘新强;居曼江·买买提;吕健;时艳;徐宏

    目的 通过离体牙的体外实验,比较不同邻面去釉厚度对釉质再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正畸减数拔除的双尖牙50颗,以邻面去釉机分别对每一牙行近远中邻面去釉,并将牙体正中劈开后共100例样本,分为两组:人工唾液对照组(对照组)和氟化泡沫(含氟6‰)处理组实验组.每组中根据去釉量的不同(0.1 mm,0.2 mm,0.3 mm,0.4 mm,0.5 mm)再分为五个亚组,每亚组10个样本.实验组在邻面去釉后经氟化泡沫处理3次,处理间隔为4周.应用显微硬度仪测量每一样本处理前后去釉面的显微硬度值,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1)各组在邻面去釉后、再矿化处理前,显微硬度均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在再矿化处理后,任一区组内,不同去釉量对牙釉质的显微硬度值影响仍无统计学意义.在区组间,即相同的去釉厚度不同的氟处理,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01).结论 牙冠邻面去釉厚度在0.1~0.5 mm时,对去釉后牙釉质的再矿化效果没有影响.邻面去釉后的氟化处理对釉质的再矿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Msx-2在鼠牙发育中的表达

    作者:王颖莉;王嘉德;高岩;王申五

    目的观察和比较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Msx-2 mRNA在牙齿硬组织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特点,以探讨二者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与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Msx-1,Msx-2 mRNA在1、3、7和14 d龄的昆明小鼠磨牙牙胚中的表达.结果 Msx-1,Msx-2在牙胚硬组织形成主要阶段均有表达,并随细胞分化、基质分泌和矿化的进展呈现规律性互补表达方式.Msx-1 mRNA在1 d龄小鼠牙胚中已有微弱表达,经3、7 d表达量逐渐增加,14 d龄时表达强,主要表达于基质分泌和矿化阶段;而Msx-2 mRNA在1 d龄小鼠牙胚中表达极弱,3 d龄时表达强,经7、14 d表达逐渐减弱,主要表达于细胞分化和基质分泌阶段;二者在硬组织形成过程中存在表达量上的规律性互补现象.结论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Msx-2在小鼠牙胚硬组织形成过程中均发挥作用;并且其表达量随细胞分化、基质分泌和钙化过程的进展所呈现的规律性互补变化,提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功能冗余,即在该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功能可以相互补充.

  • 不同浓度氟离子促进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再矿化的电子探针分析

    作者:刘路;邹敏

    目的 探讨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与不同浓度氟离子联合应用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的效果及机制,为正畸后釉质脱矿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取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颌颌面外科提供),乳酸凝胶法制备牙釉质早期脱矿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颗):CPP-ACP对照组再矿化液为5%CPP-ACP+去离子水;加氟A组再矿化液为5%CPP-ACP+500 mg/L F-;加氟B组再矿化液为5%CPP-ACP+900 mg/L F-.各组标本在再矿化液中浸泡4 d.用电子探针仪测量再矿化前后牙釉质CaO、P2O5和F的质量百分比,计算再矿化前后变化量.结果 CPP-ACP对照组F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其他两组F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aO和P2O5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氟B组F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变化量[(0.107±0.035)%]显著大于加氟A组[(0.057± 0.038)%](P<0.05),加氟A组显著大于CPP-ACP对照组[(0.013±0.019)%](P<0.05).加氟A、B组CaO和P2O5质量百分比的再矿化前后变化量均显著大于CPP-ACP对照组(P<0.05),而加氟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PP-ACP中加入氟可增加钙、磷、氟在牙釉质表面的运载和渗透.

  • 氯化钠溶液对人牙根面牙本质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王晓灵;王勤

    目的 探讨单纯用氯化钠(NaCl)溶液处理人牙根面牙本质早期龋后,提高根面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在人牙根面上形成早期人工龋,将标本分组,分别用0.5 mol/L NaCl溶液和0.5 mol/L EDTA二钠盐溶液浸泡后,用再矿化液处理.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早期龋矿化前牙根表面形态及矿化后牙根表面矿物盐沉积情况;显微X线照像及其图像分析比较矿化后矿物含量的不同.结果人牙根面早期龋表面用NaCl溶液浸泡前后无明显改变;早期龋用EDTA二钠盐溶液浸泡后表面见大量牙本质小管开放.再矿化后,前者比后者表层明显增厚,表层阻射度明显增强.结论用NaCl溶液处理人牙根面早期龋以后,再矿化效果明显增强,NaCl溶液对早期龋表面无不良影响.

  • 牙本质中可溶性磷蛋白对再矿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于玲;高学军;陈万春;刘道丹

    目的研究去除牙本质中可溶性磷蛋白后对进一步再矿化的影响,了解磷蛋白在牙本质矿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EDTA脱矿法去除牙本质中的固有可溶性磷蛋白,获得脱矿的牙本质籽晶,进行再矿化实验,并与以正常牙本质和乙酸脱矿法(可保留可溶性磷蛋白)获得的牙本质再矿化过程对照.实验应用等组分晶体生长体系,记录再矿化过程添加液体积随时间的增加量,以计算再矿化速率.结果经EDTA脱矿0.5 h及2 h的牙本质籽晶的再矿化速率比正常牙本质粉明显增快,在200 min时观察到的速率增加可超过100%,而脱矿5 h和10 h以及所有乙酸脱矿牙本质籽晶的再矿化速率均较正常未脱矿籽晶慢.结论牙本质固有的可溶性磷蛋白具有抑制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作用.

  • 酪蛋白磷酸多肽钙氟磷复合体对牙釉质缺损再矿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琼芝;蔡璠

    目的探讨2%酪蛋白磷酸多肽钙氟磷复合体(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fluoride phosphate complexes, CPP-ACFP)溶液对人工牙釉质表层下缺损的再矿化作用.方法从人第三磨牙切取28块釉质片(每片制备两条表层下釉质缺损),随机平分为4组,每组分别于再矿化液中浸泡1、3、5、10d.将再矿化后的标本切片,显微放身照相,测定矿物质含量.结果经1、3、5和10d再矿化后,矿化液分别取代人工牙釉质缺损丢失矿物质的9.19%、14.27%、29.07%和38.45%(y=8.9316x0.6347, R2=0.9322; y:再矿化率,x:时间).经One-way Scheffe差异多因素分析比较发现:每两组间再矿化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实验室中CPP-ACFP对人工牙釉质缺损有明显的再矿化作用.

  • 牙本质磷蛋白对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

    作者:骆松江;李玉晶;万领;宿颖;葛丽华

    目的探讨牙本质磷蛋白(dentin phosphoprotein,DPP)与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关系.方法 (1)用氯化钠提取脱矿牙本质中的易溶性DPP并鉴定.(2)用氯化钠去除和未去除易溶性DPP的脱矿人牙根牙本质磨片,经再矿化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和显微放射照相的观测比较两组再矿化程度.结果 (1)证明了1 mol/L氯化钠可以提取脱矿牙本质中的易溶性DPP;(2)去除和未去除易溶性DPP的磨片组相比再矿化液的钙离子浓度显著减少(P<0.01);磨片上生成较多量的矿物质沉积;显微射线照片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易溶性DPP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根面龋的再矿化中去除易溶性DPP能提高其再矿化的潜能.

  • 仿生分子调控牙本质仿生矿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瞿亦男;顾新华

    利用各种仿生手段实现脱矿牙本质再矿化并形成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有机基质-无机矿物复合物,是近年牙齿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也为修复牙本质缺损提供新思路.牙本质仿生矿化是模拟自然界中生物组织矿化的过程,在有机大分子的调控下,诱导牙本质胶原再矿化.本文就仿生分子体外调控脱矿牙本质再矿化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酪蛋白磷酸多肽钙磷复合体对牙釉质脱矿和再矿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燕;周嫣;黎石坚;方萍;韦艺;唐继伟

    目的 评价10%酪蛋白磷酸多肽钙磷复合体(complex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 and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对抑制离体牙牙釉质脱矿及促进再矿化的功效,以期为临床防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8颗从冠根向一分为二,制成36个实验样本,用自凝材料包埋于塑料圈内,根据扫描电镜样品的要求打磨抛光后牙釉质面积为3 mm×3 mm.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样本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分别为不酸蚀组、酸蚀组及实验A、B、C、D组,不酸蚀组不进行酸蚀及CPP-ACP浸泡,酸蚀组仅用37.5%磷酸酸蚀浸泡牙釉质2 min,实验组用37.5%磷酸酸蚀浸泡牙釉质2 min后分别用CPP-ACP涂搽牙面3 min,置于蒸馏水中浸泡24h,待第2天在同一时间涂搽CPP-ACP 3 min并进行蒸馏水浸泡24 h,实验A、B、C、D组分别应用CPP-ACP浸泡7、14、21、28 d.扫描电镜观察并用能谱检测钙的质量分数,统计分析各组釉柱再矿化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CPP-ACP浸泡后实验A、B、C、D组釉质表面有大量的矿物质沉积,填补了釉质表面局限性的小凹陷;实验D组的釉质表面矿物质沉积较实验A、B、C组致密.实验A、B、C、D组釉质表面钙质量分数[分别为(66.53 ±0.63)、(67.00 ±0.49)、(67.07±0.24)、(67.18 ±0.50)]与酸蚀组(65.74 ±0.6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B、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P-ACP在体外实验7d能使离体牙牙釉质在蒸馏水环境中抑制脱矿和促进再矿化,28 d可以加强牙釉质再矿化的功效.

  • 中药五倍子化学成分对早期龋显微硬度的影响

    作者:楚金普;李继遥;郝玉庆;周学东

    目的 研究中药五倍子化学成分对早期釉质龋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牛切牙制备人工釉质龋标本60个,编号后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6组:NaF组(阳性对照)、总鞣质(GCE)组、GCE-B组、GCE-B1组、GCE-B2组及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进行体外pH循环实验,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标本脱矿前后和pH循环后的硬度值,观察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的变化.结果 GCE、GCE-B和GCE-B1 3组能明显提高早期釉质龋的表面显微硬度,GCE-B2对釉质龋的表面显微硬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五倍子化学成分GCE、GCE-B和GCE-B1具有潜在的防龋功效.

  • 釉基质蛋白对人牙髓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

    作者:邹慧儒;王建国;张兰成;秦宗长;沈军;Steven Brookes

    目的 探讨釉基质蛋白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为牙本质的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生物活性物质.方法 将HDPC接种于6孔板(2×105个/孔)后分为5组,分别加入含1、10、100 mg/L釉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分别为EMP 1、10、100 mg/L组)、10-8 mol/L地塞米松及100 mg/L抗坏血酸(dexamethasone and ascorbic acid,Dex-AA组)、单纯基础培养液(对照组).于培养1、5、10 d分别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成牙本质相关基因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e matrix protein-1,DMP-1)及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e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的表达,应用2-△△CT方法得出具体数值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Post Hoe 检验,用茜素红染色检测并定量分析矿化情况.结果 各组ALP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上调,培养1d后各组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 d后EMP 10、100 mg/L组及Dex-AA组ALP活性显著增高,分别达到7.573±0.267、6.119±0.502、5.846±0.0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d后10 mg/L EMP组及Dex-AA组ALP活性增高更显著,分别达21.035±0.149、13.223±0.797,与对照组(5.825±0.40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1d后各组DMP-1及DSPP 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10 d后10 mg/L EMP组DMP-1和DSPP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分别达到14.791±0.164、12.238±0.421.培养10 d后各组均有矿化,10 mg/L EMP组钙离子浓度[(191.8±2.0)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81.1±8.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适当浓度的EMP对HDPC的成牙本质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臭氧对脱矿釉质再矿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聂琳;李雪;胡德渝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了解臭氧对脱矿釉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 将脱矿的牛切牙牙釉质分为空白对照组、氟化物组和臭氧组,进行pH循环,扫描电镜观察脱矿釉质表面再矿化后的形态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染料进入脱矿釉质内的量,应用再矿化前后釉质片荧光面积A、总荧光量TF和病损平均荧光量AF 3个参数的差值(△A、△TF、△AF)对再矿化效果进行量化,采用方差分析(SNK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再矿化后,扫描电镜观察空白对照与臭氧组釉质表面粗糙,多孔隙,不规则;氟化物组釉质表面光滑,孔隙明显变得狭小,规则.3组△A分别为(0.31±0.28)×104、(1.73±0.63)×104、(0.28±0.19)×104 μm2,△TF分别为(0.42±0.34)×105、(2.53±0.73)×105、(0.48±0.27)×105,△AF分别为(3.35±2.55)、(46.51±16.64)、(4.95±3.05).3组再矿化前的A、TF和A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矿化后,氟化物组的△A、△TF和△AF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臭氧组(P<0.05);而臭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A、△TF和△A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无菌条件下,臭氧对脱矿釉质再矿化无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

  • 4.0代聚酰胺-胺对敏感牙本质小管矿化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如;韩影;逯宜;杨常委

    目的 观察4.0代聚酰胺-胺对敏感牙本质小管的生物矿化作用,以期为聚酰胺-胺在牙本质敏感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收集完整离体第三磨牙36颗,切取釉质牙骨质界处约2 mm厚牙本质,制备敏感牙本质样本,将其一分为二,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1/2作为对照组,另1/2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用去离子水处理,实验组用4.0代聚酰胺-胺及肽键缩合剂处理.之后两组同时浸于人工唾液中,浸泡2、4、6、8周后扫描电镜观察两组牙本质小管的微观形貌,并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8周后两组牙本质小管直径及密度的差异.结果 8周后实验组牙本质小管直径[(2.23 ±0.56)μm]显著低于对照组[(4.20 ±0.67) μm] (P <0.01),牙本质小管密度[(48.9±10.6)个/mm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38.0±28.4)个/mm2] (P <0.01).结论 4.0代聚酰胺-胺对敏感牙本质小管有一定的生物矿化及封闭作用,其在治疗牙本质敏感方面存在潜在价值.

  •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

    作者:王天达;王磊;冯海兰

    目的 研究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polyamidoamine dendrimer,PAMAM)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为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7颗健康第三磨牙制备28个牙本质薄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E、F、G7组,G组为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A~E组经脱矿后置于含PAMAM的0.25%戊二醛水溶液中4℃24h,然后A~E组分别在再矿化液中矿化0、6、12、18和24h,F组脱矿后直接于再矿化液中矿化24h.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光计(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EDXS)观察检测.结果 FE-SEM可见各组牙本质样本矿化程度不同,随矿化时间延长,样本表面矿化物逐渐形成,直至完全覆盖样本表面,矿化物可封闭牙本质小管达一定深度.矿化物经EDS和XRD检测证实为羟基磷灰石晶体.结论 PAMAM具有良好的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在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Ca(OH)2溶液预处理对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诱导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

    作者:谢方方;李秋容;韦小浪;周童

    目的 评价氢氧化钙[Ca(OH)2]溶液预处理对羧基改性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polyamidoamine dendrime,PAMAM)在脱矿牙本质再矿化中的影响,为治疗牙本质早期龋提供依据.方法 制备32个脱矿人牙本质样本并分为4个组(每组8个):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Ca(OH)2组使用Ca(OH)2溶液进行预处理;PAMAM组使用羧基改性的PAMAM溶液处理;PAMAM+Ca(OH)2组用羧基改性的PAMAM溶液处理后采用Ca(OH)2溶液预处理.之后各组牙本质样本在人工唾液中矿化2周.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衍射分析评估4组牙本质样本再矿化效果.结果 扫描电镜示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内无新生物,Ca(OH)2组牙本质小管有少量新生物,PAMAM组部分牙本质小管内被新生物封闭,PAMAM+ Ca(OH)2组再矿化程度佳,几乎所有牙本质小管均被再矿化物封闭并呈半球形突出于表面.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检测证实矿化物为类羟基磷灰石晶体.结论 羧基改性的PAMAM协同Ca(OH)2溶液预处理可促进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在治疗牙本质早期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与含氟制剂抑制牙釉质脱矿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春波;孙新华;侯旭;闫阔

    目的 评价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与几种临床常用的含氟制剂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作用,为正畸临床预防牙釉质脱矿提供依据.方法 将70颗离体牙分为7组,每组10颗,即A组:CPP-ACP组;B组:CPP-ACP+含氟漱口水组;C组:含氟漱口水组;D组:含氟玻璃离子牙体保护剂组;E组:含氟树脂粘接剂组;F组:氟保护漆组;G组:空白对照组.将7组样本按三餐进食时间放人人工致龋液中,每次10 min,前6组分别于样本颊面釉质表面涂布CPP-ACP、CPP-ACP和含氟漱口水、含氟漱口水、含氟玻璃离子牙体保护剂、含氟树脂粘接剂、氟保护漆,空白对照组不处理,7组样本其余时间均浸泡于人工唾液中.于实验1、2、3个月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 实验1个月D组釉质表面粗糙度[(114±1) nm]显著低于G组[(172±9) nm] (P <0.05);实验2和3个月各组釉质表面粗糙度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粗糙度2和3个月为(87±9)和(27±6) nm,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2和3个月粗糙度分别为(145±8)和(126±7)nm,显著高于D、E、F组(P<0.05).结论 CPP-ACP与含氟制剂在人工致龋环境中均有抑制牙釉质脱矿的作用,CPP-ACP与含氟制剂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含氟固体(D、E、F组)比含氟液体(C组)抑制牙釉质脱矿作用效果更好.

  • 牙本质磷蛋白诱导矿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骆松江;李玉晶;万领;宿颖

    目的探讨牙本质磷蛋白(dentin phosphoprotein,DPP)诱导矿化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矿化系统中利用人DPP与EAH-Sepharose 4B凝胶颗粒结合进行诱导矿化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成物的形貌变化,X线衍射及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生成物的组分和结构.结果结合有人DPP的凝胶颗粒表面有矿化物形成,该矿化物钙磷比约为1.33,其X线衍射结果与羟基磷灰石更为相似.结论人DPP与一定的支持物紧密结合后具有诱导矿化的作用.

  • 微量元素矿化液再矿化效果的体内研究

    作者:周学东;吴红崐;莫安春;谭红;李继遥

    目的选择体外实验证实具有较强的促进釉质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微量元素矿化液,评价其在体内的脱矿及再矿化效果.方法制备含2 mm×2 mm正常和人工龋釉质块的可摘口内装置,将其置于受试者口内,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罗丹明B荧光染料渗透进入多孔釉质荧光量的多少,量化受试者在使用不同矿化液前后的再矿化效果, 用ΔZa、ΔZb及ΔZ(Zb与ΔZa的差值)来表示,具体包括测釉质块荧光量的面积(Area of the fluorescent lesion,A)、总的荧光量(total fluorescence,TF)及病损的平均荧光量(average fluorescent,AF)3个共聚焦参数.结果受试者口内装置经含氟矿化液和微量元素矿化液处理后脱矿釉质块的共聚焦参数ΔZa与处理前的ΔZb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微量元素组明显.其激光共聚焦结果为,ΔZ:A=(-50.4±8.1)μm2,TF=-27.8±3.8,AF=-91.5±8.9,说明微量元素矿化液在体内仍能获得比单纯含氟矿化液更好的促进早期龋再矿化的效果.结论微量元素矿化液有完善现有含氟矿化液防治早期龋的潜力,为临床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为脱矿和再矿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 生物活性玻璃和牙本质浸提蛋白对人牙髓细胞的作用

    作者:信义;王赛楠;崔彩云;董艳梅

    目的:明确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和牙本质浸提蛋白(extracted dentin proteins,EDP)对人牙髓细胞增殖、成牙本质向分化、矿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培养牙髓细胞,传代至第4代用于实验.分别用含BG-EDP浸提液、BG浸提液、EDP浸提液的达尔伯克必需基本培养基(Dulbecco's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DMEM)培养牙髓细胞,对照组为DMEM培养组;通过细胞活性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及real-time PCR检测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及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半定量分析检测细胞矿化能力.结果:BG-EDP组3、7、9 d时(光密度值1.36±0.06、2.52±0.20 、2.72±0.29)能够增强人牙髓细胞增殖活性,同BG组(光密度值1.20±0.26、2.33±0.26、2.50±0.30)、EDP组(光密度值1.13±0.15、2.10±0.13、2.38±0.22)和对照组(光密度值0.84±0.17、1.84±0.18、1.95±0.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时,BG-EDP组ALP活性与EDP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化相关基因(DSPP、DMP-1)表达无明显升高.14 d时,BG-EDP组ALP活性升高(56.67±1.83),显著高于EDP组(41.98±9.71)及对照组(30.82±6.70),P<0.05,但同BG组(56.29±6.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G-EDP组DSPP表达量明显升高(5.79±1.94),显著高于BG组(2.62±0.46)、EDP组(2.66±1.06)及对照组(1.84±0.76),P<0.05;BG-EDP组DMP-1表达升高(3.87±1.87),略高于BG组(1.89±0.90)、EDP组(2.38±1.04)和对照组 (2.25±0.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2周后,BG-EDP组形成较多矿化结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半定量分析显示BG-EDP组钙化量高(0.27±0.01).结论:同单纯的BG及EDP相比,BG-EDP复合后具有更强的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成牙本质向分化、矿化作用.

  • 体外评价新型根尖倒充填材料iRoot的生物学性能

    作者:乔迪;董艳梅;高学军

    目的:体外评价新型根尖倒充填材料iRoot BP plus和iRoot FS的生物学性能。方法:(1)将牙根预备成长3 mm、根管直径1 mm的试样,分别于根管内填充iRoot BP plus、iRoot F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将制备好的试样置于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暴露的材料表面矿物沉积情况,并通过X射线能谱对其表面形成的晶体进行元素分析,测定SBF的pH值随时间的变化。(2)将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制备成直径8 mm、高度2 mm的圆柱,制备DMEM浸提液,通过MTT实验观察材料对MG6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分析材料对AL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在SBF中浸泡24 h时,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表面均已有矿物沉积,14 d后有大量矿物沉积,钙∶磷比值分别为1.43、1.39和1.51;(2)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均可使SBF的pH升高,3周时分别为8.09±0.07、7.91±0.06和8.11±0.06;(3)以体积比为1∶5和1∶10稀释的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浸提液对MG63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4)iRoot BP plus、iRoot FS和MTA组对MG63细胞ALP基因的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ALP染色各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iRoot在模拟体液中可诱导矿物质沉积,促进MG63细胞的分化和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促成骨作用。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