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小板反应蛋白1反义寡核苷酸抑制TGF-β1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

    作者:陈玲;胡建新;程晓曙;苏海;洪葵;李菊香;吴延庆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反义寡核苷酸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反义、正义TSP-1寡核苷酸与TGF-β1(20μg/L)共培养24 h,采用MTT法测CFs生长数目,羟脯氨酸法测胶原含量,RT-PCR法测TSP-1和VEGF的mRNA表达.结果 TGF-β1可以明显促进CFs TSP-1 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VEGF mRNA的表达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降低(P<0.01).TSP-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的MTT A值、胶原蛋白含减少,VEGF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 TSP-1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TGF-β1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和升高VEGF的表达.TSP-1反义寡核苷酸可能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 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表达

    作者:邹贵勉;张璟;周飞舟

    目的探讨在TGF-β1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分二组:对照组(C组)用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 1组(T组):用含TGF-β 1 20ng/ml的FSM培养HKCs.各组观察24、72和120h 3个时相点,分别为C1、C2、C3和T1、T2、T3亚组.用免疫细胞化学及逆转录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SP-1及其mRNA的表达的变化.结果T1组比C1组TSP-1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T2、T3组与C组相应时相点比较TSP-1表达显著增高(P<0.01),T组组内比较随时间延长,TSP-1表达逐渐增高.结论TGF-β 1能诱导HKCs表达TSP-1,呈时间依赖性.

  •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边志颖;孙倩;王君;胡艳云;郄海静;赵新翠;尹超

    目的 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DR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 120例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T2DM,n=31)、T2DM合并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T2DM+背景期视网膜病变,n=31)、T2DM合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T2DM+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29)及正常对照组(NC,n=29).检测各组TSP-1、FPG、FIns、HbA1c、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 结果 各组血清TSP-1水平[(261.12±38.11) vs (284.66±38.74) vs (329.26±37.81) vs (121.60±10.78)ng/ml,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SP-1与FPG、FIns、HbA1c、TC、LDL-C、Fib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ns、HbA1c、LDL-C、Fib是TSP-1的独立影响因素(t=4.182、6.054、-2.097、3.943,P<0.05或P<0.01).血清TSP-1与Fib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t=-5.484、3.208,P<0.01). 结论 TSP-1与DR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DR的危险因素.

  • 血小板反应蛋白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邹贵勉;张璟;周飞舟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实验分4组:对照组(C组)用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人HK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组)用含TGF-β1 20ng/ml的FSM培养HKCs;反义寡核苷酸组(TA组)在T组基础上加TSP-1反义寡核苷酸;错义寡核苷酸组(TS组)在T组基础上加TSP-1错义寡核苷酸.上述各组均培养72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TSP-1和VEGF及它们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T组与C组比较,TSP-1表达显著增高(P<0.01),VEGF表达显著下降(P<0.01);TA组阻断TSP-1表达后,与T组比较VEGF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TGF-β1能诱导HKCs表达TSP-1,TSP-1对VEGF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 作者:

    关键词:
  •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边志颖(综述);王君;孙倩(审校)

    血小板反应蛋白( TS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包括 TSP-1、TSP-2、TSP-3、TSP-4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TSP-5五种类型。其中TSP-1由血小板α颗粒、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泌,在病理及生理情况下可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血小板激活和聚集等),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TSP-1在多种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 血小板反应蛋白-1对成骨细胞增殖代谢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邢建民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 (TSP-1)对成骨细胞增殖代谢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大鼠颅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实验组加入含重组人TSP-1蛋白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培养液,培养48 h后,取成骨细胞进行骨代谢相关指标表达情况的检测,包括骨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和Ⅰ型胶原,其中,蛋白印迹法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的蛋白水平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进行骨代谢相关指标的mRNA水平检测.结果实验组骨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实验中TSP-1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代谢.

  •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杜俊文;吴韬;张坤;苏白玉;卢彩萍;王伟超;雷琳;郭静霞

    背景:在实验性炎症性肾脏疾病模型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是转化生长因子β1重要的内源活化剂。转化生长因子β1是在许多不同的炎性疾病过程中,导致组织纤维化的主要细胞因子,特别是在肾脏疾病。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纤维化肾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右侧输尿管进行结扎,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术后3周,每周取血、取尿,用ELISA与Bradford法检测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尿蛋白含量;处死大鼠后,取结扎侧肾脏固定,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检测术后肾组织病理结构改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造模后1周,模型组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与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3周后,各指标差异更显著(P<0.01),表明肾功能损伤加重;②模型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与血小板反应蛋白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③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结扎肾小管后大鼠肾组织严重病变。④结果提示:血小板反应蛋白1蛋白在大鼠纤维化肾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密切相关,可能在肾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Thbs1、 E-cad基因去甲基化和蛋白诱导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志钢;张伟;邱作成;纪勇;李玲;夏宽宏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健脾方对胃黏膜异型增生模型大鼠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hbs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低浓度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的综合造模方法,建立实验性胃黏膜异型增生大鼠模型;分模型对照组、西药维甲酸治疗组、解毒化瘀健脾方治疗组,并选择正常大鼠作为阳性对照组;应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检测大鼠胃黏膜THBS1、E-cad基因甲基化状态;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hbs1和E-cad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胃黏膜异型增生细胞Thbs1的甲基化阳性检出率为25.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0% (P <0.05);模型组E-cad基因的甲基化阳性检出率(33.33%)高于正常对照组(16.67%),但差异不显著(P>0.05);解毒化瘀健脾方组Thbs1及E-cad甲基化阳性检出率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为0.00% (P <0.05);解毒化瘀健脾方组Thbs1和E-cad mRNA (P<0.05,P<0.01)和蛋白表达(P<0.05,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 解毒化瘀健脾方可能通过对异型增生胃黏膜细胞Thbs1、E-cad基因的去甲基化和诱导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实现对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作用.

  • TSP1缺失可降低巨噬细胞的迁移和相关炎症表型

    作者:童晓鹏;张敏

    通过构建肥胖小鼠模型,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在与肥胖相关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用高脂食物喂养TSP1-/-的雄鼠和同源的WT雄鼠1 6周,收集血液并提取腹腔巨噬细胞,检测血浆MCP 1的水平;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内炎症因子IL 6、TNF-α、MCP-1和PAI-1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Transwell技术分析巨噬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得出以下结果: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TSPI-小鼠巨噬细胞内IL6、TNF-α、MCP-1和PAI-1 mRNA表达量下降;2.Transwell结果显示,TSP1小鼠的巨噬细胞向TSP1迁移的能力降低;3.WT和TSP1小鼠血浆和脂肪组织中MCP-1表达均无明显差异.因此可认为,TSP1可以调节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降低巨噬细胞迁移能力实现的.

  • 冠心康对LDLR-/-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

    作者:韦婧;王建茹;马贵萍;刘萍

    目的:观察冠心康对LDLR-/-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及脾脏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表达的干预作用,从而探讨冠心康对脾脏胞葬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6周龄LDLR-/-小鼠和C57BL/6J小鼠.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全程给予普通饮食;LDL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康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冠心康组按14.43 g·kg-1 ·d-1给药,辛伐他汀组按2.6 mg·kg-1·d-1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0.9%NaCI溶液,均灌胃干预12周.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凋亡胸腺细胞,2h后摘除小鼠脾脏,收集脾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的胞葬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脾脏Thbs1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胸主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内膜增厚,存在较多的泡沫细胞,胆固醇酯及胆固醇结晶明显增多;辛伐他汀组胸主动脉斑块和结晶较模型组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胞葬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组、辛伐他汀组巨噬细胞胞葬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Thbs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组小鼠脾脏的Thb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冠心康组与辛伐他汀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LR-/-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功能受损;冠心康可调节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能力,可能与其调节Thbs1的表达相关.

  • 血小板反应蛋白1通过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人间皮细胞间皮间叶转化

    作者:张珍;姜娜;邵兴华;井冉;车霞静;庞慧华;牟姗;倪兆慧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TGF-β1活性的调控在人间皮细胞间皮间叶转化(MMT)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间皮细胞株(Met-5A细胞),与无血清培养基组(对照组)比较,测定外源性TSP-1刺激下(以5ng/mL的TSP-1刺激为TSP-1小剂量组,以10 ng/mL的TSP-1刺激为TSP-1大剂量组)Met-5A细胞中TGF-β1的表达和活性,Smad通路活化,以及MMT标志因子纤维连接蛋白(FN)、人Ⅲ型胶原蛋白(Col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nail的表达.同时观察5 ng/mL的TSP-1和10 μg/mL的TGF-β1中和抗体刺激下(中和组)Met-5A细胞中Smad通路活化和MMT发生的变化.结果 TSP-1小剂量组和TSP-1大剂量组对Met-5A细胞中TGF-p1表达量和活性的上调作用均呈时间依赖性(P值均<0.05),但两组间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故之后的实验均应用5ng/mL的TSP-1刺激细胞.TSP-1小剂量组在刺激24、48、72 h时Met-5A细胞中FN、CollⅢ、Snail和α-SM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FN、CollⅢ、Snail和α-SM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刺激0h时(P值均<0.05).TSP-1小剂量组在刺激10、30、60、120 min时Met-5A细胞中p-Smad2/3/Smad2/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刺激0h时(P值均<0.05).TSP-1小剂量组在刺激24、48、72 h时Met-5A细胞中的FN、CollⅢ、Snail和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刺激0h时和中和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 TSP-1通过活化TGF-β1/Smad信号通路促进人间皮细胞MMT的发生.

  • 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血小板反应蛋白1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开胤;王伟铭;章斌;陈楠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大鼠纤维化肾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SP1的影响.方法:建立5/6肾切除SD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手术组,氨氯地平组,缬沙坦组,雷米普利组.术后定时检测血压,分别于成模后0、4、12周取材,检测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并计算Ccr.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的程度;通过免疫组化观察TSP1、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分布;采用免疫荧光共染技术观察TSP1/TGF-β1两者共区域表达随病变进展的变化;抽提肾皮质组织总RNA,RT-PCR法检测TSP1、TGF-β1和FN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体外实验,以1 μM AngⅡ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h,10 μM氯沙坦(Losartan)进行干预,分别采用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TSP1、TGF-β1、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改变,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活性和总TGF-β1的含量.结果:①正常大鼠肾小管间质基本无TSP1分布;而在5/6肾次全切大鼠的肾小管间质区内,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均能表达TSP1,12周手术组TSP1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上调近5倍:且较之0周和4周手术组亦明显增加(均P<0.01),12周手术组TS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分别上调1.94倍和5倍(均P<0.05);②TSP1表达增加与Ccr减退呈负相关(r=-0.472,P<0.01);12周手术组大鼠肾组织TIF程度以及TGF-β1、FN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上调(均P<0.05),并与TSP1表达增加呈正相关;③缬沙坦/雷米普利处理组TSP1表达也上调,但程度明显低于手术组和氨氯地平组(均P<0.05),而二组之间无差别;④AngⅡ能明显上调HK-2细胞TSP1、TGF-β1和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而氯沙坦能抑制TSP1和TGF-β1的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下调培养上清液中活性和总TGF-β1的含量.结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过程中,AngⅡ能使TSP1表达上调,其改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减少TSP1和TGF-β1在纤维化肾组织中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对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进行调节.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 1、PLGF、vWF、TSP-1、IL-18及IL-10的水平变化分析

    作者:毕书琴;张欢欢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 1)、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11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研究,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6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7例,选择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中sFlt1、PLGF、vWF、TSP-1、IL-18及IL-10的水平.结果 重度组患者的血清中sFlt1、vWF、TSP-1、IL-18水平均显著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中PLGF、IL-10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的血清中sFlt1、IL-18水平与β2-MG、ALT、AST、尿蛋白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PLGF与β2-MG、ALT、AST、尿蛋白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vWF与患者 β2-MG、AST、尿蛋白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TSP-1与β2-MG、尿蛋白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讨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Flt1、PLGF、vWF、TSP-1、IL-18及IL-10的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并且与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有关.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TSP-1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林静;邹红梅;李嘉伟;吉恒东;路峰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SLE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活动期53例、缓解期44例)、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TSP-1水平,并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补体C3、补体C4、抗ds DNA抗体水平.用Pearson相关分析SLE患者血清TSP-1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TS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补体C3、补体C4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活动期SLE患者血清TSP-1水平较缓解期高(P<0.05).合并口腔溃疡、皮疹、脱发、关节炎、狼疮性肾炎、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低补体C4和低补体C3的SLE患者血清TSP-1水平高于未合并患者(P均<0.05).SLE患者血清TSP-1水平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5、-0.697、-0.716、-0.731、-0.709,P均<0.05),与抗ds 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752,P<0.05),而与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无相关性(r分别为0.235、0.347、0.193,P均>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TSPS-1水平升高,其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并发症越多.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SP-1/2、MMP-2/9水平变化及其与脑血肿量、脑水肿量的关系

    作者:朱明建;陈礼刚;李祥龙;杨福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其与脑血肿量、脑水肿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ACH患者95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TSP-1、TSP-2、MMP-2、MMP-9.计算观察组脑血肿量及脑水肿量,分析血清TSP-1、TSP-2、MMP-2、MMP-9与脑血肿量、脑水肿量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 TSP-1、TSP-2、MMP-2、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脑血肿量、脑水肿量分别为(27.23 ±8.44)、(20.99 ±3.65)mL.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TSP-1与脑血肿量、脑水肿量均无相关性(P均>0.05);TSP-2与脑血肿量呈负相关(r=-0.639,P<0.05),与脑水肿量无相关性(P>0.05);MMP-2与脑血肿量无相关性(P>0.05),与脑水肿量呈正相关(r=0.582,P<0.05);MMP-9与脑血肿量、脑水肿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9、0.630,P均<0.05).结论 ACH患者血清TSP-1、TSP-2、MMP-2、MMP-9水平均升高,并与患者脑血肿量及脑水肿量密切相关.

  • TSP-1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作者:丁法明;李娜;宓宝斌;毕丽丽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 (TSP-1)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AS模型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SP-1重组体组、空质粒组、TSP-1 siRNA+ 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干预,TSP-1重组体组尾静脉注射TSP-1重组体细胞悬液0.25 μL,空质粒组尾静脉注射空质粒细胞悬液0.25 μL,TSP-1 siRNA+ TSP-1重组体组尾静脉注射TSP-1siRNA+TSP-1重组体0.25 μL,TSP-1 siRNA+空质粒组尾静脉注射TSP-1 siRNA+空质粒0.25 μL.各组干预后常规饲料喂养至第15周,心脏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ox-LDL;断颈处死,取胸主动脉,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斑块内部TSP-1表达.结果 TSP-1重组体组、空质粒组、TSP-1 siRNA+ 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血浆ox-LDL水平依次降低,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SP-1重组体组TSP-1表达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质粒组、TSP-1 siRNA+ TSP-1重组体组、TSP-1 siRNA+空质粒组TSP-1表达依次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TSP-1表达与血浆ox-LDL水平呈正相关(r=0.417,P<0.05).结论 TSP-1可促进AS大鼠血浆ox-LDL水平升高,对AS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作者:董乐;薛鹏程;游志鹏

    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也是公认有效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影响及调控内皮细胞的黏附、运动、增殖,且与肿瘤及多种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TSP-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许多病理改变相关且对于视网膜血管平衡的维持至关重要.本文就TSP-1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TSP-1活化TGF-β1在糖尿病肾病瘀血阻络证大鼠的表达及化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

    作者:白璐;陈志强;霍贝贝;徐晶;马二卫;郭倩;霍燕伟

    目的 探讨TSP-1活化TGF-β1在糖尿病肾病瘀血阻络证大鼠的表达及化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C组),余4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饲养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造模.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中药组(Z组)、厄贝沙坦组(Ⅰ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16周末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留取尿液测24h尿微量白蛋白(U-mA1b)、计算右肾重/体重(KI)、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肾皮质TSP-1、TGF-β1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M组FBG、HbA1c、KI、U-mAlb、TSP-1、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I、Z两组KI、U-mAlb、TSP-1、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TSP-1、TGF-β1可能作为靶点之一参与了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

  • miRNA与TSP-1mRNA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研究

    作者:曾嵘;王勾琴;梁耀军;孔玉科;段磊

    目的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进展性的肾脏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目前的研究表明,miRNA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研究miR-18a、miR-19a、miR-194及TSP-1在高糖与TGF-β1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索miRNA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半定量RT-PCR监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低糖组(终浓度5 mmol/L)、高糖组(终浓度30 mmol/L)及高糖组+TGF-β1组不同时期TSP1mRNA、miR-18a、miR-19a及miR-194的表达水平.结果 TSP1 mRNA的表达水平随血糖浓度的升高及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miR-194成逐渐下降的趋势,但miR-18a和miR-19a的表达水平并未随血糖浓度改变有明显变化.通过TGF-β1处理的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48 h,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经TGF-β1处理的高糖组相比,TGF-β1+高糖组能进一步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TSP1 mRNA的表达水平,使肾小管上皮细胞miR-194的表达进一步下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TGF-β1对TSP1的表达水平起正性调节作用,对miR-194的表达水平呈负性调节作用,而针对TSP1是否为miR-194靶向调节基因,还需后续试验进一步验证.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