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5例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阳性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作者:颜灵芝;陈苏宁;平娜娜;王琴荣;刘红;丁子轩;朱明清;梁建英;刘丹丹

    本研究总结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Ph+ MPA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5例Ph+ MPAL的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临床随访结果.Ph+ MPAL的诊断采用WHO-2008分类标准.结果表明,ph+在同时期总MPAL群体中的检出率为17.2%(15/87).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51(16-81)岁;初诊时中位WBC计数为69(12.7-921)×109/L.形态学检查显示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者2例(1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者6例(40.0%)、杂合型白血病(HAL)者7例(46.7%).免疫学分析表明,此15例患者均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93.3%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有CD34的表达,其中64.3%(9/14)的患者CD34表达率在60%以上.染色体R显带技术检测显示,正常核型者2例(13.3%),单纯Ph+者8例(53.3%),Ph+伴附加异常者5例(33.3%).附加的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2例)、+Ph(1例)、dic(7;9)(1例)、i(8q)和-16(1例);有残余正常分裂相者4例.多重巢式PCR检测发现,e1a2型融合基因6例(40.0%)、b2a2或b3a2型共9例(60.0%).7例Ph+ MPAL患者中有4例检测到IKZF1基因缺失.本组中10例患者诱导治疗一疗程后完全缓解(CR)率为70.0%,其中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组的CR率(83.3%;5/6),优于单纯化疗组(50.0%;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6例患者由于疾病复发或进展而死亡(60.0%;6/1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组患者总生存优于单纯化疗组(P =0.004).结论:Ph+ MPAL主要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多数年龄较大,高表达CD34抗原.在BCR-ABL融合基因亚型和基因突变方面类似于Ph+急性白血病.初诊时WBC计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复发进展仍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TKI和allo-HSCT或许能改善预后,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 12例Ph染色体和BCR-ABL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

    作者:费新红;武淑兰;孙瑞娟;周葭蕤;王静波;王彤;刘红星;王卉;童春容;吴彤;陆道培

    本研究对2004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例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Ph+AM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生存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h+ AML的诊断根据WHO标准,且有t(9;22) (q34;q11)或变异的t(9;22)异常,诊断时和诱导治疗后没有CML慢性期的证据.结果表明,12例患者经形态和免疫分型检查确诊8例为AML,4例为髓系及B淋巴细胞系混合细胞白血病.12例患者中除2例初诊时未做染色体检查外其余患者均可检测到Ph染色体,且部分患者伴有复杂染色体或与正常核型共存.在12例患者中均可检测到BCR-ABL阳性,其中b3a27例,b2a2 1例,b2a2变异体1例,ela22例,e18a21例.12例患者经治疗均获得缓解,其中3例患者接受化疗联合格列卫治疗后2例死亡;9例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1例患者复发后死亡,1例死于移植后并发症,中位生存期为24(8 -80)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51.4±17.7)%.结论:Ph+ AM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AML,格列卫联合化疗可使患者达完全缓解,缓解后尽快进行H-SCT能获得长期生存,改善患者预后.BCR-ABL基因及其变异体的检测为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可作为初治白血病的常规筛查指标.

  • 慢性髓系白血病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基因的研究

    作者:罗军;彭志刚;陈燕;赖永榕;卢玉英;宋善俊

    本研究旨在探讨髓系粒细胞白血病(CML)的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基因表达水平、调控机制及其在CML急性变中的作用.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62例CML患者及K562细胞的DNA-PKcs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并与23例正常人作对照;对26例接受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及4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动态检测bcr-abl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水平;用伊马替尼体外作用CML患者的单个核细胞(MNC)及K562细胞后,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DNA-PKcs mRNA和DNA-PKcs蛋白表达及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人比较,CML患者及K562细胞的DNA-PKcs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26例allo-PBSCT及4例使用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DNA-PKcs蛋白表达量随着bcr-abl mRNA表达量的降低而升高;伊马替尼体外作用于CML患者MNC及K562细胞后,DNA-PKcs蛋白表达量随着bcr-abl融合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降低而升高.结论:bcr-abl融合基因通过转录后机制下调DNA-PKcs蛋白的表达;DNA-PKcs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CML急性变的机制之一.

  • bcr-abl基因疫苗对小鼠SP2/0/bcr-abl移植瘤的影响

    作者:姜扬文;钱莉;蒋桂花;刘伟;龚卫娟;季明春

    为了研究bcr-abl融合基因疫苗对小鼠SP2/0/bcr-abl移植瘤的影响,采用pVbcr-abl 、pVbcr-abl/mIL7两种质粒分别免疫BALB/c小鼠,然后用SP2/0/bcr-abl细胞攻击免疫小鼠,观察疫苗对SP2/0/bcr-abl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检验其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用基因疫苗免疫的两个实验组与两个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相比,在移植肿瘤形成时间、肿瘤表面破溃时间、肿瘤体积、荷瘤生存期等指标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Vbcr-abl/mIL7免疫小鼠组的荷瘤生存时间比pVbcr-abl免疫组相对延长. 常规病理学分析发现,对照组小鼠的移植瘤组织比较致密, 瘤细胞体积较大, 形状不规则, 而两个免疫组的肿瘤组织较为疏松, 肿瘤细胞体积相对较小, 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两个对照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内发现有大量肿瘤转移灶, 而两个免疫组小鼠则未发现. 结论: 修回 bcr-abl 基因疫苗免疫的小鼠被诱导产生较强的特异性免疫保护力, 对 SP2/0/bcr-abl 移植瘤的体内生长有一定抑制能力.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胸腺输出功能与bcr-abl mRNA水平的关系

    作者:耿素霞;杜欣;翁建宇;陈少华;杨力建;李扬秋

    本研究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患者体内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cell receptor rearrangement excision circles,TREC)的含量与bcr-abl mRNA水平的关系,进而明确CML患者的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测定对疾病预后判断的意义.实时定量PCR检测15例CML-CP患者外周血TREC含量及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的水平,并追踪检测6例患者bcr-abl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在CML初发时患者外周血TREC含量与bcr-abl融合基因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随访2年后,TREC含量高的患者bcr-abl水平下降幅度更大,而在修稿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例患者中,移植前TREC含量相对较高者,移植1年后连续3次均检测不到bcr-abl,另1例则检测到低水平的bcr-abl.结论:CML患者胸腺输出功能较高者,可能对机体抵抗残留CML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 多表位BCR-ABL融合基因的合成、克隆及表达研究

    作者:郑维扬;黄建生;兰和魁;刘晓力;朱琪泉;任大明;周淑芸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免疫治疗是清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并终根治CML的方向之一,包含BCR-ABL融合区的多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体内、外可诱发BCR-ABL特异的T细胞克隆.以BCR-ABL融合肽瘤苗激发特异性T细胞应答抗CML免疫治疗有希望成为根治CML残留白血病的有效手段.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设计一个280 bp的融合抗原基因片段,包含HLA-A2,HLA-A3,HLA-DR11等3个限制性BCR-ABL抗原表位,以及破伤风类毒素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的外源T细胞刺激表位.该融合抗原基因已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所纯化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活性及抗原性,为进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 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鼠SP2/0细胞系的建立

    作者:姜扬文;钱莉;刘伟;龚卫娟;万兵;管俊;季明春

    为了建立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SP2/0细胞系,从重组克隆载体pGEMbcr-abl中酶切出bcr-abl融合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脂质体介导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bcr-abl转染包装细胞PT67,采用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产病毒的包装细胞.收集病毒感染NIH/3T3细胞,加G418筛选后进行逆转录病毒滴度的测定,计算病毒效价为2×10 7CFU/ml.结果表明,收集病毒上清感染SP2/0细胞(H-2d),经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SP2/0细胞株.经特异性PCR扩增和RT-PCR反应扩增,从基因组整合和基因表达水平证实获得了能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片段的鼠SP2/0细胞系.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的鼠SP2/0细胞系,这一肿瘤细胞模型可作为研究bcr-abl基因疫苗的有效实验工具,为检验bcrabl基因疫苗激发小鼠CTL应答的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 RNA特异性干扰bcr-abl融合基因联合p27基因克隆对K562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玮;杜艳;林国强;李楠楠;孙秉中

    本研究旨在探讨RNA干扰抑制慢性髓系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以及RNAi和p27基因克隆联合作用对K562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等的调控作用.以细胞系K562为研究对象,合成并转染针对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融合位点的21nt siRNA,应用Northern b1ot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CR-ABL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xL的表达;同时应用RT-PCR扩增p27基因,构建P27-pcDNA3.1载体,转染p27基因入缺失p27基因的K562细胞,经筛选得到G418抗性的K562细胞株;经Western blot证实有P27蛋白表达后,联合应用RNA干扰及p27基因克隆,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联合作用后对K562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等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RNA干扰组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转染24小时时有18.4%的K562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xL的表达水平下调,出现明显的G1期阻滞;表达外源性P27蛋白的P27-pcDNA3.1-K562细胞株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K562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RNA干扰与p27基因克隆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后,凋亡细胞比例明显上升(33.4%).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较单纯p27-K562细胞组及RNA干扰-K562细胞组均明显下降(p<0.01和p<0.05).结论:特异性siRNA分子可以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诱导K562细胞分化或凋亡.RNA干扰联合p27基因克隆对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促凋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激酶区M244V突变方法的建立

    作者:黄颀;杜新;张巧霞;卓家才

    本研究建立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BCR-ABL融合基因M244V突变的检测方法.设计突变点特异性引物,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检测BCR-ABL融合基因M244V点突变的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M244V突变及野生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和M244V点突变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好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论:BCR-ABL融合基因M244V突变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CML患者M244V突变的检查.

  • 定量检测bcr-abl mRN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意义

    作者:耿素霞;杜欣;翁建宇;李其辉;苏健华;林秋雄;李扬秋

    本研究确切了解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 mRNA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早期复发提供实验依据.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78份外周血和骨髓标本的bcr-abl mRNA水平.结果表明,移植前患者的bcr-abl mRNA水平较高,中位数为29.303%;移植后1个月时检测bcr-abl mRNA水平较移植前大幅度降低,中位数为0;移植后1年内,连续多次检测bcr-abl mRNA水平,变化模式不一致,但6个月后的总体水平较6个月前明显降低,移植1年以上的受者绝大多数bcr-abl mRNA检测不到,或偶可检测到,但水平极低(0.007%、0.004%和0.021%),所检测受者的骨髓和外周血像均正常;同期骨髓与外周血bcr-abl水平无明显差异,且变化趋势一致.结论:CML患者移植后早期bcr-abl水平变化起伏较大,连续动态检测可明确其变化趋势,有助于判断移植效果、指导临床治疗,但6个月前检测到bcr-abl存在并不提示疾病复发;检测外周血bcr-abl或许更适于临床上对患者的随访.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君;陆承荣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也是我国青少年中常见肿瘤之一,其高度增生和恶性侵袭的生物学特性使其临床防治一直是一个难点.下面我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是一种发生在多能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病程发展缓慢,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脾大.在受累的细胞中,可找到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

  • 骨髓形态正常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靖泳;王娟;汤华

    目的:提高对临床表现不典型及骨髓形态正常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总结1例骨髓形态正常的CML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青年女性,外周血白细胞轻度升高,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发作性胸闷,骨髓形态正常,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bcr-abl(b2a2/b3a2型)融合基因转录本,染色体:46,XX,t(9;22)(q34;q11)[8]/46,XX[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骨髓形态正常的CML很罕见,极易漏诊、误诊,bcr-abl融合基因及费城染色体是确诊依据。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价值研究

    作者:陈喜填;夏维林;郑小玲;吴桂香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CML患者35例,应用qRT-PCR法检测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并监测不同疾病分期患者BCR-ABL转录水平,动态监测不同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组患者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及无病生存期(DFS),患者治疗前后的BCR-ABL转录水平变化.结果 急变期患者的BCR-ABL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加速期和慢性期,加速期患者的BCR-ABL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8,P=0.00).疗效满意方面:低水平组与中水平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DFS方面:BCR-ABL融合基因低水平组患者的中位DFS明显长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中水平组的中位DFS明显长于高水平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15,P=0.00).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第3、6、12个月后的BCR-ABL转录本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通过伊马替尼靶向治疗,患者的BCR-ABL转录本平明显降低,但前6个月的下降幅度明显.结论 qRT-PCR技术可准确地监测患者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有利于辅助CML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分期,同时,通过对CML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利于准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对CML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以粒系细胞为主的获得性恶性克隆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飞快发展,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面世使cMl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患者对tKi的耐药性、不能耐受性及能否停药,以及tKi不能清除cMl干细胞等问题,促使针对以上问题而展开的治疗研究,本文就cMl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筑巢式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

    作者:肖敏敏;吴祥林;江继发

    目的 探讨适退火温度和核酸扩增(PCR)周期,利用筑巢式PCR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bcr-abl融合基因类型,并进行PCR荧光定量(RQ-PCR),研究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改变PCR条件,将退火温度由55℃增加到60℃,反应周期由原来的30周期增加到45周期,检测14例22份标本.同时用荧光定量试剂检测标本.结果 退火温度为58℃,45周期可测出103copies/μl定量标准品的PCR产物.22份标本bcr-abl融合基因巢式PCR结果均阳性.其中b2a2型9份,b3a2型13份.定量检测18例阳性,量值在102~106copies/μg,两例急变患者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明显差异.结论 筑巢式PCR是一种敏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对bcr-abl进行定量有助于反映白血病细胞负荷、评价疗效及判断疾病预后.

  •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方法的进展

    作者:王春霞

    BCR-ABL融合基因可编码产生BCR-ABL融合蛋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标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有多种方法可对其进行检测,主要有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 Blot印迹法、流式免疫磁珠(CBA)等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方法有的费时费力,有的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等,故在临床应用中受限.随着对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CBA法对BCR-ABL融合蛋白的检测具有其特有的优越性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 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石奇珍;吕联煌;胡建达;陈英玉;杨月玲

    目的:研究bcr-abl硫代磷酸反义寡脱氧核糖核酸(Aspo)作用于K562细胞后,对细胞mRNA、蛋白水平的影响,以及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方法:Aspo与K562细胞共培养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210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率,RT-PCR半定量检测bcr-abl mRN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K562细胞经浓度大于5 μmol/L bcr-abl Aspo处理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P210蛋白表达下调甚至完全受抑制,10 μmol/L bcr-abl Aspo作用48 h,细胞bcr-abl mRNA下降45%左右,当细胞初始浓度为1×104/ml时,Aspo作用120 h细胞凋亡率20%~30%,当细胞数增加至1×105/ml时,Aspo作用48 h即可使30%细胞发生凋亡,电镜下观察到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bcr-abl反义核酸对K562细胞mRNA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可诱导细胞凋亡。

  • 塞来昔布对K562细胞BCR-ABL融合蛋白及下游增殖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作者:刘定胜;李玉峰;曹雏克;陈侃侃;陈凤丽;刘小宁;丁邦和;朱家斌;何正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具有特征性的染色体易位t(9;22)(q34;q11),产生bcr-abl融合基因,编码BCR-ABL融合蛋白(P210),后者通过持续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性,并激活JAK-STATS等信号转导途径,导致细胞增殖调节失控.

  • 一例Ph染色体转阴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非典型bcr-abl融合基因b2a3分析

    作者:李秋杏;王宏伟;覃艳红;陈秀花;朱镭;张丽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具有特征性的Ph染色体,即t(9;22)(q34;q11),产生bcr-abl融合基因.由于bcr基因的断裂位点不同,导致了bcr-abl融合基因的多种类型.目前文献报道主要有三种类型,M-bcr,包括b3a2和b2a2型编码P210融合蛋白;m-bcr编码P190融合蛋白;e19a2型编码P230融合蛋白.

  •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继发髓外T淋巴母细胞病变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作者:陈宝安;马金龙;刘苒;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王骏;程坚;赵刚;余正平;鲍文;宋慧慧;杜海珍

    bcr-abl融合基因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很少存在于T细胞淋巴瘤(T-LBL)中,CML向T-LBL的转变也很罕见.我院近日确诊1例CML后发生T-LBL髓外急变的患者,并且在其淋巴瘤细胞中发现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现报道如下.

7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